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女兒們的戀愛》,金晨和張繼科那一對兒好搞笑啊,不過看得出來張繼科挺中意金晨地,吃完飯後回到自己的房間還想著請她喝茶,對方不喝了又忙著解釋,還不停地念叨……對這兩個人能否走下去很期待呢!
但是兩個人第一次約會的時候,明顯的能感覺到張繼科很緊張,不停地喝水、抖腿、臉紅、摸頭……雖然兩個人後來逐漸放開了,不過剛開始見面真的挺尷尬的。
現實生活中,我們第一次和陌生人見面、甚至相親都很害怕出現尬聊、冷場的局面,那怎樣才能快速地建立起一個新的話題,又怎樣能讓話題順利地聊下去呢?
還記得金晨和張繼科剛見面,金晨拉著行李箱。
張繼科問她:你這是剛到嗎?還是什麼?
金晨說:對,我剛到,剛落地。
張繼科:對,我已經在這兒坐了二十分鐘了。
金晨說:真的,辛苦了辛苦了。
然後兩個人坐下之後,冷場了。
其實這個時候張繼科可以問,你這是剛拍完戲嗎還是有事耽誤了呢?或者還沒有吃飯吧?餓不餓呀?
可以根據當時金晨的狀態來問她一些問題。
然後,金晨主動開啟話題,說,我本來還想回去換個衣服呢,正兒八經的,現在穿得……
張繼科說:沒有沒有,就別正兒八經了,我穿短褲就來了。
然後兩個人又冷場了。
這個時候張繼科可以誇一下金晨的衣服啊,你這樣就很好看,你平時喜歡的穿衣風格是什麼樣的啊……
下一個話題:
張繼科問:鼓浪嶼你去過嗎?
金晨:去過,非常匆忙。
張繼科:我也去過。
金晨問:去過很多次,還是就去過……?
張繼科:我每年都來廈門,每年都來,就去過一次。
金晨:年年來廈門,就去過一次鼓浪嶼?
張繼科:因為我們那個訓練基地在廈門。
金晨:哦……
這個時候金晨可以根據訓練基地來擴展話題,比如,哦,你們在廈門還有訓練基地呢?你們是定期來廈門集訓嗎?或者那你對廈門應該很熟悉了吧?……
但是這個「哦」字,就很容易終結話題。
接下來,金晨問:明天打算去哪兒玩兒啊?
張繼科回答:我不知道。
金晨:你不是熟嗎?你怎麼……?
張繼科:我真沒那麼熟。
金晨:那完了。
張繼科:你弄個計劃。
金晨:你不計劃計劃嗎?
你看張繼科的所有回答都是以句號結尾,就是你問一句,他答一句。
本來我也經常這樣回答別人的問題,還以為這樣很有禮貌,但是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樣回答問題很容易成為「話題終結者」!
其實雙方談話講究的是「你來我往」,一個人要記得及時拋問題給對方,不然對方就要另外想新的話題,這樣兩個人談話會很費勁。
所以,當對方拋出一個問題之後,你要回答,回答完之後再問對方一個問題,讓對方有說話的由頭。
就像金晨問:明天打算去哪兒玩兒啊?
如果金晨不問,這個話題就終結了。
但張繼科回答完「我不知道」以後,他要解釋一下,為什麼不知道,為什麼沒有做計劃,他對於這次旅行是怎麼想的,然後再問一下金晨對這次旅行有什麼想法,希望看看什麼景點、實現什麼願望……兩個人要互動起來。
然後金晨叫服務員點餐了。
我覺得是從這兒開始兩個人的關係逐漸開始緩和了。
金晨點完餐之後,張繼科說他要個蔬菜沙拉。
金晨問:就完事了?
張繼科:就完事了。
金晨尷尬的笑了。
張繼科說:我就完事了,我不吃了。
金晨說:來吃草的啊,哥!
張繼科:對,還是吃少點。
金晨:這麼素,活的,早知道你就吃這麼點,那我就不點這麼多了。
張繼科:你點唄,我陪你吃。
其實到這兒的時候,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中開始加入「觀點」了。
兩個人談話是怎樣逐步深入的呢?
就是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開始深入的。這也叫「自我暴露」。評價兩個人關係深淺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兩個人在彼此面前「自我暴露」的深淺程度。
像金晨評價張繼科點的蔬菜沙拉「這麼素啊!」這就是金晨「自我暴露」的一個起始點。
張繼科說:「我陪你吃」。
這也是一個小小的自我暴露,至少暴露出張繼科對金晨的感覺首先是不討厭。
兩個人搬到室外來吃之後,金晨說了一句:這天也不錯。
不過張繼科也起了新話題:廈門應該有好多拍戲的吧?
其實這說明兩個人都在找話題,張繼科也努力的想緩解尷尬的氣氛。
金晨說:對。在廈門拍戲最近也確實多了,是真舒服。我還沒在廈門拍過戲呢!
張繼科:那你在哪兒拍戲啊?
金晨:北京啊。
張繼科:哦,北京,對。忘了忘了,不記得了。
金晨:來的時候就說了一嘴了。
張繼科:別急別急別急啊!
