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克勤:以文入器 以文載道——《嘉木怡情》談明式家具所展現的才子文化

2021-03-01 樂藝會

以文入器 以文載道

——《嘉木怡情》談明式家具所展現的才子文化

嚴克勤

嚴克勤,文化學者,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全國宣傳文化系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先後在中國美術館、江蘇國畫院,和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等舉辦過個人畫展。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法國尼斯亞洲博物館、江蘇畫院、上海吳昌碩紀念館等機構收藏。並出版了多部畫冊和專著。

明清以來,明式家具的工匠大師受歷代文人儒雅之風的薰陶而以文入器、以文載道,創作出一批為文人雅士們所至愛的精品、神品,同時又造就了一群被文人們尊奉為「標大雅之遺,擅空群之目」的藝術高手。與此同時,文人也積極投身家具的設計製作,對這些作品的評品與審美追求又常常以文人雅士的評判標準為基礎。工匠大師們浸潤於文化,而文人雅士們親力親為,兩者相融,相得益彰,使中國的家具製作達到空前的藝術高度,升華到嶄新的審美境界。一種自古而來的返樸趨素的審美理念和藝術價值觀逐漸成為全民族的審美追求。

明式家具所體現的雅俗同流的文化現象,在明代晚期並不是孤立的現象,它是整個文化生態的一個具體反映。對於這種文化生態,我們要提到當時的才子文化。假如要用一句話概括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風貌,那就是魏晉風骨、唐宋風尚、明清風流。這個風流,並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風情、風雅、風致、風貌,而是集大成式的貫通古今、出入雅俗、彌縫朝俚、周旋莊諧的一種精神創造。儘管這種風流,不再有當年「路漫漫其修遠兮」的悲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雄渾,「不復見門前流水尚能西」的樂觀、「醉裡挑燈看劍」的悲涼,但是這個時代的風流卻創造了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人格形象:才子。這個形象或許有些瘦弱,在庭院深深處的芭蕉樹下獨自沉吟,昨夜的笙歌,猶有一些餘音散韻繚繞,其內心卻沉浸在一個前無古人的精微細緻的境界中。這個特徵表現在生活藝術化和藝術生活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傳統藝術,如詩詞、書畫、文玩、園林、戲曲被有機地統一到一起,它們並不單純是一個個獨立的藝術樣式,而是消遣生命、滋養心靈的精神實現形式。在這過程中,唐寅、文徵明等創造了書畫藝術的高峰,但從更廣闊的背景上看,這只是生活藝術的一部分而已,它並不是孤立的一種藝術創造。


在明代中期,出現過江南四大才子的說法,他們無一不是才華超群,能書擅畫。在文學創作領域,也出現了才子佳人小說。我們認為,才子文化其實是一種人格文化,是表現生命理想、凸顯生活趣味的文化樣式。才子文化具有很強的二元化特徵,即它既有強烈的精英文化氣息,但同時又有強烈的世俗性特點,精英見其超拔,世俗見其華美,但在脫俗與世俗的互動中,形成了「才子」這一段風光旖旎的文化風景。正是在這才子文化的背景下,明式家具成為一種載體,進入文人世界,表現文人們的內心世界,消遣他們的人生情懷。文人參與明式家具的設計製作,不僅有其審美方面的理念,而且就用材、尺寸、形制等方面也提出了不少獨特的見解,滿足文人茶餘飯後的消遣及詩、書、琴、畫等雅事的實際需要。同時在設計製作中文人又發揮自己詩、書、畫的特長,與家具相結合,在家具上題詩、作畫、鈐印,使之更具藝術氣息、文化內涵、詩畫意境,當然也更具有藝術價值。在此之前,文人雅士在家具上題詩作畫鈐印者並不多見。但明朝以降,不少文人墨客利用木料和石料的天然紋理來仿佛山水、花鳥,取得筆墨的效果和趣味。《長物志》云:大理石「天成山水雲煙,如米家山,此為無上佳品」。明代的谷應泰《博物要覽》云:紫檀「有蟹爪紋」,花梨木「花紋成山水人物鳥獸」,影木「木理多節,縮蹙成山水、人物、鳥獸、花木之紋」。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其鍾愛的几案、坐椅上題字銘文。《清儀閣雜詠》(清·張廷濟著)記載:「周公瑕坐具,紫檀木,通高三尺二寸,縱一尺三寸,橫一尺五寸八分。倚板鐫:『無事此靜坐,一日如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戊辰冬日周天球書。」這四句是一首絕妙的椅銘,足為古代文人稱道。

