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以色列與阿聯達成和平協議:攪動中東格局的五大看法

2020-12-23 騰訊網

以色列和阿聯的高級代表團於9月15日在白宮籤署一項由美國牽頭達成的歷史性和平協議,阿聯與以色列將正式建交。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宣布巴林外交大臣將出席此次活動,並單獨與以色列籤署全面關係正常化的協議。

這些協議的籤署將改變中東格局。

1. 海灣國家看到更多貿易機會

這項協議將幫助雄心勃勃的阿聯人。他們建立起自己的軍事力量,將阿聯發展成商業和度假之地。

美國人用先進武器的承諾幫助達成這一協議。過去阿聯幾乎沒能力購買包括F-35隱形戰鬥機和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在內的武器。

阿聯已在利比亞和葉門派出裝備精良的武裝部隊。但是它最厲害的潛在敵人是海灣另一端的伊朗。

以色列和美國、阿聯一樣,對伊朗持懷疑態度。巴林也是如此。直到1969年,伊朗一直聲稱巴林是其領土的一部分。巴林的遜尼派統治者還認為,其不穩定的什葉派多數派成員可能會成為伊朗的第五支柱力量。

這兩個海灣國家已經不再隱瞞與以色列的聯繫。他們期待貿易公開化;因為以色列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高科技產業鏈。

在非新冠疫情時代,以色列人是狂熱的度假者,他們熱衷於探索海灣周邊的沙漠、海灘和購物中心。到處都是商機。

以色列和阿聯建交將如何改變區內局勢

以色列與阿聯建交:解析伊斯蘭命運共同體和中東局勢的變數

2. 以色列減少被區域孤立

對以色列而言,與阿聯和巴林的關係正常化是真正的成就。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堅信1920年代的在猶太國家與阿拉伯國家之間建立「鐵牆」戰略。

這個想法是以色列的實力最終將使阿拉伯國家意識到,他們唯一的選擇就是承認以色利的存在。

以色列人不喜歡在中東被孤立。與埃及和約旦的和平努力從未如此熱烈。他們也許會更期待與離耶路撒冷和被佔領區域遙遠的海灣國家有更好的未來關係。

加強反伊朗聯盟是另一大優勢。內塔尼亞胡視伊朗為以色列的頭號敵人,有時將其領導人與納粹相提並論。他已收起此前對阿聯軍火協議的抱怨。

內塔尼亞胡也受到困擾,他正面臨可能因腐敗入獄的局面。他對新冠病毒大流行的處理在初期很順利,後期很糟糕。反對者每周在他的耶路撒冷住所外舉行集會。

所以在白宮舉行典禮再合適不過。

以色列和阿聯建交將如何改變區內局勢

科技搭橋:巴以年輕人如何跨越「宿怨世仇」

川普提出的「巴勒斯坦立國」計劃引發流血衝突

川普8月份在白宮宣布所謂的《亞伯拉罕協議》。

3. 川普慶祝外交政策政變

這項協議在多個層面都對美國總統有影響。

這有利於川普對伊朗的「最大施壓」戰略。大選之年,這利於支撐他是世界上最出色交易員的說辭。

他所做的任何有益於以色列,或更具體地說利於內塔尼亞胡政府的事,都利於與美國基督教福音派選民保持良好的關係。這些都是他選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海灣的阿拉伯國家可以公開而非秘密處理與以色列的關係,那麼反伊朗的「美國之友」聯盟應該合作得更順利。川普所謂的「世紀交易」使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和平成為不可能。

但眾所周知,以色列與阿聯達成的《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促使中東格局發生重大轉變,川普政府稱其為重大的外交政策政變。

巴勒斯坦領導人譴責海灣兩個國家為恢復與以色列的關係而採取的行動。

4.巴勒斯坦人感受到背叛

他們再次成為比賽的最後一名。

巴勒斯坦譴責《亞伯拉罕協議》是背叛。新協議打破阿拉伯長期以來的共識,即與以色列建交的代價是承認巴勒斯坦的獨立。

但現在,以色列正在鞏固與阿拉伯國家的新公共關係,而巴勒斯坦在東耶路撒冷、西岸和相當於加沙一所露天監獄大小的區域仍被佔領。

阿聯事實上的統治者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Mohammed Al Nahyan)說,他為這項協議付出的代價是以色列同意停止吞併西岸大部分地區。至少由於目前國際壓力巨大,內塔尼亞胡似乎已經放棄這個想法。阿聯為他提供了擺脫尷尬政治死路的出路。

巴林加入該協議,巴勒斯坦的緊張情緒加劇。沒有沙烏地阿拉伯的批准,那將永遠不會發生。沙特是主張巴勒斯坦獨立的《阿拉伯和平計劃》的牽頭人。

薩勒曼國王(Kal Salman)擔任伊斯蘭兩個聖殿的管理人,這給了他巨大權威。他不太可能突然承認以色列的獨立。他的兒子和繼承人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也可能不太願意這樣做。

