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無錫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報關協會、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協會、中國口岸協會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關務發展大會暨太湖關務節」在無錫開幕,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供應鏈受邀出席。
圖說: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供應鏈受邀出席2020中國關務發展大會
後疫情時代的新關務如何布局?如何順應「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關務生態與專業價值?大會以「新關務—生態與專業價值構建」為主題,匯聚政、行、企、研領袖展開探討。阿里國際站跨境供應鏈高級專家孫堅勤表示,隨著海關監管走向數智化,阿里巴巴跨境供應鏈聯手阿里達摩院,應用人工智慧和雲端科技,打造一站式智能報關平臺,與行業共同推動貿易及通關便利和智能化,探索報關行業新業態。
以智能報關SAAS為代表的數智化平臺,為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疫情為全球外貿數位化按下加速鍵,自今年7月起,海關總署設立9710和9810的監管方式,並在10個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監管試點。
「由西方國家發起的全球化發展,是以資本驅動的全球貿易。隨著中國加入WTO,到現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籤署,中國製造規模、產業配套、人工素質逐步升級。出口收益依靠製造業,企業外貿高質量發展,在產品外,還需要關注品牌、服務、流通帶來的增值,這些都是專業的平臺可以助力企業的。」
圖說:一達通聯合創始人 肖鋒
在「跨境電子商務新生態發展大會」平行分論壇上,一達通聯合創始人、ICC(中供)海關與貿易便利化委員會專家組長肖鋒,就「數智化創新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主題,介紹了跨境電商與外貿服務的新業態,以及數字驅動全球貿易及報關行業的新格局。
跨境貿易數位化發展成為主流,全球訂單走向碎片化的同時,國內的報關企業也從傳統的人工錄單、審單等操作向智能化、平臺化處理報關業務轉型。肖鋒分享道,「以智能報關平臺為例,數智化紅利,就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讓你即使不懂得報關,也可以藉助平臺,合規且高效地通關。」
消除信用屏障降低流通成本,小白也可以做外貿
疫情下,傳統的線下渠道受阻,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通過線上方式,完成訂單的交易和履約交付。阿里巴巴國際站幫助中小外貿企業,無接觸做外貿,在線上獲取訂單,並完成交易履約,訂單數據的積累與沉澱,反哺成商家的信用資產。
方才落下幕的九月採購節,阿里巴巴國際站與全球買賣家攜手重燃生意,完成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豐收之旅:交易總額同比增長133%,訂單數同比增長128%,支付買家數同比增長83%。
圖說: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供應鏈與大會主辦方共同啟動修訂《跨境電商外綜服服務規範》
「信用屏障和流通成本,制約中小外貿企業發展。為了消除信用屏障,阿里巴巴國際站推出信用保障服務,幫助中小外貿企業將訂單交易積累成信用資產;在貿易服務方面,阿里巴巴國際站跨境供應鏈(原一達通)承擔了這外綜服的角色,整合生態服務商,為商家提供包含通關、退稅、物流、金融和支付結算在內的全鏈路服務,提升中小外貿企業在全球價值鏈的地位,增加外貿收益。」會上,阿里國際站跨境供應鏈高級專家周保光作為平臺代表,與大會主辦方共同啟動修訂《跨境電商外綜服服務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