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明代弘治年間狀元康海的故物,為一件可躺可倚的樹根家具,因趙宧光題「流雲」二字得名,也稱之為「流雲槎」。此物原藏於揚州康山草堂,董其昌、陳繼儒也各有銘文。董其昌題曰:「散木無文章,直木忌先伐。連蜷而離奇,仙奇與舟筏。」陳繼儒題曰:「搜土骨,剔松皮。九苞九地,藏將翱將。翔書雲鄉,瑞星化木告吉祥。」此物可說是集明代大儒題文於一具,因此而名聲鵲起,身價不凡。南京博物院藏有蘇州老藥店雷允上主人家中的黃花梨夾頭榫畫案,其足上部刻有「材美而堅,工樸而妍,假爾為憑,逸我百年。萬曆乙未元月充庵叟識」,字體為篆書,古樸典雅。上海博物館明清家具館收藏的宋牧仲紫檀大畫案,其案牙上有刻題識曰:「昔張叔未藏有項墨林棐幾、周公瑕紫檀坐具,制銘賦詩鍥其上,備載《清儀閣集》中。此畫案得之商丘宋氏,蓋西陂舊物也。曩哲留遺,精雅完好,與墨林棐幾、公瑕坐具並堪珍重。摩挲拂拭,私幸於吾有夙緣。用題數語,以志景仰。丁未秋日西園嬾侗識。」此案原為大收藏家王世襄所藏,後為港人收購而捐贈上海博物館。筆者每到上海博物館總要去觀看此案,確實精妙無雙。案為插肩式結構,約兩張八仙桌大小,雲紋牙頭,元素簡約,用材重碩,為明代重器,國之瑰寶。


上文中提及的「項墨林棐幾」原為嘉興項元汴所藏。項元汴,字子京,號墨林,別號墨林山人、墨林居士、惠泉山樵等,明代著名收藏家、鑑賞家。此棐幾為黃花梨十字棖方案,刻有項氏印文。案面周邊並圓形直腿足,牙條,牙頭,十字交叉棖都以黃花梨製成,面板塗以朱紅漆,案沿作冰盤沿線腳,不束腰,器形簡練沉穩,風格大氣挺秀,堪稱明代家具中又一扛鼎之作。「項墨林棐幾」隨著歲月的播遷,幾經易手,後為清代嘉興張廷濟清儀閣所藏。張廷濟為金石大家,家藏頗豐,識見甚廣。此棐幾輾轉到張氏手中已遭多處毀損,境況堪憂,經新主人精心修補整飭,再度煥然一新。張廷濟特意自撰了128字長銘,請其族兄張燕昌書寫並鍥刻於腿足之上。銘曰:「棐幾精良,墨林家藏。兩緣遺印,為圓為方。何年流傳,蕭氏邏塘。火烙扶寸,牙缺右旁。斷韮切蔥,瘢痕數行。乾隆乙卯,載來新篁。葛澂作緣,歸餘書堂。拂之試之,作作生芒。屑丹和漆,補治中央。如珊網鐵,異採成章。回思天籟,劫灰浩茫。何木之壽,巋然靈光。定有神物,呵禁不祥。宜據斯案,克綽永康。爰銘其足,廷濟氏張。書以付契,其兄燕昌。」欣喜珍愛之情溢於言表。張廷濟精於書,工於詩文,將文人的金石古器鑑藏之學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留有《清儀閣所藏古器物文十卷》、《清儀閣藏器目》等多種著述,可謂洋洋大觀。張氏建立的一整套古物書畫鑑賞規範為後人所尊崇延續,終得風雅傳承。值得一提的是,晚近之後,「項墨林棐幾」從張家散出,為無錫秦清曾所得。秦清曾是現代收藏家和山水畫家,名淦,字清曾。曾與其父秦錦文在上海創辦藝苑真賞閣,其曾祖父則是晚清山水名家、《桐蔭論畫》的作者秦祖永。一件名器歷經四百年,在歷代鑑藏家的呵護下,得以傳承至今,讓我們能有幸一睹其華彩,這就是文化生生不息的力量。可見家具為歷代文人所器重,如又有文人墨客題識鈐印、行文作詩銘刻其上那更是寶貝了,書畫墨寶與名椅寶座相結合,使家具更有藝術性、觀賞性,也更具有收藏價值。這裡有必要提一下中國的銘文文化,中國的銘文文化出現是非常早的,在中國文化早期的石鼓、青銅鼎上就已出現,這種銘文具有記錄和敘事功能。這些早期銘文既是史學重要的史料,也是藝術史上的傑作。文字研究家們稱之為「金文」、「鐘鼎文」。過去,尤其是清代末期的考據家們對於青銅器的斷代多依據於銘文,不少的收藏家們也偏愛銘文。解放前故宮博物院對於青銅器的收藏就偏重於銘文,這也印證了銘文的價值。銘文文化在中國文化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青銅器之後,漢晉磚石銘文、魏晉造像銘文、唐宋瓷器銘文都是銘文文化的延續。在明清兩代,銘文文化從敘事記錄功能轉向了抒情言志功能,這集中體現在與文人有密切聯繫的家具和文房器具上,如竹木文玩的銘文。這些銘文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反映主人高遠的志趣和情懷。在中國文人心中,對文字具有某種崇拜心理,中國藝術品,凡帶有文字的,都會受到格外的重視。即使是繪畫作品,如有長跋或後人題跋,都彌足珍貴。這一現象在西方繪畫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就像上面我們提到的家具,鐫有銘文後,就更顯其煥然文採,散髮著別樣的魅力。

