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書店》作者加·澤文關於原生家庭的治癒之作。
人生中的某個階段,我們總要克服父母這個難題。
帕齊前半生都活著父母的陰影下,在學校裡,她遇到了喜歡的人,因為種族的原因,被父親逼著轉學。即使結婚後,也無法擺脫父親的傷害,而母親一直以來的冷眼旁觀,也讓帕齊在泥潭裡越陷越深。
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帕齊明白,人生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上。
書裡有很多地方值得標註,在這裡和大家共勉。
一個不健康的家庭,是我們一輩子要努力爬出的泥潭。「問題難免發生,但是可以,也一定會解決好。」
我們的生活不斷產生問題,解決了一個,下一個馬上就來。而問題終究會過去。
「世界告訴你們俗世的債務很重要,但我來到世界的唯一使命就是告訴你們那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債務是精神上的債務。」
我們空著手來到世界上,又空著手離開。這一切的結果都是歸於泥土。而過程的酸甜苦辣才是我們真正能得到的。
「人們的行為往往在自己的承受範圍之內;所有罪行的成立都是相對而言的。」「一個人絕不可能一邊覺得毫無意義一邊又堅持到底。」「這一輩子早已見過了一些苦難,她已經學會把每件事情看成是照片,而非那件事情本身。她可以把照片掛在博物館裡,然後繼續生活下去。」
我們堅持做的事,一定有讓我們堅持下去的意義。
「人生中的某個階段,我們總要克服父母這場災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罪是好事。我是說,我們需要罪過。」她說道,「因為沒有罪過,也就沒有救贖的可能。」「以前的生活那麼容易。我是說,生活從來就不容易,可是那時候沒有這麼糟糕。」
我們偶爾會覺得現在是個難過的階段,可當這段時光成為過去之後,發現也沒有什麼難過的。過不去的終將過去。
「你這一輩子都在努力爬出泥潭之外——有出生時因為父母而掉進的那個泥潭;有因為努力爬出第一個泥潭而自己又挖出的泥潭:有孩子出生時的那個泥潭,這也是最悲哀的一個泥潭。她突然想到,她這大半生都在爬出一個泥潭,而後又爬入另一個泥潭之中。接著,到最後,他們還是把你放進地底下的那個泥潭裡。她輕聲地自言自語道:「你究竟怎麼才能爬出去呢?」這問話很像在祈禱——如果她是那種會祈禱的人的話。」
原生家庭像風箏的線,是一種束縛,也是一種保護。我們可以慢慢往上飛,直到我們有足夠的能力。我們要做的不是脫離原生家庭,而是借著原生家庭的力量,到達他們無法企及的高度。
到那時候,你所說的話才有說服力,你的行動才會被支持。家人一直以笨拙的方式保護著你,你要讓他們安心,讓自己足夠強大,他們才能夠放心。
帕齊直到最後,終於收穫自己的幸福,而生活並不是童話故事一樣,結局總是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現實中,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也只是過程。不過我們需要的,往往不是幸福的結局,正是幸福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