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羅永浩在新品發布會上,用「漂亮得不像實力派」作為堅果新手機的slogan,並安排了一系列的「代言人」。
其中最為人驚豔的容顏,必然是她——
世間絕色,海蒂·拉瑪。
海蒂·拉瑪是誰?
「只要你使用過手機,你就有必要了解並感謝她」,《衛報》這麼說:「沒有她,就沒有WiFi。」
是的,她就是WiFi之母,CDMA之母。
我們每一個躺著刷手機的人都要關掉屏幕三秒以表敬意。
她在人類歷史上地位有多高?
2015年11月9日,海蒂·拉瑪101歲誕辰時,Google在首頁專門獻上向她致敬的小動畫。
Hedy Lamarr's 101st Birthday Google Doodle
很難把複雜的科技跟這張驚為天人的臉孔聯繫起來。
海蒂·拉瑪(Hedy Lamarr,1914.11.9-2000.1.19),演員、製片人、發明家
她是傳奇!可她的人生比傳奇多了幾分真實和唏噓。
她生於20世紀的1914年,卻一直活到千禧年2000年,人生橫跨一個世紀。
86歲,海蒂·拉瑪孤身一人死在一間小公寓裡。爭議卻一直持續著。
生前,她窮盡一生在證明自己的實力,世界卻只著迷於她的美豔。
死後,世人為她的發明而大為驚詫,甚至花了好長段時間去質疑。
2015年,女導演亞歷山德拉·迪恩(Alexandra Dean)決定要拍一部關於海蒂·拉瑪的紀錄片。
別人告訴她「這個故事非常迷人,但它不是真的」,她一定是從自己軍火商丈夫身上偷走了創意,要麼就是喬治實際上想出的點子。
迪恩苦於找不到視頻、甚至錄音資料作參考,她花了整整六個月去尋找那些隱秘的記錄,終於復盤了整個驚心動魄的「海蒂·拉瑪發明史」。
從一個錯誤的郵件地址突破,他們找到了五盒塵封多年的磁帶,那裡有主創團隊想找的一切。
海蒂被問到是否從丈夫和喬治那裡抄襲了創意(世界看待聰明女性的角度這麼多年還是驚人的相似),她淡淡地笑著:
「不是。我不在乎別人說什麼,我清楚自己做了什麼。」
終於紀錄片《尤物:海蒂·拉瑪傳》問世,最近出了資源和中文字幕。我們終於可以試圖走近這個天才尤物的傳奇一生。
尤物:海蒂·拉瑪傳
Bombshell: The Hedy Lamarr Story
導演:Alexandra Dean
主演:黛安·克魯格 / 梅爾·布魯克斯 / 海蒂·拉瑪
時長:86分鐘
豆 瓣:7.3 / 10
IMDb:7.4 / 10
爛番茄:96% 新鮮度
「在米高梅總裁路易·B·梅耶的世界裡,只有兩種女人:聖母,和娼妓。而海蒂·拉瑪從來是後一種。」
《齊格飛女郎》(1941)
1990年,海蒂·拉瑪在接受採訪時,回憶起那部讓她名噪一時、同時臭名昭著的電影《神魂顛倒》(Ecstasy),當時在片場。她被導演威嚇。
《神魂顛倒》又名《入迷》,1933年
這是一個非常火辣的性愛場景……
我說:「為什麼要把胳膊放在一起」
他們說:「不要問那麼多問題,如果不按我說的做,我就把針插進沙發裡,讓你照我說的做!」
而我不想製造任何麻煩,就照做了。
導演安排的收胳膊的動作是在暗示性高潮
那一年,她只有十八歲。
《神魂顛倒》趕上了第二屆威尼斯電影節,獲得墨索裡尼杯最佳國際電影提名,導演馬哈蒂拿到國際最佳導演獎。
她水中裸泳的姿態在當時也算是驚世駭俗
「為藝術而獻身」,裸體和性愛場景之於現代電影製造業早已司空見慣。
但當時還叫作海德維希·愛娃·瑪麗婭·凱斯勒(Hedwig Eva Maria Kiesler)的海蒂·拉瑪,卻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她無意中創造了歷史——貢獻了電影史上第一個裸體鏡頭。
這電影的影響力在當時是臭名昭著的,而海蒂的回應是——
「如果你運用想像力,你可以看見任何女演員的裸體」。
海德維希出生的那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等到她有記憶時,戰爭早已結束,新世界正在舊世界的廢墟上日新月異,「我懷念那時的奧地利,那時一切都是好的。」
