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這一句話出自臧克家的《有的人》,後來在網絡用語中,被引用成了生不如死的另類寫照。
的確,在這個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是我們明明還活著,但已經死了,有的時候死亡才是真正的解脫。不過對於這樣的認知,一般都是在最極端的時候或者心如死灰的時候,一般人是很難遇到的。
但今天要聊到的主人公卻是個例,他是真真切切的經歷了生不如死的過程,連死亡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奢侈。因為這位主人公遭遇了核輻射,結果卻被強行救「活」83天,漫長的痛苦讓他真正的感受到生不如死。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遭到致命核輻射的日本人
本文的主人公名字叫做大內久生,他是一個很普通的日本工作人員,只不過他工作的地方是在核電站。
事情的起因是1999年的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件,當時作為工作人員的大內久生,在操作的時候出現了故障,結果他本人承受了猛烈的核輻射刺激。
根據當時醫生的記載,大內久生承受了超過正常人上限的2萬倍的核輻射刺激,所以他的身體在那一瞬間立刻遭到了難以想像的摧毀。
眾所周知,核輻射是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而只要遭遇了這樣的刺激,那麼一般來說這個人接下來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是死亡,而且死亡的過程極度恐怖。
如果大家看過之前熱播的《車諾比》,就會對於核輻射感染者有一個清晰的認知,那不是死亡的過程,而是走向酷刑,然後走向地獄的過程。
在遭遇了核輻射以後,大內久生和影視作品中的表現基本一樣,剛開始沒有覺得自己有太大的問題,但很快就發現自己的身體非常的受不了。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核輻射摧毀了人的生理免疫能力,整個系統就猶如遭到了子彈的襲擊一樣徹底崩潰。
不過慶幸的是,在他遭到核輻射的時候,全日本立刻組織了所有的科學家與醫療學家,開始針對他來進行救助。
當時大內久生還有他的家人都很慶幸,因為他的未來還有機會。但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救助的過程卻是讓他絕望的過程。
二、慘絕人寰的救助
當大內久生被送到急救室的時候,社會各界人士開始紛紛關注他,而且醫院裡面的頂尖醫生也都儘可能的對他進行救助。
但可惜的是,核輻射的過程是不可逆轉的,所以即使各種醫療設備對他進行研究,但他的身體還是不可避免的進行崩塌。
首先,最直觀的崩塌過程就是他的皮膚與身體開始脫離。由於組織系統紊亂,所以他的皮膚不僅會爛,而且像蛇蛻皮一樣,一層層的開始掉落。
這對於大內久生來說簡直是一種折磨,但醫生為了救助他,最終迫不得已選擇以醫用膠布的方式把他的皮膚進行粘合。
曾經日本有一個論壇,專門討論了這個過程的悲慘性。先不說用身體剝離的過程有多痛,就說用膠布黏住皮膚時對身體造成的刺激,那也是讓人震撼。
而且這個過程最痛苦的不是貼膠布,而是換新膠布的時候,那個過程簡直慘絕人寰,真的不足為外人道。可以說大內久生每活一分鐘都是在遭罪。
在這一過程中,大內久生多次死去活來,並且最後直接表達意願,他希望能夠安樂死,再也不想接受救助了。
但是,日本方面卻做出了讓人失望的決定,或許是因為日本對於核打擊的恐懼,所以他們希望讓大內久生做出偉大的貢獻,通過對於他生命的延長,來進行核輻射的觀察,這樣的舉動也是為未來日本醫學界的的一次偉大嘗試。
很明顯,這個決定讓大內久生絕望,在日本醫院方面卻並沒有管病人的請求,他們用盡一切辦法讓這個病人還活著,這個過程無異於是和死神在拉扯他的靈魂,拉扯的痛苦滲入骨髓,甚至直達靈魂。
三、83天的奇蹟
其實,大內久生在第50天的時候,就已經徹底沒有辦法再活下去了,但是日本的醫生真的很厲害,大九內生居然被強行救「活」了83天。
在這一期間,多少次來來回回的死亡與生存的折磨,大內久生已經失去了意識,而這樣的折磨過程,據說比凌遲還要痛苦,但他卻一直在堅持忍受著。
等到第83天的時候,他的心臟都停止了一次,但還是被醫生用可怕的技術給救「活」了過來。對於大內久生來說,生命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真的印證了我們開頭的那句話,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這不是身體的死亡,而是靈魂的死亡。
眼看著大內久生的痛苦與折磨,最終家人也親自找到醫生,強烈要求讓他死去。因為對於家人來說,雖然想要保留親人的生命,但是他們不願意親人的靈魂在這個世界裡面來來回回折騰,與其這樣還不如讓他安靜的死去。
經過反覆的請求,醫生最終不得已放棄了自己的好意,只能讓大內久生安樂死,而他們的實驗過程也最終終止。伴隨著醫療過程的停止,大內久生也最終安心的死去,或許在他的人生中,死亡的那一刻才是最舒服的事情。
四、事件背後的反思
就這件事情本身來說,的確讓人覺得恐怖,而且這些日本的醫生也有點非人道。但其實這些事件的背後,還有很多更深的反思。
首先就是核輻射的恐怖。別看何能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動力,但是這也是一把雙刃劍,就好像當年愛因斯坦發明了這項武器的時候,他也感慨自己從潘多拉的魔盒裡面放出了惡魔。所以人們在利用這項科技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謹慎,做好各項措施。
在影視作品《車諾比》裡面的核輻射事件,已經讓人們感覺恐懼深入骨髓。但其實就小的事件來說,大內久生也是用親身經歷讓我們看到了核輻射給人帶來的摧殘。
所以說,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面我們發展核能資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前車之鑑,一定要以人為主。
同樣的,日本方面也應該好好反思,他們對核資源如此的恐懼,其實就是因為當年他們做錯事情以後所遭到的懲罰。既然怕的要死,就應該更多的注意人權,更多的注意世界和平,不要老是沒事的挑戰人權,和挑釁和平,這才是真正應該要做的事情。
結語
人類的發展之路有很多條,而且人類的發展遠不會停止,但我們一直要記住,所有的發展必然要帶來巨大的隱患,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肯定也會埋下不少的白骨。
封建時代,我們看到了這種白骨的數量,在現代社會我們也看到了科技收割的生命規模,所以一方面我們要更加的注重人權,另一方面也要我們在掌握技術與方便的同時,感受到技術背後的白骨。我們的世界永遠都不是和諧與方便的,只是因為有人用生命支撐著這條道路,所以才有了這樣的現象。
所以說,平時在享受科技的時候,也要意識到這些便捷背後的努力與付出,每天形成感恩的行為習慣,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了解生活。同時也希望未來的核能資源更加清潔,我們未來的社會也更加的美好,不要再自甘墮落,也不要再袖手旁觀。
參考資料:《車諾比》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