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花疏影明明是鐵三角的原班人馬,明明延續的是神探狄仁傑前三部的傳奇故事,到了第四部,卻偏偏將劇名改成了《神斷狄仁傑》,而且劇情也明顯不如前三部吸引人,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由錢雁秋編導、梁冠華、張子健主演的歷史探案懸疑系列劇《神探狄仁傑》自2004年開播以來,因為懸念迭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和逼真的視覺元素而吸引了大量的觀眾,那些撲朔迷離的奇案也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第一部的幽州金木蘭案、湖州蜜蜂案、滴血雄鷹案到第二部的蛇靈案、血色江州案,每個故事都拍得都非常精彩。條理清晰邏輯縝密,每個細節都經得起推敲。而且劇情緊湊毫不拖沓,基本上都保持著十幾集一個故事的進度。
從第三部開始,這部系列劇開始走向下坡。尤其是第二個故事「漕渠魅影」,故事拖沓不說,還強行植入了幾個觀眾早已耳熟能詳的故事,再加上李元芳的失憶也很牽強。好在這部劇主打了溫情線,李元芳孤身一人迎戰鐵手團眾高手以及他和狄公之間、和小清之間的情義、對寧氏和魯吉英的義氣,都是很牽動人心的。
到了第四部,曾經親密無間的鐵三角之間出現了問題,劇中梁冠華主演的狄仁傑的戲份被大大縮減,而狄閣老的護衛隊長李元芳不僅依舊武功蓋世天下無雙,而且還承擔起了破案的任務,帶領送親使團獨當一面,可算得是有勇有謀能文能武。
第四部的劇情從一開始就充滿了恐怖血腥的味道,那些慘死在「馭風者」快刀下的具具白骨,成了多少人揮之不去的童年噩夢。可是儘管劇情越來越離奇,這部劇卻沒能達到前兩部的高度,反而給人一種江郎才盡的感覺。很多顯而易見的「懸念」早已被觀眾看破,劇中人卻仍深陷迷局,讓人忍不住地替他們的智商著急。更在劇中加了不少感情戲碼,例如迎陽公主武元敏莫名其妙地喜歡上李元芳,就連狄閣老也險些「晚節不保」與鍾氏擦出了曖昧的火花。總之給人的感覺就是,這是一部「變了味兒」的《狄仁傑4》。
有意思的是,這第四部《神探狄仁傑》的劇名不是延續《神探狄仁傑4》,而是改稱為《神斷狄仁傑》。原來這是因為拍到第四部時,編導和製片人因意見不統一而各起爐灶分道揚鑣,因為版權問題只能另起片名,而原製片方則啟用新人拍攝了《神探狄仁傑前傳》和《神探狄仁傑之情花金人案》。不用說,這後面換人的兩部,基本上就更加沒有看頭了。
如今,錢雁秋和梁冠華已經不再合作,經典已經成為永恆,成為永遠的回憶。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