文人寓書畫於明式家具之中,同時也在書畫創作中展示其對家具形制的精通,有的甚至在圖畫中對家具進行再創造。明唐寅臨摹本《韓熙載夜宴圖》,原畫是五代畫家顧閎中奉南唐後主之命,夜至韓府窺其豪華夜宴情景後所作。唐寅的摹本對原作某些段落作了較大改動,其中最典型的再創作,就是充分展示了唐寅對家具設計摹畫的才能。全幅畫卷共增繪家具二十多件,種類有桌、案、凳、屏等,實際上是明式家具和室內陳設的集中展示。文徵明一幅《品茶圖》將几案、矮凳描繪得惟妙惟肖。除此之外,在明清小說、戲劇等書籍的插圖中也表現了文人對家具的創作才能。如《古今小說》四十卷插圖(明馮夢龍編、劉素明刻,天啟年間刊金陵本)、《醒世恆言》四十回插圖(明馮夢龍撰,天啟丁卯七年金閶葉敬溪版)、《二刻拍案驚奇》三十九卷插圖(明崇禎年間尚友堂刻本)、《邯鄲記》二卷三十齣插圖(明湯顯祖撰,柳浪館批評刊本,明末蘇杭版)、《還魂記》二卷五十五出插圖(湯顯祖撰,萬曆四十五年七峰草堂版)等都展示了各類家具,其描繪之生動確實使人眼花繚亂。我們從明式家具的紋飾、雕刻圖案中可以看到傳統文化和傳統藝術對家具藝術的深刻影響,也可以看到紋飾、雕刻直接決定了家具的藝術價值。研究家具圖案和紋飾,可以從兩大角度去探究:一是中國傳統的石雕、磚雕、漆雕、青銅器銘紋、玉器雕刻和建築雕刻及民間剪紙、皮影的影響;二是蘊含其中的民間無名工匠藝人的貢獻和文人藝術家的參與。紋飾是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工匠藝人和藝術家展示才華的主要手段之一。明式家具在紋樣風格的運用上,繁簡共容,線條流暢,極富生氣。明代家具的雕刻題材相當廣泛,有夔紋、螭紋、鳳紋、雲紋、龍紋、卷草紋、靈芝紋、牡丹紋、古玉紋、青銅紋和幾何紋等等,其中吉祥紋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明式家具的紋飾處理十分講究,在注意整體協調的前提下,不求其多,而求其精,求其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明式家具的紋飾雕刻大多靈巧透亮、流暢圓潤、古樸別致。一把明式圈椅靠板上的浮雕,是在整個家具架構通體光素的前提下,唯一著刀雕花的地方,也是最為吸引人眼球之處。這種圓形團花的紋飾一般採用雲龍紋樣,龍形簡練,姿態動感十足,或者是單龍與祥雲互動,或者是二龍團遊,頭部向上而足下浮雲飛動,尾部以身體部位簡潔變化成卷草,加強了裝飾感。在小面積的雕刻中,刀法穩健,有力準確,轉折靈活,略帶寫意,情趣盎然。寥寥幾筆構造出很強的動勢,而且顯得極為精緻、簡潔生動,令人回味無窮。明式家具與文人們的參與是分不開的,一般在兩個方面極為注意。一是裝飾與家具結構緊密相關,功能與裝飾一舉兩得;二是飾紋簡單精緻,惜墨如金,以少勝多。追求簡單無華,不取繁縟,並將此意境的審美情趣帶入其中,形成蘇作明式家具的典型風格。

