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觀音菩薩直屬部隊的真相——京都三十三間堂

2021-02-18 佛教建築

前言:

我是小程,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密教千手觀音的座下勇士們,二十八部眾。為何是千手觀音呢,因為我們漢傳佛教流傳至今的密法在留下四部,其一即為千手觀音的大悲咒法,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寺院中的千手觀音,以千手作為開題,帶有緣的讀者們去欣賞去追求真言宗秘密曼荼羅的世界。

上圖即為千手二十八部眾,我們平時經常說天龍八部,其實還有二十八部。我們來看一下蓮花王院(即三十三間堂)的本尊千手觀音:

日本慶派造像的傳世之作

在介紹三十三間堂之前我們可以來先看一個視頻哦:


沒錯,這個就是在日本京都舉辦的日本全國弓道大賽,大賽的地址就是在這神秘的三十三間堂前。這三十三間堂的信息網上很多了,我就不羅嗦,直接看重點:三十三間堂(さんじゅうさんげんどう)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天台宗妙法院境外佛堂。建物之正式名稱是蓮華王院本堂(れんげおういんほんどう)。本尊千手觀音、開基(創立者)為後白河上皇。原為平清盛受後白河上皇之敕命,在上皇的離宮・法住寺殿內創建的佛堂。京都一間為1.8米,故江戶年代以前的三十三間堂約59.4米長,江戶年代曾於此比試六十米遠距離射箭(一般比試為27米),現建築長度倍增為120米,仍稱之為「三十三間」。洛陽(不是我們中國的洛陽啦,使日本的京都,因為是模仿大唐的洛陽城建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17番。請看圖:


參加弓道比賽的大部分是女生,身穿傳統服裝,按照弓道的精神和理念去制心一處發出超越自我的力量,這一傳統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日本人保留了下來。


有點跑題,直接說重點,接下來我引用臺灣圓光佛教學院的samliu教授(魔王)的講述,加圖片來解說千手二十八部:

一、 「明咒神部」-密跡金剛士烏芻君荼央俱屍


「密跡金剛士」,佛陀的「御前一品帶刀侍衛」,正名為「執金剛神」,俗稱為「仁王力士」。與凡人侍衛不同的是,祂兩不需帶刀,一對鐵拳天下無敵。其實執金剛神本只有一尊,但後來變成寺院門神後,為了左右對稱,所以變成了二尊-「密跡金剛、那羅延力士」 。
上圖為密跡金剛力士
上圖為那羅延堅固王

 

「烏芻君荼央俱屍」這位是誰?……不不,應該說"祂們"是誰?其實這7字代表了3位明王。因為印度的偈語大多是7字一句,所以就壓縮成-「烏芻=烏樞沙摩明王、君荼=軍荼利明王、央俱屍=馬頭明王」。

「馬頭明王」是觀音渡化畜生道的化身,在日本,以前是被當成交通平安神,隨著時代演變,現在則被當成寵物保護神來拜,也算是轉型成功,能在民眾心中常存的代表明王之一。

 

「軍荼利明王」,亦被稱為是觀音菩薩的化身。而「烏樞沙摩明王」、則在敦煌密教壁畫題材中,隨著變相圖,常出現於觀音左右兩側下方。並腳踏著「歡喜天」夫妻檔,代表降伏魔障!

 

二、「神咒使者部」-八部力士賞迦羅


說到八部力士,相信大家馬上聯想到《金剛經》的「八大金剛」。而「賞迦羅」,亦是「金剛使」的通稱。但與其認為祂們是「八大金剛」,魔王(作者samliu老師)還是支持《百寶抄》中認為是「八大金剛王」,也就是「八大明王」。畢竟明王本就有「使者」、「佛之僮僕」的涵意。

 

大家也許會質疑,如果祂們是八大明王,這樣「軍荼利(大笑明王)、馬頭」不就與剛剛的「烏芻君荼央俱屍」重複了嗎?但其實在最早的《千手經》中才沒說啥八部力士,而是「諸眷屬賞迦羅」=「眾明王與使者」啦。

