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是中國的國粹,是古典美人的「標準」,被公認為是東方服飾中最具張力的服飾藝術,沒有厚度的真絲面料,細軟柔滑,色澤光潤,將東方女性內斂含蓄的美感盡數體現。一針一線,都牽引著綿延起伏的歷史翻滾而來……
旗袍剛開始流行的時候,根據當時「女界領袖」的衣著引領地位和對西化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來看,以宋美齡、宋慶齡、宋靄齡三姐妹為代表的上海女性知識分子成為了旗袍最早的推廣者。
此外,對旗袍愛到極致的女人,當然是文學才女張愛玲。
老照片中身著旗袍的她,雙手叉腰,頭顱高昂,眉眼和嘴角輕輕上揚,含著笑意,一副驕傲裝。
張愛玲不僅僅是喜歡購買成品旗袍,更是自己親自設計手稿,並將自己的手稿交給上海的知名裁縫張兆春先生縫製,對於自己的設計,張愛玲要求近乎苛刻,幸好張裁縫手藝高超又耐心,總能令她滿意。
旗袍是表現中國女性神秘的東方神韻的必備武器,女明星在電影中自然也少不了旗袍形象,經典、韻味、風情萬種……聚光燈下的她們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說到旗袍,怎麼能不提開創了旗袍影視時代的《花樣年華》?這部電影不僅引發了蘊藏在中國人心中的旗袍情結,甚至在海外也帶起了一陣旗袍旋風。
探究其中的緣由,不僅是因為旗袍在戲中的唯美展現,更是由於其獨特剪裁方式、精美的面料設計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本身就超越了歷史和民族的鴻溝。
「微風玉露傾,挪步暗生香」,電影中,張曼玉不斷換著旗袍的顏色和款式,無處不在訴說著無法抗拒又絢麗無比的東方神韻。
《色戒》講述的是大學生王佳芝等人,為了刺殺特務頭目易先生而組織策劃的行動。
李安導演為了烘託電影的氛圍,湯唯在影片中換了27件旗袍,讓人看得如痴如醉。
影片中李安對旗袍的安排很嚴謹,學生時代的王佳芝,旗袍比較樸素,稍有粗糙的面料,都很符合學生的設定。
當她第一次見到易太太時,旗袍突然變成淺色系,讓人眼前一亮。
片中易太太的旗袍就華麗了很多,大多數時間易太太都穿著深色的旗袍,而翡翠首飾卻恰到好處的裝點了旗袍,說不出的優雅。
在這部影片中,張藝謀導演用旗袍作為承載元素,展現了戰亂時期秦淮河妓女的風塵魅力,魅惑,卻不豔俗。13位秦淮河女人有著不同的旗袍,也輝映著不同的人物性格,十分值得回味和欣賞。
影片中梅豔芳的旗袍造型讓人驚豔,再沒有比她更適合「煙視媚行」這四個字的女人。穿上了旗袍的她,三白眼神似愁、似幽怨、似孤傲.
鞏俐的《愛神》以六十年代時代上海為背景,描述年輕裁縫被交際花挑逗過後,深深愛上這個美豔女人,自此為她縫製一襲襲華貴的旗袍,並在她最潦倒時守護她。
導演王家衛對旗袍的熱愛完全展現在這部電影中,加上鞏俐的精湛演出,可所謂是一部完美之作。
《長恨歌》中鄭秀文把王琦瑤這位上海小姐演繹得十分到位,其中旗袍服飾也隨著其情感生活的變換而變換著。
曾經非常喜歡旗袍的讚美之詞:
燈火初上,著一襲旗袍香風細細在城市的陌陌紅塵裡,毫不誇張的面料,卻有蝴蝶的色彩和構圖;婉約到極點的式樣,卻分明說著無比大膽的春光。沉靜而又魅惑,古典隱含性感,穿旗袍的女子永遠清豔如一闋花間詞。
欣賞旗袍,體驗中國傳統服飾帶來的優雅柔美韻味,為自己選一套獨一無二的旗袍,感受那份東方神韻,開一朵古典的花!
在看是一種鼓勵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
每過一天 美過昨天
MORE BEAUTIFUL EVERYDAY
福建省形象設計協會成立於2006年。
是中國第一家依法註冊的形象設計行業協會;
是形象設計師國家職業鑑定命題單位;
是首屆全國青運會禮儀形象打造單位;
是金磚國家三合一會議禮儀形象打造單位;
是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青年志願者禮儀培訓單位;
是首屆、第二屆數字中國峰會禮儀志願者遴選、培訓單位。
十餘年來一直致力於行業啟動和人才培養
在技術體系建立、經營業態探索、職業教育、
職業技能考評等方面領先於海峽兩岸。
福建省形象設計協會秘書處
聯繫我們,加本會秘書處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