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語句
語句後面一定要跟:冒號
for循環:
1.for…in range()遍歷
格式:for i in range(5);或者for i in range( 0,10,3 );
格式中的1列印i是從0開始後列印到5結束
格式中的2列印i是從0開始列印到10,中間每一次步進加3
舉個小例子:
格式1:
格式2:
格式2中改為三個負數:
以上三個都是常見的
如果我們想要遍歷依次輸出字符串呢?
我們就要先定義變量,再用for循環輸出
如果我們不想換行,就要在輸出中加上我們之前講的end
比如:
數字我們需要range來寫,字符串不需要range只要寫上變量名即可
還可以對列表進行遍歷輸出
例如:
雖然看著像別的語言中的數組,但是在這裡是列表
使用for…in遍歷列表時:
1.和數字一樣需要先寫range
2.range裡面需要len(a);求出列表的有幾個下標(如js中的length,計數)
3.print中輸出的第一個i是計數(下標),第二個a[ i ]是列表中的元素
while循環:
格式:
i=數值
while 條件:
語句….
必須要有控制條件例如 i+=1;
舉個小例子:
輸出0到5
我們用while求出1-100的和:
定義的n只是作為一個數
定義的sum就為累加每一步的和
定義的counter就是從1到100,每個數都遍歷加一遍
while還可以和else合作使用
在其他語言在else只跟if,但是在python中也可以跟while
後面我們用到while的並不多,絕大部分要用for,比較方便
break、continue、pass語句:
這裡比其他語言多了個pass,但是並無很大作用
break和continue的用法和js等其他語言中用法相同
1.break語句可以跳出for和while 的循環體
2.continue語句跳過當前循環,直接進行下一輪循環
3.pass是空語句,一般只用做佔位語句,不做任何事情
舉個小例子:
break
continue:
最後我們還是要給大家布置一個小作業
九九乘法表
大家自己來寫一下,答案下節揭曉:
- End -
---web分享,分享的不只是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