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裂變」全新商業模式

2020-12-25 人民網

原標題:盲盒「裂變」全新商業模式

近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以暴漲100%的身價在港股上市,盲盒經濟再度成為焦點。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上半個月,盲盒及衍生品的平臺成交額是11月同期的2.7倍。餐飲、家居、百貨等行業都開始開發盲盒與自家的業務結合,形成一種商業模式。

盲盒「裂變」新商機

拆開包裝的那一瞬間,心跳加速期待驚喜,「永遠不知道精挑細選的盒子裡面,是不是自己喜歡的那款。」沈陽的王先生說,盲盒的不確定性,正是它的魅力點。「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在談論這個,出去玩也會順便買兩個,還會相約去門店排隊買限量款。」王先生說,他身邊的朋友都是同年齡段,盲盒成為了他們社交的共同話題。

據了解,泡泡瑪特的成功,使很多企業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基於盲盒的消費熱潮和可復制性,眾多以盲盒為中心裂變的商業模式開始迅猛發展。目前沈陽的一些商家已與Hello Kitty、海綿寶寶、迪士尼等知名動漫IP合作,推出系列盲盒產品,單個價格在20-40元之間。

除了零售雜貨進軍盲盒市場,餐飲、家居等行業則將盲盒與季節促銷結合,得到短期刺激性消費的效果。比如星巴克12月推出聖誕盲盒——自主設計的7款小熊玩具,附贈到店消費的禮券。家居品牌宜家也在12月首次推出了聖誕節主題盲盒,形象是瑞典比約小熊,總共5款造型,分別是筆筒款、便簽款、禮盒款、瓶塞款和隱藏款,充滿實用性。

一個盲盒猶如一張彩票

為什麼盲盒這麼受歡迎?

業內人士分析,盲盒商品是隨機性的,對未知商品的期待,增加了購買過程中的趣味性。電影臺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似乎可以注釋,開盒前不知道買到的是不是自己期待的商品,就像買彩票一樣,玩家們會不斷嘗試。

有很多人是受周邊人的影響。當周圍朋友或者同事都在都討論盲盒,這個時候盲盒已經成為一種社交,於是你會開始慢慢嘗試並喜歡這種購物方式,發生審美偏移,最終上癮。

大多數盲盒都是平價。價格設定降低了購買的門檻,吸引了大量用戶入坑。

盲盒及衍生品同比增長300%

目前,商家營銷主要將產品包裝成盲盒售賣,多以隨機化營銷的方式增加產品溢價,吸引消費者買單。另外的營銷則是用盲盒作為激勵,吸引消費者產生交易。

盲盒經濟大熱,各路商家紛紛到中國內貿批發平臺找工廠加工定製盲盒。數據顯示,今年12月上半個月,盲盒及衍生品的平臺成交額是11月同期的2.7倍,加工定製的買家數量同比增長300%。大數據顯示,國內近20萬消費者每年花費2萬餘元收集盲盒。目前,盲盒及衍生品出口至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馬來西亞等超過120個國家,正在影響更多海外潮玩愛好者。

一個毛利率近70%的潮流玩具引起數百萬人群的追隨,盲盒已不僅僅是一個造型商品或者模型玩具,而是形成了一種商業模式。

(責編:孝媛、湯龍)

