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侵犯商業秘密案件和無罪判決書,請搜索:長昊律師
【摘要】 針對網絡環境下的侵犯著作權犯罪的特點以及偵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公安機關需要強化多部門協作,積極探索出一條全面應對網絡環境下侵犯著作權犯罪的有效途徑,進一步提高打擊和防控侵犯著作權罪犯罪的有效性。
【關鍵字】侵犯著作權罪 著作權 網絡環境
一:網絡環境下侵犯著作權犯罪的現狀
據統計,2010年在國家版權局組織開展的打擊 網絡侵權盜版專項治理「劍網行動」中,各地版權執 法部門査處「音樂在線」、「翠微居網」等204起侵犯 著作權案件,已立案査處157起,其中「江蘇中國寬 頻網」等30起涉嫌構成犯罪的案件移送公安機關, 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網絡侵犯著作權犯罪蔓延的勢頭。 依據緒作權法》第10條的規定,同時結合側法》 217條相關內容,對於網絡環境下的侵犯他人著作權 行為,可以界定為: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或 者相關權益人許可,利用電子設備,擅自改動、復 制、上傳他人著作物,通過賺取點擊量等手段進行牟 利,違法數額較大,嚴重擾亂經濟秩序,依法應當受 到處罰的行為。
網際網路為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網 絡環境下的侵權行為也日漸增多,尤其是通過網絡侵 犯著作權的行為屢見不鮮,網絡著作權糾紛案件數量 不斷增多,構成網絡侵犯著作權犯罪的案件也呈現出 整體上升的趨勢。面對難以監管的網上侵犯著作權行 為,當前保護著作權法律法規顯得捉襟見肘,傳統打擊侵犯著作權犯罪的偵査方法也有些力不從心,這就 需要公安部門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針對網絡環境下 侵犯著作權犯罪案件偵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 增強辦案能力,強化多部門協作,不斷提高打擊、防控該種犯罪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二:網絡環境下侵犯著作權犯罪的特點
(一)犯罪規模團夥化、高科技和智能化現象突出
侵犯著作權犯罪的特點,決定了網絡侵犯著作權 犯罪的參與者往往不是一個人,而是呈現多元化、團夥化的特點。同時,其所採用的手段一般表現為在網 絡上對他人著作物進行複製、拼接後再進行發行牟利。因此,與傳統的著作權犯罪相比,實施網絡著作權犯罪的行為人往往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知識,特別是計算機操作技能。侵權人通常表現為對某 一領域具有高度的專業敏感度,能捕捉到商業價值, 並通過技術手段進行牟利。
(二)作案手段隱蔽
在數位化技術與網絡通信技術相結合的基礎上, 作品和其他信息可以通過有線或無線等現代通信技術 迅速、廣泛地傳播,這一方面使作品的影響範圍越來越廣,另一方面也為違法犯罪提供了天然屏障,使侵權行為不易被發現和査找,甚至即使被發現也不易確 定侵權行為的範圍和侵害程度,給權利人維權造成困難。此外,隨著各部門打擊侵犯著作權違法犯罪力度 的不斷加大,犯罪分子存有高度的警惕心,通過網絡實施著作權犯罪後往往會消除犯罪痕跡,使其作案方 式更加隱蔽。
(三)社會影響大,危害後果嚴重
網絡是一個開放的虛擬世界,一旦發生著作權違法犯罪,那麼被侵權人受到的損失是潛在的,侵權的 後果有時取決於他人的點擊、瀏覽和下載,侵權者本人都無法預見和控制,即使在進入民事或刑事訴訟程序,甚至判決之後,仍然很難在網上斷絕該侵權行為的進一步蔓延。
三:網絡環境下侵犯著作權犯罪的種類
(1)非法將他人在傳統媒體上發表的作品移植 到網絡上
依照我國有關著作權的相關規定,著作權人依法 享有將其作品數位化並在網絡上傳播的信息網絡傳播 權。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任何組織或者個 人將他人的作品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提供,應當取得 權利人許可,並支付報酬。網絡服務提供者未經著作 權人許可,擅自將著作權人的作品在網絡上複製、傳 播的行為,構成侵權,達到一定數額的,構成侵犯著 作權犯罪。
(2)非法將他人的作品從網絡下載並非法使用