阿聯與以色列的協議引發伊朗抗議

5.伊朗有新的戰略麻煩

這項協議遭到伊朗領導人的嚴厲譴責。這不僅僅停留在言辭上,《亞伯拉罕協議》使他們承受更大壓力。

川普的制裁已引發伊朗真正的經濟痛苦。現在他們也有戰略上的麻煩。

以色列的本國空軍基地距離伊朗很遠,但阿聯的空軍基地就在海灣水域對面。如果重新談對伊朗核基地發動空襲的話,這非常重要。

以色列、美國、巴林和阿聯有一堆新選擇。伊朗發現他們的機動空間已減少。

相關焦點

  • 沒有巴勒斯坦的中東和平——以色列阿聯和平協議的意義與啟示
    沒有巴勒斯坦的中東和平——以色列阿聯和平協議的意義與啟示2020年8月13日將被記入中東歷史乃至人類歷史。這一天,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在美國的主持下正式達成和平協議,為正式建交掃平了道路。這是自1979年以色列與埃及實現和平之后,現代中東和平史上的第二個重大突破。
  • 川普牽頭達成沒有巴勒斯坦的和平協議,「新中東」真能迎來黎明?
    今天籤署的這份協議證明,這個地區的國家正在掙脫過去失敗的嘗試,今天的籤約在一項新的事業上創造了歷史。」 9月15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發表演講時如是說道。川普所說的協議是由他牽頭達成的一份阿聯、巴林與以色列的和平協議,冠以「亞伯拉罕協議」之名,意在「承認阿拉伯和猶太人民是共同祖先亞伯拉罕的後裔」,並在此基礎上實現和平。
  • 沙特國王薩勒曼:巴以達成協議之前不考慮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
    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在與美國總統川普的通話中表示,在美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之前,沙特將不會效仿阿聯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路透社援引沙特當地媒體9月7日報導稱,薩勒曼在通話中對於美國為維護世界和平的努力表示讚賞,但他也提到,在美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籤署一份國際認可的和平協議之前,將不會效仿阿聯與以色列建立外交關係。
  • 阿布達比王儲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中東地區是否能迎來真正的和平?
    美國總統川普9月15日在白宮主持以色列與阿聯和巴林關係正常化協議的籤署儀式。9月19日阿聯內閣批准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亞伯拉罕協議,鞏固了與以色列建立全面外交關係的協議。隨後兩國實現互免籤證政策,開通直航航班並建立商業往來。阿聯、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意義這個「歷史性外交突破」將促進中東和平。
  • 蘇丹與以色列結束敵對狀態,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
    當地時間10月23日,美國、蘇丹和以色列發表聯合聲明宣布,蘇丹與以色列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結束戰爭狀態。 美媒報導稱,在美國總統選舉日前,蘇丹繼阿聯和巴林後,成為第三個由美國斡旋與以色列達成關係正常化協議的阿拉伯國家。
  • 專家視角 | 丁隆:《亞伯拉罕協議》拉開「新中東」帷幕(2020年9月)
    亞伯拉罕被阿拉伯人和猶太人視為共同祖先,以此命名為這份政治協議賦予神聖色彩,有了文明交融、宗教對話的深刻意涵。然而,這份以和平之名籤署的協議,繞開了中東和平的根本問題—巴勒斯坦問題,在巴勒斯坦人尚未實現建國夢想情況下,海灣國家便與以色列建交,破壞了阿拉伯國家對於阿以衝突的一貫立場。
  • 阿聯向以色列開火:力挺伊朗,擔憂自己核設施被炸
    據報導,美國民主黨參議員克裡斯·墨菲說,阿聯違反了先前的銷售條款。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支持以色列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之間的關係正常化,但該協議中沒有任何內容要求我們向該地區注入更多武器,並促進危險的軍備競賽。」
  • 川普最後的努力,中東土豪獲50架F35、18架死神,以色列慌了神
    他指出,這筆軍售是阿聯與以色列關係正常化的結果,而這極大改變了中東地區的戰略態勢,伊朗想要「盡一切可能地破壞這一成果」。他還強調,這筆軍售並不違反美國關於維持以色列在中東地區軍事優勢的承諾,而且會使阿聯和美國的協同作戰能力更強,這對反制伊朗有重要意義。
  • ...總理內塔尼亞胡、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獲諾貝爾和平獎提名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24日發表聲明稱,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們為兩國關係正常化所做的努力。《國會山報》報導截圖另據美國彭博社報導,以色列總理辦公室表示,提名上述兩人的是北愛爾蘭統一黨前領導人戴維?特林布爾。特林布爾曾因推進北愛爾蘭和平進程而於1998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今年8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說,阿聯阿布達比王儲穆罕默德、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總統川普當天進行三方通話後達成協議,同意阿聯與以色列實現關係全面正常化。
