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頂級的編織技術
外觀上已經可以看到Naked天體RCA信號線的超凡脫俗之處,在白色基調下渾身閃耀金光的Naked天體RCA信號線,和Kimber Kable金寶慣用的黑灰褐等外觀色調完全不一樣了,呈現出十足的高貴感。
Naked天體RCA信號線的線身最外層為透明尼龍細絲編織網,但編織的目數非常大,因而可以毫無阻隔地「透視」內裡的結構。線身內可見一條條均勻間隔的金色導線作螺旋纏繞,大家沒有看錯,內裡總共6條24AWG的導線就已經是Naked天體RCA信號線的所有導體了,所有的正負相合接地的導線都由此6條完全一樣的導線負責。而且,每條導線並沒有披覆絕緣材質,外層更不會有另外的屏蔽層。Naked天體RCA信號線的整體結構完全有別於市面上的任何現有產品,Kimber Kable金寶的創造力可說是別出心裁,甚至具有顛覆性的味道。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作為傳輸低電平信號的RCA信號線,為了避免線身感染大氣中的RF射頻和EMI電磁幹擾,通常需要一層甚至多層的編織屏蔽網,對內裡的信號導體作電磁屏蔽,但Kimber Kable金寶的理念卻認為,任何的屏蔽層雖然有一定的抗幹擾作用,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遠遠大於屏蔽帶來的好處(屏蔽會讓聲音變得沉悶乏味)。他們認為自家掌控超過40年的導體纏繞(編織)技術,已讓信號導體擁有優秀的抵禦幹擾的能力,同時還不會出現屏蔽層帶來的影響等問題。事實上,Kimber Kable金寶一直堅守以導體「幾何編織」的方式達到抵消幹擾的效果,從而還原出更活生、更自然和更均衡的音質特點,這種技術理念和音質獲益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赤裸裸的誘惑
另一方面,Naked天體RCA信號線的導體為什麼不用披覆保護呢?難度他們不怕氧化嗎?針對這個問題,Kimber Kable金寶當然是經過深入研究的啦。此6條裸露的導體極低是最高品質的單支高純度銅,經過表面細緻研磨後,先為這些銅導體鍍上厚厚的鉑層,然後再鍍上一層厚厚的金,以防止腐蝕。因此外表上看起來就顯得金光閃閃了。之所以使用鉑作為銅與金之間的擴散屏障,而不是使用傳統鍍金工藝所用的鎳金屬,是因為鍍鎳層的導電性不但比較差,而且鎳還會導磁,從而大幅度劣化信號傳導質量。
那為什麼不直接在銅上鍍金呢?這雖然有可操作性,但將黃金直接鍍在銅上,兩種金屬將相互擴散形成合金成分,而恰恰金和銅的合金導電性卻會變差。而電鍍鉑金層就能完美解決些問題,最大的缺點就是成本高昂貴了很多而已。大家或許不知道,黃金的穩定性非常好,不容易被腐蝕和氧化,因此Kimber Kable金寶用黃金作為導體外層保護和增強導電性能。同時,也是為不使用絕緣層打下基礎。
為什麼不用絕緣包覆呢?因為公認最好的絕緣介質是真空,但現實中是不可能實現商品化的,然後無論是油浸、空氣管,以及使用最普遍的Teflon特氟龍材質,都或多或少存在聲音個性的問題。各種絕緣材質帶來的影響則要關注一個因素:介電常數,也可以簡單理解為電介質儲存電子的能力,用1來表示理想值(真空),那麼絕大多數絕緣聚合物都在2-5之間,比如常用的Fluorocarbon碳氟化合物(特氟龍)為2.1;Polyethylene聚乙烯為2.25。而Kimber Kable金寶在Naked天體RCA信號線上選用了純天然的純棉絲條,因為棉花的介電常數僅為1.3,有著目前常用材料中最接近真空的優異性能。
