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
Music
《光》◆ 劉惜君
圖片◆網絡
點擊收聽今日音樂
在知乎上看見一個很有趣的話題:
我花了4470元買下的手錶,女朋友逢人就說6000塊錢,為什麼我媽卻跟親戚說是30塊錢?
最高贊回答一語中的:
「等你成長到一定程度,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因為你過得好而開心的,永遠只有極少數人。
對於更多的人來說,打聽有關你的事只是為了確認你活得比他們差,換句話說,確認你沒有威脅。
你以為向人炫耀是讓你有面子,實際上錯了,向人炫耀只是增加了你潛在的對手,他們從此會有意無意地削弱你,而你並不自知。」
炫耀優越感非但不會讓別人高看你,反而會給你招來禍端。
《奇葩說》選手董婧傅首爾的罵戰霸佔微博熱搜將近一周,硬生生成了一出「奇葩撕」,事情以兩人雙雙出局而告終。
傅首爾的聲明中寫道:
「董婧非常認其中一位化妝師,每天預約。如果她先到,其他人都要排隊等,她後到,別人也不能化。」
這是衝突爆發的直接原因,通過其他選手的證詞,也證實了這一點。
董婧參加了三屆奇葩說,是米未傳媒的老員工,更是奇葩大會的總導演。
也就是說,她在公司絕對是位具有一定「身份」的人,炫耀身份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事實上,人一旦時刻自持身份感,總會不經意失了分寸感。
他們往往心裡只裝得下自己,裝不下別人。
倘若今天的董婧只是位職場新人,她絕對不敢尋求特殊照顧,這無疑是自斷後路。
習慣擺架子的人,與其說是自負,倒不如說是自卑。
唯有心裡沒底的人,才總要時時刻刻壓別人一頭,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的與眾不同。
說話做事無一不提醒旁人,我跟你們可不一樣。
所以,有的人擔得起高位,有的人擔不起,尤其是太有身份感的人,容易給自己上綱上線。
一個人默默無聞時,放下身段總是非常容易,難的就是有了身份後,是否還能保有一顆平視別人的初心。
很多時候,你越拿自己當盤菜,別人越不把你當回事。
真正見過世面的人,從來不把身份感寫在臉上。
高曉松曾講起過他曾幫歌手席琳迪翁監製新歌的經歷,那時,席琳迪翁是唱片全球銷量兩億的大明星。
高曉松提到,曾給很多大牌錄過音,從沒有誰上廁所還道歉,一般耳機一摘說我上個廁所就走了。
但迪翁會認真地詢問工作人員:「我現在能上廁所嗎?」
監製同意後,她還會再說一句:「不好意思,打斷你工作」。
收工後,她還會特意致電:「特別感謝你的幫助,今天的工作我特別快樂。」
連高曉松都說,跟她合作,真的是一件特別幸福和舒服的事情。
人前不擺架子,人後才更有面子。
中國萬網總裁張向東,在十二年前,還只是個默默無聞的小青年。
他在央視一檔節目上說:
「我非常相信我的商業眼光,我知道在座有一位慧聰網老闆郭凡生,但我個人並不看好慧聰網。
未來電子商務行業,只有阿里巴巴才能做到最好,等它把雅虎整合完後,就會騰出手來吃掉慧聰網。」
要知道,06年的慧聰網是網際網路巨頭,不可一世的他完全沒把馬雲放在眼裡。
郭凡生臉上寫滿了不屑和狂傲:
「我都已經這麼成功了,你都不相信我,憑什麼讓他們相信你,一個比我還不成功的人。」
他的這番話引起全場鬨笑,讓張向東更下不來臺。
後來的結局,我們有目共睹。
如今的慧聰網無人知曉,而阿里巴巴市值4000億美元。
當初被瘋狂嘲笑的張向東成了中國萬網的總裁,期間萬網還在2013年強行封停慧聰網的域名長達4小時。
一個人的高度,不是看他對待上級、家人的態度,而是要看他如何尊重「比自己弱」的人。
真正的優越感來自於別人發自內心的認同和讚許,而不是言語上的打擊和碾壓。
如果郭凡生對張向東的預測稍加考慮,加緊企業轉型,或許如今的局勢會完全不同。
所以太有身份感的人,往往特別有界限感。
他們總是迫不及待地跟弱者劃清界限,來證明自己是強者,你跟我是不同的。
當一個人認為自己很成功時,他就失去了一顆努力的平常心,也就是他開始走下坡路的時候了。
人這一生,起起落落,失意時給別人捧捧場,得意時聽聽別人的掌聲。
人不可有傲心,但要有傲骨,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要自視清高。
身居高位時,多尊重現在不如你的人,不是自己比別人牛多少,而是比別人早多少。
在人之上,要把別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
微信公眾號改版啦
記得把我設為星標或置頂
這樣我們就不會錯過啦
喜歡我的文章,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