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上大學,周末就可以不用那麼辛苦了,可以出去玩了。」不知道這句話聽來是否熟悉?
晚風輕輕吹拂你疲憊的面龐,手機屏幕亮起,映入眼帘是新消息通知。你沒點開,手機屏幕又暗了下去。
有個念頭在你腦海裡縈繞著,有個聲音在你心裡吶喊著:「這個周末,我想消失!」
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經歷,才能感受其中滋味;有些言語只有自己辨別,才能得知其中幾分真假。小媒想要分享四個同學的故事,或許在這些故事裡,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如果平時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大一的周末時光是比較輕鬆自在的。作為大一新生的我,對東莞這個城市還比較陌生。每到周末,我會收到很多聚會遊玩的邀請,一開始我都會答應,因為我也想去看看學校之外的世界。但漸漸地,我發現狂歡時的熱鬧和開心好像只停留在遊玩之時,當我拉著行李箱,走在回校的大道上時,內心總會湧起疲憊和空虛。將信息通知調至靜音,靜下心來,在圖書館認認真真地看一本書。徜徉於小道,用相機拍下日出日落,記錄莞工的美好。我會利用更多時間去跟家人打個電話,聊聊家常。在夜晚時分,將慢歌緩緩播放,讓它伴我早早地進入夢鄉。我體驗到一種由內到外的舒適感。
「遇到困難,
我會先想著去解決它,而不是退縮。」
大二這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我是班長,也是助班。
相較於大一而言,大二課程安排得更滿,再加上當助班,一開始事務管理得比較多,周末的時光也經常是忙碌的。
我也想過在周末時消失,但我覺得這種消失對於我來說更多是一種逃避。
在逃避繁多信息時,我會害怕自己忽略重要的一條,在沒有及時通知重要消息時,我會自責自己沒有擔起一個助班該有的責任。
如果可以,我也想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周末,那是一個解決完所有瑣碎事情的周末,有充足的時間讓自己安排。
我可以睡個懶覺,可以不帶任務出去遊玩。
「周末時光裡,
我還是會選擇做回自己。」
大三那年,我走出校門,開始我的實習。
我在一家剛起步的創業公司實習,負責產品研發和生產工作。
實習的日子是很忙的,在公司出貨的時候,我們都會自覺加班趕工期。為了搶佔市場先機,研發工作是不能鬆懈的,我們會儘快地根據顧客需求研發新產品。
到周六的時候,我們還是跟平時工作日一樣要上班。唯一的小確幸是我們可以不用上晚班,不時還會組織一些活動。
從周一到周六,每天獨處的時光很少,即使我不善於社交,也要與其他同事好好打交道,以促進工作的順利進行。
我會在周日「消失」,在租用的小屋裡睡到自然醒,餓了就在手機上點份外賣,偶爾還會看上一部電影。
能讓我放下工作,放下枷鎖和戒備,不用在意他人的眼光和想法,去做我自己,我覺得這是「消失」最有意義的地方了。
在高中的時候,我想當一名音樂老師,跟眾多參加藝考的學子一樣,在反覆練習中尋求進步,在曲譜彈唱中探索我想要的未來。路途漫漫,行則將至,但有時我們的落腳點其實是新的起點。當我真正就讀師範專業的時候,我發現教師這個職業不是我夢想的最終答案。我渴望更加不一樣的生活,我想當一個經紀人。對於經紀人這個身份的憧憬與了解甚少的差異驅使我不斷前進。大三的時候,我開始研究當經紀人的專業和學歷要求,並做出考研的決定。每年考研的人很多,但對於每個個體來說,考研更多是一個人的孤軍奮戰。跟前幾年的大學周末不同,這一年的周末是更加充實和有方向的。宿舍、教學樓、圖書館,我每天懷揣著初心在這三點一線中穿梭,暗自跟自己較勁。有時候我會忘了周末,只知道它是考研倒計時上即將被划去的某一天,是值得我好好珍惜的現在。周末消失是我忙碌備考的體現,而在周末「消失」是我給自己留存一點自由安排時光的選擇。正是因為這個選擇才讓我在考研路上可以心無旁騖地向前奔跑;讓我在放鬆的時候也不至於被鬆懈帶來的不安捆綁。如果心靈的棲息地還未開闢,又將拿什麼來承載真正的快樂?如果不在周末的時候卸下自己的面具,我們又該在何時去做自己呢?其實大學生也不會比其他群體容易。在周末的時候經常有無盡的作業、工作ddl,以及複雜的人際關係需要處理。當周末存留空閒時間,也會有一段時間「消失」,短暫地離開信息洪流,放下一直緊張的心……在周末,選擇消失還是面對,選擇及時行樂還是未雨綢繆,是對是錯,都沒有標準答案。重要的是,我們都要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方式去度過,在周末尋求到調節和治癒。或許只有這樣,在大學這條路上追逐夢想時,我們才可以跑得更久、更遠。初審 | 譚嘉琪
覆審 | 周惠瑩
終審 | 蔡耀蔚 辛承祚
選題策劃 | 鄧偉傑 餘炯媛
文字來源 | 餘炯媛
圖片來源 | 受訪者 鄧偉傑
圖文編輯 | 鄧偉傑
採訪記者 | 餘炯媛 朱雅祺 黃灩媚 鄧偉傑
點亮『在看』,獲取周末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