明式家具上的紋飾雕刻之所以如此精彩,除上面敘述的因素外,與當時工匠藝人高手雲集、相互競賽有關,也與文人參與其中,和工匠藝人互相探討、交流、借鑑分不開。甚至可以說,有時還分不出誰是匠人,誰是文人。以近代藝術大師齊白石老人為例,據他所著的自傳《白石老人自述》中記述,齊白石老人從小隨當地家具雕飾的名家周之美學習家具雕刻藝術,並逐漸成為百裡範圍內較有名氣的「芝木匠」、「芝師傅」(齊白石原名純芝)。但白石老人認為:「那時雕花匠所雕的花樣差不多都是千篇一律。祖師傳下來的一種花籃形式,更是陳陳相因,人家看得很熟。雕的人物,也無非是些麒麟送子、狀元及第等一類東西。我認為這些老一輩的玩藝兒,雕來雕去,雕個沒完,終究人要看得膩煩的。我就想法換個樣子,在花籃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桃梅杏等果子,或牡丹芍藥梅花竹菊等花木。人物從繡像小說的插圖裡,勾摹出來,加些布景,構成圖稿。我運用腦子裡所想得到的,造上許多新的花樣,雕成之後,果然人都誇獎說好。我高興極了,益發地大膽創造起來。」(齊白石著,《白石老人自述·從雕花匠到畫匠》)這充分說明中國家具的製作離不開像齊白石這樣的人的創造,更包含著千千萬萬不知名的工匠藝人默默無聞的貢獻。明式家具,特別是蘇作明式家具,有極高的藝術水準,它表現出不同於以往歷代家具的藝術成就,表現出脫繁就簡的文人氣質,確實與當時文人士大夫積極參與並發揮作用是分不開的。明清以來家具為眾多人文藝術家、收藏家、鑑賞家所青睞,其上乘之品往往是家具製作大師和書畫藝術大家共同切磋、設計、創作的結晶,是文人墨客追求古人典雅風範的珍品。每一件藝術傑作中滲透著古樸典雅的文人氣質,瀟灑自在的儒雅神韻,清麗雋永的書卷氣息。它們是工藝品,更是藝術神品,是書畫兼容、文人藝術創作的和諧完美展現。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特別鳴謝雲林墨客公號支持

樂藝會主題延伸閱讀

嚴克勤:觀畫小記

嚴克勤:古寺遺存 唐宋風韻

慮得居-安健:樊樊山自製箋紙手札

安健:董其昌書畫大展的疑問手

慮得居-安健:葉恭綽與無錫藏家的契誼

安健:「我同花神一天生日」——瞿蛻園《花生日詩》書法成扇欣賞

慮得居摭拾:鄴城印陶分類之淺見

毛邊書與裁紙刀

安健:江南三大儒的丹青翰墨

安健:藝壇女史盡風流

安健:碑拓別趣「鴛鴦志」

慮得居摭拾:鄴城印陶分類之淺見

安健:斷甓猶傳晉永和—賞析與王羲之相「牽連」的三塊磚

安健:老虎果果藏晁補之撰碑並書《宋錢唐縣君葉氏墓志銘》小考

兩塊舊墨

河朔名寺正定隆興寺大佛與石雕力士:大佛分享

傳拓技藝  正定非遺:墨香閣的人文旅程

安齋硯話

對談|硯師子安

蘇迅:嘉定兩竹人錄

趙跟喜:《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叄•千唐志齋壹》序言下

趙跟喜:《新中國出土墓誌•河南叄•千唐志齋壹》序言上

施曉:時間和文人賦予茶則真正高級境界

一則一世界:蟬舍主人和他的《茶則玖拾玖•貳》

過癮!韓天衡美術館《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之:器玩

韓天衡美術館《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之:筆墨

多圖 ! 韓天衡美術館《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之:慕古

《空靈之約:中國沉香文化展》漢唐宋篇

《空靈之約—中國沉香文化展》明清香具篇

1508:小眾收藏的印香鍾

閎廬老魚:茶匙之辨

1508:手爐十年

文房約

撥雲軒:投壺禮讚

妙品印香爐

曹昊:龍吟細細 鳳尾森森——漫談竹和竹文化

聶娜:寂寂一器

蘇迅:長安訪夢臣

孫立:「艧村」雙十年

蘇藝天工:蔡金興硯雕暨澄泥石刻蘇博特展

《紫石凝英:粵博古代端硯專題》(中)