 

三、「大力天部」-魔醯那羅達


「魔醯首羅」亦名"大自在天",也就是溼婆神。「那羅達=那羅延天」則是毗溼奴神。加上下面還有位「梵摩三缽羅=大梵天」,這樣巧,印度神話中三個帶頭大哥全到齊了。

 

雖然說整個印度最強最頂的三位大神都在觀音手下打工,但實際上「大自在天」與「那羅延天」在佛教的地位卻有點像退休領高薪的肥貓一樣,高掛其名但不見作為,純粹是個「招牌」來著,反而是在印度教中被冷落的梵天,在佛教中卻生龍活虎到處串場呢。

 

四、「曠野鬼神部」-金毘羅陀迦毘羅

「金毘羅陀=金毘羅」。這位是夜叉族的神將,金毘羅在《金光明經》中稱為「曠野金毘羅」。《佛說灌頂經》則稱祂為「威如王」。

 

這位夜叉神的地盤在墳場與山林,看到不小心闖入祂地盤的人就收個保護費,因為收多保護費,祂的腎就不好了!為何呢?因為「人肉鹹鹹」嘛……沒錯,祂是吃人Der!但後來被佛教化後,佛陀承諾幫祂天天準備愛心便當,就改吃素了。這就是為何僧人「出食」時要念:「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  


 

「迦毘羅」,也是夜叉族的神將,《百論疏》:「此雲黃頭仙,亦云金頭。」,所以在三十三間堂才稱祂為「金大王」。看來是金髮美男一枚,那天再來將祂動漫化,肯定迷死不少少女……


上圖為 金大王

 

日本入唐的留學生常曉法師,曾將此尊護法神帶回日本,並備註祂是鳩摩羅什在印度求學時的隨身護法神。又劉宋時期,從罽賓國來到建業城的三藏法師"曇摩蜜多",也在其暫住的「祇桓寺」畫了這尊夜叉大將,這代表「迦毘羅」的確曾以護法神的身分流行於南北朝,但後來長江後浪推前浪,祂就這樣消失在沙灘上了……

 

五、「水神部」-婆馺婆樓那


婆馺是"魚",婆樓那則為"水天",之前魔王在介紹龍族時提過"龍"有五種:「象、馬、蛇、魚、蛤蟆」、而在這五類龍王中,婆樓那龍王正好是魚龍王,因此"婆馺婆樓那"除了代表佛教中的"水天"外,亦具有龍王的身分。無怪乎,水天的造型多呈龍王的象徵:「多頭蛇背光」,座騎則為印度傳說中的巨魚-「摩羯魚」。

 

但大家可能對婆樓那很陌生,其實祂可是帝釋天的親弟弟,以希臘神話的地位來說,就是「海神波士頓」。在古印度那是一整個威風呀,但後期在印度神話的地位逐漸降低,連帶的來到佛教後更變成「B咖神」了,魔王猜想,是不是因為水天是阿修羅們最崇拜的老大哥,所以才……可見政治這條路重點在選對邊呢!

 

六、「善神部」-滿善車缽真陀羅


「滿善」:《阿吒薄俱元帥大將上佛陀羅尼經修行儀軌卷》:說他是「四十二部羅剎王之首。」

 

羅剎在印度神話中雖然欺負過夜叉,但來到佛教後,反而握手言和,成為一同搗蛋……ㄜ,是一同歸於毗沙門天王麾下啦……因此《孔雀王咒經》才說:「夜叉大將羅剎王。滿善、寶善、車伽羅缽羅…」可見這兩種半神族已經「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了。

 

「車缽」-車缽羅婆,字忍德脫。《佛說灌頂經》說祂是專職「除不吉祥。鳥鳴、惡夢、野獸變怪」的7神王之一。

 

「真陀羅」雖然也可翻譯成"天龍八部"的歌神「緊那羅」,但其實這本《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亦有翻出「緊那羅」。既然如此,那斷不會犯「同神雙名」這種低級錯誤,所以祂應該就是十二藥叉神將中的「真陀羅大將」無誤。

 

在三十三間堂,塑佛師則將「滿善車缽真陀羅」,認為是「滿善車王」或「滿仙人」,OMB!其實他是三位神吶!!!



