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拉片入門機推薦

2021-03-02 膠捲迷俱樂部

最近群裡都玩起了撕拉片,所以也希望我給大家推薦一下撕拉片,其實我也不太懂,不過好在網上有三個帖子非常好,幾乎把寶麗來撕拉片機器都給介紹了一遍,所以我今天就通過這三個帖子以及polaroid-passion網站的各種資料,為大家推薦幾款撕拉片相機。

這三篇文章分別是:

寶麗來/拍立得選購指南<自動風琴機>

寶麗來專業撕拉片機購買指南寶麗來專業撕拉片機購買指南(下篇)了解寶麗來的歷史可以看看下面這篇:即時成像不只有富士,還有一個名字叫寶麗來

上面四篇文章推薦大家去網上看看。

什麼是撕拉片?

首先要告訴大家什麼是撕拉片,撕拉片是寶麗來公司開發的一種一次成像相紙,在日本被稱為剝離式相紙,拍完後需要手動拉出相紙,過一段顯影時間之後,將相紙拉開,會出現一張照片和一張底片。而後來的SX-70,600系列,富士INSTAX都是自動吐紙,且沒有底片。

和自動吐紙相比,撕拉片具有很強的專業性,相紙有各種種類可以選擇。除了寶麗來公司外,富士公司也在1986年開始製造撕拉片。我們現在用的是富士撕拉片,因為寶麗來公司已經倒閉了,它的普通撕拉片業務沒人接盤,IMPOSSIBLE只買了他們一臺8X10撕拉片的機器。

撕拉片的尺寸

撕拉片的專業性在於它有很多種尺寸,最常見的是標準尺寸,7.3cmX9.5cm的成像面積,比120裡的6X9要稍微大一點點。這個被稱為100系列,其實寶麗來以前還有一個尺寸更小一點的80系列,後來都絕種了。

除了標準外,還有4X5和8X10兩種給大畫幅相機使用的撕拉片,因此撕拉片在過去是許多大畫幅用戶試效果的好東西。

撕拉片相機的種類

撕拉片相機的種類主要分成三類,可換鏡頭機,不可換鏡頭手動機,自動機。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自動機,手動對焦自動曝光,其中主要是寶麗來的100,200,300,400四個系列,但是寶麗來自動機其實不止這四個系列,這四個系列其實屬於早期系列,他們後期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撕拉片相機。

寶麗來的撕拉片相機大多是皮腔相機,所以被贈與「風琴機」的雅號,用來和吐紙機區別。

那麼,我們先來看看自動風琴機的大概情況:

這是寶麗來研究所羅列的自動機列表上面有各種各樣有用的數據。我們大概可以看到,很多寶麗來自動機都是很隨便的,塑料機身塑料鏡頭,所以當年寶麗來對於撕拉片的定位也是很大眾的。

250/350/450

生產年限

250 1967年-1969年 

350 1969年-1971年

450  1971年-1974年

鏡頭:114mm F8.8-F42(等效135的41mm F3.1-F15

價格:1200-2000左右

寶麗來自動風琴機裡,250,350,450是素質最好的三臺,它們都使用了蔡司取景器,都是金屬機身和玻璃鏡片,所以也被稱為蔡司寶麗來。這三臺寶麗來有很強的旁軸味兒,鏡頭素質也更好。


100

生產年限:1963年-1966年 

鏡頭:114mm F8.8-F42(等效135的41mm F3.1-F15

價格:1200左右

寶麗來100系列風琴機的開山之作,自動曝光系統非常經典,雖然已經是半個世紀以前的機器,而且還是電子機,但是仍然值得擁有。


風琴機裡也有不用電池的純手動機,也就是高級相機,其中有寶麗來自己的,也有富士,柯尼卡的,下面是寶麗來研究社總結的:

接下來推薦幾臺。

180

生產年限:1965年-1969年 

鏡頭:TOMIOKA 114mm F4.5-F90(等效135的41mm F1.6-F32

價格:2500-3000左右

180是寶麗來100系列裡的第一臺專業相機,它的鏡頭使用了日本富岡光學製造的一枚超大光圈鏡頭,最大光圈等效於35mm的1.6,這是一個很大的光圈了。富岡光學在1969年被雅西卡合併了。

