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10日, 堀田由美原作,小畑健作畫的同名漫畫,由Studio Pierrot負責動畫製作的電視動畫《棋魂》,在東京電視臺系列播放,分為兩輯,總共75集。
這部動畫也是在一次圍棋社的活動上才得知,雖然我不會圍棋,但這並不妨礙我對這種傳統文化的喜歡(其實更在意的漫畫中的人物和劇情)。佐為表達的是過去的文化,進藤和塔矢則表達的是現在的文化,這部作品不光將傳統技藝上的鬥智鬥勇,還將人物的友情、勇氣等多種情緒表達發揮到了極致。
說起中國根據日本動漫改編的真人作品,想必大部分人都會對他們Say No!
可伴隨著一部劇的開播,誰能想到打臉來的這麼快呢?
哪部劇呢?
想必很多人已經猜到了,它就是中國真人版的:《棋魂》
這部改編自崛田由美原作、小畑健作畫的日本經典同名漫畫《棋魂》,自1998年連載以來,從漫畫銷量800萬冊,到動畫最高收視率達37.5%,曾掀起一股巨大的圍棋熱浪。
動漫講述了少年進藤光遇見平安時代的棋士藤原佐為的靈魂,自此開啟的熱血圍棋路的故事。
作為許多人的青春記憶,20多年過去了,至今仍有不少漫迷時不時重溫。
劇版人物演繹親切自然,小細節生動要說這部劇最大的爭議點,無疑就是佐為,也就是褚嬴的選角及妝造問題了。
片中由張超飾演的褚嬴,白粉厚塗、紫色眼唇,看起來活像東方不敗,簡直毀了佐為小天使。
(演過《愛情公寓》的張超其實挺帥的)
一直到,在劇中的褚嬴一出現,看了一集又一集,出戲和不適感漸漸消失,發現——褚嬴真是越看越香,演繹得也太生動了吧!
對於張超飾演的褚嬴來說,除了服裝這個大槽點外,我們能看到劇版從內到外,是抓到了佐為的精髓的。
從外在的演繹來看,褚嬴的表現是多面且生動的。
有不斷央求小光下棋的委屈巴巴,有在比賽中就是想要小光拿冠軍打著小算盤的暗喜,也有回憶往昔的哀傷;
(「我受點委屈算的了什麼」的小媳婦狀)
不論是在小光下棋時閒著無聊時玩扇子不倒,還是去往圍棋比賽路上的晃動的小拳拳……
笑起來有兩個酒窩,本身五官偏細長、氣質略顯陰柔的張超,動起來比靜止的照片生動許多!
從內在的精神看,褚嬴對圍棋的敬畏和熱愛也得到有效的塑造:
「傾盡全力對待每一局棋,才是對對手最大的尊重。」「大雅君子惡速成。」原則與思考同在,頗有古代棋士的堅守與風範,褚嬴化身真·哲學大師。
說完了褚嬴,劇中的進藤光也就是時光也給觀眾帶來了驚喜。
一方面,「小時光」有靈氣。
劇中的故事從1997年開始,這個時期由盧思宇飾演9歲的小光。
愛玩四驅車、借女同學的零錢,調皮搗蛋又有點小聰明,小時光活像我們身邊的熊孩子。
而在頑皮的外表之下,小時光內心還是非常善良的,就像儘管在旁人眼裡是透明的褚嬴,在下雨時小時光還是站在石墩上為他撐傘,非常治癒暖心。
(雨下到褚嬴身上的亮點點特效)
另一方面,「大時光」接地氣。
從《小別離》中的張小宇,到《快把我2哥帶走》中的楊聽風,如今已20歲的胡先煦也逐漸嶄露頭角。
實話說,乍一眼看到他飾演的時光,只想感嘆:這小夥子真是胖了不少,感覺可以和彭昱暢比一比了。
而在劇中,15歲的時光比起漫畫來,更二、更大大咧咧,看起來不太聰明的亞子。
不論是對於圍棋的無所謂,還是對於佐為的不耐心,胡先煦演出了青春期叛逆的少年氣。
而此後發現褚嬴回來的激動,與佐為的鬥嘴日常,對手戲都很有化學反應,讓人笑出姨母笑。
加上劇中幾乎沒怎麼化妝,痘痘和黑眼圈清晰可見的自然狀態,胡先煦的小光非常生活化,讓人有代入感,可算是演對了角色。
此外,執著的俞亮、強大氣場的俞曉陽、不良少年何嘉嘉、書呆子吳迪等一眾角色,都鮮明有個性,讓人難忘。
漫畫神還原,本土化做得不錯從目前的劇情看,劇版與動漫故事主線基本一致,前期主要按照「小時光遇見褚嬴——大時光與褚嬴攜手——創立圍棋社,徵戰圍棋賽——網絡圍棋大師誕生」的情節推進。
劇版有中國圍棋協會為該劇坐鎮,還請來了職業棋手範蔚青為這部劇進行指導,劇中的圍棋專業度呈現還是有保證的。
不論是褚嬴的圍棋小課堂,展現「圍奩象天,方局法地」的基礎知識,還是在高中社團圍棋賽上「一個忘按鍾,一個一邊翻書一邊下棋,一個下象棋的過來湊數」的「奇葩三人組」笑料百出,劇版對漫畫的很多場面都做到了神還原。
甚至連最喜歡數字「5」的小光常穿的數字T恤,也能在劇版中看到,可見是下了功夫的。
也難怪不少原著粉感嘆:
當然,日本動漫改編之所以引起大家的詬病,主要的原因就是本土化做得不到位,顯得不倫不類。