 

七、「神將部」-薩遮摩和羅


「薩遮」在《佛說灌頂經》中是能保佑佛弟子「遇難得福、萬事吉祥」的33位大神將軍之一。在這些大將中有三位花木蘭,名字便為「薩遮摩、毘藍婆、持瓔珞」。

 

當然「薩遮摩」長怎樣,經典沒說,我們也不知道。但「毘藍婆」到是常出現呦!在那呢?在唐代的城門上都會放置一尊「兜拔毗沙門天」,而這位「毘藍婆」就負責從地上扛住天王雙腳,真不愧為女漢子,怪力無雙呀……

 

「摩和羅」也是33大神將軍的一位,與「薩遮摩」是同事,所以也歸類到「神將部」,但在三十三間堂卻將兩人搞混,「摩和羅」變性成為「摩和羅女」,還將祂塑成「阿媽」的造型,老婆婆上戰場?你當在演「楊門女將」嗎?

 

八、「鬥戰神部」-鳩蘭單託半祇羅


「鳩蘭單託」是四天王28大將之一,同事中比較出名的有-北天第一福將「散脂大將」與南天第一忙將的「韋天將軍」。

 

而「鳩蘭單託」的別號很狂,在《佛說灌頂經》為「戰無敵」,《金光明經》則稱他為「常戰勝」。看來戰鬥力應該是與三國無雙中的呂布同等級無誤。

 

「半祇羅」又名「般遮羅」,般遮是「5」,羅是「綁、執」,這是啥意思?難不成代表這位夜叉喜歡將人五馬分屍嗎?哎呀,其實這代表祂髮型很可愛,是五根衝天炮辮啦。

 

半祇羅又名「密嚴」,是8大夜叉之一,亦是毗沙門天王「今生」的拜把兄弟。天王出巡時,這八位弟兄總齊集在祂「毘」字軍旗麾下,一起降妖伏魔,巡行天下,例如敦煌乃至於中亞流行的「行道天王圖」中,便有著「祛邪招吉」的含義。

 

九、「山神部」-畢婆伽羅王


「畢」是「廣」,「婆伽羅」亦云「摩迦羅」,是「獼猴」的意思,所以《金光明經》中的護法鬼神眾也有個「獼猴王」。在此儀軌法中有趣的是將「畢婆伽羅」歸類於「山神」,這有沒有讓大家腦袋忽然感覺靈光一閃?《西遊記》的孫悟空不也是從花果山的石頭中蹦出來的嗎?難道畢婆伽羅與大聖爺是親戚?

 

而說到「畢婆伽羅」的形象,魔王認為與奈良興福寺八部眾中的「畢婆迦羅」兩者應為同神。這時有人會問啦:「興福寺的畢婆迦羅不是代表龍王嗎?」

 

是的!就官方角度說沒錯,但翻遍經典還真找不到一位龍王叫「畢婆迦羅」。況且不只沒龍王,興福寺八部眾也沒有「夜叉」!而是以「鳩盤荼」來替代,所以不能單純的將之認為是官方版的「天龍八部」!要知道,這世界上太多不按經典儀軌來造像的佛師了,例如現在文中所提的三十三間堂不就是最佳例子嗎?


 

十、「流行神部」-應德毘多薩和羅


「流行神部」?乍看之下,沒想到觀音這家公司如此多元化,還有「POP」的娛樂擔當部門?ㄜ……其實這個「流行」,魔王認為應該意指「瘟疫」或是「怪病」的病毒防疫中心……

 

「應德毘多」又稱為「白鬼」。哎喲,怎感覺毛毛的…《大佛頂陀羅尼斷諸神咒術》:「注云應德。古雲離愛著天」,噢~還好,「離愛著天」聽起來比較名門正派……但《注大佛頂真言》又說:「離愛著天。古雲起屍鬼」!!

