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油輪上演「偷天換日」,源源不斷開往中國,美國禁令成笑柄

2021-01-08 東南1號

大量石油運往中國,美國制裁成笑柄

自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朗協議以來,伊朗就一直在承受著來自於美國的制裁,而其中對於伊朗來說,打擊最大的就是石油禁令。美國要求各國停止購買伊朗開採並出口的石油,否則就進行制裁,這種霸權主義行為讓許多國家都不得不放棄從伊朗購買石油,甚至此前伊朗出口石油至韓國所得的貨款也遭到了凍結,這一時間讓伊朗陷入到了窘境之中。

對於伊朗來說,石油貿易可以說是國家的根本產業,每年都能為伊朗帶來非常可觀的收入。而一旦這些收被截斷失,伊朗立刻就會陷入到非常糟糕的境地之中,長久持續下去甚至有可能導致伊朗破產,美國採取這種制裁,其目的就在於此。

而正當美國打算把這種制裁持續下去時,事情卻已經發生了變化,據中國海關方面的數據表示,在今年1月至7月,伊朗源源不斷地開往中國,為中國提供了每日大約有7.7萬桶的石油,並且在這些公開數據並沒有統計完全。據克普勒數據表示,伊朗方面的石油運送到中國後,會被稱為「印尼石油」。

大搞偷天換日,中伊獲得雙贏

並且除此之外,美國媒體方面調查發現,有許多伊朗油輪正在海上搞「偷天換日」的手段,為了躲避美國追蹤,他們修改油輪數據,使用其他國家的國旗。甚至有油輪會關掉追蹤器前往伊朗進行石油運載,這種情況直接讓美國對伊朗的所謂「石油禁令」成為了一個笑柄。

而這種情況對於中國和伊朗來說,顯然是再好不過的。畢竟當下中國正處在發展階段,對於石油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伊朗又因為美國的制裁,無法將石油進行出口變現。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進口大量伊朗石油的行為,不僅讓雙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滿足,還使得中伊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友好,這毫無疑問是一個雙贏局面。

而對於美國來說,這種狀況實際上表現出了一個事實,即美國對於伊朗的制裁已經愈發無力。事實上,除了難以繼續制裁伊朗石油,美國試圖延長伊朗武器禁運期限,以及要求安理會重啟對伊朗制裁的舉動,也遭到了世界各國的反對。這種情況已經透露出了一個信號,即在當下美國已經無法像過去那樣隨心所欲。恐怕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美國恐怕需要重新考慮該如何處理伊朗方面的事務,畢竟當下的世界局勢已經完全不同,美國已經無法在世界上一手遮天。

