一、王惠,女,漢族,48歲,中共預備黨員,江西聽訟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惠在2007年至2013年期間擔任江西省律師協會農民工維權指導中心專職公益律師,2016年創辦江西省首家具有公益性質的江西聽訟律師事務所;2017年成立江西致誠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2018年起擔任江西省、南昌市兩級工會「首席法律援助律師」,十二年如一日熱心公益,始終堅守職工維權和公益法律服務事業。通過參與信訪接待、提供法律援助、調處勞動爭議、進企業開展法律體檢、進行普法宣傳等多種方式,王惠帶領團隊累計為職工特別是農民工提供法律諮詢4700餘件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787件,挽回經濟損失3800餘萬元,其中,化解群體性糾紛63件,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2000萬元。帶領團隊積極主動開展普法宣傳活動,為省、市總工會專題培訓8次,到53家企業、23所職工子女所在學校、17個職工居住社區開展免費普法宣傳;參加「公益律師進社區」義務普法宣傳活動47次;通過《中國江西網》等新聞媒體點評時事說法32次;為江西省總工會官方微信公眾號《草根談》解答法律諮詢33期;修改普法宣傳漫畫腳本34期。注重從源頭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先後參與了民事訴訟法(草案)、《江西省企業集體協商條例》《江西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等36部法律法規規章的立法調研工作。
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江西省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十佳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最美律師」、江西省「三八」紅旗手、南昌市「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入圍第四屆、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
二、王延輝,男,漢族,34歲,中共黨員,北京盈科(西寧)律師事務所(原青海延輝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延輝律師執業近10年,以公益事業為己任,熱心職工維權事業,曾在青海省農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5年,專門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服務。2015年創辦以公益為主題的青海延輝律師事務所,組織10餘名律師成立全省首個「維護職工權益免費法律服務團」。2017年設立遠程法律服務中心,開通24小時法律服務熱線電話,為職工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王延輝每年積極參加送法下鄉、送法進工地等活動,到村鎮街頭、施工工地進行普法宣傳,發放普法刊物,為職工普及法律知識。近年來,王延輝帶領律師團隊累計舉辦各類法治講座、免費法律諮詢活動600多場次,受眾逾10萬人次;組織啟動「律師進企業(社區)法律體檢服務」,為青海省中小企業用工制度進行「體檢」;調處勞動爭議糾紛案件3500多件,代理法律援助案件1463件,涉及人數5494人,涉及金額8147.2萬元;受理並辦結職工維權案件367件(其中群體性討薪事件200多件),涉及人數2448人,挽回經濟損失達3191.7萬元。受邀常年在青海廣播電視臺、西寧電視臺《百姓1時間》《夏都零距離》等欄目點評社會熱點、經典案例等共計400多期,多次在《青海日報》《西寧晚報》等報紙上進行法律解讀。
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全國律師行業優秀黨員」和「2013-2016年度全省優秀律師」等榮譽,被評為2018年度網絡「感動青海」人物。入圍第五屆、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所在原青海延輝律師事務所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
