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兢業業,太陽的「工作時長」已超45億年

2020-12-28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探尋太陽發光的起點

藝術家的原太陽概念位於太陽星雲的中心。圖片來源:NASA

通過保存在原始隕石中的化學指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科學家們確定:在超過45億年前的太陽系第一種物質形成期間,那個最終成為太陽的坍塌氣體雲正在散發著明亮的光。

圖片:太陽星雲,來源:Google

他們將發現詳細的發表在了《科學》雜誌上。他們是第一個提供確鑿證據證明原太陽通過發射足夠的紫外線能量,催化有機化合物、水和其他地球生命進化所必需的有機物的形成,成為了化學形成太陽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圖片:原太陽概念圖,來源:Google

在此論文發表前,科學家們一直都在爭論著到底早期太陽系中產生的化合物,是在太陽能量的幫助下產生的,還是通過其他方法形成的。

「最基本的問題是:當時的太陽是否已經被點燃,像現在一樣燃燒運作著?」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物理科學系主任兼化學教授,也是該研究項目的領導人馬克·蒂門斯教授說。因為在45.5億年前的地質記錄中,沒有任何證據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圖片:馬克蒂門斯教授,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隨後,蒂門斯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威奈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通過他自主開發的一項極其靈敏的測量手段能夠回答這個問題。他搜尋了一種從原太陽中發出的高能風的化學指紋——它原本被困於四個原始隕石群的硫化物的同位素或形式中。這四個隕石是早期太陽系中最古老的殘留物。天文學家認為,高能風將物質從旋轉太陽星雲的核心吹入其薄餅狀的吸積盤中,隨後隕石、小行星和行星在這個區域中形成。

圖片:吸積盤,來源:Wikipedia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化學家們運用五年前開發出來的蒂門斯技術,揭示關於古代巖石中嵌入的氧和硫同位素的變化,進而揭示了地球上早期大氣的細節。這些化學家們有能力從隕石的硫化物中推理出太陽風的強度,也就能夠推理出原太陽的強度。他們將結論寫在了論文中:隕石中硫的其中一個同位素輕微過量表明早期太陽星雲中存在光化學反應。這意味著在當時,原太陽所發出的光足夠強大到驅動化學反應。

「這個方法首次告訴我們:太陽在45.5億年前是燃燒著、運作著,因此它有足夠的紫外線進行光化學反應。」蒂門斯說,「這對於我們了解早期太陽系中化合物的形成過程有著巨大的幫助。」

圖片:圓盤中的年輕恆星,來源:Luis Calcada

天文學家相信,大約50億年前,太陽星雲就開始形成了。那時星際氣體和塵埃雲被一個大爆炸恆星的衝擊波所擾動,隨後它便在自身引力下開始塌陷。隨著星雲轉動的薄餅狀吸積盤越來越薄,成團的漩渦開始形成並且越來越大,最終形成了行星、衛星和小行星。與此同時,原太陽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繼續收縮並變熱,逐漸的成為了一顆年輕的恆星。這顆恆星,也就是我們的太陽,散發著帶電原子的熱風,將大量星雲中遺留的氣體和塵埃吹出了太陽系。

圖:恆星爆炸瞬間,來源:Wikipedia

因為行星、衛星和許多的小行星在此過程中已經被加熱,並且它們的組成成分在太陽星雲的形成中又被再次加工,所以它們幾乎沒能給科學家們提供有關尋找太陽星雲向太陽系發展的線索。然而,一些原始隕石卻包含了一些物質,這些物質自從45億多年前被原太陽從太陽星雲的中心噴出後就再也沒有改變。

蒂門斯教授說,他團隊所運用到的這項確定原太陽的確在發光的技術,同樣可以用於估計原始太陽噴出的熱風中的各種化合物的產生時間和地點。

「這將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蒂門斯教授說,「我們可以逐一查看礦質材料,也許可以說這就是一步步將發生的事情。」

圖片:Nasa,來源:Worldvectorlogo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團隊的研究經費是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資助的。