而此次真人版由北京小糖人公司負責製作,曾打造過《匆匆那年》 《最好的我們》的小糖人,再次以《棋魂》證明了自己對校園題材一流的掌控能力。
從圍棋在中國的現狀來說,劇中有符合國情的呈現和思考。
貫穿《棋魂》始終的,無疑是小光和小亮命運般的相愛相殺。
劇版的取名也有深意,時光和俞亮,對應著「既生瑜何生亮」,註定了這兩人始終逃不開命運的對決。
身為圍棋冠軍之子的小亮,自小便背負著父親巨大的光環,是許多人眼中的圍棋高手。
然而,自褚嬴指示9歲的小光與小亮對弈時,沒日沒夜學棋的自己,竟然被面前這樣一個不尊重圍棋的孩子完虐,委屈與不甘的淚水交雜,在小亮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陰影。
至此,小亮不斷尋找、追隨著小光的身影,只為了能再次與小光對弈。
比起動漫中的苦和虐,劇版似乎多了一絲沙雕的氣息。
幾個點很好的抓住了原作的精神
1、眼鏡哥的退社。這個是非常好的本土化改編,很多孩子都熱愛圍棋,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天賦走上職業道路,到高考面前總要做出抉擇。這段以眼鏡哥的視角把這種困惑和痛苦體現出來。原作的話,要到院生篇才能比較明顯的體現出來。
2、方緒的挑戰賽。原作裡面講的是業餘棋手大會,世界各地的人們都想來看看sai會不會來參賽。網劇改成小光下定決心還褚贏名譽,最後卻目睹了一番鬧劇。這段改的首先很暖,二人組感情互動非常真摯。小光下網棋已經不只是讓褚贏開心,讓他找高手參悟神之一手,讓他在這個世界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也是為了能給他應得的名譽。而且也強化了原作精神,下圍棋不是為了隨便拿幾個冠軍拿獎金,不是為了名利,而是為了某種精神上的遠大目標。
3、小光的關於未來的思考。其實本來1、2兩集非常還原,最後突然來了一個6年不下棋,這種魔改其實讓我很惶恐,但目前到第九集看下來,還是在原作精神之內。為什麼小光讓sai參悟到了神之一手,而虎次郎沒有,因為虎次郎是sai的傀儡,他為了讓sai下棋,犧牲了自己的人生;而小光從來都是有著自己想法的,他並不完全是sai的棋子,所以他會在和塔矢名人的較量中自己下,會在和亮的校圍棋大賽中自己下,會在塔矢和sai的巔峰對決後提出自己的見解。我相信這也是原作想傳達給我們的「神之一手」的含義。這次真人改編感覺也是很想體現這一點,所以採取了這種改編。
《棋魂》原著除了熱血、夢想類動漫都有的共性之外,最大的特點,就在於「沒有一個多餘的情節」,通篇都是「畫重點」,將圍棋的本質、基礎下法、職業棋手的生活、圍棋發展的現狀…360度無死角地展現給了觀眾。所以看原著時,滿滿都是情懷,滿滿都是細節。而這些,電視劇都做到了。
而由動漫改編為電視劇,最大的難度,在於既保持其內核,又進行了合乎生活的改編。
對圍棋的熱愛、對棋道的追求、對棋藝的鑽研…原著的精神內核都展現地很到位;就連原著中的細節,譬如加賀和對手對局前的口水戰、三谷的髮型、緒方的跑車、人物的姓名(伊角慎一郎-沈一朗)等等,可以看出劇組的用心。
至於進行本土化的改編,中國式家長、升學的壓力、市井烏煙瘴氣的棋牌室…等等,表現得簡直不能再到位。劇中的俞曉暘,不再是原著中撞倒了小亮只是冷淡一句「小心點」的中二冷漠大叔塔矢行洋,而是會低頭彎腰主動扶起男主、關心晚輩的暖心長輩。原著中小光幾乎沒有受到來自長輩的「下棋影響學習」、「學業為重」的壓力,而劇中卻為學業或是圍棋糾結不已——相信這是很多自幼學棋,曾經以職業棋手為目標的棋友都曾經面對過的一個問題,在劇中所體現學業和圍棋道路的選擇,可謂是直擊內心深處.
更可貴的,對於原著裡的若干bug,電視劇也進行了合理的改編。譬如原著中佐為那場棋師決定賽,我打小看都有一個疑惑,在眾人觀戰的情況下,對於對手偷偷往提子裡塞子作弊的行為,佐為完全可以叫停棋局、保護現場並進行復盤,再清點提子的數目,自然可以看出哪一方在作弊。電視劇的改編就很自然:對局者和觀棋者不在一個房間,作弊者如果買通傳棋譜者(劇中的太監),那褚嬴自然是百口莫辯了;並且先前褚嬴即使和皇上下棋也毫不相讓,也為其悲劇結局埋下伏筆。還有原著中三谷直到比賽前依然吊兒郎當,不承諾「不作弊」,在現場僅僅因為海王隊員的激將而決定光明正大地較量,其轉變實在是有些牽強;而劇集中穀雨受到感化,發自內心的不再作弊,這種蛻變讓人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