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紅館」創意多! 紅色電影《楊靖宇》在這裡點映

2021-01-18 荔枝網新聞

  

  荔枝新聞訊 昨天(9月6日)下午,紅色電影《楊靖宇》點映暨常州大學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開館儀式舉行。

  為了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掘校內外的紅色資源,著力打造一個立意新、站位高、特而精、簡而全、集約型、立足高校、面向社會的具有多種教育功能的紅色宣傳教育基地,常州大學建立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

  該館建築面積550平方米,以「紅色融入·鑄魂育人」為陳列主題,涵蓋「融入新時代」「融入常州紅色文化沃土」「融入常州大學文化傳承特色」三個部分九個單元,共展出各類展品2100件。

  其中,圖片、文字版、提示性標題、表格等672 幅(件、張),文物、實物和複製件等各種展品521件,銅雕、油畫等藝術品14件,配置2部高清大屏、10部資料查詢屏、21部滾動播放屏,存儲和播放紅色文化相關視頻和圖片資料893部。

  館內設有「張伯苓愛國三問」「李大釗穿越百年來電」「穿越常大40年VR騎行漫遊」等互動交流項目,力求成為常州大學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展示紅色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平臺。


常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名譽院長朱成山教授

  常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名譽院長、近現代史與紅色文化研究院院長、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館長朱成山教授認為,常州有著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把地方上的紅色文化資源引入到高校來,作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個抓手、一個平臺、一種資源,這是建館的目的所在:「紅色文化主題教育館首先是一個課堂,我們這兒有多種教育功能,比如入黨、上思政課、給新生上開學第一課等等。」

  開館第一天就有不少大學生前來參觀,何糖同學在看了常州三傑的事跡後坦言:「以前只知道他們是革命先烈,今天來參觀了以後,才知道當年他們做了哪些了不起的事情。」

  在紅色電影《楊靖宇》點映儀式上,影片導演呂小龍首先在介紹影片梗概和拍攝過程的幕後故事後說,電影《楊靖宇》講述了楊靖宇將軍率領東北抗聯將士同日寇在白山黑水間展開殊死戰鬥的壯烈故事,真實再現東北抗聯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

  目前,該片已經榮獲第12屆中美國際電影節入圍獎和最佳新晉男演員獎、第14屆俄羅斯軍事電影節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獎。今年9月18日,將在全國各大影院公開上映。這部電影弘揚偉大的抗聯精神,是一部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影片始終充滿著一種正能量。


常州大學校黨委書記陳群

  常州大學校黨委書記陳群說,楊靖宇烈士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將楊靖宇烈士的生平事跡搬上銀屏,對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賡續紅色基因,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抓好立德樹人和鑄魂育人是黨和國家交給高校的政治任務和神聖職責。要通過講好紅色故事,著力打造飽含紅色元素的校園文化,營造傳承紅色基因的校園氛圍。還要將紅色文化精神融入校風、學風建設之中,在高揚紅色文化主旋律的活動中接受紅色文化的薰陶,激發大家傳承紅色基因的內在動力。」

  更多精彩節目,請關注江蘇教育頻道周一至周五每晚21點35分播出的《江蘇教育新聞》欄目。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姜堅 史哲銘 通訊員/包海霞 編輯/韓瑜)

