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社會中,我們經常會發現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
生活裡要小心那種會經常給人貼標籤的人,
比如有的人會說:
面相黑:狐狸眼的人異性緣好容易花,
地域黑:某某地方的人就是小偷騙子,
這些都是一些標籤化的解讀,
也許有人會說,相由心生,我們可以根據對方的外表,
去對ta有一個進一步的認知嘛。
事實上來說,相不單論~單看別人的外表是沒辦法準確地抓到對方的內心的。
但是,你可以這樣去「看」一個人。
根據《呂氏春秋》的識人法則來看,有八個小妙招:
1、通則觀其所禮。
一個人發達了,要看他是否還謙虛謹慎、彬彬有禮、遵守規則。
2、貴則觀其所進。一個人地位高了,要看他願意去提拔什麼人,畢竟人以群分。
3、富則觀其所養。一個人有錢了,要看他是如何消費,是揮霍,還是合理安排。人窮的時候節儉,是資源和形勢逼的;人富了以後還能保持節儉,才是品行的體現。
4、聽則觀其所行。別人說的話,你聽過就算過,但是要看在眼裡,看到對方有沒有落實到行動之中。
5、止則觀其所好。看TA有什麼愛好,平時喜歡做什麼事,比如愛練書法的人,性格會偏沉穩內斂。
6、習則觀其所言。第一次跟一個人見面的時候,他說的話不算什麼。等相處得久了,再聽聽他跟你說什麼,你再回憶初次認識TA的言行舉止,就可以知道對方是不是個說話算數的人。
7、窮則觀其所不受。人窮沒關係,窮人不佔小便宜,這就是品行好。
8、賤則觀其所不為。不卑不亢,不會因為自身出身而自卑,依舊樂觀面對生活的人品行好。
人要用心看,不要被表相所迷惑,日久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