 

起屍鬼是啥?印度傳說中的Vetala,是種附在屍體上,藉屍活動的鬼,又作韋陀羅鬼、迷怛羅鬼、鞞陀路婆鬼。意譯作厭魅、起屍、死屍。看來是殭屍無誤呀,該不會是因為殭屍身出白毛,才稱祂為「白鬼」?

 

「薩和羅」據《灌頂三皈五戒帶佩護身咒經》記載:四天王會派遣36神,隨身護持皈依三寶者,其中「薩和羅,名善至,主百怪也。」這代表薩和羅也是管理一切奇異非常理之事的鬼神,難怪這個部門叫「流行神部」!!

 

十一、「那含天部」-五部淨居炎摩羅


從部名可以看出,這是位居色界最高級「四禪天」中的天人,由於「四禪天」又分五重天,所以合稱「五部淨居天」。這裡遠離一切欲望,所以只有聖人可以居住。

 

「炎摩羅」則為「焰摩天」,是掌管冥府地域的神祉,因此釋義中將「淨居」與「焰摩天」視為一體兩面之神,如果天下人善行多,則現淨居天以禮待之。如果天下人惡行多,則現焰摩天以法治之。

 

不過呢,這種一體兩面神的論點,魔王卻覺得頗牽強!其實「空居天」中的「夜摩天」亦與「焰摩天」的發音相同,也許古德將這兩者混淆了,才有一體兩面之說。正確答案應該是「淨居天」與「夜摩天」,這代表了「無色界」與「色界」的一切天人。也較符合「那含天部」的涵義。

 

「淨居天子」在畫像中常以莊嚴的天人形象出現,比較有名的則是興福寺中八部眾的老大(戴象皮帽那位),但三十三間堂的「五部淨居天」卻是位手持雙刀流的將軍,因此當初吉川英治版的「宮本武藏」電影,才選在此地拍攝吧?與傳說中「二天一流」的劍豪相呼應。


 

十二、「梵天部」-梵摩三缽羅


梵摩是「淨」、三缽羅是「應」,其實都是大梵天王的別名,因此梵摩三缽羅便代表由大梵天王帶領的梵天眾。


 

十三、「帝釋天部」-釋王三十三:

統治欲界三十三天的帝釋天。


十四、「天女部」-大辨功德娑怛那:


這天女部其實有三人:辯才天、功德天、娑怛那譯為「隱形」=摩利支天。

 

想當初魔王看了三十三間堂將這尊女神稱做「大弁功德天」時,十分納悶,辯才天、功德天應該是兩尊不同的女神,那為何如此稱呼?更為了定義祂而頭痛萬分。直到看到古德的數據,才知道其實此尊名應該是「大弁、功德天」,沒加個分號天差地別呀!!

但後人不察,乃至於官方專書與佛學辭典均認為「辯才天」的別名是「大辨功德天」。所以說這真是誤會大了……


 

十五、「乾闥婆部」提頭賴吒王:


即持國天,統領樂神「乾闥婆」。


十六、「神母部」-神母女等大力眾


神母女即鬼子母,大力眾則為她那五百個夜叉兒子。雖說是鬼子母,但三十三間堂卻將她塑的很奇怪!乍看之下似男又似女,還手拿一對小銅鈸,反而鬼子母的標準配備「石榴」與「小孩」卻不見了,魔王真想大喊:「還我石榴姐~~~」


 

十七、「薜荔他部」-毘樓勒叉王:

即增長天,統領餓鬼「薜荔他」。


上圖為毘樓勒叉王

十八、「護世天部A」-毘樓博叉毘沙門:

毘樓博叉=廣目天。毘沙門=多聞天。



 

十九、「鳥主部」-金色孔雀王


一般書籍,包括三十三間堂的官方專書,都認為祂是「孔雀明王」。但真是如此嗎?如果祂是明王,階位怎可能排在NO.20?至少也應與「明咒神部」相同。

 

再說了,祂是「鳥主部」,這代表很單純祂就是一位「孔雀中的王」。因此魔王認為,金色孔雀王其實是觀音的座騎,觀音由於是蓮華部的部主,所以騎孔雀,而敦煌密教圖像中也將「孔雀王」與「金翅鳥王」畫入千手觀音變圖的兩側當眷屬。


 

二十、「大仙部」-二十八部大仙眾


在釋義中認為「二十八部」其實就是28星宿。但三十三間堂卻以「婆藪仙」為代表,這是為何呢?