金晨:就這個鼓浪嶼去沒去過也問了我兩回了。你這腦子……是怎麼長這麼大的?
張繼科:不記事,迷糊人。
張繼科捂著嘴尬笑,他那時候臉一定很紅吧。
聽說男生在喜歡的女生面前會有點手足無措、笨手笨腳的,估計張繼科真的是心動了吧。
到後來兩個人的談話就很順滑了。
張繼科主動邀請金晨去他們訓練基地參觀。
金晨說:可以啊。打桌球去嗎?
張繼科:可以。我教你打球,你教我跳舞。
金晨:我估計難,我對球類的東西、圓形的東西……
張繼科:那你也比我跳舞,估計靠譜。
金晨:那倒是我最起碼能接到球,接到一個兩個。
張繼科:你不可能接到,一個都接不到。
金晨:你的球,我當然接不到,弄死我,我也不行。跟我爸打,我還是可以的。
這一點金晨的擴展能力很強,她把打桌球這件事和她爸爸聯繫起來了,這樣兩個人的談話中又多了一個「關鍵詞」:爸爸。
張繼科說:叔叔愛打?
金晨:我爸媽特別喜歡打桌球,經常鍛鍊身體。
張繼科:可以。
這個時候,張繼科可以接著說說他爸媽的情況,興趣愛好。
因為兩個人就是要互相暴露自己,才能逐步地深入交談嘛,了解得越多,才能越快速地判斷出來這個人和我匹配不匹配。如果一個人暴露了自己的隱私,另一個人卻不暴露自己,這樣會讓那個人感覺,他是不是不信任我?他是不是不想和我深入交流?
接下來,張繼科看餐單,說:土耳其冰淇淋。
金晨眼睛一亮。
張繼科問:你愛不愛吃甜品?
金晨說:愛。
張繼科:我也愛。
金晨:很少有男生愛吃甜品。那你們平時要控制嗎?
張繼科:控制。
金晨:那就是噩夢。
張繼科:這三天我就不控制。
金晨的談話挺自然的,會擴展話題:你們平時要控制嗎?
不過張繼科的回答倒是有點甜啊:這三天我就不控制。還是為了金晨破了戒了。
包括接下來兩個人互相看對方填的調查問卷,這個時候張繼科就放開了。他問金晨,你寫的「雪白」的男孩?這我就不符合條件了,那哪有雪白的男孩啊?這評論女孩可以,這你瞎寫的。……最好懂點藝術?我開車挺有藝術的,你明天坐一下試試。
這個時候張繼科已經可以和對方開玩笑了。
事後,有人採訪張繼科,他說,整體的感覺,兩個人能聊到一起去。
這個「兩個人能聊到一起去」真的很大一部分是金晨的功勞。也許是看似不經意的一個小問句就可以挽留一份遊走在危險邊緣的關係,最可怕的就是兩個人你不問,我不說。這樣沒話聊,兩個人的關係肯定維持不下去。
總結一下,怎麼快速地建立一個新話題呢?
1、根據當時的狀態找話題
比如,你怎麼回來這麼晚啊?是不是有什麼事耽誤了呀?
你有沒有吃東西,餓不餓呀?
天氣涼了,你冷不冷呀?
你好像不開心,你有什麼心事嗎?
你好像很開心,遇到什麼高興的事兒了?
你緊張嗎?我感覺很緊張呀!
……
2、從周圍環境談起
比如,這家餐廳味道很好吃,你喜歡什麼口味的菜系啊?
這家餐廳裝飾很好看啊,你喜歡什麼風格的裝修啊?
這家餐廳人好多呀,估計飯菜挺好吃的,對了,你喜歡吃什麼口味的菜啊?
這個小熊好可愛啊,我之前看過一個關於它的電影……
3、從對方身上找話題
你的名字很特別啊,當初取名是有什麼含義嗎?
你喜歡喝什麼飲料啊?
你的包包很好看啊,在哪兒買的?
你的手機拍照好清晰啊,什麼牌子的?
你的髮型好好看啊,一直是這個髮型嗎?
話題建立起來之後,怎樣讓談話可以持續下去,不做一個「話題終結者」呢?
1、回答完問題之後,接著問對方一個問題,讓對方有話說。
比如對方問你,你喜歡什麼口味的菜啊?
你說,我喜歡偏清淡一點的,你呢?
再比如,對方問你,你這個手機拍照好好看啊,什麼牌子的手機啊?
你說:我用的是**牌的,因為……原因,你呢?
2、根據對方的回答找出「關鍵詞」,然後擴展「關鍵詞」。
比如,金晨說她爸媽喜歡打桌球,鍛鍊身體。
那你可以接著問:叔叔阿姨現在都退休了吧?身體好嗎?
再比如,金晨說,在廈門拍戲好舒服啊,我還沒在廈門拍過戲呢!
你可以問:那你之前在哪兒拍過戲呢?或者問你有沒有想逛的地方啊?有時間了咱們一起去逛啊!
你有沒有Get到什麼新技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