孫家潭:"清初澄泥貝葉喜蛛硯」作心經銘

孫家潭:清代端石叢星太史殘硯作「書印」銘

文心在茲:韓天衡美術館古今硯文化特展

小院生雅集,蟬舍動文心:[ 玖拾玖茶則展 ]無你不歡

向大師(沈尹默)致敬

劉桂秋:古代的名帖

炫酷!北朝石槨線刻(國博新入藏文物展)

龍光鵬:水書民俗錢幣與水族節日

朱瀚:民國風雲,戎馬一生墨盒伴

懷蓮齋朱瀚:齊白石蟋蟀圖墨盒

文房約

問餘何事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趙建軍的銅筆山世界

那時我們正青春:唯美讀物《尚物》燃燒的歲月

南博《紙載千秋》特展:裝具、信札與花箋(上)

南博《紙載千秋》特展:碑拓、吉金、古籍與字畫(下)

劉馨蓬:風流才子美人緣 夾竹桃映吳娘靨

"江南草聖"王大濛:從「蒲草文心「到「花事未了」

陳原川:讓湖石生長在生活空間之中

劉馨蓬:《九天閶闔開黃道 千歲金盤獻壽桃》

李根源買山葬母,小王山摩崖石刻民國風流

多圖 ! 韓天衡美術館《蘭室長物—歷代文房具特展》之:慕古

李家淇賀:《寶色明金屋  清光滿玉臺——明代湖州天啟甲子石蒲齋監造詩文鏡賞析》

朱卓鵬:英雄們未能守住的"正氣硯」

蘇迅:長安訪夢臣

山河壯飛真胸臆:嶽飛草書《弔古戰場文》

如願接受本微信號信息,可按右上角「樂藝會」訂閱。

更多精彩藝術生活鑑賞與創造見證與您分享。

 歡迎轉發。歡迎關注訂閱。 

微信公眾號轉載請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醉心於明式家具收藏的名醫——葉承耀先生
    顯然,家具為這種文人生活營造了有力的氛圍。」(註:摘自葉承耀先生1991年出版的《楮檀室夢族——攻玉山房藏明式黃花梨家具》一書,上述為英文意譯。)藝術為世界所享葉承耀先生的家具收藏除了得益於他在世界的遊歷,還有的是從有「黃花梨皇后」之稱的伍嘉恩女士手中購得。
  • 香港收藏明式黃花梨家具號稱「四大天王」
    在香港明式家具的收藏界,有「四大天王」。其中兩位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醫生,更巧的是,他們還都同樣沉醉於明式家具收藏,一位則是明式家具收藏界的「巾幗英雄」,還有一位是愛女情深的金融界富豪。目前葉承耀手中的明式家具達160餘件,其中大部分是黃花梨木,還有紫檀、烏木等材質,95%家具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購自「嘉木堂」。與將自己住處打造成博物館的藏家安思遠不同,葉承耀將所有的藏品放置在兩個恆溫恆溼的倉庫裡,「平時很少示人,但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它們」,這也是他多次舉辦展覽的重要原因。
  • 經典款明式家具 雅物再造計劃 開啟
    雅物再造計劃 緣起:半個木匠關於古典家具和榫卯的研究、製作、教學,已經七年,基本掌握了古代家具上榫卯構造的設計原理、力學受力,木性原理,榫卯研究告一段落,復刻製作經典款明式家具的技術已經成熟。
  • 看中國古典家具巔峰,論如何將古典與家裝風格和現代精神結合起來
    明代家具多使用了紫檀木和黃花梨,雞翅木、烏木等硬木,當然一般材質也選用櫸木與核桃木、榆木、樟木等別的硬木材料。而清代乾隆之後,紫檀開始取代黃花梨的位置,佔據清式家具的主流。 第三、要去看做工。明式家具在做工上特徵是以保持流線順暢為主,並不像清式家具那樣推崇繁瑣複雜的雕飾鏤空技術,且以圓潤為主,不像清代家具用料講究方正。
  • 陳夢家論明式家具藝術
