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在5月30日已經迎來了它44集的大結局,作為一名女性追劇者,在電視劇播出的這段日子中,說實話一直被劉濤飾演的尋找的情緒所左右,所帶動,在她面臨著自己生活、婚姻、事業、愛情、友情的一次次衝擊與抉擇的時候,仿佛我們也隨著她在一次次的成長與歷練,以她作為80後的典型性的人生為基點,在不斷審視自己的生活現狀以及工作狀態。
其實在看這部電視劇的時候,最先被一個詞所定義了,就是「喪偶式婚姻」,在這部劇集的前半部分,在尋找一次次為了可以掙脫生活的束縛,擺脫婚姻生活的不平等的抗爭中,在不斷的進行著顛覆性的傳統男耕女織,男主外女主內的中國家庭現狀的更新而做出了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處理方式。
原本在外界看起來是那樣的圓滿和諧的家庭背後,女主人在六年的婚姻生活中逐漸失去了事業,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朋友,甚至失去了丈夫的關心與疼愛,但在這些內心煎熬的同時,她又有別的女人奮鬥一生夢寐以求在追尋的物質條件,衣食無憂的富人生活,最繁華地段的豪宅以及一位事業有成的老公和乖巧懂事的孩子。可能如果不是看了這部電視劇,我也很難想像在這樣的優越的生活條件下,尋找最終要折騰的目的以及要改變的生活方式的訴求是否成立,她千方百計地要擺脫的婚姻以及家庭的避風港的決定到底是不是錯了,是不是她的任性將要帶來無法挽回的局面。
但隨著尋找選擇離婚,重新生活去開始找工作後,讓她從一個六年全職太太的生活逐漸走上了職場女性的道路,她從抑鬱症患者到聚焦鎂光燈的職場精英,從她臉上自信的笑容以及煥發光彩的容顏可以感受到她的選擇是正確的。我不知道現實生活中到底有多少女人有這份勇氣改變,到底有多少家庭主婦還可以重新回到職場中,到底有多少女人她們在失去婚姻中還可以有尋找這樣的幸運與際遇讓她們重新來過。但是尋找帶給當下的所有在婚姻中不滿現狀,還願意積極生活的女人們做了一個很好的榜樣,讓我們可以一起在人生未來幾十年的時間中更加積極與主動,更加的自主與愜意,這點非常重要。
楊爍飾演的尋找的老公向前,他是一位典型的職場精英,在他的生活信條中,男人是天生的擁有著不斷前行,突破自我的使命感的,他作為一個典型的80後的金融界的翹楚,從籍籍無名之輩到通過十年的打拼做到了跨國公司的執行總裁,他同樣是80後的勵志榜樣。在電視劇《我們都要好好的》中,雖然向前和尋找的婚姻走到了盡頭,直到結局依然是開放性的沒有大團圓,但是在電視劇中在描述他們的婚姻生活以及感情生活的時候,卻讓人覺得很純淨與簡單。他們之間只是因為在人生理念與家庭分工的問題上各抒己見後無法統一思想而不得不選擇離婚各放對方一條生路,並沒有讓人覺得很狗血的婚外情甚至是不堪入目的悲涼的情感傷害。所以當尋找在自己生日當天提出離婚的時候,我相信電視機前追劇的觀眾們,特別是女性觀眾一定會有所不解,在面對向前這樣事業有成,外表英俊,感情專一的丈夫時,選擇離開是不是太過任性了,這就足以說明在觀眾心中這部情感劇在描述家庭生活,感情矛盾的主觀視角以及主要戲劇衝突的戲份是全新模式下進行的,他們之間的情感問題在之前家庭情感劇集中不曾有涉及到。
可以說楊爍與劉濤在電視劇中的夫妻角色的塑造還是相當成功的,他們之間不管是前幾集在婚姻分崩離析前的爭吵,還是在中斷他們分開後各自面臨職場的挑戰以及在面對孩子時的不同處理方式,還是最終他們各自找尋到了自己價值,在重新規劃未來生活時的態度都是讓觀眾從內心中充分理解和有相對認可的。雖然從不同觀眾不同年齡與不同性別的角度上來看,大家或許從心中理解向前或者理解尋找而帶來思想上的分歧,但是觀眾並沒有去指責哪一方有什麼問題,這就是這部電視劇的劇情很巧妙的一點。
婚姻的生活與事業的前行,在女性心中永遠都是一道單選題,中國女性很難在婚姻生活中既有照顧家庭的能力又有打理自己事業的可能性。這一方面是中國女性在職場上面臨著的是和男人一樣的高強度,高壓力的工作帶來的現實性,也是在隨著時代的進步在面臨教育孩子,照顧家人時無法逃避的越來越複雜的需求性。特別是在80後這一代的成長環境中,一個新婚夫婦要照顧四位老人,還要照顧開放二胎後的兩個孩子,如果夫妻兩人都選擇工作,那家裡必然是狼藉不堪的,所以這部電視劇在當下的社會環境中,在當下女性失去自我,失去職場回歸家庭的氛圍中,可以讓很多人真實的,且接地氣的看到現實生活中千千萬萬個尋找的影子,讓我們可以有追尋生活目標的動力和尋找新生活的勇氣,這點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