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騰訊的《演員請就位》節目收官,在節目組在過去的9期裡瘋狂炒話題捧流量,用郭敬明、郭敬明的S卡、郭敬明的淚水賺足了眼球,同時還以一套組合拳趕走了唯一說真話的李成儒老師。在這一些離奇的操作之後,最後一期中這節目打著回歸初心的口號,把冠軍頒給了胡杏兒。這一波簡直是貂尾續狗,但是居然真的有人因此對這節目轉了粉。
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在小編看來節目組的這一系列操作都是為了下一季的圓場罷了。如果初衷真的是為了選出優質演員的話,那又怎麼可能尬炒那麼多熱搜話題,又怎麼會穿插那麼多歌舞選秀。還是那句話,戲裡戲外戲中戲,流量爭議皆生意。最後一期不戴口罩的張大大站回了主持臺,拉偏架的大棚坐到了導演席,陳凱歌把最後一張s卡發給了胡杏兒,郭敬明則丟下了一路保送的何昶希。看起來好像重回正常,可正是這一種正常,讓人覺得十分難頂。因為他們本可以這麼做,卻始終不這麼做,最後卻還要裝得這麼做,一場總決賽,看起來誰都不缺,但仔細想來,一人退出,一人加入,一進一出,真的厲害。
五部短片中,小編最喜歡的是趙薇導演的《折耳》,細水長流的節奏,恰到好處的留白,細膩的情感,讓人在這一場真人秀中得到了一絲解脫,辣目洋子在這場真人秀中表現得真的出色。至於郭敬明的《無諒》,小編的評價借用郭敬明的評語是:遺憾、困惑和不滿。
關於《演員請就位》的這一場終極盛典,作為一名普通的觀眾,小編只覺得這就是一個綜藝節目。何為綜藝,綜藝是不需要觀眾上綱上線去觀看的,因為一旦帶著某些標準,這些節目自定的規則就是在胡說八道,隨時推翻你的準則讓你大跌眼鏡。李成儒老師及時退出這趟渾水真是極其明智的選擇。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個節目的炒作的確也讓一些演員獲得了新生。就像倪虹潔在節目上所說的那樣,自己之前一個月都接不到一個本子,但是上了節目之後,每個禮拜都有很多本子傳到自己手上。雖然角色還是那些角色,但是自己在上了節目之後在某些程度上獲得了流量,能夠被一些製作團隊看見,就是新生的第一步。
當然演的差的依舊在自己的圈子裡翻騰,不過也打響了名氣。就像何昶希,老實說他要是不上這個節目,有些網友還真的不知道他是誰,現在一年出那麼多個選秀節目偶像團體,一個團就出十幾個人,再加上那些沒有成團但是有了一定名氣的藝人,認識一個人相當於大海撈針了。但是這個節目成功讓全國觀眾都知道了他演技差,知道了郭敬明要找他拍戲,知道了他是UNINE的成員,雖然小編至今還不知道這個團體裡有哪些人,但是起碼知道了這個團,也算是變相出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