相關焦點

  • 為了委內瑞拉,伊朗油輪與美國軍艦或在海上對峙
    第一艘油輪「財富」號將於5月25日抵達委內瑞拉海岸,其餘油輪將在五月底至六月初陸續到達目的地。這一不尋常的軌跡立刻引起國際關注。 5月14日,美國白宮高級官員表示,美國密切關注伊朗油輪的動向,正在考慮對伊朗向委內瑞拉運送的燃料採取措施。5月16日,伊朗半官方媒體法爾斯通訊社報導稱其收到消息,四艘美國海軍軍艦已經部署在加勒比海,「可能與伊朗油輪對峙」。
  • 美軍圍堵伊朗油輪惹禍!快艇狼群殺進海峽,開火攔截大批西方油輪
    在不到一年前,英國海軍與直布羅陀當局聯手扣押一艘滿載200餘萬桶石油的伊朗超級油輪,引發德黑蘭方面的激烈反應。伊朗革命衛隊快艇狼群很快在荷姆茲海峽也截獲一艘掛英國旗幟的油輪,就是上圖中的「史丹納帝國」號。
  • 伊朗油輪強行闖關衝向美國後院:天天換名字改塗裝,美軍無法攔截
    此前停靠委內瑞拉伊朗油輪根據美國方面報導稱,伊朗正在用身份的報廢船隻名稱,塗刷到自己油輪身上,用於掩蓋伊朗油輪向全球石油出口的路線。美國方面發現,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公司都在使用報廢船隻的名稱,以掩飾其使用的油輪的路線和身份。文件顯示,伊朗一艘油輪上周抵達委內瑞拉的主要石油港口何塞,裝載了190萬桶石油後,前往亞洲地區。美國船隻監控服務系統使用衛星照片顯示了:伊朗這艘油輪所使用的名字,在2018年在國際航運資料庫已經標記為「報廢」。
  • 油輪被伊朗扣押,韓國出動巨艦解救,該艦曾在海參崴被凍成冰棍
    伊朗可以忍受美國的制裁,但不代表他能接受任何人的欺負。近日,伊朗海軍在波斯灣海域扣押了一艘韓國油輪,給出的理由竟然是,這艘韓國油輪違反了環保條例。伊方表示,涉事船隻載有7200噸石油化工原料,因屢次違反環保條例,造成環境汙染被扣。不過這個理由實在太過牽強了,根本無法令韓國信服。
  • 伊朗與韓國尚未就「被凍結資金」和「被扣押油輪」問題達成一致
    新華社德黑蘭1月11日電(記者夏晨)正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訪問的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崔鍾建11日分別與伊朗外交部長扎裡夫、中央銀行行長赫馬提就「被伊朗扣押的韓國油輪」和「伊朗在韓被凍結資金」問題舉行會談,目前雙方尚未就此達成一致。
  • 大批油輪浩浩蕩蕩赴華,美艦出發準備故伎重施,接下來一幕傻眼了
    委內瑞拉石油危機據媒體報導,近期委內瑞拉大批油輪浩浩蕩蕩赴華。據環球網報導,委政府恢復向中國出口石油。中石油油輪在11月份開始在委內瑞拉裝油,美國制裁政策並沒撤銷。就目前而言,委政府已經不顧美的勢力,向外界出口石油。
  • 伊朗還是動手了!一艘滿載炸藥艦艇,朝著油輪加速發起衝鋒
    對於此次沙特油輪遭到襲擊,除了沙特之外,其他國家也對此表示擔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今年疫情全球肆虐,沙特自然也在範圍之內,而沙特盛產石油,每年運往全球各地的石油數量佔據多數,因此這次沙特的油輪被炸,再加上今年的國際局勢不算太好,石油價格更有可能就此抬高,因此對於此事,外界也是多有擔心。
  • 伊朗先救後扣一艘外國油輪 指認其走私燃料 未披露國籍
    聲明說,那艘船有200萬桶燃料的裝載能力,船上有12名外籍船員,落網時正在向其他外國船隻運送走私燃料的途中,而燃料先前由伊朗的小艇送來。伊方沒有發布更多遭扣押油輪的細節。伊朗國家電視臺援引伊斯蘭革命衛隊聲明報導,革命衛隊發現那艘油輪走私燃料100萬升,相當於6200桶,而後法院下達扣押命令;油輪幾天前由伊朗方面搭救。
  • 委內瑞拉派軍艦接應伊朗油輪來援:沒裝一枚飛彈仍讓美艦不敢現身
    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之後,對外政策越來越強硬,幾乎是四處點火,原本美國與委內瑞拉的關係就已經非常的緊張,現在變成了勢同水火,在2020年5月的時候,伊朗派出油輪向委內瑞拉運送燃油等,以便解除委內瑞拉國內的燃油供應危機,結果美國竟然叫喊著要實施攔截,但是這個事情最終有驚無險,當伊朗油輪接近委內瑞拉海岸的時候
  • 袁世凱和司馬懿同樣是「偷天換日」,為何唯獨袁世凱成為歷史笑柄
    為什麼二人同樣是偷天換日,也同樣是竊取了皇權,為什麼下場卻不同?而袁世凱成為歷史笑柄,而司馬懿卻安然無恙,死後,也被子孫追王拜帝。成為歷史的一段佳話。袁世凱稱帝但是袁世凱復闢的醜劇很快就得到了全國上下的聲討和唾罵,隨後,南方各地起義,使的僅僅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之後就不得不宣布取消帝制,之後沒過幾個月,袁世凱就因尿毒症加重,在憂鬱中而亡,至此,袁世凱也成為了一個短命皇帝,僅僅才八十三天,成為歷史的一個笑柄。
