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A14、華為麒麟9000都已經正式發布,這兩款5納米旗艦處理器都是用在自家手機上,而最受人們關注的安卓老大哥高通驍龍875發布日期也定了下來,在12月1日-2日亮相。
魯大師數據中心收錄了一款新機,品牌名「QTI」,是高通技術公司的縮寫,型號「lahaina for arm64」,與坊間傳聞高通驍龍875內部代號Lahaina相符合,GPU型號顯示為高通 Adreno (TM) 660,初步判定為驍龍875的工程測試機。
這款測試機魯大師綜合性能跑分899401分,CPU+GPU總分就達到了675494分,剛出來的麒麟9000 CPU+GPU在62萬左右,上一代驍龍驍龍865 Plus在60萬分左右,而驍龍865的CPU+GPU則普遍只有57萬分。與之相比,驍龍875要高出5萬多分,比上一代865提升了18%左右,實力可見一斑。這還只是工程機數據,如果不是被測試機的內存和快閃記憶體拖了後腿,總分還能再上一層樓。
據爆料,驍龍875基於臺積電5nm工藝製程,外掛驍龍X60 5G基帶晶片以及新的射頻系統搭配。
今年2月18日,高通在線上首次發布了最新的5G基帶驍龍 X60。這也是繼 X50、X55 之後,高通發布的第三款面向 5G 網絡的基帶晶片,同時 X60 也被高通定義為第三代 5G 解決方案。X60 基帶能夠實現最高達7.5Gbps的下載速度,以及最高達 3Gbps的上傳速度。重點增強了載波聚合能力,支持毫米波-6GHz 以下聚合、6GHz 以下頻段 FDD-TDD 聚合以及新推出的 QTM535 天線等。此外,X60 基帶增加了對 VoNR 技術的支持。
CPU方面,爆料指出驍龍875處理器將會擁有基於ARM v8 Cortex架構的Kryo 685 CPU,支持毫米波以及sub-6GHz 5G網絡。仍舊是1+3+4的三叢集構架設計,擁有X1超大核+A78+A55的CPU組合,但主頻速度可能還是1*X1(2.84GHz )+ 3*A78(2.42GHz) + 4*A55(1.8GHz)。頻率上,魯大師跑分顯示主頻為2841MHz,與上一代驍龍865相同。
GPU方面,擁有Adreno 660 GPU、Adreno 665 VPU(視頻處理單元)、Adreno 1095 DPU(分散處理單元)、高通安全處理單元(SPU250)、Spectra 580圖像處理引擎、升級的Hexagon DSP、四通道LPDDR5、WCD9380和WCD9385音頻編解碼器等。
按照慣例,高通會在12月份舉辦驍龍技術峰會,屆時驍龍875將正式官宣。同時,搭載驍龍875+X60方案的終端預計在2021年初推出。
此前有消息稱,三星5nm產能遇困,阻礙了其規模量產工作,現在看起來情況已經好轉甚至得到了完全解決。
在上周公布Q3財報時,三星同時重修了先進位程進展情況,將已經穩定投產的最新節點從7nm LPP升級為5nm LPE。
新的5nm旨在取代7nm,官方標稱可帶來10%的性能提升和同頻下20%的功耗減少。密度方面,是上一代的1.33倍。
作為驍龍875處理器的首發機型,三星S21系列已經入網,最快將於明年1月發布。按照慣例,三星S21將全球首發驍龍875/Exynos2100,小米11國內首發驍龍875,兩款手機的時間間隔只有十幾個小時,知道了三星S21的發布時間也就等於知道了小米11的。
新款的小米11將會在明年年初發布,首發驍龍875系列,還將會採用第三代屏下攝像頭技術。
從曝光的跑分來看,高通驍龍875的CPU和GPU性能已經明顯超越友商,5nm陣營中唯一還沒露面的也只剩下聯發科天璣2000,但高通基本可以高枕無憂,畢竟兩者之間的技術鴻溝還存在,明年華為麒麟晶片沒貨,可以預見,國產手機市場將會是高通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