    明黃花梨燈掛椅(陳夢家舊藏)而因為「明式家具」,兩個性格有別的人,終因一個共同志趣而開始切磋琢磨,成為摯友。明鐵力四出頭官帽椅(王世襄舊藏)王世襄曾經在《懷念夢家》一文中寫到二人的收藏趣事:例如那對明紫檀直欞架格,在魯班館南口路東的家具店裡擺了一兩年,我去看過多次,力不能致,終為夢家所得。
  • 《西虹市首富》——電影裡的明式家具品位!
    電影裡,夏竹說過,裝修房子一定要綠色環保;而王多魚的二爺住的更是用健康環保的明式家具裝修的房子。時至今日,還有很多人認為,古典家具就是老土、笨重。其實不然,古典家具也可以與現代家居融為一體,變得非常時尚,還有一種獨特的清雅,就像《西虹市首富》電影呈現的一樣。
  • 佳作薦書 l 蘇富比藝術空間「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特展圖錄
    書籍信息 | BOOK DETAILS書名: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出版者:蘇富比 / 嘉木堂有限公司作者:伍嘉恩裝幀:布面精裝出版時間:2015年初版不僅是家具收藏愛好者必備的好書,亦是研究明清繪畫、文學、版刻藝術等可資參考的佐證。一切收藏,在歲月面前也不過是浮雲,無論如何,終究是要四散而去。唯有集結成冊的書籍,得以持久。如果今次無緣收入葉醫生的收藏,那麼入手一冊圖錄放在案頭,時常翻閱,感受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精髓,也是不錯的選擇。
  • 簡約雋永,明式家具經典器型,如意雲頭平頭案
    白酸枝如意平頭案平頭案可以做書案或畫案使用,是最典型的明式家具。此典型平頭案設計源自古代中國建築大木樑架的造型與結構,二十世紀家具專家學者關註明式家具,最早著眼於這外形簡約光素,線條清爽的平頭案設計,這設計現被視為明朝家具典範。平頭案造型優美,比例恰當,簡約雋永,蘊含明式家具精髓。此夾頭榫平頭案是明代家具典範,外形簡約光素,線條清爽,選用上等的緬甸白酸枝材料製作,木質溫潤,紋理美觀,製作工藝考究。
  • 經典器明式家具,檀紫鑲黃花獨梨板雲牙平頭案
    檀紫鑲黃花獨梨板雲頭紋平頭案規格:86*28*76cm圓腿平頭案亦稱夾頭榫條案,是明式家具典範。典型平頭案腿足內縮安裝帶側腳,其設計源自古代中國建築大木樑架的造型與結構。此案牙頭鏤出別致的雲紋,與較常見的捲雲紋牙頭也不一樣,是典型的晚明設計。此條案選昂貴的小葉紫檀木和黃花梨制,案面以格角榫造法攢邊框,打槽平鑲木紋生動華美的黃花梨獨板面心,下裝五根穿帶出梢支承。邊抹冰盤自中上下斂至底壓非常窄邊線。
  • 壽桃望柱帶扶手,《明式家具研究》增補欄杆榻
    昨天揭曉「欄杆榻」學名之後,有木友置疑這樣帶圍子的理應為「床」,比如羅漢床、架子床等,而上面空無一物的才是「榻」。 床也好、榻也罷,暫且將它放一放,先來看其後面的部分,回過頭來再談這個問題。
  • 明式家具在《唐伯虎點秋香》裡的款式和陳設,您了解嗎?
    另有在蘇州城盤門往西幾公裡處有紀念性文化公園唐寅園,院內有其衣冠冢。在此可以集中直觀的了解唐伯虎其人其事。條案兩側對稱搭配有束腰透雕拐子紋牙條花幾,體型較高,這種拐子紋形牙板在清式家具中使用比較多。該款花幾在廳堂有四隻,在華文華武書房兩隻,一共六隻。花幾兩側對稱搭配六足高束腰香幾。與《明式家具研究》所載樣式相同。
  • 【業界人物】葉承耀 醫生的家具收藏經(下)
    全球最大的兩位明式家具私人藏家——香港「攻玉山房」葉承耀醫生和比利時「侶明室」主人巴蓋(Philippe De Backer)的收藏便是通過嘉木堂來建立。「攻玉山房」藏品有九成購自嘉木堂,伍嘉恩也幫助葉承耀從1991 年起先後3 次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明式家具專題展覽,對傳播明式家具收藏風氣影響至深。
  • 官帽椅-明式椅類家具賞析