 

「婆藪仙」,也就是是阿私仙人啦, 祂是印度神話中「七聖仙」之一,《梨俱吠陀》第七卷的持有者。而這七仙人又代表了北鬥七星,嚴格來說「摩利支天」如果碰到「婆藪仙」,還要喊祂一聲「叔叔」呢!

 

而「婆藪仙」又常與妹妹「吉祥天」常出現在密教觀音系列的變相圖中,傳說是因為觀音曾向祂請法,但「婆藪仙」吝法不教,觀音只好投奔彌陀學院。等到觀音成就後,就現千手千眼相降伏「婆藪仙」,並收為部下……

 

真慘,這劇情有點像昔日調皮的學生總被老師處罰,多年後,老師依舊是老師,學生卻飛黃騰達回來當校長般的囧展開呢。


 

二十一、「大藥叉部」-摩尼跋陀羅


《大日經疏》曰:「摩尼跋陀羅,譯曰寶賢。」八大夜叉之一,換言之亦是毗沙門八兄弟之一。但有別於其他兄弟愛降妖除魔,這位仁兄酷愛撒錢!

 

難不成在「行道天王圖」中手上拿寶珠的就是祂?《寶賢陀羅尼經》中即說,只要能持此咒,祂便保佑你「隨願獲得金銀珍寶悉皆如意。」不愧是來自於「金銀島」的「土豪金」,出手就是闊措!

 

二十二、「方伯藥叉部」-散脂大將弗羅婆


「方伯」代表「四方」,也就是《重編諸天傳》中的28部眾最高級的4位幹部,「東方樂欲大將」、「南方檀帝大將」、「西方善現大將」、「北方散脂大將」。合稱為「匡野四將」。

 

「散脂大將」,八大夜叉之一。而說到這位大將,真的是「人生勝利組」的最佳代言人,詳情請翻閱魔王之前介紹祂的專文,你便體會啥是「贏在起跑點上」的金字塔頂端份子。

 

「弗羅婆」亦名「滿賢、滿願」。八大夜叉之一,《佛說寶藏神大明曼拏羅儀軌經》認為這八兄弟中,滿賢負責北方財位。在曼荼羅中的形象則雙手持弓,看來是位「武財神」吶!所以魔王推斷「行道天王圖」中,天王身後8隨從,向著天上的邪鬼張弓射箭的那位,可能便是滿賢大將。

 

二十三、「蛇龍王」-難陀跋難陀


難陀、跋難陀即是魔王介紹過「誰讓我不開心,就請你去住消波塊海景第一排!」的「開心兄弟」雙龍王,三十三間堂以哥哥難陀龍王為代表。


 

二十四、「海龍王部」婆伽羅龍伊缽羅


與開心兄弟同為八大龍王之一。「伊缽羅」又稱「香葉龍」,這位龍王的實際地址在《大唐西域記》中已被玄奘「路透」過了。大家有去巴基斯坦的塔克西拉時不妨去找祂泡泡茶。

 

而「婆伽羅龍」即是專生女兒的「沙竭羅」,正好這兩位都主司降雨,所以統稱「海龍王部」。三十三間堂以沙竭羅龍王為代表。


 

二十五、「非天眾部」-修羅乾闥婆:

阿修羅、乾闥婆。


二十六、「非人眾部」-迦樓緊那摩喉羅:

迦樓羅王、緊那羅、摩喉羅伽。

「天龍八部」,這之前我亦有專文介紹,但近期魔王想「舊酒裝新瓶」,讓這八位難兄難弟再度重出江湖,刷刷存在感……


迦樓羅



 