相關焦點

  • 電影《楊靖宇》在安徽醫科大學點映
    9月11日上午,電影《楊靖宇》點映活動走進安徽醫科大學。影片總監製、導演呂小龍及相關主創人員現場對話師生,共敘英雄故事,致敬民族英雄。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顧家山等與4000餘名黨員幹部、青年學子共同參加了活動。本次觀影活動也是新生入學教育的重要內容。
  • 千名師生傳承英雄精神 電影《楊靖宇》舉行點映
    千名師生傳承英雄精神 電影《楊靖宇》舉行點映 《楊靖宇》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行點映儀式,千百師生觀看了影片後被「楊靖宇精神」所震撼和打動。電影《楊靖宇》自今年5月開啟路演以來受到數以萬計觀眾的喜愛,將於9月18日全國公映。 抗戰紀念日 千百師生傳承英雄精神 在9月9日,電影《楊靖宇》來到南京師範大學,和4000多名師生一起回顧了那段艱辛的歲月,緬懷了民族英雄楊靖宇。
  • 廣影國際影城友愛店開展電影《楊靖宇》點映活動
    2019年10月16日上午,在廣影國際影城友愛店開展電影《楊靖宇》點映活動。廣西文化產業集團副總經理盧瑞翔,廣西電影集團執行董事、總經理張睿,廣西大學君武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藝術學院院長胡紅一,影片導演呂小龍及主創團隊,廣西電影家協會及文化產業集團、電影集團有關同志、駐邕高校師生代表,以及廣西日報、廣西廣播電臺、人民網、光明網、廣西新聞網等主流媒體出席點映活動。
  • 電影《楊靖宇》點映 導演呂小龍講述拍攝的幕後故事
    電影《楊靖宇》點映 導演呂小龍講述拍攝的幕後故事 原標題:   由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主辦、瀋陽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瀋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萬龍飛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電影《楊靖宇》點映儀式昨日在瀋陽「
  • 跟著電影,走近民族英雄楊靖宇
    駐紮在冰天雪地,他靠吃樹皮和棉絮,堅持與敵人頑強鬥爭,直至彈盡……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為主人公的電影《楊靖宇》,7月7日在黑龍江外國語學院舉辦校園見面會及點映活動。楊靖宇(原名馬尚德)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電影《楊靖宇》講述了以楊靖宇為代表的東北抗聯將士同日寇在白山黑水間展開殊死戰鬥的壯烈故事。
  • 電影《楊靖宇》9月18日全國公映
    勿忘歷史警鐘長鳴 紀念民族英雄楊靖宇18號上午,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有關同志以及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盧溝橋文化旅遊區負責人,導演呂小龍及電影《楊靖宇》主創團隊,在京抗聯老戰士後代代表、各界群眾約500餘人參加了電影首映禮。儀式開始前,電影《楊靖宇》主創團隊人員在獨立自由勳章雕塑前敬獻花籃,向英烈致敬。
  • 電影《楊靖宇》今日全國公映 緬懷英烈,獻禮國慶70周年
    2019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8周年紀念日,以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為主人公的歷史、戰爭電影《楊靖宇》,在位於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了隆重的首映儀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楊靖宇》全國上映,以電影號召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東北抗聯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 電影《楊靖宇》首映式舉行
    電影《楊靖宇》首映式舉行 2019-09-17 16: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西平縣司法局組織收看紅色電影《楊靖宇》
    駐馬店網訊(本網記者 駱萬華 通訊員 靜會恆) 10月18日下午,西平縣司法局在九州影院組織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民族魂 楊靖宇》。在觀看之前,所有觀看《民族魂 楊靖宇》的同志進行一次集體入黨宣誓,由楊華平同志領誓。隨後楊華平同志帶領大家共同觀看《民族魂 楊靖宇》。在整個放映過程中,大家凝神靜氣、認真觀看,電影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深深感染著現場觀眾,通過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事例,讓全體人員再次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和民族精神教育洗禮。
  • 傳承民族英雄精神,電影《楊靖宇》走進農大校園