作者: universetoday

FY: Ireneweii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陽已照亮了45億年,它還能持續多久呢?你對它又有多少了解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了解關於太陽這個迷人的世界。看看太陽的各個部分,了解它是如何發光和發熱的,以及它有什麼樣的主要特徵。太陽照亮了45億年。它主要的氣體是氫氣和氦氣。因為它太龐大了,它有足夠的重力,將所有這些氫和氦能保持在一起(並且保持所有行星圍繞太陽旋轉)。我們說太陽在燃燒,但它不會像木柴在火中燃燒一樣,相反,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核反應堆。
  • 距今45億年!這些藍色的水晶顯示出太陽在年輕時是多麼的麻煩
    發現關於太陽和行星是如何形成的趣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任何巖石行星形成之前,要弄清楚太陽是如何形成的。幸運的是,研究人員在隕石中發現了一些關鍵的線索。據《自然天文學》雜誌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在45億年前形成的隕石中存在著微小的黑雲母晶體。這些冰晶的組成顯示出強烈輻射的所有跡象,表明太陽在形成後的最初幾億年間是多麼活躍。
  • 太陽比地球大130萬倍,但是有個星球,比太陽還大45億倍
    太陽系中,太陽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它的質量佔據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是是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其他的太陽系星體都在主動或被動的圍繞著太陽旋轉。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109倍,體積更是比地球大130萬倍,地球在太陽面前非常的渺小。
  •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太陽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
    宇宙中最大的恆星,是地球的45億倍大小,質量卻只有太陽的32倍!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所在的太陽系中最大的星體是太陽,直徑約為139.2萬公裡。但是還浩瀚的宇宙中,太陽也是只能算一個中等大小的恆星。比太陽大的恆星數不勝數,例如大犬座VY,雖然大犬座VY的大小很有爭議,但是現在普遍認為它的體積為太陽的30億倍,太陽在它真的太渺小,就像把一滴水扔到大海裡差不多!但是最近科學家又發現了一顆比大犬座VY還要大的恆星,那就是位於盾牌座的一顆紅色特超巨星-盾牌座UY,它已經超越大犬座VY,成為了目前最大的恆星。
  • 宇宙中有比太陽更大的恆星,它有多大?科學家:能容納45億個太陽
    如此看來太陽真的是太大了,但是在浩瀚的宇宙有無數個恆星的存在,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所以在宇宙中還存在著比太陽更大的恆星,那麼它到底有多大呢?科學家:能夠容納45億個太陽。曾經科學家們通過天文望遠鏡的觀測,從而發現一顆非常巨大的恆星,也是目前為止恆星中最大的,它足足可以容納四十億個太陽,這顆恆星人們把他命名為UY,它存在於盾牌座中是一個紅超巨星,這個時候,或許大家想什麼叫做紅超巨星?其實它的定義很簡單,當恆星的生命走到了盡頭,會出現一些變化,它的體積會不斷的膨脹,內部發生劇變其表面像火焰一樣,這就是紅超巨星。
  • 地球的小跟班,藏在太陽身後,悄悄跟隨地球繞日旋轉45億年!
    文/玉濁清地球的小跟班,藏在太陽身後,悄悄跟隨地球繞日旋轉45億年!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隨著世界科技的發展,人們探索宇宙的腳步也進一步加快,宇宙是廣袤無垠的,也是神秘具有魅力的,它不斷吸引著科學家去探索發現,如今宇宙中有很多現象科學家們至今不能解答。
  • 又一個龐然大物,體積遠超「盾牌座UY」,相當於100億個太陽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樣的,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即使是在可觀測宇宙(指我們可以看到的宇宙,這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直徑大約為920億光年的球體空間)裡,恆星的數量也至少有1000億億顆。 在如此龐大的數量面前,太陽還可以算是龐然大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就算是在我們銀河系中,太陽也只是一顆非常普通的恆星。那麼在已知的恆星中,哪顆恆星是體積最大的呢?
  • 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工作的人
    ——省工商學校高榮海同志事跡報導    高榮海同志在省工商學校負責招生工作,幾年如一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據了解,高榮海同志因年齡關係已經退居二線,回家後,他利用家中三間房做起了菸酒生意,月入萬元,含飴弄孫,享受天倫。
