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直新聞關注我們
更多分析請下載直新聞APP
參與評論請在新浪微博@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
相比起香港其他的商業旅遊旺區,位處九龍的土瓜灣「有點舊」,遍布唐樓,也有自成一隅之感。在遊客的眼中,他們熟悉的土瓜灣,是團隊遊客購物點的集散地,也是「維港遊」的上下客地點。
高峰時期,土瓜灣每天能容納400多個旅行團,可以用「逼爆」來形容。而對於香港居民來說,土瓜灣區內的環境、建築和社區鄰裡關係,都有它獨有的特色,還有份老香港的庶民情懷。今天我們到訪的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的總部,就藏身於土瓜灣一條小路上、一家菜檔的旁邊。
近期香港街頭一連串的衝擊事件,嚴重影響了香港勞動力市場。香港工聯會周三召開記者會,有建造、旅遊、零售及飲食業的工會代表反映,上述四個行業首當其衝,受到風波牽連。
其中建造業大約700億港元的工程項目因衝擊立法會事件仍未審批;旅遊業人士表示,由於內地團數量大降,拖累零售業和飲食業生意慘澹。工聯會指出,這四個行業有110萬名打工仔飯碗受到影響,佔據了全港勞動力三分之一,盼望香港社會不要再出現暴力,儘快恢復安寧。
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暴力衝擊事件對香港各個層面的傷害開始顯現。人們開始意識到如果事態再持續,長遠損失難以估量。紮根香港基層多年的工會聯合會該如何幫助百萬計的打工仔保民生,就此我們直新聞團隊專訪了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吳秋北。
香港工聯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吳秋北
直新聞記者秦玥:近期香港衝擊事件持續延燒,您怎麼評價上水、沙田這些地方的暴力衝擊事件?根據您的了解,香港各界人士反應如何?
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是這樣的,您都留意到「反修例」引發的這一系列政治風波。《逃犯條例》所要修改的內容,其實就是要堵塞一個法律的漏洞,讓那些罪犯回到所犯罪的地方去受審。原本就是為了彰顯法治,堵塞法律漏洞的一個措施。
但是在反對派以及它背後的一些國際背景不斷地抹黑、恐嚇、作假的情況下,也有一部分人就不理解。在修訂的過程之中,出現有一些反對的聲音,而且已經把它上升到政治風波層面。作為反對派一個煽動政治的藉口,結果發生了從6月9號、6月12號、6月21號、7月1號、7月13、14日,連串的所謂示威遊行最後都是引發暴力行徑。這些暴力事件我們看到其實是有預謀、有組織的,很有組織性,而且這種衝擊的暴力程度是令人髮指的。
特別是對立法會的衝擊,以及13、14號,特別是14號在沙田新城市廣場裡面,有一些落單的警察被暴徒圍毆。看著就令人髮指,令人非常地憤慨,我們工聯會的好多支持者都非常的憤怒,覺得這種行為是在挑戰香港的法治和底線,也挑戰基本的道德底線,挑釁我們香港一直以來要理性表達,通過法定的渠道去表達不同意見的底線。這些暴力行徑違背了香港社會根本的價值觀和核心價值。
反對派所謂的那些核心價值,被他們一直拿來當幌子來作為政治動員。特別是立法會的這種破壞,根本就是為了顛覆特區政府管治權的一些做法。因為全世界的反對派想顛覆管治權,就會把立法會或者議會破壞掉。破壞什麼呢?比如象徵的徽標,把內部設施都破壞,然後在上面掛起所謂「港獨」的旗幟、標語,這些根本就是在顛覆管治權的一個做法,所以這個已經不是來討論「條例」本身的問題了。
直新聞記者秦玥:我留意到反對派提出所謂不起訴、特赦的一些訴求,您怎麼看?
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反對派提出來的那些所謂的五大訴求,根本就是在挑戰法治精神。比如說不要起訴那些暴徒、要特赦暴徒,要所謂什麼撤回,這些都是有違背整個法律程序和法治精神。
所以面對這種無禮的訴求,特區政府是無法妥協的,我們不能對暴力、對罪犯有任何的妥協。因為如果不起訴他們的話,其實就是妨礙司法公正,那些反對派一直說要特赦,又要政府不起訴,這些行為完全是在幹預司法的程序,是破壞司法程序的一些做法。「妨礙司法公正」是一個很嚴重的罪行,所以特區政府是沒辦法去妥協的。
暴徒們為什麼要提出這種違背法治、沒法達到的這個目標呢?其實就是為了給自己繼續去衝擊,去犯罪、去破壞找藉口,以達到破壞特區政府管治權的目的。
所以這一次是風險非常高的一個政治事件,對於香港的破壞是非常大的。影響法治破壞社會安寧,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我們一方面覺得很憤慨,另外一方面是很痛心的。希望香港市民能夠冷靜下來。大多數的市民一定要冷靜,不要受到這些反對派的煽動,因為現在參與到一些所謂和平集會,其實就是在掩護暴力。
暴徒們的策略就是用和平的遊行來掩護暴力,然後用暴力再來進一步推動遊行,讓事態失控,所以這一次是非常危險的政治事件。這種情況如果一直惡化下去,對香港本身的民眾的生活、經濟的發展,未來的發展都會受到很大的破壞。
衝擊事件對各行業影響顯現,工聯會17日召開「重回經濟 保就業」記者會
直新聞記者秦玥:您剛才談到的這些暴力行徑是蓄意破壞政府的管治權,就目前來講,您收集到的社區信息,這一系列的衝擊事件對基層的經濟民生產生了哪些影響?
