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只要有活著的勇氣,也不至於絕望

2020-12-22 一個瓜慫

傳說在秦朝時,有位17歲的花季少女在四位捕快的注視下一步步走向死亡深淵——一個鮮活的生命,在自己與他人的「絕望」下戛然而止。

關於此事,網上議論紛紛,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有人說,捕快呆板、木訥、遲鈍……幾乎袖手旁觀無作為,沒有表現出捕快該有的敏捷。

有人說,如果捕快不會遊泳,有他們這樣的反應也能理解,不能因為他們是捕快而對他們進行道德綁架。

從網上發出的視頻來看,捕快抵達時,湖水只到少女膝蓋處。如果此時,捕快能及時施救,把少女拖上岸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是,在施救的過程中,少女若掙扎,把施救與被施救雙方拖進深水區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一切,目前只是一種事後推測罷了。

繼續說,捕快抵達時,水才到少女膝蓋處,也就是說,當時還在淺水位。但凡反應靈敏的旁觀者,此時都會嘗試施救。捕快在現場,是否應該首先做出一名捕快該有的反應?退一步講,捕快都不會遊泳,是否可以迅速組織會遊泳的圍觀老百姓來施救?

當時在現場,除捕快以外,圍觀群眾之所以充當圍觀者,我想,當時老百姓對幾位捕快抱有極大的希望——有捕快,水中的少女肯定不會有事的。

可事實呢?

當時捕快距離水中少女僅幾米之遠,且在淺水位,並非遙不可及。

這樣的結果,難道沒有人對這幾位捕快的行為感到失望嗎?

更讓人感到寒心的是,縣衙竟然說,捕快不是超人,我們真的盡力了。

是的,面對一個鮮活的生命,你們盡力了。在不是讓捕快失去生命的前提下,你們真的全力以赴了嗎?竭盡全力了嗎?

敢不敢把現場的四位捕快扔進三米深的水中,驗證一下他們是否真的不會遊泳?以實際行動挽回他們在這次行動中喪失的人民捕快的榮譽?

再換個角度,假如,遇到了歹徒在街上行兇,我們的捕快是因為怕死而躲在老百姓身後圍觀,還是衝鋒在前冒著生命危險制服歹徒?

不要覺得這兩件事之間沒有關聯,他們所能體現的人民捕快的神聖職責之一——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一致的。

再退一步講,假如當時沒有捕快出現,我想,現場會遊泳的老百姓定不會袖手旁觀。生活中,太多平凡的路人向遇到危險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哪怕讓自己身陷囹圄也不顧。

人性的一邊是輕生的少女,另一邊是四位「絕望」的捕快。

對於不會遊泳的捕快來說,他們在這次施救行動中的表現情有可原。

否則,他們有漠視生命的嫌疑。如此,他們也不配繼續留在人民捕快隊伍裡。因為他們的存在,讓這次生與死的距離,不是幾年幾十年就可以抵達的,而是就在幾米之間。

希望四位捕快真的不會遊泳,希望少女當時往前一步就是四五米的深水區,希望網絡上針對現場四位捕快行為的議論紛紛只是一場出於敬畏生命而產生的誤解……希望我們珍愛自己的生命,不讓他人在「絕望」中圍觀自己如何走向死亡。

