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平安銀行私人銀行、《接力》雜誌、前海金融管理學院聯合策劃的《平安·中國家族企業傳承案例典集Ⅲ》日前啟動,此次主題為《家族她力量》。這一次我們的團隊走進了位於綠洲中環中心的御庭集團總部,採訪和拍攝了御庭集團董事會主席潘鳳金女士,和她的兒子——御庭集團董事長仲維傑先生,聽他們聊聊母子同心,助力企業的故事。
1992年春節,鄧小平在視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時,發表著名的「南方談話」,中國市場掀起了改革開放的浪潮。也是在那一年,定居香港的潘鳳金第一次帶隊來大陸,投資房地產行業。
作為第一批進入內地的香港企業家,當時的潘鳳金就想好了不以純粹的銷售為主,她想做基業長青的實業,而不是追求短平快地賺錢。「當時內地的市場是很巨大的,我想在這裡紮根。」
回顧創業之路,潘鳳金覺得女性創業者與男性創業者差別其實並不大,甚至在管理公司時反而會表現得更「男性化」一點。對女性創業者而言尤其要注意時間的平衡,「為了平衡家庭和事業,女性創業者會更辛苦,男性創業者往往沒有這方面的憂慮。」
20多年來,潘鳳金帶領御庭集團紮根中國市場,同時也見證了中國酒店業,旅遊文化產業,尤其是度假酒店、綜合旅遊度假體的崛起和壯大,走的每一步都緊跟市場脈搏。
聊到作為女性創業者成功的秘訣,潘鳳金總結為兩個字——專注。在她看來,創業這條路上,沒有誰特別聰明,也沒有誰特別笨,而成功的往往是更專注的人,只有專注於市場及市場周邊才能迅速感受到市場的變化,提前抓準機會。同時用心解讀政策、了解社會形勢也是必需。
對於子女的教育,潘鳳金是個「開明的媽媽」,對四個子女從小採取放手政策,適當引導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
聊起母親的教育方式,仲維傑倒是給我們分享了很多點滴細節:七、八歲在墨爾本讀書時,母親剛到內地開創自己的事業,那個時候的他就已經獨立生活,學會了自己照顧好自己。有時候看見別的同學的媽媽來學校,對於他們的家庭生活也會心生羨慕,不過這些他都沒有跟母親提起過,甚至也未曾跟母親撒過嬌,「因為我知道母親在忙,她已經很辛苦了,就不要給她添麻煩。」
從小潘鳳金就讓孩子有財富觀念,零花錢是每月根據自己的預算領取,如果有預算外開支還要進行情況說明,得到批准才行。
創業路上遇到困難怎麼辦?仲維傑形容自己的母親是個不問為什麼,不會抱怨的人。碰到問題永遠往前看,第一反應就是想著如何去解決。
在公司管理上,潘鳳金又很「年輕化」:比起「一言堂」,她更喜歡用開發的思維和員工討論,希望員工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碰撞出新的思維。
家族企業傳承是「創一代」們必然要思考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潘鳳金的大智若愚反倒成了棋高一著。
她給二代的建議是,不要因為自己是二代而刻意考慮接班問題。父母更不要強行把傳承的責任放到子女身上,接班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接班不是必須,如果二代恰巧對家族企業涉及的行業感興趣,又有這樣的能力,那接班就變得水到渠成。
採訪中途,潘鳳金接了個電話,放下電話,她告訴我們,剛剛集團又在都江堰的土地拍賣中拿下了一塊地。御庭在四川的發展版圖又將拓展開去。
如果想了解他們的更多故事,敬請關注《接力》雜誌(官方微信號jielimag)!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