180的取景器也是蔡司那個黃斑取景器,這個取景器應該說是先給了180,然後才給了250才對。對於手動黨來說,180堪稱是撕拉片專業入門機,但是這幾年漲價漲得很離譜。

190/195

生產年限

190 1974年-1977年 

195 1974年-1976年

鏡頭:TOMIOKA 114mm F3.8-F64(等效135的41mm F1.3-F23

價格:3000-6000左右

190和195是同一年發售的兩臺相機,190使用的是蔡司取景器,195使用的是寶麗來自己的雙窗口取景器,對焦和取景是兩個窗,所以190是高配,195是標配。不過195的取景器可以換,所以市面上不少195裝的也是蔡司取景器。

190和195是寶麗來撕拉片相機裡光圈最大的,鏡頭仍然是富岡光學生產的,這個品牌當時已經屬於雅西卡了。這枚鏡頭等效135的1.37,其實寫成1.4更接近一點,這是超大光圈鏡頭,景深非常淺。

這兩種相機在中國都很少見,但是在外國還是比較常見的,國內價格是3000到6000不等,成色差別很大。

KONICA

INSTANTPRESS

生產年限:1984年 

鏡頭:HEXANON 110mm F4-F32(等效135的40mm F1.4-F11

價格:15000左右

柯尼卡INSTANTPRESS被稱為撕拉片相機裡唯一的神機,鏡頭是柯尼卡的,非常屌,我在想當年蔡司只是幫撕拉片造了取景器,如果180的鏡頭也是蔡司造的,那就不是3000可以搞定的機器了。

這臺相機只在1984年少量製造了一些,用起來是各種爽,特別是它的鏡頭被稱為是撕拉片相機裡最剛最屌的,總之就是各種好。當然,價格也是非常昂貴,也有人認為這其中有炒作的因素。

FUJI 

FOTORAMA FP-1

生產年限:1986年-1995年 

鏡頭:FUJINON 105 mm F5.6-F64(等效135的37mm F2-F23

價格:4000左右

本來是不想寫FP-1的,但是因為我自己用,所以也就推薦一下算了。富士FP-1總體來說還是很好用的,但我覺得它對焦沒有寶麗來風琴機舒服,那個對焦輪真的很小。

這臺相機的鏡頭還是不錯的,富士鏡頭不知道有沒有上EBC鍍膜。不知道是FP-100C相紙的問題還是這臺相機的問題,我總覺得用這臺相機拍出來的照片風格很淡雅。

最後是能換鏡頭的撕拉片相機,主要有三種,寶麗來的600SE是瑪米亞給設計的,瑪米亞自己有一種UNIVERSAL,還有GRAFELX系列,這裡只介紹瑪米亞UNIVERSAL。

確切來說,瑪米亞這臺相機不是專門為撕拉片設計的,而是當時非常流行的快拍相機,應該說它的本來屬性是120相機才對,後來的600SE就變成了純撕拉片相機了,當然,那是專門為寶麗來造的。