二十七、「雷電神部」-水火雷電神


這不是代表水、火、雷、電四位神。而是雷神「誐羅惹多」、電神「尾你庾」兩位,印度認為這是雷分陰陽,所以又稱火雷神與水雷神,但其實水雷神便是電神。

 

不過來到日本,佛師們又異想天開,不按牌理出牌啦!「三十三間堂」便塑了以日本人熟悉之「鬼」為造型,兩兩相對的「雷神、風神」,更有趣的是這「風雷雙神」還不算在28部眾中呦!祂們在「三十三間堂」中純粹是擔任類似「門神」的角色,但此創舉亦衝出「雷神、風神」的高人氣,這又是後話了……


 

二十八、「下地鬼神部」-鳩盤荼王毘舍闍


近代中國如說女人很醜,總罵她「母夜叉」、「女羅剎」!但唐朝時可不是這樣罵的吶!畢竟印度女性的夜叉與羅剎,那可是美人中的美人!你叫她們夜叉羅剎不是在讚美嗎?那該怎罵呢?正確來說應該罵:「妳這鳩盤荼!!」是的,鳩盤荼正是「又老又醜」的代表役。

 

「鳩盤荼」是南方增長天王管理的鬼類之一,以食人精氣維生,譯作「甕形鬼、冬瓜鬼」。因祂下身狀如冬瓜,行走時陰囊重到必須置於肩上,坐下時則盤據在身前,這種滑稽的樣子到有點像日本的「狸精」呢!又因為陰囊很大,所以認為人之所以夜晚作「淫夢」,便是鳩盤荼壓在身上作祟,所以又稱「厭媚鬼」。

 

「毘舍闍」《孔雀王咒經》:「梁雲顛鬼。」但祂可不是「瘋鬼」,而是餓鬼中的高階種族-「食屍鬼」!女性則叫「畢舍質」。有一說祂們本體是「鬼火」,這可能是因為鬼火總是出現在墳場,又墳場亦是毘舍闍的「Eat buffet」吧?

 

仔細算算,這28部眾其實嚴格算是81部眾,包天包地包山包海,上到高幹下至城管,非常全方位!

如果您沒有去過三十三間堂,一定要去看一看呀,因為千手觀音手下的部隊都在這裡啦,受香火這麼久很靈驗的。



欣賞一下日本古代仏師的精湛雕工:

三十三間堂的內部分布:

本文轉載自微信訂閱號《古代佛教工巧研習社》

點擊「閱讀原文」跳轉


長按二維碼


關注微信號「佛教建築


如加入「佛教建築研討」微信群

請先加群主微信


相關焦點

  • 觀音菩薩直屬部隊的真相——京都三十三間堂
    日本慶派造像的傳世之作三十三間堂(さんじゅうさんげんどう)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天台宗妙法院境外佛堂。京都一間為1.8米,故江戶年代以前的三十三間堂約59.4米長,江戶年代曾於此比試六十米遠距離射箭(一般比試為27米),現建築長度倍增為120米,仍稱之為「三十三間」。洛陽(不是我們中國的洛陽啦,使日本的京都,因為是模仿大唐的洛陽城建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17番。請看圖:
  • 京都三十三間堂
    我在我的手機相冊裡翻了翻,想了想,如果可以,京都的三十三間堂吧。當然,對它的推薦有些分裂。喜歡的人待它如白月光,比如我;1001尊觀音,在一座外表極其簡素的廟堂內,如同明星頒獎似的齊聚一堂,滿滿當當,這是怎樣的震撼和深藏功與名呀。如果不喜歡的話,就會覺得很沒有意思;而且三十三間堂內部是不能拍照的,繞著佛像只單純走一圈的話,大概15分鐘就能走完。
  • 三十三間堂
    我在我的手機相冊裡翻了翻,想了想,如果可以,京都的三十三間堂吧。當然,對它的推薦有些分裂。喜歡的人待它如白月光,比如我;1001尊觀音,在一座外表極其簡素的廟堂內,如同明星頒獎似的齊聚一堂,滿滿當當,這是怎樣的震撼和深藏功與名呀。如果不喜歡的話,就會覺得很沒有意思;而且三十三間堂內部是不能拍照的,繞著佛像只單純走一圈的話,大概15分鐘就能走完。
  • 天何言歷史美術專題 | 日本京都三十三間堂眾像欣賞
    三十三間堂坐落於日本京都市東山區七條,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本殿,現隸屬於附近的京 都妙法院,為日本天台宗的寺院。這座大殿如同一個長廊,進深 17 米,寬 120 米,有三 十三間之闊,所以又名三十三間堂。它是日本乃至世界現存最寬的木構大殿。
  • 【玩樂】原來古老的京都也有紅燈區和女僕~
    下午還要繼續前行啊,前往三十三間堂15:00  再次來到鴨川,看這個天氣,又快要下雨了,這種感覺很像柯南的那集劇場版《迷宮的十字路口》鴨川河殺人事件。三十三間堂(8-17時)  門票:600日元網址:http://www.sanjusangendo.jp/地址:京都市東山區三十三間堂廻り町657
  • 連載 | 三十三觀音相:14.青頸觀音
    或釋為表三十三身中佛身。青頸觀音又稱青頭觀音,是觀音菩薩三十三應化身之一。相傳有個叫賈一峰的商人夢見一位一首三面的青頸菩薩對他說了四句偈語:逢橋莫停舟,逢油即抹頭。鬥谷三升米,青蠅捧筆頭。賈一峰按菩薩的指點平安回家後,頭抹香油與妻子一起睡覺,晚上前來殺他的康七因聞到香油而誤殺了自己的情婦賈妻。官府懷疑賈一峰殺了妻子,要將他打入死牢,就在縣令落筆時,一群青蠅飛來抱住筆頭。
  • 731部隊的真相(附視頻)
    8月13日,日本NHK電視臺播放了專題片《731部隊的真相》,首次公開並完整還原了當年731部隊製造毒氣彈、進行人體實驗的滔天罪行。昨天,正值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2周年,專題片《731部隊的真相》開始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內循環播放。
  • 京都|古都夏日的旅行衣櫥+行走地圖
    在京都坐咖啡館,在鴨川跳躍石子過河,在寺宇間歷唐宋百年,野園地的黃昏餵小鹿…… 時隔三年,舊地再遊。這次放下了大多數明信片裡的經典景色,下一日的去處,就和朋友們前一夜,喝著黑霧島、翻翻雜誌聊出來了。但這條綺麗又復古的花卉刺繡短裙,卻因太適合京都而不肯捨棄。
  • 三十三觀音像,觀世音菩薩轉世妙善公主的故事
    乘雲中之龍,以龍譬喻觀音之威德,是三十三身觀音中的天龍身。相傳東海有一種頭像龍身像龜的怪物經常危害人間。觀音菩薩知道後,大發慈悲之心,決定為民除害,便來到東海將怪物降伏,並躍上龍頭怪物的背上現出寶相。於是,從此過上了太平日子的百姓便塑了一尊腳踏龍頭怪物的觀音菩薩像供奉起來。表示觀音菩薩法力無邊,樂於為民除害,保佑眾生安居樂業。
  • 快吃了這篇日本京都遊記