三、馬華平,女,漢族,41歲,中共黨員,安徽皖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馬華平自2002年開始律師執業,致力於弘揚法治精神、維護法治權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秉持「勵法律之劍,維弱者之權」理念,2009年創辦安徽皖正律師事務所,引導和帶領律師團隊熱心社會公益,心系普通職工,積極為弱勢群體特別是困難職工群眾提供公益法律服務。積極與合肥市總工會和市法律援助中心合作,率先在皖正律師事務所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堅持在一線從事職工普法宣傳教育和法律援助服務。近年來,馬華平帶領團隊開展免費普法講座等活動300餘次,培訓對象達兩萬人次,免費法律諮詢3000多次;常年在工會、婦聯、法律援助中心、鄉鎮(街道)、社區等服務窗口值守,為職工群眾解惑答疑,為職工提供法律援助等服務近一萬人次;代理各類職工維權案件近千件,為困難職工挽回經濟損失近5000萬元,減免收取律師費達500多萬元。通過省法學會和省、市律師協會等有關渠道,積極保障勞動者權益,宣傳提升公益服務和法律援助社會知曉度;針對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老年用工、女職工維權及快遞行業用工現狀和存在問題等,認真研究職工維權新思路新方法,積極探索維護公平正義和保護弱勢群體的有效方式。
榮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省維護職工權益優秀律師」「第五屆安徽省十佳律師」「省優秀女律師」「省三八紅旗手」「合肥市五一勞動獎章」「市維護職工權益優秀律師」「市優秀女律師」等榮譽。入圍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
四、計軍,男,漢族,44歲,中共黨員,黑龍江大地律師事務所律師
計軍熱心公益法律服務,積極支持工會組織在其工作的律師事務所設立「黑龍江省總工會職工法律服務工作站」和「黑龍江省總工會農民工法律服務工作站」的決定。組織專門面向企業職工和農民工的律師法律服務團隊,為困難職工和農民工提供法律諮詢、代寫文書、代理仲裁訴訟等法律援助服務。承擔婦聯、退役軍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為女職工和退役軍人提供勞動維權法律服務。近3年,帶領團隊提供法律諮詢共計5761件,代寫文書720餘次,代理勞動爭議訴訟案件463件,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317萬餘元。計軍擔任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員直接參與維護職工權益案件仲裁辦案,帶領職工維權律師團隊入駐市、區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值班,現場為職工提供法律諮詢、調處爭議和法律援助等服務,近5年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上千件。多次參與地方勞動法規及政策制定,提出近百條有利於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意見、建議均被採納。帶領團隊堅持9年在黑龍江省圖書館為讀者進行免費法律諮詢,累計諮詢、幫助3000餘人。多次受邀在媒體熱線節目解讀政策文件,解答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提出法律建議。積極拓寬法律援助渠道,建立微信、微博、QQ等網絡服務平臺,線上線下為職工提供法律幫助。
榮獲首屆「黑龍江省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黑龍江省「第七屆優秀法學工作者」、首屆哈爾濱市「十佳公益律師」、2015年度、2016年度哈爾濱市優秀律師等榮譽。入圍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
五、劉振明,男,土家族,64歲,中共黨員,貴州馳銘律師事務所律師
劉振明執業30多年來,熱心法律援助事業,積極參加職工法律援助和社會公益活動。帶領團隊長期在銅仁市總工會免費為職工群眾解答法律疑問,辦理職工維權案件600餘件,參與職工維權活動近千次,成功化解多起重大群體性上訪事件。組織、參與「愛心周末」「花季護航」「百名律師進企業、社區、幹群連心室法律服務」和「尊法守法·攜手築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活動等,為國有企業、民營企業職工以及中、小學師生、社區群眾進行義務法律宣傳、舉辦培訓講座,受眾逾萬人次。為銅仁市多家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重組提供法律意見,牢牢站穩職工立場,積極為職工代言發聲。參與並主導職工安置項目,妥善處理大量集體勞動爭議和個體勞動爭議,涉及企業職工公積金管理歷史遺留難題、工傷、職工討薪等各類維護職工權益案件。熱心社會公益,帶領團隊律師先後為「汶川大地震」、平安創建活動、助學、救災、脫貧攻堅等捐款19萬元。常年無償擔任銅仁市政府法律顧問,義務參與政府接訪工作,為信訪群眾、職工提供法律政策諮詢和指導。作為銅仁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政府立法諮詢專家,積極參政議政,先後參與審查制定多部地方性法規。
