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的無聊,在家裡翻書,看了一本寫劉鑾雄的投資方面的書,忽然想聊聊劉鑾雄的原配夫人寶詠琴。寶詠琴是在國外念書的時候認識的劉鑾雄,最初創業的時候,大劉沒錢,家裡不支持,是寶詠琴賣了自己的嫁妝,支持劉鑾雄創業,才為他博得了第一桶金。
劉鑾雄創業後,大劉一心撲在做公司產品上,人際關係處理等事都是寶詠琴在處理,而且寶詠琴為大劉生了一兒一女,當年的情分不能說不深刻。但是,等大劉發財後,他就開始四處玩女人了,號稱女明星狙擊手,從關之琳到李嘉欣到洪欣到蔡少芬等等,從來沒有停歇過,直到劉大病一場後,終於選擇攜手甘比,定下來了,玩不動了嘛。寶詠琴在大劉玩女人期間,最開始一直忍忍忍,甚至包括教蔡少芬禮儀,來對付對手,這一套就是王皇后看到唐高宗寵愛蕭淑妃,於是從廟裡接回了武則天。最後是李嘉欣打電話,連著好幾句罵寶詠琴「X你老母」,寶詠琴接受不了,選擇離婚。她的說法是,我一直以為男人玩女明星只是玩玩,愛的還是妻子,後來發現,其實他是博愛而已,他愛每一個女人。離婚後的寶詠琴呢,也是非常的倒黴,剛離婚就檢查出乳腺癌(這個有可能是被失敗的婚姻氣出來的病症),後來又查出肺癌,最後49歲就死了。寶詠琴離婚後也有一些情史,但是呢,在查小欣的採訪裡,她跟蕭永豐談戀愛的時候,她還是說習慣了別人叫她劉寶詠琴,那還是劉鑾雄的姓。後來寶詠琴又跟洪朝豐談戀愛,鬧得滿城風雨。接著開始寫自傳《琴心集》寫大劉的情史,豪門醜事公眾,寶詠琴和大劉吵翻,跟兒女關係也搞得一塌糊塗,最後寶詠琴去世,遺憾全家人沒有一張全家福,而且她最後也沒有原諒大劉。這段豪門八卦,已經眾所周知了,也很老一套,跟張藝謀的原配,李連杰的原配沒什麼本質區別。張藝謀的原配肖華,自己在家裡帶孩子煮飯照顧家庭,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張藝謀出息後不要她了。李連杰的原配也是一樣的,自己在家裡當黃臉婆,生兒育女,李連杰遇到了利智後不要她了。
在男權社會,假如你的男人一輩子穿草鞋,他沒機會發達,那麼,你一輩子也許就擁有他。但是一旦他從穿草鞋變成了穿皮鞋的人,他發達了,那麼他所有的配套設置都要改,老婆當然也不例外。寶詠琴的命運,可能是一早註定了的,她選的男人大富大貴了,就這麼簡單。假如大劉一輩子都在香港賣吊扇,生意沒做起來,他整個的一生都為了100平方的房子努力,為混一口飯吃奔波於世,那麼,寶詠琴倒是可以與他白頭偕老。其實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起李連杰和張藝謀,大劉已經算是發達的男人裡面很不錯的那一類了。
張藝謀後來說他的前妻肖華,我不愛她,我當初跟她在一起,那只是時代的錯誤。
李連杰就更那個啥了,公開說他從來沒有愛過前妻,只愛利智,而且兩邊的兒女的待遇也截然不同,利智的女兒像公主一樣長大,前妻的女兒可沒這命。大劉當年儘管玩女人,但是他並不肯跟寶詠琴離婚,正室太太還是讓你做的,為了兒女,不要離婚,是寶詠琴自己不肯,要知道,張藝謀和李連杰可都是前妻怎麼無論怎麼讓步都非要離婚不可的。離婚大劉給的贍養費很高,這是寶詠琴自己對記者說的,大劉至少某種意義上經濟上沒有坑她。大劉一直非常感恩當年寶詠琴的付出,賣了嫁妝,資助他的事業,所以後來離婚後,寶詠琴跟蕭永豐談戀愛做生意,大劉也非常樂意幫前妻的忙,給他們找了很多資源,百分之九十的生意都是大劉介紹的,夫妻情分不在,朋友情誼仍在。