相關焦點

  • 盲盒「裂變」餐飲家居也入場 撬動潮玩市場新商機
    一個毛利率近70%的潮流玩具引起數百萬人群的追隨,盲盒已不僅僅是一個造型商品或者模型玩具,而是形成了一種商業模式,餐飲、家居、百貨商店等行業都開始開發盲盒與自家的業務結合。市民徐小姐同樣熱衷於收集盲盒,目前家中有180個盲盒,總共10620元,一個月就要花1700元左右購買盲盒。她透露,身邊的朋友有的會為了集齊隱藏款而購買整箱,一箱144個盲盒,也就是一次就會花費8000多元。「買盲盒是一份快樂,拆開後發現是喜歡的款式就得到第二份快樂。」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原標題:「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證券時報記者 嚴翠羅曼·羅蘭說,世界上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阿甘正傳》中說,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樣的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將會是什麼口味。
  • 「盲盒+」模式快速裂變 「驚喜經濟」引爆年輕潮玩市場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研發現,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阿里淘寶京東等電商,盲盒註定是新近熱點與銷量大增品類,與此同時,「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變,它作為一個創新的銷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場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裝、美妝、數碼、考古、食品等各領域。
  • 泡泡瑪特molly為什麼火,可能是想抽「盲盒」
    這並不是一個全新的市場,藝術玩具在香港至少已有20年的歷史,至於日本或歐洲和美國,手辦的歷史要久遠得多。這種「盲盒」銷售模式,提高了收藏的難度,激發了許多粉絲收集的欲望,「越抽越上癮」成為粉絲的追求和樂趣,願意花費數千甚至數萬元買一個娃娃玩具的粉絲也不少。 在二手交易市場上,限量版、隱藏版Molly甚至成為一些玩家的金融產品。
  • 盲盒究竟有多火?國內盲盒龍頭泡泡瑪市值已超千億港元[圖]
    原標題:盲盒究竟有多火?國內盲盒龍頭泡泡瑪市值已超千億港元[圖]   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
  • D-7倒計時開啟,華大基因、科大訊飛、盒馬鮮生等邀你對話顛覆創新與商業裂變
    >顛覆與升級,新常態下的商業裂變 【活動流程安排】13:00 -13:30   來賓籤到 【大咖演講】13:30 -13:35 【主持人介紹】 13:35 -13:40 【主辦方領導致辭】致歡迎辭: 王義軍
  • 天鴿互動:社群經濟的裂變啟示錄 族群商業系列
    創始人傅政軍很興奮,他甚至揶揄說,趕在阿里巴巴之前敲鐘,天鴿互動是杭州目前最大的網際網路上市公司。天鴿互動的身上集合了很多有關粉絲經濟的熱詞,比如全民娛樂、多對多互動娛樂模式、音樂愛好者的家園、音樂經濟,甚至是車展經濟。資本市場對它青睞有加,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 萬物皆可盲盒,你想要的也許是下一個!
    盲盒行業的繁榮也讓部分其他行業嘗試盲盒模式。為了打動這批盲盒背後的「金主消費者」,品牌們也開始大打盲盒經濟的主意。」紀念盲盒公仔,這個系列的米兔共9款,是一個關於探索的故事。
  • 「一入盲盒深似海」,讓人上癮的盲盒究竟賣的是什麼?
    盲盒一般在無人售賣機出售,隨著近兩年規模逐漸擴大,全國各地多處繁華商業地段均開設實體店。泡泡瑪特就是這樣一家以出售盲盒為主要業務的連鎖企業。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股掛牌上市,上市首日開盤後股價大漲,迅速拉升到每股77美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
  • 陳利偉:掌握全新的商業模式是實體店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
