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們聽周杰倫,十年後我們來聽民謠

2020-09-05 愛i音樂

十年之前,所有人都在聽周杰倫、陳奕迅、羅大佑,你也跟著聽,不由自主擺動身子,卻總是唱錯歌詞;五年前,所有人都在聽五月天、蘇打綠、南拳媽媽,你也跟著開始去現場,雖然依舊不明白搖滾、流行到底是什麼。而今天,在這個充滿想像力的時代,通過網絡和電視,有一種小眾的音樂風格悄然崛起那就是民謠。愛上民謠很簡單,因為每首民謠都很好聽。民謠很簡單,因為它只用一把吉他就可以彈奏出來了;民謠很複雜,因為歌裡唱的故事需要你去慢慢感受。2018已經過去了,十年一晃而去,下面我就為大家整理一下2018年9大民謠單曲,在過去的一年這些歌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看看有沒有你的愛豆。

1. 趙雷-趙小雷的《成都》

2017年,趙雷以一首《成都》掀起了國內的民謠風,大街小巷都在傳唱那句 " 陪我在成都的街頭走一走,喔 ~",所以就有人說是《成都》把民謠又唱火了。趙雷是城市民謠中的代表,作品以樸實,坦誠見長,畫面感比較強,比較擅長捕捉生活中的細節。具有傳統北京胡同的文化氣質。趙雷有過很長的流浪歌手生涯,穿梭或停留在北京的地下通道,去麗江,大理,西藏等。這些經歷也讓他的作品更富有流浪的詩意。或許等到我們八十歲的時候,那首紅得發黑的《成都》再次響起時,我們都會相視一笑的淚流滿面。

2. 鵬泊-b-o-b《啷個哩個啷》

鵬泊的出現可謂是民謠圈裡的一股清流,知道了,哦,原來民謠還可以這麼玩。因為它竟然孕育出了,一朵唱腔港臺的奇葩,一個比周杰倫還咬字不清、曲風簡單歡快、肆意慵懶的Jazzy異類,他就是鵬泊。鵬泊的聲音,就像一個巨大無邊的懶人沙發,你把整個身體埋在沙發裡,賴在柔軟細密的褶皺裡,平躺也好,翻轉也好,舒服到想癱瘓。每個人都有單身的時候,單身的時候難道就只有無聊和悲傷嗎?當然不是,單身的時候更要懂得享受單身的快樂! 「啷個哩個啷」就是一句通往快樂的神秘咒語。落單也罷,成雙也好,只要是心情不好,都可以來收聽這首歌。若是你已很快樂,更要跟著它大聲喊出你心中的快樂。「等待的時候,也要隨時樂」,快來一起《啷個哩個啷》吧。

3. 陳粒-粒爺《小半》

陳粒的聲音充滿著靈性,她的每一首歌都是獨具匠心,不刻意隨波逐流,也不刻意附著流行。但她可以把個人特色做到極致,而他的作品在內容上具有一定的人文風採,也帶點江湖味道,此外她的嗓音表現力相當豐富,放肆、妖嬈、沉著,總能帶來別具一格的感受。《小半》這首歌描述的是暗戀,概括了喜歡、接近、害羞、爭執、難過、分手、不甘、傷感等多種情緒。陳粒的歌適合一個人慢慢聽。

4. 宋東野-宋胖子《斑馬,斑馬》

宋冬野的名字,大家並不陌生,他的《董小姐》早已成了KTV熱門金曲,當然,它的最初走紅也是因為音樂節目。而宋冬野的另一首民謠經典,卻是在《好聲音》裡唱紅的——《斑馬斑馬》。 這個世界依然喧鬧,依然不懷好意,只是我願意珍惜這個孤傲的民謠胖子,珍惜他樸素的才華,珍惜這份山前不相見,山後別相逢的瞭然。 誠如宋胖子歌裡唱的那樣:其實你我都一樣,終將被遺忘。

‍‍5.郭旭-民謠大叔《不找了》

「……不找了找不到的,你還在想些什麼,這世界已經瘋了……別找了」沙啞的嗓音,真摯的感情,讓郭旭的這首《不找了》了火遍網絡,刷爆朋友圈。曾一度譽為「民謠小調催淚之王」。在寂寥的漫長黑夜中,獨清冷月光相隨,一杯濁酒相伴,而記憶中的那個人兒,卻怎麼也找不到了,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是痴是醉,腦海裡早已記不清世人的容顏,早已想不起鬥轉星移多少個歲月。循著那縷風,趁著宿醉未醒的朦朧眼,人悄悄的離開這裡,因為,害怕驚動了那些不敢忘卻的只是昨日的畫面。