兩人鬧翻臉是寶詠琴自己寫書曝光家事情事,這個就是豪門不能忍受的了。而最後寶詠琴生命到終結的時候,大劉還幾次三番到醫院探她,是寶詠琴自己死都不原諒他。寶詠琴的悲劇呢,拋開上天對她不公,忍受疾病的創痛,還有男權社會對女性的欺壓,女人就是處於客體位置。有資源的男人的情愛世界的構成,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只是從前這個構架是顯性的,現在是隱性的而已。思維傳統,這種女性渴望的東西就是,男人是我的天,幫助丈夫創造家業,跟丈夫永遠相愛,白頭偕老,劉鑾雄發達前跟寶詠琴一起度過的那段時光是寶詠琴後來念念不忘的時光,然而,他發達了!有資源的男人真的很難做到這點,不僅是劉鑾雄沒有做到,她後面交往的男人也未必就做到了,比如洪朝豐也同時還有男朋友。而剛好呢,劉鑾雄那個時代的香港男富豪以包養女明星為榮(內地現在的富豪群體相對更低調,要造神,佔據道德高度才更方便搞錢,女性資源他們都私下有隱秘的解決渠道,不會曝光給公眾看,像劉強東那種操作純屬操作失誤,絕對不是有意的顯擺),劉鑾雄高調示愛李嘉欣啥啥啥的,這一切都鬧得天下皆知,讓寶詠琴極沒有面子,極其憤怒,忍忍忍,實在是忍不了了,離婚!其實寶詠琴這種女人,只要她早早想明白了男女情事就是這麼一回事,男權社會就是這種運行法則,很早學會就止損,看著老公發達了開始玩女人,那就早早離異,拿錢走人算了,不要忍忍忍,哭哭哭,勸勸勸,鬧鬧鬧,那都是沒用的,再不甘心也沒有用,務實一點,不及早看開,雙目清明,她的一生也許就會改寫,也許也不會得乳腺癌什麼的。她完全可以去做慈善呀,把個人情愛上升到關心整個人類啊,也可以像董明珠一樣開創自己的事業呀,還可以去學藝術啊,在藝術的世界裡遨遊啊,也可以好好的養育兒女,可以心態放輕鬆再談一些戀愛,不為天長地久,只為曾經擁有。但是她都沒有,她離婚後的追求還是男人的愛,跟後面的洪朝豐也是鬧得雞飛狗跳,為了這個男人甚至跟兒女徹底鬧翻了。
女作家陳哲衡採訪胡適,她說,love是女人人生的唯一追求,胡適說,不是,love只是人生中的一件事而已。她自己說她不缺錢,她一生缺的是真正的愛情,健康的愛情。她離婚後也放蕩過,但是她那种放蕩跟大劉的放蕩是完全不同的。她的放蕩是報複式的,屬於「你玩我也玩」的這種報復心理,女人的放蕩假如只是為了報復某個男人,那就真的沒有什麼樂子可言。而大劉的放蕩,屬於皇上的放蕩,他是真的永遠被年輕的女人吸引著...而不是為了報復皇后...他一直玩一直玩,玩到他玩不動為止...
皇上思維在乎的是江山,而皇后思維在乎的是情愛。
皇上思維教他們:
第一,更能將就。
現在我只能選C就先選C,雖然我喜歡的是A,但是我先用C來滿足我的需求,等達到我選擇A的標準時,再去追求A,把C一腳踢掉。
別說女人的生理決定了她做不到這樣。
請參考鄧文迪。
她最開始找的美國男人只是為了拿到綠卡,並不是一步登天的就找上了默多克,也是一個個臺階往上跳的。
非生理條件,是思維模式。
第二,更懂得不同的領域要由不同的人提供專業服務,博愛。
有選擇有資源的男性,你會發現他們對女人進行分門別類的,A提供居家養娃功能,B提供性慾,C提供知心與理解。
皇上就是既愛華妃的飛揚跋扈,又愛甄嬛的冰雪聰明啊。
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功能一定是全面而平庸的,而把功能進行分類,術業有專攻,我用起來就更愉快更順手。
第三,只要有資源,還能正確的使用資源,那麼,女人就跟著來了,這是一個連環效應,所以男人的注意力一定在他的事業上。
羅志祥不會害怕傷害周揚青,他只害怕他再也掙不到錢。
蔣凡的原配夫人也挺有氣質的,但是他照樣跟他的合作夥伴張大奕睡覺。
而很多女人就是不明白這種連環效應。
她們以真愛為人生第一追求,情感用事,天天爭風吃醋,同性之間互相攻擊,這樣耗費了時光,最後被更年輕的女人打敗。
想想《甄嬛傳》裡華妃是怎麼說的,來一個,我弄死一個,來一個,我又弄死一個,可是,皇上看上的女人源源不斷,我能怎麼辦啊?我絕望了!
這就是為什麼歷代皇后們那麼多,而武則天卻只有一個的原因。
男權社會鼓吹「男人的本能是追逐名利,女人的本能是追求愛」,其實,你翻譯一下,它真實的意思是:
愛是弱者的本能。
與這句話相似的是:
有權力的人不講道德,制定規則的人不講公平。
寶詠琴漂亮能幹,可惜她對自己的定位一直是賢內助,幫男人打江山的,渴望男人的專一的愛,那這種原配的下場嘛,那就多半是:
狡兔死,良弓藏,忍氣吞聲(共享)拱手讓夫郎。
我之後,君復傷, 代代女性痛苦滋味繼續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