榮獲司法部「全國優秀律師」「全國律師行業創先爭優活動黨員律師標兵」「貴州省優秀律師」「貴州省工會優秀法律援助工作者」等榮譽。入圍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所在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榮獲「全國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
六、李柯儀,女,漢族,53歲,民建會員,河南天保律師事務所律師
李柯儀自學取得律師資格,執業近20年,始終把律師的社會責任放在首位,熱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2014年,李柯儀聯繫三門峽市7家律師事務所30名志願律師,發起成立了河南省首個職工法律服務志願者團隊——三門峽市總工會職工法律服務志願團,帶領團隊承辦職工維權案件400餘件,義務提供法律諮詢1500餘人次,代寫法律文書600餘份,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近1000萬元;積極開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工資集體協商條例》等法律法規規章知識宣傳和培訓講座,舉辦講座150餘場,受益職工近兩萬人次;參與三門峽市「尊法守法·攜手築夢」服務農民工法治宣傳和公益法律服務活動100多場次,承辦《河南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大型宣講活動40多場次。帶領三門峽市總工會職工法律服務志願者團隊率先承擔「河南職工網」線上答疑,公布電話聯繫方式,為職工提供24小時熱線法律服務;2016年起帶領團隊承擔了河南省總工會「豫工惠」手機App線上法律諮詢,堅持每天24小時在線值班,為全省職工答疑解惑、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李柯儀熱心社會公益,不僅自己資助貧困家庭,還帶領團隊向福利院、貧困山區和災區捐贈衣物、文具等,其中捐贈棉被1700床,折合人民幣20餘萬元。
榮獲「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三門峽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榮獲民建河南省委授予的「社會服務先進個人」稱號,被三門峽市律師協會評為優秀律師、十佳律師。入圍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
七、張蕾,女,漢族,43歲,中共黨員,上海市浦東新區總工會公職律師
張蕾作為一名工會公職律師,積極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職責,以法律人的視角和專業能力,參與處置勞動爭議、普法宣傳、提升地方工會法律服務成效,為職工、企業和工會提供工作支撐和法律服務。帶領團隊成功處置涉及300餘人的「美味七七關閉案」、400餘人的「艾格系欠薪案」等具有較大影響的勞動爭議案件,積極引導職工尋求更加理性、有效、合法的維權方式,取得良好社會效果。致力於工會法律服務建設,參與組織浦東新區工會系統法律援助架構,歷時5年建立起區級到企業的四級法律援助服務網絡,形成「法律援助+就業援助+幫困關愛」工作模式,區內兩家單位獲得「全國工會職工法律援助維權服務示範單位」命名。積極培育專業法律人才隊伍,浦東新區工會現有持證勞動爭議調解員81名,2014年至2018年共為841家企業化解勞動爭議3974件,涉及職工2.9萬餘人,涉及金額逾8.5億元。針對職工特點,牽頭編制《勞動法律知識普及——系列故事宣傳畫冊》《常用勞動法律法規100問》等。根據工會和企業需求,編制《企業關停並轉遷中人員安置工作指引(中英日版)》《企業集體協商工作指引(中英日版)》《企業民主管理工作指引》等,探索建立企業民主管理質量體系。
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個人」「浦東新區2011-2015年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浦東新區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2013年獲得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嘉獎,多次被評為浦東新區優秀公務員。
八、高文通,男,漢族,51歲,中共黨員,上海市建緯(包頭)律師事務所律師
高文通執業20多年來,始終把律師的社會責任放在首位,作為自治區、包頭市和昆都侖區三級總工會的法律援助律師團成員,專注於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創辦了內蒙古自治區首家律師公益法律服務社會組織——包頭市昆峰公益法律服務中心,帶領團隊常年定期在包頭市、昆都侖區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值班,接待職工諮詢,為職工普及法律知識,參與勞動爭議調處,代理職工法律援助案件,幫助職工依法維護權益。近兩年,高文通帶領團隊累計提供法律諮詢3000餘人次,代寫法律文書400餘份,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98件,其中職工維權案件120件,親自指導、辦理案件96件,化解了大量疑難複雜勞動爭議,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800餘萬元。高文通自費開通了包頭律師志願服務熱線4000472580,以「你諮詢,我付費」模式,面向全國下崗再就業職工解答法律問題。創新職工維權工作新思路,開展勞模進社區法律服務,通過「勞模進社區職工維權進行時」「勞模進社區、服務職工零距離」「女職工專項勞動保護」等公益法律服務活動;舉辦法律知識專題講座,解答職工最關心的勞動法律問題,帶領律師與職工服務中心、社區和服務對象「三方結對」「四方結對」,促進矛盾糾紛及時化解。