希望,只要有活著的勇氣,哪怕偶爾有失望,也不至於絕望。

活著,不是為了糟踐生命。

相關焦點

  • 《活著》經典語錄,有活著的勇氣已是可貴
    《活著》經典語錄,有活著的勇氣已是可貴《活著》是我國作家餘華的經典之作,講述了在時代背景下,主人公福貴一家經歷的種種磨難,所有的親人都先後離他而去,最後只剩他自己與一頭老牛相依為命。《活著》像是一個歷盡滄桑老人的餓人生感言,讀《活著》仿佛變成了書中的「我」,聽著福貴老人講述他經歷的種種。福貴從年輕時的敗家到清醒,面臨種種磨難和生死離別之後,依然堅韌的活著,對待人生也有了各種各樣的感悟。下面是《活著》中的部分經典語錄,一起來感悟這本書帶給我們的人生啟示。
  • 活著,就有了未來重生的希望
    是啊,不幸入獄,身陷囹圄,依然這麼堅強地活著,而且尋找突破和改變命運的機會,我們相比他們已經是很幸福的。第一,健康。第二,自由。如果拿出勇氣,和持之以恆的幹勁,我覺得一定可以成。我們真的不差,不弱,我們健康不生病,我們自由自在,還缺什麼條件嗎?還在因為負債纍纍而瀕臨崩潰嗎?
  • 電影《活著》:活著如此艱難,也要拼盡力氣活著,活著就有希望
    今天陪兒子去找了電影《活著》來看。 心中波瀾起伏,被劇情深深觸動! 電影中的福貴賭博輸掉了老宅,氣死了老爹,好不容易改過自新但是湊巧被抓壯丁,中間親娘死了都不知道。但老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在死人堆裡,春生說:「要是能活著回去就好了。」福貴說:「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好好活著。」 這就是生命的強大之處。在難以抵擋的天災人禍面前,人們無暇思考什麼宇宙真理人生意義,所有的念頭 都走向了唯一確定的一股勁兒:活著。
  • 《當幸福來敲門》:激勵你一生,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幸福終將來臨
    人往往不是被苦難打倒的,而是失敗與放棄希望。只要活著就不該輕言放棄"當人們做不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他們就會對你說你也同樣不能。"總有一些人一些小事面前就輕言放棄,扛不住一點壓力和挫折,感覺整個世界都要崩塌。註定失敗的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無非就是自甘墮落,或者拋棄一切結束自己,但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應該爭取一次。
  • 《活著》影評觀後感:歷盡滄桑,堅定信念!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在死人堆裡,春生說:「要是能活著回去就好了。」福貴說:「如果能回去,一定要好好活著。」 從死人堆裡爬出來過的福貴,深深的明白了:生命可貴,活著,是上天的眷顧;活著,是一切的根本。公審龍二兒子意外被撞死:電影裡有慶是個懂事的孩子,卻被區長春生不小心倒車撞死了。
  • 讀書||《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 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和人性的密碼。                         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這是前妻留下的話,活著,有勇氣的活下去……恰巧,羅曼羅蘭的「英雄主義」也是我特別愛的。上校的妻子,拯救了水深火熱中的上校,伺候了下半輩子,一個偉大女性的形象,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日死。
  • 《人生海海》:好好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
    但《人生海海》告訴我們,要敢於在生活的潮落之後,鼓起勇氣去擁抱生命,迎接下一個潮起。人生海海,不懼沉浮,活著才需要勇氣。忍辱負重的上校直到日本人投降,才得見天日返回部隊,但在節節敗退的國民黨軍隊裡,上校又成了解放軍的俘虜,幸好遇到了被他救治過的解放軍大首長。
  • 31歲男子棄車跳橋;人生的脆弱,猝不及防;活著才有希望!
    31歲男子棄車跳橋:死並不可怕絕望是最要命的!活著才有希望我們現代的成年人,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大家都很苦,很累,很難……我們都是一樣頭頂著車貸,房貸,家裡孩子的撫養費,老人的贍養費。這些責任和負擔逼著我們不得不扛住巨大的生活壓力繼續往前走,希望總有一天會好點。
  • 餘華的《活著》:千千萬萬人讀到的是絕望,其實他寫的是希望
    那天晚晚上福貴的老婆家珍挺著一個大肚子去找她的丈夫,希望能夠勸誡丈夫能早日從賭場走出來,回頭是岸,福貴不僅沒有停止他自己的賭博還把家珍打了一頓。在他的我行我素之下,家產終於輸得精光。福貴的爸爸也只好把家裡的錢全部拿出來給兒子還賭債,最後連房子都抵押了,一瞬間,福貴從一個家世顯赫的闊少爺變成了一個一貧如洗的窮光蛋。
  • 這部奧斯卡經典影評告訴我們:活著,就是在絕望中找希望
