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中國新人舉行的婚禮,可以說是參考外國人的婚禮改良成中式婚禮,例如bridalshower、candycorner、firstdance等等,在近年都愈來愈多新人採用。不過當中依舊有很多習俗未有完全跟足外國,今天就和大家盤點十個中式、西方婚禮習俗和特色,看看你能否接受正宗西式婚禮。
1.訂婚戒指戴中指VS無名指?
不少新人都好奇過,訂婚戒指應戴在中指還是無名指上。因「追、求、訂、結、離」之說,中國人習慣將訂婚戒指戴在左手中指,代表訂婚,婚後再將鑽戒與婚禮合戴在無名指。而外國人則跟從古羅馬時期之說,認為左手無名指的血管直通心臟,是愛的脈絡,所以被認為是戴上訂婚戒指的最佳手指。
2.男生也有「拋花球」傳統,叫拋襪圈!
承襲自西方婚禮習俗,新人有拋花球儀式,相傳接到花球的女生將會好事近。但原來外國還有拋襪圈(Garter)!新娘會在腿上戴上襪圈,由新郎除下再拋給在場未結婚的兄弟,接到襪圈的兄弟將成為老襯。外國新娘子更對garter非常講究,好似揀婚紗一樣精挑細選呢。
3.藍色是幸運色抑或不吉利顏色?
黑色是做白事才會出現的顏色,所以中國人視之為不吉利顏色,長輩未必能接受。而西方則視藍色為幸運色,從「Somethingblue」習俗就可知一二。古羅馬時,藍色代表聖潔,以前亦流行一句「Marryisblue,Loverbetrue」,可見藍色是真愛的象徵,所以新娘子要在婚禮上用些藍色物品。
4.婚禮該用一手還是二手物品?
中國人比較怕用二手婚禮物資,有些結婚物品更不能亂用二手,例如婚鞋。羅勤芳大妗姐指,廣東話諧音「鞋鞋聲」不好聽,而且「穿舊鞋」並不吉利,所以新娘不能穿二手褂鞋。而外國流傳「Somethingold」,婚禮上有些幸福新人流傳的二手物,可為新人帶來幸運。
5.做人情VS買結婚禮物
在中國,收到紅色炸彈去飲,做人情是理所當然,坊間更流傳人情公價一說,年年加價。而西方婚禮則不流行現金做賀禮,結婚禮物也非亂買。新人會選擇一間百貨公司/網上商店,擬定一張WeddingRegistryChecklist(結婚禮物登記),列出自己有需要的物品。親友在大婚前可自行到公司/商店輸入新人的指定code,查詢他們所需的結婚禮物,百貨公司便會代為準備及送到新人手上,非常貼心。
6.外國不流行Pre-wedding
中國人將「一生人一次」放得太大,pre-wedding也影了無數輯自我欣賞。有些新人更會在婚後拍攝post-wedding留念。不過外國卻不流行pre-wedding,頂多只有engagementphoto(訂婚照),如哈裡王子跟梅根宣布婚訊時,就只有engagementphoto。
7.中國人的theone與外國的theone定義
外國人遵從婚紗一生人只穿一次,稱它為「theone」。所以新郎只在bigday才會見到新娘穿上白紗的樣子,當刻又名為「thefirstlook」。雖然中國人沒有「thefirstlook」儀式,婚紗也不止穿一次(拍婚紗照會穿無數次~),但也有「中式theone」,就是裙褂啦。新娘即使在試穿裙褂時也不可整套試穿,只能在婚禮當日穿上,算是一生人一次。
8.花車不綁結婚公仔,改綁鐵罐?
9.父母發帖VS新人發帖
中國新人的喜帖,是以高堂的名義發帖,因為根據中國傳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由父母決定,對外宣布嫁娶喜事,自然是父母名義發出。時至今日,如果你沿用中式喜帖,依然如是。西方國家則遵從戀愛自由,婚事也由自己操刀決定,所以invitationcard也是以新人名義發出。
10.婚後身份證也要改名?
中國習俗,都會習慣在婚后冠夫姓,在官方正式場合,已婚女生的名字前會加上丈夫的姓氏,例子有陳方安生。不過身份證一欄則未有改動。而英國則承襲傳統,女生婚後會改為老公姓氏,如貝克漢嫂原名為VictoriaAdams,嫁給貝克漢後現稱VictoriaBeckhams。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