她的父親是銀行家,母親則是小有名氣的鋼琴家。生活在維也納一個典型的猶太中上層家庭,家裡藝術氛圍濃厚、交遊廣泛。
從童年到青年,外面的世界伴隨著現代主義高歌猛進,戰前那種中規中矩的布爾喬亞生活徹底落伍了,自由和藝術瀰漫在維也納的每一寸空氣裡,一切陳規都等著被打破。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維也納,凱斯勒一家
她發現自己從小就對電子機械感興趣,也發現自己具有一出現在某個房間,就令所有人屏住呼吸的魔力。
她太美了。
十五歲那年,海德維希從中學輟學,放棄了通信專業,跑去柏林學習表演。《神魂顛倒》發生在入行後第三年。
生活在1920s的維也納,海德維希並不是個保守的布爾喬亞女郎
等她回到奧地利,憤怒的父親險些將她殺死。次年她主演了音樂劇《奧地利的伊莉莎白皇后》,即茜茜公主,此時父女關係才得以和解。
「我父親哭了,那可真是個巨大、巨大的成功啊。」
海德維希飾演的茜茜公主
整個維也納都為她神魂顛倒。
影迷們用玫瑰把她的化妝間塞滿,後臺人滿為患都擠著來見她。這其中最為痴迷的,是一位奧地利軍火大亨弗雷德裡希·曼德爾。
年僅十九歲的海德維希不顧父母反對,嫁給這個富有魅力的富商。婚後,她與丈夫生活在薩爾茨堡的古堡裡,似乎成了一位真正的「王后」。
海德維希到底還是繼承了茜茜公主的傳奇性和悲劇性。
妒忌成性的曼德爾曾斥巨資試圖回收《神魂顛倒》的拷貝,避免別人再見他迷人妻子的身體,他不能自控地懷疑她不忠。
當年清美國教盛行,這部電影有傷「風化」被宗教團體大肆譴責,從來不曾大規模公映。
而在德國,它同樣全線禁映,這又事關另一種「道德」。
因為希特勒說:「她是個一個猶太人。」
— 「誰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 「海蒂·拉瑪!」
一面產於1938年的好萊塢魔鏡如是回答。
一個失去了父親的維納斯,逃離了那座形同監獄的古堡和嫉妒到發瘋的奧賽羅,她也永遠逃離了自己的故鄉奧地利。
她孤身一人,取道法國,北上英格蘭,在船上遇到了路易·B·梅耶,就是當時米高梅的總裁。
路易·B·梅耶,當時的米高梅總裁。菲茨傑拉德小說《最後的巨頭》的原型
海德維希·凱斯勒從此消失;
海蒂·拉瑪自此誕生。
拉瑪小姐的好萊塢徵途一開始就無比順暢。
查爾斯·博耶請她當女主角,各大雜誌爭相把她的照片作為封面,妝容衣著成為了紐約所有女人的風向標,名流如甘迺迪、卓別林皆做過她的男伴……
1948年,在《柏林豔史》片場,海蒂·拉瑪與馬琳·黛德麗親吻,一旁男人是比利·懷爾德
她那時連英語都講不利索呢!
我知道一個女孩怎樣看起來很迷人,只要站著不動,看起來很蠢就行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蒂·拉瑪義賣籤名,去海軍餐廳當服務員,售賣自己的親吻,最終為美國政府賣出了兩千五百萬美元(約合現在三億四千萬)戰爭債券。
同海軍士兵在一起的海蒂
海蒂·拉瑪想要對抗納粹的心,和從小熱愛發明的夢,一拍即合。
她腦子裡總有古怪念頭飛來飛去,一旦出現,若不把它們付諸行動,她會不得安寧,比如,製造一種可以衝泡的可樂片劑。
簡直就像個女版的霍華德·休斯!休斯可能也以她為知己,所以送了她一個小號實驗室。
霍華德·休斯,一個大亨兼發明家、飛行家,他是「鋼鐵俠」的原型,他同海蒂約會過一陣子,海蒂還為他的飛機設計提意見。他有傳記電影《飛行家》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她的鋼琴家好友喬治·安太爾說:「她就是幼稚無知和天才靈光的完美結合。」
這個壞小子號稱「音樂的不肖子」,同拉瑪一樣,他仇恨納粹。
音樂家喬治·安太爾
兩人在一起無話不談,恰好他倆都對無線電通信頗有研究。喬治彈著鋼琴,靈光一閃,把自動鋼琴的原理和魚雷控制系統聯繫起來,會有怎樣的效果呢?