    在新的商業時代要具有新的商業思維與觀念,不能再沿用過時的思維方式來經營我們的事業了。比如傳統商業強調的是產品思維,產品營銷,關注的是產品的價格,渠道的推廣和廣告宣傳等方面,而現如今是網際網路社交化商業時代,強調的是社交關係的建立,關注的是如何滿足目標族群的需求,並與之建立長久穩定的社交關係,秉持的是「成交一次,終身服務,建立關係,永久滿足」的經營理念。
  • 沒想到,盲盒也成了頂流
    加速裂變的「盲盒」,已經成為一種「網紅」營銷方式,滲透進了包括服裝、餐飲、旅遊、文創等各行各業之中。今年12月,河南博物館推出了一款「失傳的寶物」文創盲盒產品,將一些文物元素置於土壤內,等待玩家進行挖掘。據燃財經了解,考古盲盒每天晚上八點會上新補貨預售,發貨時間為10-20天後,意味著即便消費者搶到了也得等待一段時間才能收到實物。
  • 突維·新裂變 | 2018未來商業生態連結大會暨第三屆金陀螺獎正式啟動!
    目前區塊鏈產業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創業者和資本不斷湧入,企業數量快速增加,但同時也面臨著底層技術難突破、產業場景結合深度不夠、應用落地慢等一些難題,如何牢牢把握住風口,順利實現新一輪商業模式變革,區塊鏈行業需要一場徹底的「突圍•新裂變」。
  • 成也IP敗也IP,中日美盲盒經濟背後不變的商業邏輯
    更不用說聚集了大量Z時代和二次元愛好者的B站以及擁有大量知名漫畫、動漫IP的騰訊動漫,由於與盲盒的受眾、核心競爭力高度貼合,在暗中沒少發力。相較日本和美國的盲盒經濟,中國的盲盒經濟又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呢?盲盒這股東風還能刮多久?對此,美股研究社試圖通過國內競爭格局以及日美潮玩市場的分析進行一些解答。
  • 先鋒書店攜手北島阿乙李健開啟「盲盒」 這樣的營銷真能讓讀者「上...
    3月9日晚,單向空間聯合先鋒書店、1200bookshop、精典書店、曉風書屋、烏託邦書店等五家獨立書店一起推出了書店盲盒。所謂盲盒,是指盒中包含的產品,在打開之前你並不知道裡面是什麼,猶如抽獎會有「驚喜」。而售價99元的盲盒內至少包含一本書和一件文創產品,總價值不低於150元。
  • 小小盲盒成就千億市值,背後包含哪些產品思維?
    「盲盒使我快樂」,「盲盒給我希望」,「盲盒讓我找到群體認同」,「盲盒給我慰藉」…… 看到那個嘟嘟嘴的盲盒娃娃,很多人都會把它當做自己。自己高興時,娃娃就是高興的。自己沮喪時,娃娃就是沮喪的。 2.
  • 幸福狐狸屢遭質疑:「裂變」的微商模式是否合規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幸福狐狸屢遭質疑:「裂變」的微商模式是否合規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張慕晨)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繁榮發展,微商產業快速興起。因與傳統的消費市場相比營銷門檻低、自由度高,微商為大眾提供了就業和創業的新平臺。
  • 菲塑實體門店引流裂變系統正式上線,強勢打通線上+線下營銷渠道
    菲塑實體門店引流裂變系統正式上線,強勢打通線上+線下營銷渠道 近年來,電商的崛起、網際網路的衝擊,傳統實體門店面臨線下業務受阻、同質化嚴重、價格戰硝煙瀰漫、政策影響等多維度打擊,舉步維艱。
  • 鳳凰網文創《文化風向標》發布盲盒報告:盲盒出路在何方?
    有報導稱,一位宅男家裡的盲盒公仔能擺滿一整面牆,平均每個月在盲盒上的花費要40多萬;一對夫婦4個月花了20萬在盲盒上;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元購買盲盒;還有運氣爆表的人,通過轉手盲盒一年賺了10萬……  「萌既正義?」「抽中限量款!」
  • 社群線上,線下商業模式
    那這三個呢,就是整個社群商業模式的【黃金三角】那麼這個黃金三角當中,我們就要去研究到底引流在社群當中如何做?我看到很多人在做社群啊,這個發朋友圈然後呢,拉一幫人進群,拉了群之後呢,就在這個群裡面發廣告,然後發福利,然後發送紅包。
  • 盲盒擁抱資本,「發明」了泡泡瑪特
    盲盒的商業魅力就在於其神秘性,對於消費者而言,當盒喪失了最迷人的未知屬性後,便喪失了其消費價值。而拆封的盲盒則是對嚮往這種未知屬性消費者最大侮辱,而由此必將引發用戶對其信任度的喪失,而對於以盲盒為命脈的泡泡瑪特而言,用戶信任度的喪失同時便意味著用戶消費意願的隨之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