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
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情況
12月20日0-24時,全省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1例,廣州報告,通過對隔離酒店工作人員例行檢測發現。
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3例,廣州報告,分別來自英國、菲律賓和奈及利亞。新增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7例,廣州報告3例,分別來自沙烏地阿拉伯、肯亞和約旦;深圳報告3例,來自俄羅斯;肇慶報告1例,來自加納。以上均在入境口岸或隔離點發現,入境後即被隔離觀察。新增出院1例。
昨天(12月20日)
北京、大連、廣州、黑龍江
接連通報疫情最新情況
北京新增2例境外輸入病例
1例有39名密接
20日下午,北京市舉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9場新聞發布會, 12月19日0時-24時,北京新增報告2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無新增境外輸入疑似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了詳細情況。
確診病例1——某男,52歲,俄羅斯籍
從莫斯科乘坐國航CA590航班12月10日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海關進行健康篩查並做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
12月18日在隔離點進行核酸檢測為陽性;
12月19日由120負壓救護車轉入地壇醫院。
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患者抵京後一直集中隔離觀察,無密切接觸者。
確診病例2——某男,36歲,黑龍江籍
從巴基斯坦乘坐國航CA946航班12月18日到達北京首都機場。海關進行健康篩查並做核酸檢測,經閉環管理送至集中隔離酒店;
12月19日海關報告核酸檢測結果陽性,由120負壓救護車轉入地壇醫院。
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輕型。已對其同航班及同乘車的密切接觸者39人落實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目前無異常報告。
北京發布3條提醒
1
不要出境旅遊
不要去國內中高風險地區
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介紹,元旦和春節假期將至,廣大市民朋友如無十分必要,不建議出境旅行和前往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中高風險地區來京就診者,在就診時請主動告知醫生居住地情況及接觸史,便於及時排查。
截至2020年12月20日15時
全國無高風險地區
有14個中風險地區↓
(拉動右側滾軸下滑查看)
2
「口罩」一詞出現近20次
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戴口罩
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曉峰介紹,北京正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商超、餐飲單位、賓館飯店、農貿市場、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和影劇院等重點場所,要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從事冷鏈、快遞外賣、計程車(網約車)、公共運輸、醫療衛生等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必須佩戴口罩。
市民應隨身攜帶口罩
4種情況要戴口罩
劉曉峰提醒廣大市民,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在遇到自己無法確定風險的情況下及時佩戴口罩——
去往商場、超市等人員密集封閉擁擠場所時必須佩戴口罩;
前往醫院就診人員、陪護探視人員、有發熱或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者接觸其他人員或外出時必須佩戴口罩;
在與他人1米內近距離接觸、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電梯必須佩戴口罩;
年老及體弱者、有慢性疾病患者外出時,建議佩戴口罩。
3
境外回國人員
嚴格執行21天醫學觀察
劉曉峰介紹,境外回國人員,回國時要認真了解有關國家和地區的核酸、抗體檢測要求,按照相關規定做好檢測,儘量選擇直航,避免中途轉機帶來的感染風險,旅途中要全程做好個人防護;入境時要如實進行健康申報,配合健康檢疫,嚴格執行「14+7」醫學觀察,認真遵守各項防控要求,出現任何身體異常,均要及時報告,按要求就醫,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減少傳染病傳播風險。
廣州新增1例無症狀感染者
大連新增1例本土確診
2020年12月20日,廣州市南沙區在對入境隔離酒店工作人員進行例行監測中,排查發現1例新冠肺炎核酸陽性人員。12月19日0時至24時,遼寧大連市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系此前本土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
詳情點擊下圖,回顧往期新聞
▶新聞連結:
突發!廣州剛剛通報!黑龍江東寧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
曾多次到棋牌室
昨天(20日),黑龍江東寧市報告,該市於2020年12月16日報告的疑似病例王某某(東寧市確診病例2王某某丈夫),訂正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普通型)。其在12月7日-9日期間,每天早上8點-10點期間,都在東寧市建國社區繁榮棋牌活動室出現。
吳尊友解讀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針對「新冠病毒現『環境傳人』」的新課題,吳尊友表示,「環境傳人」又叫「物傳人」。目前在我國一般由進口物品引起,需同時滿足三個條件:
①物品汙染比較嚴重;
②在物體表面存活時間比較長,一般來說溫度越低,病毒存活的時間越長;
③接觸汙染物品沒有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吳尊友提示,接觸到可能汙染的物品時戴口罩、注意手衛生,是可以防止感染的。
疾控專家曾光:
疫情第二階段或持續1~2年甚至更長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19日在人民政協報主辦的一場主題座談會上表示:
從疫情暴發到現在為止是第一階段,在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人類與病毒作鬥爭;
第二階段馬上開始,全球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終點是全球獲得普遍的免疫狀態。
第二階段比第一階段的時間還要長,可能1-2年,甚至更長,而且這段時間將更殘酷,因為從國際大背景來看,現在是在全球疫情最高點上開始疫苗接種,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超過第一階段。
「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了疫情頻發和多發的情況,如果再進一步的發展,這是非常需要引起重視的公共衛生問題。」曾光說。
張伯禮建議:
春節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先不要回
進入冬季以來,國內疫情出現了多點零星散發的情況。如何看待近期疫情出現零星散發的情況?春節臨近,人們能否安心回鄉過年?
在17日舉行的2020中國·海口中醫藥產教融合國際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表示,希望各個有關部門能夠提前安排好今年春節返程休假時間,提前做好預案:
有需要回家過年的人,可以安排提前放假,不要都趕到春運高峰那幾天放假;
可以不回家的暫時就先不要回,如此既避免擁擠,也避免了可能存在的交叉感染問題。
張伯禮院士表示,今年不會再出現像年初武漢那樣的疫情,大家儘管放心,過一個祥和的、快樂的春節,這個一定能夠達到。
內容來源:央視新聞、大連發布、廣州日報
第一財經、東寧發布
深廣電第一現場
原標題:《專家解讀:春節要不要回家?附上全國各地最新疫情通報》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