說這套機器花幾篇微信都不夠,所以大家大致看看就OK了。

老套路,妹子收尾,感謝大家的支持。

大家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大收藏家馮夢波之八十一:撕拉片
    因為相紙早已停產,Impossible Project復刻的質量又令人失望,遂把眼光投向了富士撕拉片,入手了一臺Fuji FP-1相機和幾盒相紙。FP-1是一臺專業相機,配有富士龍中焦鏡頭(Fujinon Lens, 1:56,f=105mm),底片有效尺寸約95x72mm。
  • 撕拉片的現狀
    而目前的膠捲大廠幾乎都沒有生產撕拉片的經驗,柯達連恢復自家的E100都花了2年多的時間,柯達撕拉片,伊爾福撕拉片,恐怕是看不到的。比較有可能的是LOMOGRAPHY,他們也號稱要生產,但是現在也沒有聲音。
  • 富士FOTORAMA FP-1撕拉片相機全解
    轉眼2年過去了,FP-100C已經漲到快250了,撕拉片到了最後關頭,即使有恢復,拯救,那也要等到成型也需要時間,正如TIP讓我們等了很多年才重新造出了高品質的吐紙。而即使如此,恢復的撕拉片能否達到FP-100C這樣的高度,也是一個疑問。撕拉片本來是寶麗來公司的獨有產品,以前柯達造過吐紙,但沒有造過撕拉片。
  • 史上最全(劃掉)撕拉片介紹(二)
    其實應該順便連器材一起科普的,不過可以拍撕拉片的相機型號太多了,還有各種各樣單獨的後背(給哈蘇用的,給瑪米亞用的,給碧浪之家用的……),軒喵本身就不是愛玩器材的人,就不再做科普了。實在想了解的可以關注 「寶麗來研習社」 (黃老闆可沒有給我廣告費),裡面對於寶麗來器材的介紹(撕拉的吐片的 RollFilm 用機器改裝的等)十分詳細,面向讀者從入門到資深皆可。     那麼原廠寶麗來撕拉片有哪些呢?
  • 玩撕拉片,還是得用專門機,用120拍太虧了
    最近我們都在聊撕拉片的話題,因為老司機我最近在準備做膠捲的測試,所以在測試的系列微信出來前,我們還是先來聊聊一些比較有意思的話題,比如撕拉片。大家都知道,富士FP100C撕拉片已經停產了,最後一批是到2018年2月,當然,一次成像相機這個門類其實現在是非常興盛的,因為富士拍立得非常流行。不過,拍立得,包括IMPOSSIBLE的寶麗來復刻相紙的原理和撕拉片是不一樣的。撕拉片因為還有一個負片,所以會更好玩一點。
  • 柯尼卡撕拉片神機INSTANT PRESS(2019版本)
    ,今天我們搞搞相機考古學,來看看撕拉片相機裡非常突出和著名的柯尼卡INSTANT PRESS,其實,如果撕拉片真的完全死透了,撕拉片相機仍然有很大的改在餘地,可以加裝改造120,也可以搞成富士系統的。整合了一批外國資料後,我發現這是一款主要面向歐美發售的專業撕拉片相機,它是一臺純粹為寶麗來撕拉片製造的相機,和富士FP-1的目的不同,富士FP-1更多是為了配合自家的撕拉片。那個年代的日本非常厲害,向美國輸出大量商品,一些產品專門面向美國市場,所以INSTANT PRESS這臺機器的使用更多來自歐美人,而不是日本人,這也是很有趣的現象。
  • 尼康入門單眼相機推薦或尼康單反入門機哪款好
    在攝影的時候,必須要用到單眼相機,如用數位相機的話,只能夠叫做照片而不是攝影,那麼在佳能單眼相機中入門單眼相機推薦有哪些。第一款推薦尼康D5300入門級單眼相機尼康這個品牌的相機以性價比著稱,尼康D5300這款機型性價比不錯,擁有2416萬的有效像素、39個對焦點以及3D對焦追蹤,是一款非常值得入手的入門級單反,能夠讓你拍出好看且滿意的照片。另外,它帶有可翻轉的屏幕,低角度拍攝更加方便。
  • 瀟灑發燒走一回,入門黑膠唱機推薦,發燒唱盤搭配
    很多初燒入門的愛好者肯定很疑惑,那是因為黑膠唱機記錄的才是最真實的聲音,是錄音現場的還原,原汁原味!但是入門黑膠機,我們該怎麼選擇呢?音響屋今天就帶大家來一起看看幾款入門的黑膠唱機。同時,AT-LP120還支持33/45/78RPM三種轉速,滿足各種類型的片藏。鐵三角這款AT-LP120黑膠唱機外觀雖然充滿機械感,也沒有足夠時尚潮流的設計,但是它的功能足夠滿足新上手入門黑膠玩家的幾乎所有需求。二、特別版Pro-Ject Primary轉盤唱機
  • 看電影怎麼拉片?這樣拉片才有用
    為了讓年輕人能更好地掌握拉片這一項技能,楊超導演再次拉片分享,這次他用的案例是周星馳重要作品《喜劇之王》。
  • 美劇學英語入門推薦