    本網訊 5月24日,革命軍事題材電影《楊靖宇》在我校舉行展映活動。該片總監製、導演呂小龍及相關主創人員現身電影《楊靖宇》見面會現場,與同學們共敘英雄故事,致敬民族英雄。    中共吉林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劉威、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鮑盛華為本次活動致辭。
  • 極寒拍攝、吃真樹皮 《楊靖宇》傳承英雄精神
    1905電影網訊   革命軍事題材影片《楊靖宇》5月24日晚舉行校園路演活動,監製、導演呂小龍攜田牧宸、邱林等主創現身映後見面會 電影《楊靖宇》講述了東北抗日名將楊靖宇率領抗聯隊伍剿殺日軍,於東北茫茫雪原上英勇殺敵,為中華民族取得抗日勝利英勇犧牲的故事。影片歷時3年製作完成,劇組先後輾轉黑龍江、吉林、河南等多地進行拍攝,過程可謂艱辛。
  • 王宜田:抗聯戰友心目中的楊靖宇——紀念楊靖宇將軍誕辰116周年
    [1]中共滿洲省委秘書長馮仲雲在建國後回憶他在1932年初第一次見到楊靖宇時,這樣描寫:「他約摸有三十歲左右,長方形的臉,穿件大棉袍。眼睛是大的,兩道濃濃的眉毛下的大眼發出炯炯的光彩。從目光中間可以看出來他的堅強、有毅力和久經考驗的性格。他穿的大棉袍又舊又破,頭髮也是不整齊的,……我們不期然的緊握了手。他的手掌是大的,握得有力量而且熱情。」
  • 電影《楊靖宇》全國公映 緬懷英烈獻禮國慶70周年
    2019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88周年紀念日,以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為主人公的歷史、戰爭電影《楊靖宇》,在位於盧溝橋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了隆重的首映儀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楊靖宇》全國上映,以電影號召我們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傳承東北抗聯英勇奮鬥、不怕犧牲的民族精神。
  • 傳承民族英雄精神 電影《楊靖宇》走進校園
    2019年5月24日革命軍事題材電影《楊靖宇》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行了展映活動。該片總監製、導演呂小龍及相關主創人員現身電影《楊靖宇》見面會現場,與同學們共敘英雄故事,致敬民族英雄。
  • 《楊靖宇大擺口袋陣》唱活了英雄
    而隨著記憶閘門的打開,「楊靖宇」這三個字也把我帶入了一個大氣恢宏而又震撼心靈的旋律之中。電影《楊靖宇》劇照長白山下草青青啊,山上長年不老松。山前滾滾東流水,抗日英雄揚美名。渴了時捧起雪花兒當水飲,餓了時草根樹皮把飢充……在《楊靖宇大擺口袋陣》中,英雄先烈的故事一字一句都是血與剛淬鍊的火,都是內心深處傷痕的展露,是獨對天空和大地的傾訴。其影響之大,遠遠超出了作品本身的文學價值,感動著一代一代的中國人。它不僅是抗日英雄楊靖宇的生命寫照,也是歷史在藝術加持下的真實再現,更是對日本侵略行徑的痛徹揭示。
  • 《常在你左右》今日提前點映!
    陰陽路系列驚悚電影又出新作——《常在你左右》於10月26日提前點映新視界巨幕影城現已開啟《常在你左右》點映場房間中的場景一閃而過入住這裡的客人深夜便詭異自殺這樣的怪事引來了記者的探訪她才知道這裡之前死過人
  • 這個日本人捕殺了楊靖宇,楊靖宇的犧牲震撼了他,他選擇剖腹自盡
    這個日本人捕殺了楊靖宇,楊靖宇的犧牲震撼了他,他選擇剖腹自盡要問楊靖宇是誰,估計小學生都知道,他是一位抗日英雄。在十分艱苦的條件,楊靖宇在東北堅持抗日多年,最後被一個日本人殺害,他叫做岸谷隆一郎。然而,楊靖宇的犧牲讓岸谷隆一郎十分震撼,讓他選擇了剖腹自盡,為什麼會這樣呢?1940年2月,因為東北抗聯出現了叛徒,所以楊靖宇被日軍圍困了5天之久。他之所以被困,是因為他選擇掩護大部隊轉移,最後沒辦法撤退了,岸谷隆一郎就是和楊靖宇作戰的日軍最高指揮官。
  • 日本女作家澤地久枝.尋訪楊靖宇事跡經歷實錄​
    滿洲國的書上記載,這裡的山嶽地帶,從前沒人進來過開採,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日本人曾把這裡稱為「小京都」,四周環山,一座座小山連綿不斷,不是很高。渾江在中國的河川當中,是少有的清澈,沿岸的風光非常奇美。      十四日上午九點,澤地久枝一行向楊靖宇陵園出發.一九五八年二月,在起伏延緩的靖宇山(過去稱南山)上,建造了陵園,文革期間關閉了十年。三年前再開,二年前向外國人開放。
  • 2017年下半年紅館演唱會大盤點
    譚校長說,粉絲發現兩人有4個共通點:廣東歌夠多,7日都唱不完、粉絲夠熱情、樂隊出身、屋村出身,不過阿Sam就說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大家都是美男子,阿Tam反應極快地話:現在好多小鮮肉,保存期不夠長,我們是午餐肉!幾時都食得,有防腐劑!全場馬上以掌聲響應。今次演唱會充滿心思,二人唱出陳百強的《一生何求》和張國榮的《有誰共鳴》,向兩位已故樂壇傳奇人物致敬。
  • 吉林通化打造紅色教育新陣地
    在這裡,一座「楊靖宇幹部學院」正引領著人們重新走上抗聯路,傾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楊靖宇幹部學院就起源於我們的『重走抗聯路』項目,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依託通化市豐富的抗聯資源,面向黨員幹部為主體的學員開展黨性教育,弘揚和傳承東北抗聯精神和楊靖宇精神。」通化市委黨校教授紀春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