「遙控端信號不斷跳轉,魚雷都能準確接受信號,這樣敵人(納粹方)監聽設備無法檢測準確頻率,就難以幹擾了。」
兩人開始沒日沒夜的研究,設計出一套遙控和接收設備,當時這項技術叫做「擴頻通訊技術」,並在1942年通過了美國專利局名為「秘密通信系統」的專利。
專利資料解釋「跳頻」工作原理
他們想把這項專利免費交給美國政府,海軍並不在意一個好萊塢戲子和一個彈琴的能在軍事上有啥作為。
「把自動鋼琴放進魚雷裡?!你們開什麼玩笑!快滾出去吧!」
她回到認識她、但不真正了解她的好萊塢。
造就「海蒂·拉瑪」的路易·B·梅耶,被人稱作「米高梅的韋恩斯坦」。他手握絕對權力,憑藉「明星制」,奴役眾多閃耀明星。
海蒂·拉瑪本有機會出演《卡薩布蘭卡》,梅耶卻把她塞進了《白色貨物》(1942,香港譯作《蠻荒女妖》)裡:拉瑪小姐被塗黑皮膚,出演一個異族性感小野貓。
《白色貨物》海報
據說,電影是為了取悅二戰中的美國大兵們而拍的。
從坦德拉約到達莉拉,她總在扮演憑藉美貌與魅力而對男子志在必得的女人。或者說:
這些電影總把這最富有美貌和魅力的女人作為一件超級獎品,被「獎勵」給最富有「英雄氣概」的男人。
海蒂·拉瑪說,「男人們會耐心傾聽美麗的女人說話,卻從來聽不見他們說了什麼。」
她難以安於平庸花瓶角色,她想要成為更好的演員。於是她走出米高梅,捲起袖子,自己當起了製片人。
海蒂·拉瑪在片場
她製作和參拍了《陌生女人》和《蒙羞的女士》,全是些因美貌而遭遇不幸的女人,後世卻少有人提起。
過度的美貌曾經為她贏得了巨大權力,也像一件過緊的束身衣,使她無法自由呼吸。
美貌是對他人的魔咒,也是對拉瑪小姐的詛咒。
後來,她卻要費勁心機留下這「詛咒」。
四十歲之後,海蒂·拉瑪沉迷整容,她一次次被拍到失敗的手術後僵硬的面孔。最後,她失去了天然的美麗,也得不到自然的衰老。
「Old and ugly.」
海蒂·拉瑪或許已習慣了,畢竟,她的一生就在這樣,不斷失去,不斷逃離。
——為了自由,她逃離奧地利,失去了故鄉;
——為了在美國立足,她失去了本名,成了「海蒂·拉瑪」;
——為了能更好地活下去,她失去了民族,絕口不提自己的猶太身份。
按照傳統美國夢的定義,她真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她一直漂泊,從西海岸的名利場到德州看風滾草,姓氏更換了六次,最後,仍是「拉瑪小姐」。
海蒂·拉瑪和她的六任前夫,她最長的一段婚姻也只維持了七年
在好萊塢被引誘染上冰毒癮後,她失去了理智,在商店行竊,被逮捕,徹底失去了名譽和工作。
至於那些她最引以為豪的發明——
二戰美國軍方並沒採用她的技術,她也沒因為自己的專利得到一分錢。20世紀50年代,這項專利被抹去了發明者姓名,然後交給承包商繼續開發。
本片導演亞歷山德拉·迪恩一度感慨:「一個女人好像就沒有去發明,或創造的必要」。
《尤物:海蒂·拉瑪傳》的導演亞歷山德拉·迪恩,此前她一直是個記者
她決心找出那些隱沒在發明史中的女人,這時,同事凱薩琳·杜恩給她帶來那本《海蒂愚行錄》。
《Hedy’s Folly》,理察·羅德
「就是她了!」
起初,導演有的只是對傳記作者,普利茲獲獎者理察·羅德的信任。兩年的深入調查她由衷感嘆:「天哪,她的確做到了!」
拉瑪的傳記片《尤物:海蒂·拉瑪傳》於2017年4月在翠貝卡電影節(Tribeca Film Festival)首映,11月公映。
尤物:海蒂·拉瑪傳劇照
同年10月,#Metoo 運動興起。
過去和現在,總是不約而同。
直到1997年,海軍、軍事星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才給海蒂·拉瑪頒發了一個獎,以表彰她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83歲的拉瑪小姐沒有出席頒獎禮,她的兒子安東尼·洛德代為領獎。致辭時,海蒂的聲音從電話那端傳出:
我很高興這項發明如此成功,感謝你們對我的承認,這說明一切不是徒勞的……
謝謝你們。
電話這頭,面對八百人的會場,她兒子舉起了一本雜誌,上面是年輕的海蒂。
雖然已經遲了,但好在,不算太遲。
海蒂·拉瑪選擇了溫暖的佛羅裡達度過她的晚年,她一向不喜歡社交,現在更不願意見人。
每個月,她從演員工會和社保系統那裡領到三百美元。她總說在寫自己的自傳,卻總也不見蹤影:「時間越久,那本書就會越好。」
晚年的海蒂
她的公寓布置得簡樸,花瓶裡卻一定要有鮮花。
那是少女時代的維也納家留下的為數不多的痕跡。桌子上,擺著她和克拉克·蓋博的合影:1940年,他們一起主演了《繁榮小鎮》。
《繁榮小鎮》劇照
涯過千禧年,海蒂·拉瑪去世。她的兒子把她的骨灰帶回了故鄉維也納。
最終,海蒂·拉瑪以演員、發明家的身份躺進墳墓,她的墓碑上鐫刻著一行字——
電影有其時其地,
而技術不朽。
作者 ✎ 晚來風、斯特辣不耐渴
編輯 ✎ 斯特辣不耐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