    此椅成對,靠背板三段攢成,裝板分別透雕雲鶴、麒麟及雙龍。鵝脖在椅盤抹頭上鑿眼後另行安上,不與前腿一木連做。這種造法可能是樓臺平座在家具上的再現,椅子中並不多見。聯幫棍鏇作葫蘆形,與整體極不調和,但細審確非後配。  明代交椅的聯幫棍有此造法,所以還是有其來歷的。此椅為明制,但藝術價值不高。雕工刀法與一般黃花梨家具不同。裝飾雖繁,卻帶幾分「土」氣。用北京匠9幣的口語來說叫做「怯」。木材為櫸木,與洞庭東、西山的雕花櫸木家具又不相似,產地尚難肯定。由於此種風格的明式家具為數甚少,收之以備一格。
  • 三類六種腿型:看明式家具的「腿」上功夫!
    在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賞》中,有一個叫「四腿八」的名詞,源自於魯班館老木匠的口頭語,指的是明清家具腿足向前左、後左、前右、後右「側腳」。北方匠師所稱「四腿八」,又叫作「四腿八叉」,「叉」讀zhā,是向外張開之意。
  • 內幕 | 明式家具為什麼要拆卸後運到香港?
    明式家具的進出口為什麼要在香港中轉?到香港中轉的明式家具為什麼要拆卸運輸?外銷和回流家具為什麼呈現相同的皮殼狀態?1985年、1989年,王世襄先生的《明式家具珍賞》和《明式家具研究》先後在香港出版,掀起了明式家具的收藏高潮,不論是收藏人數還是交易數量,達歷來之最。伴隨而來的,家具的走私也更加厲害了。
  • 香港蘇富比2015秋拍 葉承耀醫生之攻玉山房藏明式家具成交2.6億港幣 拍賣師一舉獲得白手套
    》,嘉木堂,香港,1999年,編號6,頁20-21《堂上清華:南陽葉氏攻玉山房藏明清家具》,澳門藝術博物館,澳門,2003年,頁16-17伍嘉恩,《燕几衎榻:攻玉山房藏中國古典家具》,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2007年,編號46,頁138-139
  • 明式家具珍品「安思遠圈椅」
    原款:明十七世紀 黃花梨圈椅(一套)高92cm,寬62.2cm,厚44.5cm安思遠舊藏 / 成交價:9,685,000 USD參見紐約佳士得2015年3月春拍錦瑟華年安思遠私人珍藏收錄於《明式家具經眼錄》P133安思遠款圈椅應該是近幾年來仿製最多的一款
  • 明清家具都沒見過,你怎麼能說自己是做仿古家具的
    明式家具繼承了宋元的優秀成果。明代中期以後,社會經濟高度發展,並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城市空前繁榮,市民文化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家具藝術的發展得到了巨大的推動力。清初國家尚未大定,無暇顧及藝術,經濟也有待恢復。到了康熙時期,軍事上、政治上都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百業待興,焦點已轉移到經濟的發展。
  • 明式家具經典器型組合,白酸枝,休閒小方桌
    無論從正面或側面看,燈掛椅的線條都非常簡潔,明式家具素來以簡潔之美聞名於世。此太休閒桌用料精緻,造型美觀,結構合理,榫卯嚴謹,比例協調。帶有濃鬱的明式風格和工藝,拙樸自然,明風濃鬱,素雅可人,體現了明式家具簡約雋秀的氣質。陳設客廳或書齋雅室,皆具雅器。
  • 海南黃花梨,木有大美而不言.
    櫚木盈尺之中,潺湲細流而氣益閎,草木娟妍而見華滋,峰巒峬峭而顯飄渺。黃花梨是製作明式家具的主要材質。明式家具的復興,得益於楊耀、艾克、王世襄三位先生的學術成果。可以說,如果沒有三位前輩的奠基,明式家具的回歸還要推遲很多年。明式家具的簡約、空靈,與宋代瓷器的審美異曲同工,互相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