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30日,對於旁人來說,只不過是一個周六罷了。但對於香港樂壇、乃至全球的搖滾迷來說,卻是一個讓人沉重的日子。
因為,那個心懷搖滾夢,在舞臺上盡情彈唱的人;那個背著吉他,遠走他鄉陪伴非洲孩子的人;那個大聲高喊「沒有音樂我會死」的人,如今,已經逝去25年了。
喜歡黃家駒的人都知道,他最愛的,就是他那把背起來像「寶劍」一樣的吉他。但知道他第一把吉他是在垃圾堆裡撿回來的,卻不多。
17歲那年,他滿懷欣喜地拿著把破吉他,去參加地下樂隊,結果因為水平不夠,被人瞧不起。
從那之後,他就一直苦練吉他。一有空就把自己關在屋裡,吃的也簡單,白麵包蘸糖,然後沒日沒夜地練習。
就這樣,21歲時,他成立了beyond樂隊,以一首《大廈》正式出道。
24歲,一直默默無聞的beyond樂隊,發行了《再見理想》的專輯。這時,他開始嘗試用粵語創作歌曲。
25歲,他創作的《昔日舞曲》登上了香港電臺流行榜,還拍成了MTV。
26歲,beyond發行了專輯粵語《現代舞臺》,11首裡,他參與創作了8首。同年,《秘密警察》專輯發行,《喜歡你》、《大地》迅速吸引了眾人的耳朵。
27歲,他為母親寫下《真的愛你》,一舉拿下1989年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成為beyond的代表作之一。
28歲,堅持原創的beyond又發行了一張專輯。《光輝歲月》也獲得了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
29歲,《誰伴我闖蕩》、《不再猶豫》大熱一方。當年被看不起的小子,一路唱到了萬人吶喊的紅磡。一連5場,火遍香港。
31歲,由黃家駒作詞、作曲的《海闊天空》,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5月,Beyond在馬來西亞舉行演唱會,這也是他的最後一場演唱會。
原諒我這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
也會怕有一天會跌倒
背棄了理想 誰人都可以
哪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
「明年我們會在這裡開一個更大型的演唱會,1994年後見!」
然而,他沒等到1994年,歌迷們也沒能等到他的《海闊天空》。我常在想,若是再向天借多個10年,2003年,他會是什麼樣?2013年,beyond又會是什麼樣?
如果真是這樣,那我就能見到喜歡了這麼多年的他了吧。
曾經在知乎上看過有人提問,黃家駒是不是被神化了?
我想,對於所有喜歡黃家駒的人而言,我們寧願他活到現在56歲,我們也不願意把他當作一個虛無的神話。
從來,我們喜歡的,就是他的音樂。當香港樂壇紅極一時的歌手都憑著翻唱日本歌曲而走紅的時候,他帶領著beyond,扛起了那個年代香港樂壇的原創音樂。
▲ 絕大部分香港流行歌曲都是翻唱歌曲
翻開他們的每一張專輯,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歌都是他們自己的創作。羅大佑曾經就曾說過:
「家駒一直堅持一點,就是創作自己的音樂,很不幸的是,香港是一個極其不尊重音樂的地方,Beyond堅持原創,因為他們知道這不只是風格的問題,更是一個尊嚴問題。」
正是這麼一種堅持,他唱歌、作曲、填詞、彈吉他……一生創作了七百多首歌。我們聽到的,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百多首。
而聽過的人都知道,它們都是感情豐富的精靈。
《光輝歲月》裡,是家駒在向南非的反種族隔離鬥士曼德拉致敬。
▼
《不可一世》中,他向這個不公的社會、不合理的制度憤怒吶喊,反抗到底。
▼
《Amani》裡,是他對非洲難民愛的表達,向世界訴求一份和平。
▼
《俾面派對》,則是一位原創音樂人對浮華的娛樂圈作風的不滿。
▼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beyond的歌,有勵志、有和平、有愛、有理想。這也正是為什麼過了25年了,我們還在懷念黃家駒,我們還在唱他的歌。
有人說,這年頭聽黃家駒、beyond的,就剩一些中老人了吧。事實是,恰恰相反。
在他逝去的這25年裡,他的歌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傳播。
在2017年汕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林夕為他的《光輝歲月》填詞做為校歌,汕大人重新演繹。聽著熟悉的旋律,每個即將畢業的人都唱哭了。
在異鄉的街頭,有位女生因為他的歌而停下了腳步。當中間副歌響起時,她忍不住用粵語唱了起來,而街頭的歌者也不由得熱淚盈眶。
一位美國的搖滾樂隊在表演時,當beyond的歌前奏一響起,現場就一片歡呼,最後還大合唱,致敬黃家駒。
鄧紫棋在《我是歌手》裡一首《喜歡你》,賦予它新的面孔。
大鵬在《縫紉機樂隊》裡,更是邀請了,向這位搖滾巨人致敬。
他的歌,影響的不止一代人:70後、80後、90後,甚至是00後,都是他的粉絲。
也許,這就是黃家駒的魅力,這就是beyond還一直存在的意義。
為學習而苦惱的人,為工作而疲累的人,為了生計而發愁的人,為夢想而憂悶的人……在生活的路上撞得灰頭土臉的時候,每每到他的歌,就讓人夜裡不再害怕。
我們當中,有的人在老去,有的人在長大。而他,永遠定格在31歲。
時隔25年,世間再無黃家駒。
我們很想他。
#今日話題#
你是beyond的粉絲嗎?
你最喜歡他的哪首歌?
留言告訴我們吧~
微廣州原創,轉載請聯繫我們
法律顧問:廣東廣信君達律師事務所汪旭東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