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軍出擊》中王可爭的808旅,原型有多牛?現實比電視劇更厲害
《藍軍出擊》開篇介紹,王可爭部808旅是戰區王牌旅,放眼全軍也是赫赫有名。然而,這樣一支英模部隊,卻被剛組建半年的山豹旅打敗。808旅慘敗收場,王可爭陷入了極大的痛苦。王可爭為了打翻身仗,不惜辭去正師級集團軍副參謀長職務,也要緊抓訓練不給老部隊丟人。
大家可能好奇,王可爭的犧牲究竟有多大。根據劇情來看,王可爭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屬於有實戰經驗的中層軍官。因而,晉升為正師級之後,成為副軍級少將也是有非常大的可能。所以,王可爭的犧牲太大了。這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令王可爭不惜犧牲「將軍夢」,原型部隊究竟有多牛?
808旅軍史館中陳開茂、蔡朝興二位烈士的事跡介紹,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線索。陳開茂、蔡朝興在朝鮮東南魚隱山戰鬥中,為了給大部隊爭奪時間,不惜堵搶眼。兩位前輩所在部隊,正是第60軍第179師。179師前身部隊是由晉冀魯豫野戰軍八縱23旅組成。在臨汾戰役中,23旅猛衝猛打,一舉奪得頭彩,獲得了「光榮的臨汾旅」橫幅獎旗,「臨汾旅」由此得名,成為了華北野戰軍第一兵團的拳頭部隊。所以說,808旅原型真的很牛,現實比電視劇更厲害。具體有多厲害?且聽筆者細說端詳。
1949年2月,華北軍區調整部隊編制,臨汾旅升格為179師,隸屬於第18兵團第60軍。此後,臨汾旅參加了解放大西北和大西南作戰任務。建國後,臨汾旅參加抗美援朝,在第五次戰役中取得驕人戰績。
凱旋迴國後,179師被確定為全軍十大戰備師之一,可見其戰鬥力之強悍。1970年,臨汾旅執行迎外匯演任務,成為了中國陸軍的一面旗幟。1985年,全軍集團軍改編,臨汾旅劃歸第12集團軍,隸屬於南京軍區。軍改後,臨汾旅被改編為合成旅,隸屬於東部戰區陸軍。《藍軍出擊》由原南京軍區政治部出品,劇中設定第一戰區的原型是後來的東部戰區。
由此可見,王可爭的808旅原型在我軍歷史上確實是比較牛。現實中如此牛,更別說電視劇中了,這也不難理解王可爭為何一定要打翻身仗的原因了。軍隊是一個極其注重榮譽的地方,任憑犧牲自我,也要守護住團體榮譽。從這個角度來說,王可爭也是臨汾旅歷任軍政主官的一個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王可爭在辭去集團軍副參謀長職務後,得知新副參謀長不日就任之後,如釋重負般地對政委何亞州說:「沒位置了,你也就死心了,就好好的高訓練!」根據《藍軍出擊》小說版中的情節,王可爭忍辱負重,打敗了山豹旅,一雪前恥守護住了808旅榮譽。然而,等待他的確實退休離開部隊,隨之離開部隊的也是他近在咫尺的「將軍夢」。王可爭犧牲有多大,808旅原型就有多牛,現實比劇中更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