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專用,用了很美,也會笑。
作者:雷斯林
來源:為你寫一個故事(ID:raistlin2017)
今天早上看到一篇讓人不寒而慄的報導,來自南方周末。
北大法學院大三女生包麗,因為自己男朋友惡臭的「處女情結」,最後被逼到自殺,現在女生依然在醫院昏迷,但醫院已經向家屬宣布「腦死亡」。
記者,包括女孩的媽媽,都認為這是一個有關「處女情結」的問題,我在剛看到標題的時候也這麼認為,但越來越覺得不對勁。
這確實是一個由處女情結引發的悲劇沒錯,但這並不是重點。重點在於這男生是如何一步步把這女孩洗腦,最後引導到這一步的。
中間女生經歷了多少痛苦,最後又是為什麼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昨天只有南都的報導,今天女孩的朋友發文,把很多聊天記錄完完整整曝了出來:真相遠比你知道的更可怕。
真的,看了讓人毛骨悚然。
我看到了一個逐漸崩潰,逐漸被控制的可憐女孩。
一個情緒暴戾,一步步把女孩引入深淵的惡魔。
中間還有許多教科書般的PUA手法的影子。
根據包麗和男朋友的聊天記錄,最早她的男朋友牟林翰反覆對她強調說「你的第一次是你最美好的東西」時,包麗回他「我最美好的東西是我的未來」:
這時候包麗還能有理有據的正常反駁,還獨立的認為自己更重要,更愛自己,甚至質問男生,覺得男生這不是愛。
然而就在一個月之後,包麗就開始認為「男生都會介意」,開始後悔。
再然後,事情就一個比一個誇張了。
牟林翰開始叫她「狗」,並逼包麗叫他「主人」。
她男友開始給她拍裸照,拍性愛視頻,並表示如果包麗離開,就會把這些公布於眾:
而包麗也屈服了,不但把牟的微信暱稱改成了「主人」,甚至在外面,也會叫這樣稱呼她的男朋友:
在包麗徹底屈服之後,牟林翰變本加厲。
逼包麗自己扇自己耳光:
逼包麗去死:
甚至要包麗「給他懷一個孩子再打掉」,「做絕育手術」,只為了保證包麗和他分開後不再「」屬於別的男人: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顯然已經超越了普通的「處女情結」問題的了,很顯然,這位牟姓男朋友,一直在試圖把包麗拉入一段服從性關係中。而這一切的聊天記錄,他們的一切行為,都是一種「馴化調教」的過程。
一開始包麗沒有發現,等意識到自己在被洗腦的時候已經遲了,離不開了。
在他們關係的後期,包麗感到痛苦,好幾次想要結束他們的關係。
一次是用割腕自殺的方式,但最後失敗了,兩人又在一起了。
一次是用爭吵分手的方式,也失敗了,兩人還住到了一起。
還有一次是通過逃回老家的方式,還是失敗了。
最後包麗選擇了最極端的方式來逃離這段關係——結束自己的生命。
而在服藥自殺前,這位女生在微博上發了一條僅自己可見的消息:
「我命由天不由我。」
很多人會說這個女生精神太脆弱了,不值得。
確實不值得,但事情不能簡單歸結於精神脆弱上,因為男方對她做的,是幾十天如一日,持續不斷的,潛移默化的精神控制,對於一些人來說極難擺脫。
PUA圈有一個臭名昭著的「五步陷阱」,號稱可以讓一切女生對他們死心塌地,它是這樣的:
很顯然,兩人談戀愛的時候,已經到第三步了,女生迷戀上男生,皆大歡喜——絕大多數的戀愛也就到這步就為止了,大部分人接下來會互相鼓勵,互相幫助,一起攜手往前走。
這是健康陽光的戀愛方式。
但這些精神操控的人不一樣,這些精神操控的人,要的是對方完完全全的服從,徹頭徹尾離不開自己。
於是他們會開始著手第四步:否定對方,摧毀對方的自尊。
男方會不斷告訴她,她是個廢物,她沒有價值,她是個累贅,會想方設法,讓女方相信她是一個有罪的廢物。
在被稱為「PUA聖經」的一本書中這樣寫道:
其中各名詞的含義如下:
牟林翰是不是真的在意處女我不知道,但從聊天記錄能看出,他用「放大鏡」找到了包麗身上的「原罪」:不是處女,從此給包麗安上了一個負面頭銜。
然後不斷指責包麗,用一個月的時間讓她相信,不是處女就是有罪的,就是下賤,沒有人會喜歡不是處女的女人,她不是處女就是對不起他,要給他補償:
同時,通過一次又一次提起那些事,來讓包麗感到羞愧,讓包麗也相信自己是有罪的: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煤氣燈操縱」,源自1944年的一部電影《煤氣燈下》,由英格麗·褒曼和查爾斯·博耶主演。片中,寶拉(褒曼飾演)的丈夫格利高裡(博耶飾演)對她進行蓄意和逐步的操縱,意欲使她相信自己瘋了。寶拉已故姑媽留下的價值連城的寶石就藏在他們居住的房子裡:如果寶拉被宣布為精神失常並送入精神病院,格利高裡就可以不受打擾地尋找寶石了。他讓寶拉相信自己正走向精神錯亂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操縱家裡的煤氣燈。每當他溜進閣樓尋找寶石時就會打開那個區域的燈:這讓其他的燈都忽明忽暗。在回到寶拉身邊時,他聲稱對此全然不知,導致她懷疑自己精神是否正常。他總是告訴寶拉,一切正常,最後,就連寶拉自己都相信自己有問題,自己有病,自己有罪了。而牟先生對包麗所做的也一樣,他一遍又一遍告訴包麗,說她是有罪的,直到最後包麗屈服,在他面前也承認自己是有罪的。不但後悔之前發生過性行為,自己都認為自己是有罪的,並且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自己是個廢物這句話:
在包麗徹底否定自己之後,牟林翰開始了他的第五步:「情感操縱」:
用這本書的作者的原話來說,一旦做到這步,這女生就離不開你了,會任你擺布。然後作者還說希望大家不要對女生這樣做,因為這樣不好,這樣是邪惡的。
甭管作者是不是假慈悲,很顯然牟林翰是真邪惡。他在摧毀女孩自尊之後,一旦發現女孩有反抗的苗頭,便立馬用排山倒海一般的髒話來侮辱她:
太恐怖了。
他在後期對女生下的一系列命令,甚至讓我想到了一部之前說過的電影,叫《做我的奴隸》。
電影中,板尾創路飾演的「老師」,在酒吧遇到了壇蜜飾演的「香奈」,他剛見面,就直言香奈是個「無聊透頂的女人」,讓香奈相信,她是個無聊且沒有吸引力的廢物。
然後對香奈進行了種種調教和控制。
首先,從言語開始,「老師」給香奈下的命令,香奈再不願意也必須完成,而且必須不假思索地完成。只要「老師」想找香奈,香奈必須隨時都在,隨時回答「到」。
而且,每一段固定的時間,都要去「老師」指定的地方,進行訓練。
當然這些地方都是單獨在室內的,而且「老師」會給香奈的手指上繫上紅繩子,作為一個標記。
「老師」讓香奈相信,她是毫無價值的,她人生的一切意義,都只在於和「老師」交給她的各種任務。
而在做這一系列任務的時候,「老師」讓她必須用DV拍攝下來,而任務做得越多,香奈就陷得越深,最後香奈變得對「老師」言聽計從,一邊痛苦地大哭,傷害自己,想要擺脫關係,一邊無法擺脫。
電影中,香奈痛苦地說「我也想解脫」,然後邊哭邊歇斯底裡地表示「但我就是做不到。」
像這樣的電影還有很多,比如《苦月亮》裡有這樣一段:
像這樣的現實也有很多,比如之前那位把學生逼自殺的學生的武漢理工王攀老師,就也有精神操縱的傾向:
很多人看了之前南方周末的報導,覺得女孩是脆弱。
不是的,不是的。
這一切的影視作品,這一切的真實案例,一切的理論,都說明這邪惡的一套是奏效的,至少對很多人都是有效的。
這絕不僅僅是一句「精神脆弱」,「願打願挨」能解釋的。說包麗是因為「精神脆弱」才自殺的,就有點太站著說話不腰疼了。
其實到了她把男生名字改成「主人」,開始在外人面前也叫他「主人」那會兒已經遲了。
或者說從她改變主意,開始覺得自己不是處女所以有罪的時候,就已經遲了。
這時候,她已經被男生孤立,已經被男生洗腦,認為只有和男生的關係才是她的一切,這時候她需要外界力量幹預,需要她的朋友她的爸爸媽媽影響她,才能走得出來。靠自己走出來,太難了。
希望大家看完這條新聞,讀完這篇文章,好好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在一段控制性關係中,對方是不是在試圖摧毀你的自尊,操縱你的情感,以達到他們的各種目的。
如果是的話,請立馬抽身。
可能是想騙你的錢,可能是想騙你的好處。
或者有的人比較變態,他們就以折磨對方,看對方痛苦,來展現自己的價值。
無論是哪種,你和TA再在一起,都是百弊而無一利。
TA從來沒把你當作同等關係的人,TA並不想和你好好談戀愛,只是把你當工具。
最後再說說這位男生,這個男生也是渣得過分了。
即使被廣泛誤解的字母圈,都明白,字母圈是雙方自願的,是心甘情願對等的,千萬不要試圖拉一個不是字母圈的人下水,後果你承擔不了。
即使惡臭的PUA圈現在都在分享一句話「不要對女孩用精神控制,後果你承擔不了」。
但很顯然,牟姓男生並沒有這種自覺,他利用一個女孩對自己的愛,摧毀了那個女孩的自尊心,操縱了那個女孩的精神,最後釀成了惡果。
看得人恨,恨得牙痒痒啊。
然而就這樣一個人,正在支教,馬上要保研北大了,而且這件事從法律上來講,他確實是無罪的。
最後附上包麗母親寫的舉報信吧:
希望。
希望最後能有一個讓人看了不那麼難受的結果。
本文作者雷斯林,他之前有個同名公眾號被封了,歡迎關注他的新號「為你寫一個故事」。
「手選」都是朋友圈裡的「爆款」。有啥想說的,留言裡,咱們一起聊。
找「手選」,可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