    但,活著,就是在絕望中找希望,能夠活著,就是希望。曾獲得過多項奧斯卡大獎的《美麗人生》,近期又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很多人拿出來重溫,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到男主那樣的智慧和平和,也許,一些枯萎的生命,會馬上重現生機。
  • 麥家《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
    在生活的潮落之後,如何鼓起勇氣擁抱生命,如何學著放下自己的執念,這都是人一輩子要去學習的東西,上校執著的是鬼子刻在他肚子上的字,爺爺的執念是面子和流言蜚語……在執念之中,大家都無法擁抱和接受新的生活。如果你處在生活中的低谷,那你應該看看這本書。
  • 《隱秘的角落》的結局,給觀眾的不是光明與希望,是窒息般的絕望
    他沒有像普普希望的那樣,「有一天有勇氣說出來,那樣,才能真正的重新開始。」在警察陪同到朱晶晶摔落的現場,他沒有說出案發的真實情況。案發的真實情況是什麼,只有普普和他知道,普普死了,朱朝陽不說,真相便藏進了隱秘的角落。沒說出實情的朱朝陽,不會像父親希望的那樣,「忘記今天的事,重新開始」,隱瞞一切事實的他,註定會活成張東升那樣的晦暗人生。
  • 飽經滄桑磨難就是人生,而活著才是美好的,只要還活著就會有希望
    坎坷了大半輩子,見證了無數生離死別的福貴已經看破了人生,不論日子過得怎麼樣,只要活著,活著就好。當年參軍的時候,福貴和春生見到身邊戰友一具具屍體橫山遍野。春生說:「福貴,我們要活著回去。」福貴說:「我們回去要好好活著。」這就是影片和小說共同表達的真諦,要好好活著。福貴見到了戰友們的死,他才發覺在戰爭年代,要活著,有多不容易。
  • 孤獨的《活著》比死更可怕,有了伴侶就有了希望
    播出之後也收到了很高的票房,那在國外影視業也是比較熱,就在下半年,有一部比較反映現實意義的影片已經上映了.它主要選材比較特別,代表了日後出現的災難,以及整個世界毀滅,當你孤單的活著,你會感覺到絕望,但是你的離開似乎又不太甘心,經過內心的掙扎,你還是選擇結束了自己.
  • 影評心得:《天劫倒數》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有流星!《天劫倒數》上映的日期恰巧是英後座流星雨的高峰期,不知道片商是刻意還是恰巧,其實對於流星、小行星、彗星總是分不清楚的我,忍不住去腦補了一下差異,這次《天劫倒數》撞地球的是克拉克彗星,彗星是由甲烷或是氨組成的冰質與微塵組成,蒸發過程的雲霧氣體形成了彗尾或以及彗發。
  • 人只要活著,就永遠有希望.(昨夜留言那位朋友,我希望您能看到)
    好些年過去了,他們都還在那,繼續罵著街的說行裡有多麼的不是東西,多麼的榨乾了他的精力和時間。用很多朋友們問我的問題,我有沒有這命呢?我也不知道,但總歸活著就有新的希望。至少我們有努力的希望。你看,只要活著,只要努力著,就一切都有變化和轉機。這個系列的主旨是「因果」與「善惡」,我之前寫過具體的原因:為什麼這個系列的主旋律是因果和善惡?很慶幸去年寫了,今後很可能都不會再有那種掰開揉碎講自己心理動態的文章了。因為我現在已經沒有了任何辯解和希望別人了解自己做法的欲望了。
  • 上線4天80萬人觀影,劉亞仁樸信惠新戲搶佔先機,活著就有希望
    然而,繼《釜山行》之後2020年上映的《活著》,以不同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喪屍電影的另一面。這部影片的男女主角只是普通的宅男宅女,當整個城市被不明病毒感染,身邊人都變成了一個個恐怖的喪屍,如何才能在這種孤獨無助、恐懼絕望的環境下努力活到最後,這部影片給出了最真實的答案。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
    一直相信的一句話活著比死更需要勇氣。只要活著,一切都有希望。前些天才說完的話,這兩天又在這部劇裡看到了。如果用一部懸疑推理劇的標準去評價這部劇,我只能說並沒有很突出很精彩的地方。儘管劇組在道具,布景,和鏡頭上下足了功夫,編劇劇情也在國語片中另闢蹊徑,但對經常看歐美片的懸疑推理劇的影迷來說,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這部劇吸引我的地方更像是人性,脆弱又堅毅的人性。
  • 《誰是被害者》:活著比死亡更需要勇氣
    最後,當江曉孟站在他們一家三口曾經為數不多的有美好回憶的海邊,同方毅任對峙時。方毅任這才徹底的明白了,他明白了他的父親當的有多不稱職,他明白了他到底虧欠了女兒多少。這個艾斯伯格症患者第一次有如此強烈如此激動的感情,他只希望從現在開始彌補不會太晚。再回到徐海茵這邊。從她初登場就會發現,她是個為了新聞不擇手段的記者。
  • 尤金的愛情——《行屍走肉》第十季的希望與絕望
    也應該有人會感慨這次山頂寨的「滅頂之災」,儘管很多人活著逃了出來卻依然有人逝去。 然而,我卻被那個一直披著一層懦弱外衣的科技宅男尤金感動了。最初尤金為了生存,謊稱自己是個病毒學家。再後來,尤金被迫加入了尼根團隊。可是,這個沉默寡言的科技男,儘管一直愛著羅西塔,卻一直愛而不得。而一次無意間的無線電波,居然牽起了一段末世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