  • 逮捕他國政要人物: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伊朗在阻止川普連任
    都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了,信息的傳播和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又是如此重大的國際新聞,可謂瞬間就讓全球每個角落的民眾都知道伊朗的舉動。如此體現伊朗國家意志和行為的舉動,至少伊朗給自身做了一次活廣告,也即伊朗不會屈服於本屆美國政府的淫威,將與美國本屆政府死磕到底。
  • 扣押韓國油輪 重啟核活動 美伊對峙又升級了?
    針對伊朗扣押韓國油輪事件,1月5日,韓國外交部召見了伊朗駐韓大使,敦促伊朗儘早釋放油輪及其20名船員。韓國外交部發言人崔泳彬還在記者會上表示,將儘快向伊朗派遣工作代表團,談判解決相關事件。美國國務院指責此舉是挑戰航行自由權,呼籲伊朗儘快釋放油輪。
  • 油輪接連遇襲 幕後黑手到底是誰?
    央視網消息:13日,兩艘油輪據稱在阿曼灣海域遭水下武器襲擊發生爆炸、船隻起火。據伊朗媒體報導,事件發生後,伊朗方面參與營救,並將兩艘油輪上的船員安全轉移。而美國官方則再次指責是伊朗實施了這起襲擊,對此伊朗方面予以了嚴厲駁斥。
  • 阿聯作為伊朗的死敵,為何「心甘情願」的幫伊朗洗錢?
    另外,兩國邊境原本就有「共享」油田,伊朗通過輸油管道把石油送進伊拉克,也不是什麼難事。 還有一點很多人沒注意,那就是伊朗向伊拉克出口電力,考慮到伊朗都是火力發電,等於是將石油天然氣變相的賣了出去。美國當然知道,但駐伊美軍都在伊朗飛彈的射程之內,美國投鼠忌器,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 伊拉克油輪駛入波斯灣,船體被發現水雷,伊外長:美編造開戰藉口
    這枚不明水雷是何種水雷暫時未知,幕後兇手也不清楚,但是與水雷被發現的同日,伊朗外長發表推文,表示美國計劃「編造開戰藉口」,雖然未提及伊拉克郵船的水雷,但聯想去年的波斯灣「水雷事件」。到底誰在伊拉克油輪上安裝了這枚不明水雷?這枚水雷的目標只是伊拉克的油輪還是一場美國去年未成功的「洗衣粉」事件的後續?幕後指使已經不言而喻。
  • 美伊「油輪遇襲」對峙升級,媒體擔憂「擦槍走火」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兩艘油輪在阿曼灣遇襲事件繼續發酵,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16日首次公開將之歸咎於伊朗,並呼籲國際社會對襲擊採取「決定性立場」。法新社16日稱,這是油輪在波斯灣重要航道遇襲後,穆罕默德首度針對沙特與伊朗緊張對峙升級發表評論。
  • 甘當美國「反伊」炮灰,文在寅自討苦吃,伊朗抓住把柄扳回一局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和伊朗的關係逐漸惡化,危險局勢不斷升級。韓國作為美國的「小弟」,一直在各種戰略領域對美國言聽計從,更是充當上了美國「反伊」馬前卒,將伊朗出售石油給韓國後,存在韓國銀行的貨款直接凍結,讓伊朗受盡了折磨,也讓韓伊兩國結下了「梁子」。
  • 伊朗成功從內部瓦解美國海灣盟友,已有一國願意牽線搭橋
    伊朗總統的表態針對的正是近期美國計劃組建和護航聯盟的舉動,魯哈尼此前就曾在官方網站上公開表示「緩和局勢對所有人都有利」,希望美國意識到組建護航聯盟的錯誤所在;同時不點名指責了以色列,稱有些國家試圖搞亂波斯灣局勢。
  • 當著美軍的面「暗度陳倉」,大批油輪越洋而來,這次誰敢動手?
    三大反美急先鋒達成統一戰線美國是世界上當之無愧的第一軍事強國,有11艘核動力航母保駕護航,美國行使海上霸權時格外有底氣。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美軍穿行於全球各大海域,名為保護世界和平,實則藉機威懾假想敵。
  • 疫情 | 澳洲出現首宗新冠肺炎死亡,對伊朗旅遊禁令已實施,美國發生首宗新官肺炎男患者死亡
    聯邦衛生部長亨特周六在墨爾本新聞發布會上,下達對伊朗的旅遊禁令。禁止來自伊朗的外國人入境,禁令實時生效。與此同時,亨特宣布從伊朗返回澳大利亞的公民,永久居民及以他們的直系親屬必須自我隔離14日。亨特表示根據有關對中國旅客先前作出的決定,政府會將旅遊風險提升至第四級。對伊朗的旅遊風險也提升至第四級,即不要到伊朗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