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水族箱中除了常見的金魚、龍魚、地圖等中大型的觀賞魚,也總有那麼一群幾釐米長而且長的精緻非常的小型燈魚,看著它們一大群穿梭在生機勃勃的水草中,給人一種到了水底世界的錯覺,今天我們來說說關於紅鼻剪刀魚和紅綠燈的繁殖。
紅鼻剪刀的繁殖是一種挑戰,這種魚無論是飼養還是繁殖,對水質的要求都很高。首先挑選親魚,雄魚要挑選身材勻稱、個體較大的個體,雌魚要選擇腹部飽滿膨大的個體,並將它們分開飼養一段時間。
繁殖用缸30~40釐米長,底部鋪上低矮蓬鬆的水草,在箱底放上隔卵網架,玻璃缸用黑布遮光,只留前部一小孔透微弱的光。紅鼻剪刀繁殖用水要求較高,水溫25~27℃,pH值6.5~6.7,硬度1°~2°dH的超軟水,還要在缸中加入一些黑水或草泥丸。
水質調配好後,趁早晨放入2條雄魚、1條雌魚,用黑布遮嚴,當傍晚天暗時,打開洞前方10釐米的11瓦的螢光燈,光線通過不大的孔分散照在植物上,大約半小時後,雌魚便會在昏暗的燈光下產卵,雄魚排精,雌魚每次產卵數粒,每次只有1條雄魚參與,2條雄魚保證了一夜中多次排精的質量。紅鼻剪刀每次產卵約300粒,卵黏性。如果沒有遮光,清晨親魚會把卵粒吃光。撈走親魚後,可換去部分水,並兌入同質的水。
受精卵約經18小時可孵出稚魚,稚魚蟄伏在水草和缸壁上,經4天才會發育完全,獨立遊動,然後用灰水或豐年蝦幼體開食。
紅綠燈8~10個月性成熟。繁殖用40釐米的小型缸,在缸底放入集卵的柔軟水草或棕絲,遮光90%,繁殖用水(包括備用水)應早準備,早過濾。繁殖用水中可兌入部分蒸餾水或用去離子樹脂使pH值5.6~6.5,硬度2°~3.5°dH,水溫26~27℃。
繁殖前最好將雌雄魚分開飼養一周,這樣進入繁殖缸後,易於產卵。雌雄魚的比例可為1:1,也可2:3,傍晚將親魚放入,pH和硬度不要一下調得很低,以免對親魚的刺激太大。可以在飼養缸內調低一點,然後進入繁殖缸再調低一點,直至需要的繁殖水質。親魚進入繁殖缸後停食,以免汙染水質。
正常情況下,一般第二天親魚就會追逐產卵,產卵過程需一兩個小時,每條雌魚產卵量150~300粒,產卵結束後,將親魚撈出另養。受精卵極小,透明,未受精的卵或活力不夠的受精卵會黴爛變為白色,應用實驗室專用長吸管吸出(注意手不要碰到水體),同時向缸中加入微量配好的孔雀石綠(不得將溶劑直接加入缸內),使水微藍,充微氣,保持缸內黑暗。並可吸除部分缸內的水,緩緩滴入備用缸內的同質的水。
稚魚經24小時孵出,仍需遮光,不可過濾(防止稚魚被吸走),充微氣。經三五天稚魚會遊動後投餵灰水或蛋黃液或豐年蟲幼體,不可強光,只留散射弱光,讓稚魚看見食物即可。
此期間仍需用軟管吸除部分稚魚缸內的水,兌入備用缸內的新鮮水。幼魚至1釐米時已能吞食稍大的活餌,逐漸出現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