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對,最起碼有一些基礎設施的工程,每年我們都有上千億港元的工程規劃。現在有700多億港元的工程,因為立法會停止運作,就沒辦法去審議,它所涉及的那些崗位差不多1萬4千多個崗位,令建造業方面受到很大的打擊。本身有一些工種已經是開工不足,情況不太好,現在在這樣的一個衝擊下,工程沒辦法推上去,有一些工作就因此流失了,沒辦法開工。
另外一個方面就是旅遊業,每個月大概有7800個旅遊團來香港,現在可能下跌10%-20%。7月之後可能更多,有3到4成。從三四月一直到現在的這種下跌情況是很令人擔心的。
旅遊業一下跌,對香港其他行業比如零售業也會引起骨牌效應,連帶著都會下滑。旅遊業一般都會帶動銷售、零售,內地遊客都會來香港購物,只是這個方面就下降了20%到30%。還有餐飲業,酒店餐飲等,這些都是首當其衝受害的公眾行業。所以未來經濟下滑是可以預見到的。現在第一季度的增長是2009年來最低的增幅,才0.1%。所以這種情況是非常令人擔心的。
直新聞記者秦玥:這一系列衝擊事件對香港的經濟民生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工聯會長期在基層工作,您覺得當前比較緊急需要解決哪些問題?
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現在工聯會當然是想有所作為,在保就業、保民生方面的工作其實一直在做。但是我們還是要回到近期事件來看,香港整體經濟需要各方面一起支撐,特別是政府的角色、立法會的撥款,這些都是最大的動力。現在政府為了要處理現在的風波,在這方面的力度就少了。
我們呼籲,香港各界一定要冷靜下來,要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正常的一個生活秩序,最起碼要穩定下來,不要再有這些暴力事件,才能讓我們具體的去做一些推動工作。我們支持政府在貫徹法治精神,嚴厲地去懲治那些暴徒和暴力事件,警方應該嚴厲地執法,才能令社會恢復安寧。
另外我們現在都組織各界要發聲,譴責這種暴力,維護我們的家園,維護香港,守護香港。
今天(18日)下午我們都會召開記者招待會來動員全香港,珍惜香港、熱愛香港的市民一定要出來發聲,不要再沉默。這個發聲很重要,我們不能對這種暴力保持沉默,沉默就是縱容,就是包庇。所以希望香港先恢復這種安寧。
香港各界人士發起「守護香港」系列活動,周六(20日)將集會反暴力、撐警、護法治
直新聞記者秦玥:勞工群體和社會基層群體,其實在香港的人口佔比還是比較多的,您剛剛談到工聯會一直致力幫助基層和政府聯繫溝通,衝擊事件發生後,大家也關心工聯會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措施,比如心理建設方面。
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香港的勞動力人口有390萬人。工聯會過去一個多月來都在做這方面工作,特別是穩住一些群眾。其實反對派一直想要搞罷工,他們是不會珍惜香港民眾的生活的,因為他們一罷工,最後受害的是打工仔。
所以他們很不負責任地說要什麼「三罷」,其中的一個就是罷工,但是工聯會是旗幟鮮明的,不能這樣做的,因為最後受損的是我們的打工仔。他們搞混亂、搞罷工,其實最後就是破壞經濟。經濟恢復很難,破壞是很容易的。所以我們旗幟鮮明地要穩住我們的會員,穩住職工。這方面的工作,我們是反對他們搞這種政治操作、試圖想罷工的。
另外我們也不斷地跟基層群眾普及,這次是一個什麼性質的風波。在社區當中,我們也穩住義工和群眾。基本上我們的基層民眾還是比較穩定的,這方面我們還會繼續加強工作。因為如果整個社會繼續亂下去,民心也會不穩。另一方面我們也會繼續建議政府,多做有利於民生的工作。
直新聞記者秦玥:有沒有開展一些工作,能夠幫到工友以及廣大的社區民眾呢?
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工聯會一直在提出要恢復民生,要推動香港經濟的一些發展,特別是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這個是國家的戰略,也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契機。但是如果現在大家都集中在政治風波上面,都不去謀劃、不去推動、不去貫徹這些計劃的話,就會影響到未來的一些發展。所以政府、工商界、工會都要在香港經濟發展上多做推動的工作。
然後我們也會推動各行各業投入到經濟發展中,比如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中,投入得更加積極一些。比如說香港的青年人能回到內地發展,工聯會就要多提供一些幫助。
工聯會在內地大灣區城市裡有五個服務中心,希望能夠更好更積極地發揮資源的作用。比如說幫助就業、求學、創業等,以及到內地投資的港人,其實他們以前都使用過我們的服務。這方面我們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外社區裡的一些民生工作,我們也會繼續推動政府,比如說基礎設施、一些民生工程,我們各個區都會加大和政府的對接,建議政府多做民生工作,希望能夠穩住社會的秩序。
香港工會聯合會屬下有超過200間屬會,全港18個地區有服務處和聯絡處,長期紮根社區,涵蓋行業廣泛,包括交通、旅遊、服務製造等各行各業,也是全香港會員人數最多及最具規模的工會。本周六,包括工聯會在內的多個香港團體也將發起「守護香港」集會,呼籲社會上沉默的大多數民眾站出來,對暴力說不。
結束完採訪,土瓜灣瓜菜檔的檔主忙碌著大聲招呼前來買菜的主婦阿嬸們,街頭巷尾布滿熟食檔攤,小作坊小工廠與社區緊密相連。有生意可做,有飯可吃,這種人間煙火氣令人心安。而這種團結和睦的街坊情懷,才是萬家燈火下最動人的香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