  • 諾貝爾和平獎花落誰家?以色列總理、阿聯王儲和川普均被提名
    【南方+11月25日訊】據以色列媒體報導,英國上議院議員、1998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戴維·特林布爾 (David Trimble)提名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與阿聯王儲穆罕默德·本·扎耶德(Mohammed bin Zayed)為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 阿聯與以色列全面合作,坐實要當阿拉伯「叛徒」
    自2007年6月以來,加沙沿海地區約有200萬人居住,一直受到以色列的嚴厲圍困,這導致生活水平下降,失業率空前高漲,貧困持續不斷。自2008年以來,以色列還針對該加沙發動了三場主要戰爭,每次造成數千名加沙人喪生和受傷,並破壞了該貧困地區本來已經很差的基礎設施。同時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對阿聯與以色列建立了外交關係,展開了嚴厲的批評和警告。
  • 科威特:中東和平穩定器
    幾十年來,在薩巴赫的主導下,科威特在新仇疊舊恨的中東問題上一直採取中立的立場。然而今年9月,美國總統川普說,科威特將是下一個與以色列建立正式關係的國家。在被譽為中東穩定之源的薩巴赫去世之後,後繼之君會否步阿聯和巴林的後塵,馬上和以色列建交?科威特還能否繼續扮演調解中東矛盾的角色?薩巴赫24歲初入政壇,接觸的主要是新聞事務。
  • 2020年中東地區局勢的六大看點
    阿聯、巴林和蘇丹先後宣布同以色列關係正常化,使阿以固有矛盾出現新突破。它顛覆了「阿拉伯和平倡議」確立的「土地換和平」原則,必將進一步削弱阿拉伯世界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的集體共識,影響地區力量平衡,從而使中東格局增加新的變數。第二大看點:海灣局勢嚴峻。沙特上層大清洗,影響深遠。
  • 2021年中東風雲多變
    估計該協議難以回到原點;二是恢復同巴勒斯坦的關係,修改川普的巴以「世紀協議」,加入「兩國方案」的內容,以緩解來自巴方、伊斯蘭世界,乃至國際社會的壓力;三是繼續實施歐巴馬的以美國為主導、聯合歐洲盟國「共治」中東的多邊主義政策;四是協調同以色列、沙特等地區盟國立場,尋求利益互惠,實現平穩過渡;五是同俄羅斯博弈升級,在敘利亞問題上,繼續支持反政府組織和庫德武裝及佔據敘油田;保留在敘駐軍;力阻敘和平進程
  • 賣F-35、撤駐軍 美在中東打「組合拳」有何目的?
    據「今日俄羅斯」網站日前報導,美國和阿聯可能在12月初就F-35戰鬥機交易達成初步協議。目前美國政府正在研究各種選項,以規避以色列對此類交易的堅決反對。以色列在擔心什麼?據消息人士透露,兩國希望在阿聯國慶日即12月2日前籤署一份協議書。若美國和阿聯最終達成協議,阿聯將成為阿拉伯國家中首個裝備F-35戰機的國家。不過,有分析認為,這份協議內容在方便美國向阿聯出售F-35戰機的同時,也會確保以色列在地區的「軍事質量優勢」不受影響,從而緩解以色列的反對。
  • 以色列和摩洛哥同意實現關係正常化
    當地時間12月10日晚,以色列和摩洛哥達成協議,同意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這是在過去四個月內,繼阿聯、巴林和蘇丹之後,與以色列實現關係正常化的第四個阿拉伯國家。美國總統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我們兩個偉大的朋友以色列和摩洛哥王國已經同意建立全面的外交關係,這是中東和平的重大突破!」
  • 這位大使真敢說:以色列-阿拉伯事務是中東的主要問題,不是伊朗
    據耶路撒冷郵報的消息稱,12月9日俄羅斯駐以色列大使維克特洛夫接受了耶路撒冷郵報採訪。針對近期中東地區發生的熱點新聞,發表了看法。維克特洛夫表示:以色列-阿拉伯事務是中東的主要問題,不是伊朗。維克特洛夫認為是以色列的擾亂中東,不是伊朗。
  • 摩洛哥承認以色列後,白宮稱沙特也不遠了
    但實際上相比以色列,美國的種種行為更讓人猜忌,首先是「未卜先知」將航母調回波斯灣,像是要在中東開戰一般『其次川普派遣其女婿庫什納前往中東,頗有去指揮戰場的嫌疑。而對於外界的猜測,美國表示庫什納是前往中東「優化」周圍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關係。
  • 以色列與阿聯在「摩薩德特工城」舉行冰球賽
    參考消息網薩馬蘭奇體育頻道12月31日報導據法新社耶路撒冷12月25日報導,在冰球界,以色列球隊「巴特亞姆酋長」和杜拜球隊「威猛駱駝」素來默默無聞,不過,這兩家俱樂部因舉行了以色列和阿聯之間的首次體育比賽而被載入史冊。
  • 伊朗如果擁有核武器,中東地區會和平嗎?美專家:想都別想
    如今的中東局勢愈發混亂,而伊朗作為站在風口浪尖上的國家,一直渴望擁有核武器來穩定局面,但如果伊朗真的能夠擁有核武,中東地區就真的能夠重歸和平了嗎?「伊核協議」一直都是國際社會討論的熱點話題,而這個協議的主要內容就是限制伊朗地區擁有核武器,但大多數人都將其解讀成了美國遏制伊朗發展的協議,所以有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伊朗真的硬氣起來,擁有了核武器,那麼這個世界上就會多出一個與美國抗衡的勢力,也許整個中東地區就不必在美國的攪動下戰火不斷,可這個想法真的是成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