    ▼公交206路:三十三間堂站下三十三間堂算是日本國寶級的古建築,是世界上第一長的木結構建築。因為用34根梁柱把大殿隔成33間故而得名。三十三間堂會承辦很多日本的傳統節日活動,遠射節剛剛結束,可惜我們都沒有趕上,不過寺廟的廊柱上仍可以看見當年的武士們脫靶的箭痕。
  • 住上被愛馬仕、星巴克追捧的町屋才是最地道的京都打開方式
    坐落於古寺廟原址之上的櫞舍 三十三間堂是櫞舍隱系列在京都的新作,毗鄰四季酒店、京都國立博物館、三十三間堂及凱悅酒店,步行數分鐘可達周邊主要地鐵及公交車站。櫞舍 三十三間堂共有2間臥室,配備有以1,000支埃及棉打造的舒適床品;最具特色的庭院風呂不僅提供高級定製款浴巾、毛巾套件、澳洲純天然定製洗浴用品,還能讓你在此充分領略和式庭院的溫婉動人。
  • 精彩呈現 | 歷代觀音造像53品,恭賀觀音菩薩聖誕
    類似者在日本京都藤井有鄰館也有一件,相傳出自陝西三原。響堂山石窟北齊石雕 觀音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藏南宋木雕彩色 罕見的楊貴妃觀音菩薩像 南宋 白檀木雕刻 彩繪  像高 114.8 cm京都泉湧寺觀音堂供奉此像為南宋時期白檀木雕刻,傳說唐玄奘為楊貴妃祈願冥福,敕雕刻師依據楊貴妃姿容而雕刻
  • 【攻略分享】吳大俠的短暫日本行(京都)——京都東部線路
    ,梅田站裡找去京都的JR線有點兒繞,注意看指示牌,也可以多問問,只要拿著地圖,指指京都的字,他們基本上都知道。 大阪去京都有很多種方法,JR或者阪急都可以,終點基本都是在京都站。車有普通和快速之分,第一天去京都時,不知道西瓜卡可以刷,還特意去買了票,問工作人員怎麼買票時,買多少錢的票時,她說按560就可以,就是560日元的券就行了。
  • 去完日本才發現,柯南這部劇場版簡直就是地道的京都攻略!
    柯南一不小心都更新到900多集了,而小麥還是記得那個陪我成長的柯南永遠說著「真相只有一個」。讓我們來一場特殊的旅行,跟著柯南的腳步,看看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現實場景可以看到京都的車站就跟電影裡的一模一樣!一出站還可以清晰的京都塔!三十三間堂
  • 京都紀行——訪京都國立博物館
    宋 李公麟(傳) 維摩居士圖 京都國立博物館藏 原標題:京都紀行   京都國立博物館(Kyoto National Museum),始建於1897年,是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以其豐富的亞洲藝術品收藏而著稱
  • 史上最耿直的京都甜品咖啡店攻略,30間任你選
    說來也是神奇,這麼一家沒有堂食、只能預訂的店是京都各大米其林、高級料亭的長期供應商,也是很多遊客慕名來到京都指定要訂購的果子店,在日本食評網tabelog上評分位列全日本第一(甜點和果子類)。友情提示:嘯月的果子偏甜,適合搭配抹茶一起享用,但由於他家沒有堂食,建議先找地方配好抹茶再品嘗。
  • 京都日本寺院盤點:不知道這些寺院,可能對日本的佛教文化不了解
    秋天楓葉景色非常漂亮清水寺清水寺位於京都東部音羽山的山腰,始建於778年,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曾數次被燒毀並重建,後於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知恩院日本京都的一座神聖寺廟,始建於1234年,創始人為法然上人,在京都的寺院中規模最大,為淨土宗的總本山。西元1175年由法然上人創建,主堂能容3000多人參拜,院內有日本最大的大門,還有日本最大的巨鍾,重達74噸,需要17名僧人同時努力才能敲響它。
  • 日本紀錄片《731部隊真相》到底講了什麼
    8月14日9點,也就是在日本投降72周年的前一天,日本國內NHK電視臺(日本放送協會)播出了一則接近50分鐘的紀錄片,名叫《731部隊真相》,一時引起日本國內外的轟動。NHK播放《731部隊真相》片頭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的敏感神經一時間被深深刺痛,他們強烈指責NHK電視臺捏造歪曲歷史,而中國方面卻一致對NHK電視臺這種實事求是看待歷史的行為表示一致的讚賞,畢竟,作為一家在日本頗有影響力的公共媒體,在日本投降72周年前一天晚上播出長達近50分鐘的紀錄片,披露日本二戰的罪行,小編認為這是一種進步,也為未來中日兩國友好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