6. 鹿先森-鹿先森樂隊《給大家的歌》

‍喝再多的酒,在心底還是會有一個人更讓你沉醉。在那個瞬間深刻感覺到,所有的酒,都不如你。鹿先森樂隊,三首歌撩了全國的文藝青年。一年半的酒,那個人,一些莫名的情愫,或是刻骨的愛,或是歡愉的戀,或是易碎的夢,或是失眠的夜……這些流淌的時光,所幸讓相遇並不漫長。鹿先森為你吟唱的歌謠,願一切溫暖又美好,願生命中的悲歡與愛隨這些音符肆意流淌。拼命期許著,醒來有晨光。對於有共鳴的人,字字誅心。對於沒共鳴的人,句句矯情。

7. 謝春花-謝知非《我一定會愛上你》

‍‍說起2017年最火的民謠女歌手,相信謝春花這個名字會是很多人的第一選擇。這個2017年剛大學畢業的 95 後女生,如今成了很多人耳機裡的單曲循環。這首《我一定會愛上你》是謝春花第一次上傳到網絡的原創作品,今年經過重新編曲正式收錄於她的第二張個人專輯《知非》中。 隨著春花清亮的嗓音和輕快的曲調,對未來微淺的不確定與 " 我一定會愛上你 " 的肯定,在這首歌裡形成了一種矛盾又和諧的錯落感。而謝春花對於 " 愛情 " 的看法,也透過這首歌全部釋然。

8.樸樹-樸老師《獵戶星座》

‍‍2017年,樸樹因為「哭了」多次登上微博頭條熱門,其實哭了才是樸少年真實宣洩情感的表現,從歸隱到全方位的復出,樸樹用了整整九年。我們真的無法抵抗樸樹的魅力,認真、執著、少年的純潔。今年,為了《獵戶星座》這張專輯,他更是嘔心瀝血,一次又一次的磨細節,力求完美呈現。「我不想取悅你們,但我愛你們」,當樸樹在「好好地」南京巡迴演唱會現場說下這句話時,我們就知道了,沒愛錯人!

9. 陳鴻宇《理想三旬》

我也喜歡很多民謠歌手的歌,但是對於那些民謠歌手的背後的故事我一點也不想了解,情懷每個人都有,他們只不過用他們的才華將它彈唱出來而已中國內地民謠男歌手,典型的宇宙邊緣青年,創辦了「眾樂紀」,代表作《理想三旬》,他有句名言:「當你開始了一點,其實你已經開始了一切。」《理想三旬》,這首歌目前雖然是世界名曲,但是也只有中文版,然後聽這首世界名曲非常好,可以起到怡情的作用陶冶情操。