  • 紅太陽淨利降近五成6億商譽承壓 控股股東質押率超91%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記者 李順11月20日晚間紅太陽(000525.SZ)公告,公司終止原計劃通過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18億元,轉而定增不超過15.8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紅太陽公告日股價僅8.2元每股,若按目前股價標準定增20%股份,已接近當時紅太陽借殼天龍股份時的成本價。
  • 地球繞著太陽轉了45億圈,那麼它第一圈是怎麼轉起來的?
    地球和太陽都漂浮在宇宙空間中,而且地球正繞著太陽公轉,從誕生以來地球大概已經轉了45億圈!當然這是天體運行給大家的印象,因為宇宙中都失重,所以「漂浮」一說都能說得清,但轉動是怎麼來的?真是上帝推了它一把?太陽系怎麼形成的?其實這個問題要從恆星系形成開始說起,因為無論是地球的公轉還是自轉,又或者太陽的自轉運動都和這個過程形成有關!
  • 張成朋:幹工作兢兢業業,扛任務勤勤懇懇
    村裡的追悼會還沒開始,鄉親們已從四面八方湧來,送娃最後一程。村裡1600多口人幾乎全來了,胸前佩戴白花;周邊村的鄉親聽說了,也紛紛趕來,有七八十歲的老者,也有中小學生;退伍軍人馬登軍因腿有殘疾,由妻子扶著,坐著輪椅來了……徐曉龍、李英慧是成朋從小學到高中的同班同學,感情篤深。「成朋是個活潑可愛的大男孩,大家都願意與他交朋友。」
  • SOHO衛星照片中發現太陽附近巨型UFO,為黑色球形,直徑超45萬km
    SOHO衛星1995年被發射升空,已經拍攝了成千上萬照片,相對暗的背景中,科學家以及業餘的天文愛好者發現了很多的天文現象,包括發現過彗星,迄今為止已經在SOHO的影像中發現了4108顆彗星,這些彗星被稱為SOHO彗星。本次發現巨型UFO,也是網友觀看以前拍攝過的照片時發現的。●照片1,7:00方向的黑色圓形UFO。
  • 《戰狼2》周末上演三英戰呂布 已破45億人民幣!劍指60億!
    這樣的口碑顯然無法換來單日過1億人民幣的票房,這也意味著難以撼動《戰狼2》的霸主地位。因此,面對已經上映進入第18天的《戰狼2》,三英戰呂布的戲份,從上映第一天就已沒了懸念。截至今天10點,《戰狼2》的單日票房依舊高達1.89億人民幣,累計票房已突破45億人民幣!
  • 45億年後的災難:銀河仙女大碰撞,地球能夾縫逃生嗎?
    可沒等到人類離開太陽系,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就已經被科學家公布了,那就是大約45億年後,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或許會相撞。起先科學家估算的數字應當是在39億年後,這是在2012年,天文學家根據哈勃望遠鏡估算仙女座飛行的速度以120千米/s計算的。但兩個星系的橫向速度似乎一直在減緩,從而又推後到了45億年,若是未來發生突變,兩個星系相撞的時間還會改變。
  • 中國「人造太陽」實現1億度運行,這可能是永久解決能源問題的黑科技
    近日,我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取得重大突破,等離子體中心電子溫度首次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近10秒。「人造太陽」像一個磁線圈,當氣體加熱到上億度以後,它就會發生聚變,如太陽一樣能夠發出巨大的能量。為什麼我們要人造一個太陽?科學家怎樣造出這個「太陽」?
  • 太陽馬戲團申請破產:已取消44場演出,「期待11月回歸」
    加拿大蒙特婁當地時間6月29日,加拿大「國寶」太陽馬戲團發表聲明稱,已向法院提交破產保護申請。
  • 年入45億美元,華納音樂IPO,看好中國市場
    2月7日,全球三大唱片公司之一華納音樂集團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申請。在2019、2018、2017三個財年(以9月30日為起始點計),華納音樂收入分別為45億美元、40億美元和36億美元,淨利潤分別為2.58億美元、3.12億美元和1.49億美元。而從2018年整個自然年營收來看,「三大」排位仍然穩定,環球音樂穩居行業第一,索尼次之,華納第三。
  • 50億年後太陽毀滅世界!地球命運將會怎樣?專家一席話讓人心驚
    作為太陽系的老大哥,太陽已經燃燒了足足45.7億年了!眾所周知,恆星也是有生命的,當一顆恆星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它將會變成一顆白矮星,體積也會變大許多,這時它就會吞併周邊的行星,我們的太陽也是如此,再過50億年左右,太陽將徹底死亡,到那時地球也將會被吞沒,但是人類卻一點都不用擔心!
  • 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只剩10億年,人類的希望在4光年外?
    距今46億年前,在太陽星雲的中心,大量的氫、氦氣體雲通過引力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太陽。在強大引力的擠壓下,太陽核心有足夠的壓力和溫度來進行氫核聚變,產生能量,所以太陽自身可以不斷發光發熱。在太陽形成大約6000萬年後,地球從太陽星雲的殘餘物中形成。再過幾億年,地球經過持續冷卻之後,出現了由液態水組成的海洋。在海洋中,意外地進化出了生命。
  • 地球自轉了45億年,能量來自哪裡?為何一直停不下來?
    地球自轉了45億年,為何到現在還沒有停下來?能量來自哪裡?首先我們說下能量來自哪裡這裡說的能量肯定指的是動能或角動量,那麼最初的角動量哪裡來的?我們都知道在銀河系中有很多活躍的恆星形成區域。而我們的太陽肯定也是眾多恆星形成區域中不起眼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