Kimber Kable金寶通過經驗豐富的技術工人以手工精細編織,以棉條將導體分離並固定,避免「裸露」的導體在任何工作情況下可能出現接觸短路的情況,於是呈現出我們所見到的漂亮外觀。在兩端接頭方面,由於Kimber Kable金寶和德國WBT的緊密合作關係,Naked天體RCA信號線所使用的端子也是WBT為其特別研發製造的,型號為WBT-0152Cu的RCA接頭。同時,Kimber Kable金寶還別出心裁地用紅寶石和透明水晶鑲嵌於插頭的鎖固螺絲上,用於區分左右聲道,加上其純金的外觀,更為Naked天體RCA信號線平添了雍容華貴的氣質。
讓聲音回歸自然
試聽Kimber Kable金寶這款頂級的Naked天體RCA信號線搭配的是什麼器材呢?前端是加拿大ORACLE CD2500 MK4、後端是捷克KR Audio採用T100功率管輸出功率純A類30W的VA350合併功放,音箱則是美國JBL靈敏度高達94dB的S4700。老實講,Naked天體RCA信號線用在這套中端系統有點不太協調,但依然能夠感受到頂級線材帶來的魅力。
加拿大ORACLE CD2500 MK4
捷克KR Audio VA350合併功放
美國JBL S4700
尤其是ABAB對比試聽了精選系列次旗艦KS1036純銀信號線後,Naked天體RCA信號線在原本已經非常不俗的基礎上,以超凡脫俗的表現大獲全勝,光是這一點就足夠讓人目瞪口呆,嘆為觀止。可以說換線如換機,一對信號線,竟然能夠讓一套中端系統擁有了頂級器材的素質。音樂的活生感、樂器的質感、音色、音場縱深立體感、空間中的泛音完整性完全是兩碼子事。重播《Tutti!》的銅管的金黃色澤、鼓聲的彈跳與力度、甚至銅鑔碰撞的金屬感和所激發的空氣感,完全提升到了另一個境界。
很明顯,Naked天體RCA信號線表現出的柔順、流暢、開放、明亮、纖細、空氣感充盈、質感鮮活自然等等特質,這些特質加總在一起,讓Naked天體RCA信號線呈現出極具吸引力的美妙音色。無論聆聽Quatuor Ebène演奏德彪西、佛瑞與拉威爾的《弦樂四重奏》,以及鮑羅定弦樂四重奏演奏舒伯特《死與少女》,弦樂的線條的流暢感柔和似水,聽起來滑順舒暢,即便是快速演奏的樂段,樂器音質和線條感依然清晰分明,柔潤飽滿毫無毛躁感,耳朵也不會有壓力。
另一方面,通過Naked天體RCA信號線,各頻段訊息傳遞的速度感更為一致,聽感上聲音就會更均衡、更順暢也更飽滿。Naked天體RCA信號線的高頻線條十分纖細,細節豐富,表達演奏家演繹時的技巧細緻變化尤為清晰準確。由此可以判斷,無絕緣體包覆、無屏蔽的「裸體」設計,果然可以大大降低集膚效應的發生,有利於全頻的平衡傳導。再者,這樣導體纏繞結構的電容值、感抗值以及磁場效應,都比傳統結構線材更低,好處就是線材對瞬間電流的變化做出更快的反應,而且所受到的電磁幹擾更低,聲音的動態和自然度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了。
好聲音獨步天下
為什麼Naked天體RCA信號線聽起來具有豐富的細節與活生感,又這麼自然親切呢?無疑與它的用料、工藝和結構有密切的關係。這種裸露式的設計能夠帶來快捷的傳輸速度,而且各頻段的傳遞速度更容易達到一致,也即是說不會出現集膚效應。如此一來,低頻與高頻的速度更同步,高頻聽起來就不會過衝,也就不會毛燥或上火了。因此,Naked天體RCA信號線的音質聽起來溫順自然,絲毫沒有拖拉或遲滯的沉悶悶感,而是鮮活與自然,音樂中的強弱與明暗對比均能夠準確地呈現,那種均衡、和諧、自然,綿密柔順充滿彈性與躍動感的聲音真是太迷人了!
雖然沒有屏蔽層,但Naked天體RCA信號線卻依然能帶來寂靜的背景,透析的景深與深邃的空間感,豐富的泛音,還有優異的分離度,顯示Naked天體RCA信號線很能交代錄音中的細微信息。整體而言,Naked天體RCA信號線讓聆聽變得輕鬆,而且充滿樂趣。它有的是銅線的醇厚,也有黃金的溫暖潤澤,具備華貴的質地,卻又不是冰山美人般的難以親近,讓音樂充滿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