未經權利人許可,將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從網 上下載、列印,製成光碟,或轉發在其他傳統媒體上, 構成對權利人著作權的侵犯。由於網上瀏覽與下載打 印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複製行為,前者被認為是合理使 用,而後者則需要獲得許可。因此,對於網絡用戶來 說,「屏幕閱讀權」與「下載列印權」往往不能兼得, 如果未支付報酬,從網上擅自下載他人作品,即構成 侵權,造成嚴重後果的,構成侵犯著作權犯罪。
(3)非法轉載其他網站上的作品
行為人在自己的網頁上非法轉載、轉帖其他網站 上享有專有著作權的作品,構成侵權。這種侵權既是 對他人作品的非法使用,同時也是對其他網站從網頁 到欄目全方位的複製,既侵犯了權利人的著作權,又 侵犯了其他網站的網頁設計專有權,造成嚴重後果 的,構成侵犯著作權犯罪。
(4)非法破解著作權人對作品採取的技術保護 措施
技術措施是指用於防止、限制未經權利人許可, 瀏覽、欣賞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或者通過信 息網絡向公眾提供作品、表演、錄音錄像製品的有效 技術、裝置或者部件。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信息網絡 傳播權,法律授權權利人可以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 當行為人故意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故意製造、進 口或者向公眾提供主要用於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的 裝置或者部件,故意為他人避開或者破壞技術措施提 供技術服務的行為,即構成侵權,嚴重的構成侵犯著 作權犯罪。
四:侵犯影視作品著作權案例回顧
江蘇省泰州警方破獲一起特大網絡侵犯著作權案,涉案是一家名為「多瑙影院」 (duonaotv)的影片資源庫網站。警方成功抓獲涉嫌主導運營的兩名犯罪嫌疑人,查獲侵權影視作品6萬餘部,查明涉案金額2億餘元,凍結資金2600餘萬元。
2019年2月,泰州市公安醫藥高新區分局野徐派出所接到某影視企業報案,「多瑙影院」未經授權方許可,在其網站提供大量的影視劇在線播放,其中僅《流浪地球》點播量就達百餘萬次。接到報案後,公安機關迅速組織網安、治安等部門民警成立專案組,開展案件偵破工作。辦案民警歷時2個月,在線提取2萬多部影視作品進行比對,並從網站的充值、廣告、作品等多渠道展開偵查。經過海量數據分析研判、細緻比對和摸排,最終鎖定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於2019年10月在鹽城將嫌疑人王某和高某抓獲歸案。
五:長昊律師建議與評析
隨著「淨網2020」專項行動的開展和網絡違法犯罪生態打擊新策略的落實,中宣部版權局、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安部、最高檢四部委聯合掛牌督辦這起案件。由於「多瑙影院」總部在匈牙利,網站伺服器以及運營也均在匈牙利,為防止犯罪嫌疑人提前關閉伺服器且銷毀網站以逃避打擊,辦案民警立即將該網案件逐級向上匯報,專家組歷時兩個月,九次在線對比多瑙網站內2萬餘部影視作品,並分析研判數據,最終將這起特大網絡侵權案破獲。「多瑙影院」網站上,設置了許多強制性穿插廣告,以及不充會員就無法觀看高清解析度作品的機制,這些設置都是該網站獲取利潤的增長點。其會員費用也並不便宜,至尊VIP,每年119歐元,約960人民幣。會員還有各種套餐,比如情侶VIP可兩人使用,189歐元/450天,約為1540人民幣。充過會員後,客戶粘性迅速增加,會員短時間內增長到200多萬人。
無疑,便利的觀影條件使得「多瑙影院」在短時間內聚集了大量用戶,但嚴重的侵權問題卻在不斷滋生。
六:長昊尖端智慧財產權律師邱戈龍結語
「多瑙影院」 非法搬運海內外大量影視作品的方式是,在作品被授權的平臺上,通過下載視頻,以特定軟體進行初步剪輯,設置視頻質量和音量後,再進行發布,裡面很多作品都有其他網站的版權水印。其實,一些用戶也知道自己在花錢買「盜版」,但多數人對於侵權問題並不敏感,或者出於自身方便的考慮視而不見。而海外上百萬留學生和五千多萬華人的需求,間接造就了「多瑙影院」的迅速擴張。
隨著影視產業與新媒體技術發展,影視作品的侵權問題與日俱增,尤其是跨境侵權現象不斷湧現。雖然我國智慧財產權保護領域為此出臺了很多嚴格的政策,但如果違法主體在海外,監管的難度無疑加大。公安部相關負責人也曾表示,網際網路侵權盜版低成本、低風險、高收益、高流量,所有犯罪行為均在線上實施,緝捕、取證難度大。
為此,前身為中國版權協會版權監測中心的12426版權監測中心負責人表示,針對跨境盜版網站,需境內、境外監管部門及權利人聯合起來,從流量來源及廣告收入等方面打擊盜版網站,共同打造版權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