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各家媒體開始大肆報導「蔡明無緣央視春晚」的消息開始,似乎網友對這位「毒舌老太」積攢了太多負面能量繼續發洩,於是各種怪話、酸話頻出不窮。蔡明的表演似乎一夜之間變得尷尬、生硬、刻板起來。
直到央視獨家拍到蔡明病重的視頻,大家看到曾經那個把歡聲笑語帶給大家的「小品女王」,竟然面色憔悴、臉色灰暗,不僅整個人氣色很差,而且鼻子還插著氧氣管,說話都要喘上好幾次氣。人們忽然驚覺,蔡明已經58歲了,她在小品舞臺上已經陪伴了大家很久很久了。
2019年,對蔡明來說是極為悲傷的一年。在這一年裡,她接連失去了兩位至親家人。一位是每個除夕夜都會等她回家的父親,一位是從心裡崇拜她的外甥女。
視頻中,蔡明說起父親,眼中含淚:「春晚是我和家人們的約定。每年春晚不管多累,三十晚上回家,老爸爸老媽媽都在那等著我,今年老爸爸不會再那兒等我了。」還說,外甥女12月的時候,還跟自己說很期待她的節目,鼓勵自己加油。可是還沒過一個月,在1月12日的時候,也走了。
缺席2020年央視春晚,蔡明雖然遺憾,卻也無可奈何。不僅是因為她的身體出了狀況,難以支撐數小時的舞臺演出。而且她的情緒也無法完全從悲傷中抽離出來,恐怕很難向觀眾傳達出歡快的喜悅感。
作為一名喜劇演員,蔡明很少因為私人問題進入公眾視野,這次還是因為央視的專訪,人們才了解到她幕後的故事。
蔡明從1991年開始,一共27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1991年,蔡明搭檔鞏漢林合作小品《陌生人》,兩人一舉成名。不過兩人的搭檔並沒能固定下來,鞏漢林找到了導師趙麗蓉;蔡明也遇到了自己的貴人郭達。
蔡明和郭達的組合也因為春晚舞臺而深入人心。不過大家只享受了他們給觀眾帶來的快樂,卻從未了解過演員為角色和舞臺效果而付出的努力。
1996年,蔡明與郭達搭檔小品《機器人情話》,為了演出機器人的未來感,蔡明連續兩個月沒吃米飯,腰圍瘦到一尺六,就只為了呈現出「機器人」給人的驚豔感。而且因為節目需要,蔡明在黑箱子裡蹲著候場了半個小時,當郭達打開箱子她隨之站起的那一刻,她「眼前全是黑的」。大家都沉浸在她和郭達兩人製造的笑料包袱裡,這些辛苦,從來不為外人道。
二十多年來,從狂熱球迷到售樓小姐,從「洋媳婦」到追星女粉絲,蔡明扮演的角色上到80,下至18,只要劇本優秀,任何角色她都會去嘗試,在小品舞臺上,她是不折不扣的「百變女王」。
對於郭達,蔡明甚是想念,「之前郭達跟我說過,她累了,身體狀況也不太好了。不然我的小品搭檔,首選還是他。20年的默契,不是白來的。」
2010年之後,郭達很少再出現在舞臺之上,蔡明先與劉威、宋陽、徐囡楠三人搭檔合作《新房》,後與王寧、常遠、郭豐周搭檔合作《天網恢恢》,直到2013年遇到潘長江,兩人合作《想跳就跳》,這對歡喜冤家,又成為了央視春晚的固定搭配。
蔡明與劉威、宋陽、徐囡楠合作《新房》
「毒舌老太」加「受氣包老頭」的人設,再配合與時俱進的劇本,兩位都成名已久的老喜劇人,重新獲得大批年輕人的喜愛。兩人從人設到性格,再到外表的巨大反差,往舞臺上一站,笑點自然而然就迸發出來。甚至在2015年央視春晚調查中,蔡明和潘長江的小品節目是最受90後觀眾歡迎的節目,採訪中有年輕觀眾評價說:「你們雖然演的是老人,但是你們說的是我們的語言。」
但是人設一旦用老了,就很容易讓人陷入審美疲勞。蔡明也不例外,連續五六年以「毒舌老太」形象出現在央視春晚之中,觀眾漸漸從新鮮,轉為平淡,又變為厭惡。紛紛表示蔡明和潘長江兩人的節目毫無新意,無論什麼內容,都是差不多的套路。這讓為舞臺奉獻了一輩子的兩人深感焦躁和委屈。
2019年,蔡明家中親人接連去世,自己身體也出現狀況,或許這是命運在告訴這個年近花甲卻從不服老的喜劇人,你該退場了。今年,蔡明的節目沒能再次登上央視春晚。
時間總是在急匆匆往前走,或許從這一刻起,告別就會變成永別。大家看著依舊熱鬧的舞臺,總感覺似乎到少了些什麼。其實少了的不僅是蔡明和潘長江的節目,就像當初沒有了趙本山和宋丹丹的節目一樣,少了的是我們孩童時候對豐盛年夜飯的滿心歡喜,少了的是我們毫無顧忌的哈哈大笑,少了的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青春年少。
二十幾年的堅守,不僅歇下來的蔡明不習慣,觀眾也發現沒有蔡明的春晚也變得不習慣了。的確,如蔡明所說:「一個人和你20年的習慣告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沒有了蔡明的春晚舞臺,依舊精彩,所以,蔡明老師,你要安心休養;可是沒有了蔡明的記憶,缺少了色彩,所以,蔡明老師,你要早點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