榮獲「全國律師行業優秀黨員」「2012—2016年度內蒙古自治區優秀律師」「內蒙古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包頭市勞動模範」「包頭市首屆傑出青年衛士」等榮譽。入圍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
九、唐朗軍,男,漢族,49歲,中共黨員,四川君唐律師事務所律師
唐朗軍自2001年執業起即為工會職工維權法律事務提供義務諮詢和法律援助,後擔任工會法律顧問,2004年創建德陽市工會職工維權律師團;2014年以「公益、專業、團隊」理念創辦四川君唐律師事務所;帶領團隊為困難職工義務諮詢15000多次,代書法律文書逾2000件次,接待職工來信來訪8000餘人次;辦理職工維權案件220餘件,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2000萬元以上;開展法治宣講、普法講座150餘場次,受眾3萬餘人次。唐朗軍辦理、調處了90多起跨省際、城際職工維權案件,包括跨越4年十二審的「藏族女工靳某某工傷賠償案」等多起較大社會影響的典型案件,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近6000萬元。參與多家企業改革改制,提出分析意見和處置方案80餘次,處置了近兩萬名職工分流安置和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參與處理了20餘起共涉3000餘人的群體性涉法信訪、上訪事項。提出「預防為主、源頭防控」維權服務新思路,受工會指派組織開展「企業勞動用工法律風險體檢公益活動」,為83家企業出具「體檢」報告,提出風險防控意見1000餘條。編輯、發放《中小企業勞動用工法律風險防控指導手冊》近10萬冊。積極參與勞動領域法律法規政策制定修改,提出書面意見建議30餘份。
榮獲「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個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四川省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四川省優秀律師」「四川省優秀黨員律師」「德陽市法治人物」等榮譽。入圍第一屆、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所在律師事務所黨支部被評為「全國律師行業先進黨組織」。
十、蔡飛,男,漢族,42歲,中共黨員,廣州金鵬律師事務所律師
蔡飛2005年執業至今,擔任律師事務所勞動法律部負責人,組織本所30餘名律師加入廣州市工會法律服務律師團,為工會組織和廣大職工提供專業法律服務。帶領團隊協助工會處理廣州市某百貨公司、某建設公司涉及數百名員工裁員引發的勞動爭議等重大敏感案件和重大群體性案件數十件,深度參與協商調解,及時準確提出法律意見,引導職工依法理性維權,促成勞動爭議有效化解,依法維護上萬名職工合法權益。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免費為職工提供法律諮詢1000餘人次,開展勞動法律講座100餘場,受眾人數超過6000人。曾擔任廣州市交通工會委員會法律顧問,參與處理計程車司機群體性勞動爭議。近3年參與辦理勞動爭議案件約200件,涉及職工1.2萬人,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2000萬元。撰寫了近300篇勞動法律專業文章,多次獲得理論成果獎,職工閱讀量數百萬。撰寫數萬字的「勞動者維權指引」,為職工提供精準有效的法律幫助。積極參與省、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和廣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三方聯調工作,月平均調解案件10餘件,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上百萬元。多次參與涉及職工權益的立法調研工作,兼任廣東省律師協會職務,修訂了《廣東省律師辦理勞動爭議案件操作指引》。
榮獲2018—2019年度廣東省律師行業「參與公共法律服務優秀黨員」,多次被省、市律師協會授予優秀委員獎、維護社會穩定獎,兩次獲廣州市職工「金牌貼心人」稱號。入圍第六屆「全國維護職工權益傑出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