    坊間傳聞——《Friends》適合初看美劇人入門,傲慢與偏見適合初讀英文原版書人接觸,美則美矣,其實只是一廂情願罷了——情景喜劇可絕對不能算是入門好材料
  • 撕拉型指甲油怎麼樣?
    撕拉指甲油是屬於水溶性的,很多人說水溶性的指甲油會比油性指甲油安全一些,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水溶性的指甲油雖然沒有味道,但是也是稍微對指甲有傷害的,只要保護的很好就可以降低這種傷害。水油性指甲油組成成分主要是水和丙烯酸,組成的一種乳濁液也是一種有機溶劑。
  • 高顏值的便攜M,不光是入門機,佳能EOS M100評測
    從機背來看,除了十字導航鍵以外,只有MENU、無線傳輸和回放三顆按鍵。不過不要因為按鍵少就認為它的操控跟不上,實際上佳能對於觸控的成功優化也被M100繼承了過來。使用觸控螢幕可以完成大部分的設置和操作。
  • 入門單反也能拍大片,賓得發布入門機K-70,大片拍不停!
    這些是賓得入門新機K-70的樣張,是不是有種大片的既視感呢?賓得理光在本周發布了新一代入門級APS-C畫幅單反K-70。新機將會代替K-S2,成為賓得入門級的首選。現在生產入門單反的廠商越來越少了,近期發布了入門新機的也只有佳能、尼康和賓得三家而已。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一下去年以來新發布的入門單反。
  • Unity遊戲動畫 從入門到住院(四)動畫狀態機
    大家好我是拉撒路斷更了好久的住院四終於更新了嘛這是這個系列的倒數第二篇了希望各位喜歡~
  • 【詩意生活】7款入門黑膠唱片機推薦
    大家都知道鐵三角是一個有優秀音質的音響製造品牌,而在模擬信號時代,鐵三角只做留聲機研發。這款AT-LP60留聲機自帶一套全自動碟機系統—Fully Automatic Turntable System,也是現在價格最實惠的高品質碟機,AT-LP60 有一個碟機和捲筒包,可以讓你輕鬆欣賞錄音。價格:1300元左右2.Pioneer PLX-1000
  • 新手入門拍風景有什麼合適的單眼相機推薦
    我們要拍出好的風景照片還是需要一個攝影器材的,我們知道專業級單眼相機旅遊拍風景太重,那麼新手入門拍風景有什麼合適的單眼相機推薦。對於新手來說最好選擇入門級單眼相機,目前常見的入門級數碼單眼相機,絕大多數為APS-C畫幅相機,APS-C畫幅單眼相機最明顯的優勢就是機身小巧輕便、功能齊全、操作簡單、便於攜帶。
  • 入門級膠片相機,我們推薦這幾款,最低500入手
    為了讓大家更愉快的入坑,今天也來推薦一些入門級135/120膠片相機,順便推薦一些入門級膠捲。講真,很多00後都沒見過膠片機。好了,來正經推薦▼ 入門135膠片單反 ,少不了豆瓣四大神機——美能達X700、佳能AE-1、尼康FM2、奧林巴斯OM-1美能達X700,膠片入門機中的戰鬥機。
  • 那些適合新手且性價比極高的入門相機
    此外還推薦一個最近很火的機器理光gr2,小巧便攜的機身,搭配18的廣角,閃光模式和自有的濾鏡,在人文和掃街是獨樹一幟,我記得剛開始比較便宜,後來紅了就提價了一段時間,現在又有一些回落,如果你想記錄身邊的人和故事,那麼它是很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有一臺單反,那麼他是不錯的備用機。
  • 如何區分機壓或手拉?
    玩盞,有的盞友比較注重手工拉坯成型,很多盞友也會疑惑市場上的手工拉坯和機壓坯,該如何區分。事實上,這可能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對於玩盞老手來說,了能一看就能指出問題所在,剛入門的盞友則需要綜合一些細節來判斷。
  • 耳機臺機系統 設備知識入門
    而最近張大媽推各種價格太過划算的大耳比如AKG K701,DT880,990,T90等,而且還是600歐,並且被搶掠一空,我相信其中很多買買買的人一定是沒有抵抗住色魔張大媽誘惑的,再配合很多人即使買了好的耳機,隨身聽這些耳機確實很浪費,有人有意去搞臺機系統,但是很多人的認知就是一個機器就可以搞定,當看到一堆不能接耳機的東西就一頭霧水,所以這裡就寫一個臺機設備知識的入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