相關焦點

  • 十年前和現在,我們聽的音樂有區別嗎?怎麼聽到老歌時突然晃了神
    畢竟現在的流行音樂風格和十年前還是有差別的,而十年前的流行音樂則屬於一代人的回憶和故事。十年前的流行音樂風格偏向於青春戀愛風,給人一種酸酸甜甜、傷感心碎的感覺。當時很多經典歌曲都屬於這個風格。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歌曲屬於傷感心碎的,比如,周杰倫的《青花瓷》,講的就是單相思,是一個人苦苦等待另一個人的故事,這首歌應該算是周杰倫專輯《我很忙》中最火的一首歌了。許嵩的《灰色頭像》、《斷橋殘雪》、《清明雨上》等也都是寫失戀的故事,不過相比之下,要傷感的多,符合大多人的胃口,所以這幾首歌也是相當的出名了,現在的熱度也不低。
  • 十年後我們還在聽的華語經典歌曲,收藏起來細細聽,你一定都聽過
    小編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話語經典歌曲,估計十年後我們都還在聽,收藏起來慢慢聽,這裡面估計你都聽過。如果你也喜歡的話,歡迎在評論區在小編交流,也可以關注、點讚、分享後收藏。一下歌曲排名不分先後。十年後才深深體會到這句話。就像那年聽的第一次愛的人。青春就這樣,繾綣的白雲飄著以後只剩我一個人在那個熟悉的回憶的角落裡掉眼淚。4、Beyond 《海闊天空》這首Beyond的歌在小編的歌單裡面出現的次數相比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了,這首歌在華語樂壇中的地位也是無可辨別的。
  • 非得等到拍電影才有新歌聽?我們是時候該放下「周杰倫」了
    結果證明,周杰倫現在是除了拍電影捧媳婦兒,再到興趣來了發一發歌曲,真正「務正業」的情況只怕不太可能。 這個我們暫且不論,根據目前網友分析這首《叱吒風雲》的水平。 由於周杰倫粉絲太多,影響又太大了。很多人明著說不好又怕被攻擊,只能委婉表達說作為商業歌曲還可以了。
  • 2020年,我們還在聽十年前的老歌:現在的音樂人,再難超越前輩
    比如說,周杰倫的《東風破》、林俊傑的,《江南》、五月天的《倔強》等等。我們能聽到的歌曲,質量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聽了什麼《驚雷》、《一人飲酒醉》,我甚至覺得,就連當年不太喜歡的《老鼠愛大米》、《傷不起》這種口水類的歌,都突然變得旋律優美,值得開循環反覆聽了。
  • 十年——陳奕迅(十年前聽旋律,十年後聽歌詞)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 還可以問候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懷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離開的時候一邊享受 一邊淚流十年之前
  • 十年前我們聽什麼歌?那時的你和TA相識了嗎,懷舊總是溫馨而傷感
    十年,那是一種什麼概念?那應該是一種懷舊,「只要音樂響起,就能撥動無限情懷」的感覺,好像重新回到的當年。音樂可以記錄心情,也可以給愛情打上時空的烙印!只要聽到那首歌,就好像回到了那一年。曾記得那個夜晚、那個清晨、那個黃昏,那些數也數不清的回憶。
  • 時光回溯十年!十年前的這些歌,唱盡了現在的你!
    導語:時光回溯十年!十年前的這些歌,唱盡了現在的你!2018年已經剩下不到六分之一,我們感慨這一年的時間又過去了。但是假如讓時間回溯到十年前,那個時候的你是什麼樣的狀態,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心情是什麼樣的,你都還記得麼?
  • 十年前聽郭德綱,圖的是樂子,十年後再聽,全是生活經
    少年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十年前聽郭德綱,圖的是樂子,十年後聽郭德綱,為的是取經,取生活經。十年前,郭德綱是大家的語文老師。郭德綱:「有時間上我家去,去我書房看看」。聽了這對白,我跟佟大為一個感覺:真是受教了,原來中華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最近的綜藝《叮咚上線!老師好》這個節目主要為了詳細拆解各個專業的具體內容和就業前景。
  • 《你聽得到》:周杰倫在十七年前,唱出了我們的孤獨
    Hello大家好,這裡是万俟,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周杰倫的老歌《你聽得到》。歌曲mv截圖《你聽得到》是周杰倫為自己代言的電訊廣告發布的主題曲,收錄在2003年的專輯《葉惠美》中。情侶而在歌曲的中部,有一句歌詞是聽不清的。而那句聽不清的歌詞,其實是周杰倫特意用電腦進行操作後得到的,那一句歌詞其實是「只有你能聽得到」,只不過被周杰倫反了過來,變成我們都聽不清楚的語句。
