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愛表叔,一個專注於傳播手錶知識,揭露手錶維修內幕的鐘表維修師傅。
在2007年歐米茄推出了8500機芯之後,一改之前沒有拳頭產品被勞力士壓著打的困窘之境,之後又一口氣推出至臻天文臺8500G,無日曆的8400,帶GMT兩地時功能的8605,帶雙日曆即周曆和日曆的8601/8602,以及純手動機芯8511,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表叔之前的文章:請藕粉們把這份歐米茄8900全系機芯地圖收藏好一款機芯改出15款機芯,每款還都很暢銷,是賣的精還是買的傻?
短短幾年之內,歐米茄利用這些機芯快速豐富了自己的表款,大大鞏固了在鐘錶界的地位,擺脫了「沒有自有機芯,只會做ETA的改款」的印象,而且經過13年的驗證8500的可靠性已經遠超當初的2500機芯。
8500的開發可以說是歐米茄公司乃至斯沃奇集團下重金的一場豪賭,這是全球第一枚使用計算機物理仿真技術設計的機芯。同樣的技術還應用在美國「福特」號核動力航母上。使用這種技術除了可以賦予各個零部件的材料特性,模擬運行的環境、溫度等等情況以觀察機芯運行時出現故障的情況,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計算機龐大的運算能力,將100年的運行時間壓縮成1年甚至更短的時間,要知道機械手錶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運行穩定,為了能夠長期測試,相關的成本費用很高。至於8500的開發成本有多少,這屬於歐米茄內部高度的商業機密無從探知。但是表叔推測一定很昂貴,原因比較簡單,如果這樣的開發難度和成本都不算高的話,為什麼不開發更多?從8500各種衍生機型就可以看出,在設計規劃之時就是為了能夠將8500做成一種基礎機芯平臺,所以這一代價肯定不會小。
但是市場這隻饕餮之獸永遠是不會滿足的。8500最大的問題就是雙條盒的使用,導至機芯尺寸無法做小,對於一些特殊表款,厚度和尺寸較大的85機芯就沒辦法塞進去了,加上成本限制原因,市場需要歐米茄做出一款和2892類似大小的機芯,並且更加便宜的機芯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8800推出了。沒錯,雖然數字序列是早於8900,但是8800的的確確是在2016年,晚於2015年出生的8900。
8800仍然是一款同軸擒縱的自動機芯。很多地方和8500類似,比如遊絲採用的是Si14矽遊絲,具有雙向自動上弦,一樣的無卡度微調設計。機芯直徑縮小了3mm,只有26毫米了,單條盒仍然可以提供55小時的動能,35鑽,擺頻同為25200,從這些參數來看,非常像浪琴的L888.5機芯的規格,再加上歐米茄的至臻天文臺認證,讓它的抵磁能力大為增強,精準度也很不錯。
從外觀來看,8800使用一體式的夾板,將自動輪系與發條輪系都處理在一塊夾板之下,這一點上比8900的做法來的差,至少從裝配難易上要比8900煩瑣一些。畢竟8900有獨立的條夾板,自動夾板,而且自動錘的軸承也變得類似2892一樣,使用7顆陶瓷滾珠軸承。另外增加了日曆快撥功能,主夾板也取消了打磨。
8800/8801機芯現在搭載在34mm海馬AQUA TERRA150米、38mm女款海馬AQUA TERRA150米、36mm星座、以及42mm海馬300和39.5mm海洋宇宙600米兩款男士腕錶上。
2017年
在8800基礎上取消日期顯示,8806/8807很類似8400的一款單條盒機芯,現在裝載在38mm和40mm的鐵霸,奧運會紀念款以及海馬42mm\43.5mm和300米的海洋宇宙上。
2018年
這一年在8800的基礎上推出了8804/8805小三針機芯,小秒針位於6點鐘位置,去除了日曆功能,動力變成了60小時。現在只有兩款海馬1948復刻款的腕錶上搭配的是這枚機芯。
看到這裡眾位看官不知道有沒有明白8800就是一枚為了應市場要求而催生的簡化款8500,不過也可以說是一款全新的機芯,畢竟相關的機芯尺寸,零件甚至最重要的輪繫結構也是不同的,但是由於都是8系機芯,加上同樣的擺夾板、非磁性黑色擺輪以及矽遊絲的應用,又會讓大家誤以為是8500的縮水版,其實並不是。
你是會選8500還是全新的8800機芯呢?好了,至此,表叔已經將8500、8900以及8800全系機芯進行了講解,喜歡的朋友請收藏。
好了,感謝大家閱讀!如果您覺得有用,請關注我,每一份關注都是對原創的最大激勵!歡迎點擊文章最上方的「關注」。
單選|你會選擇8500機芯,還是最新款的8800機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