  • 《你聽得到》:十七年前,周杰倫唱出了我們的孤獨
    Hello大家好,這裡是万俟,今天來跟大家聊聊周杰倫的老歌《你聽得到》。 《你聽得到》是周杰倫為自己代言的電訊廣告發布的主題曲,收錄在2003年的專輯《葉惠美》中。
  • 十年前的「我們」
    Xer在去年7月曾寫過這件事(HBO拍了四集紀錄片,來聽聽真正的嘻哈之王的口述歷史)。時隔一年,正值 Beats 十周年之際,今天我們把目光對準了一些音樂行業從業者,讓他們回憶一下自己十年前的故事,他們都在2008年那一年產生了巨大的變化。
  • 聽別人的歌,聽天大的道理,說起我們的故事
    當你聽一首歌的時候,你會想起什麼呢?來看看這些千姿百態的故事吧...「一個人愛上小溪,是因為沒有見過大海,我已見過銀河,但我只愛一顆星」夜空中最亮的星——逃跑計劃九月十六,婚禮上,我要唱這首歌和我認識15年的女朋友求婚告白氣球——周杰倫高一聽的,那時候遇到了孩兒他媽,然後就這麼幸福下來了晴天——周杰倫小時候,暑假都要去農村外婆家,外婆背著我踏過麥田坎兒去一口淺井打水洗衣服
  • 周杰倫08年的一首《稻香》,十年後的我終於明白歌曲中的涵義
    十年前的我聽歌只聽新歌,旋律要朗朗上口,並且要跟的上我身邊的所謂「潮流」,也就是最近朋友在聽什麼,我也一定要聽什麼,這樣才不會顯得不入流,也很少深入的去了解一首歌在講什麼故事,演唱者究竟想要表達什麼,只要歌詞背的熟,節奏不會錯,那麼我也就算了解一首歌了吧……十年後,當我身處在高壓的社會壞境中
  • 十年前我們聽什麼 11 - The Killers
    但直到前幾天我才發現,專輯封面那幾棟樓上亮燈的字居然是「建材開發」!Day & Age(2008)在這之間的2007年,他們還發過一張精選輯《Sawdust》,其實不打算細說,但這裡面有一首他們和Lou Reed大神合作的《Tranquilize》,現在聽來還是挺傷感的
  • 從「周杰倫超話第一」說起,我們聽的不只是周杰倫,還有青春
    他的音樂參與了我們的懵懂、初戀、青春、愛情、親情、友情,甚至參與了我們的未來,或許,有天我們會拉著我們的孩子聽《以父之名》、《聽媽媽的話》,甚至當我們足夠老的時候,我們依然還會拉著孫子孫女一起聽周杰倫,聽那首《外婆》和《爺爺泡的茶》。 你說周杰倫怎麼會不贏?
  • 音樂 ▎如果給你一張十年前的CD,你會聽誰的歌?
    那一年,華語樂壇也贈給我們的許多珍貴的禮物,如果給你一張十年前的CD,那裡面一定會包含這些歌。 《魔傑座》專輯中傳唱度很廣的一首歌,相信很多80、90後對這首歌十分熟悉。那種痛感透過歌詞,刺傷每一個在深夜裡一遍遍聽這首歌的人。 評論裡說:喜帖街是香港的一條舊街區,那裡有很多印刷公司,他們主要印刷喜帖,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賣結婚用品的店鋪。所以很多香港人結婚的時候都會到這條街選購新婚用品還有印喜帖。這是一條承載著一代香港人感情糾葛的老街。
  • 十年之後,再聽五月天《後青春期的詩》
    彼時的我,剛步入大學不久,按照專輯的名稱來說的話,算是屬於前青春期,不過卻聽著這一首首歌唱後青春的音樂,莫名感動了。整整一個月,我只聽這一張專輯,全專輯循環、單曲循環、隨機播放,反反覆覆、翻來覆去的聽,用一個二十歲的心去體會這些人三十歲的感悟。那段時間的我,剛好心情處在低落期,懷疑著一切,不知道如何去面對未來,就單純的戴上耳機,想在音樂中去找到答案。
  • 十年前,我們相遇.
    而這一句話,堪稱對未來十年的預言。無數趁早星人,以「本本」為起點,更新自己,靠近夢想,她們用一個又一個計劃串聯起自己紮實帶感的人生圖畫。可以說,今日趁早的一切的真正起點,就是那個遠去的2011。因此今年,趁早大家庭為大家準備的雙十一福利,十分簡單粗暴,就是讓大家和我們一起,夢回十年前,買到你選好的那個「本本」:今晚八點,大姐會在TB直播間準時和大家見面,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直播」!除了必Buy的效率手冊,趁早大家庭還為同學們準備了相當多誠意滿滿的福利,可可醬建議:先戳下圖看直播詳情,長圖後還有雙11優惠的文字版詳解!
  • 十年前錯過,十年內兜兜轉轉,十年後重遇到心命中的明師.
    十年前錯過,十年內兜兜轉轉,十年後重遇到心命中的明師其實十年前我都看過明一老師的光碟,當時感覺為什麼整天講從身體入手
  • 現代神話學丨周杰倫與21世紀的前兩個十年
    我們已經無法考量,周杰倫通過電影和電子遊戲創造的這些世界在知識普及和開拓眼界方面對80後、90後的數代聽眾產生了多大的、堪稱世界觀構建級別的影響:不僅僅是通過《愛在西元前》了解到底格裡斯河與幼發拉底河,而更是了解到一種全新的藝術作品的存在形式,以及藉助文本和網絡直接投入到創作的可能性——這一可能性指向的正是網絡賽博時代「人人都是藝術家」和「對宏大敘事的不信任」的一種強烈的、在中國語境內遲到的後現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