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想看一部不爛尾的劇真是太難了。前有《三十而已》開播時的驚喜,爛尾時的失落;後有《以家人之名》開播時的好評如潮,結尾時的紛紛吐槽。對於吃瓜群眾來說,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話說在《以家人之名》中,最令人討厭的角色,大概就是陳婷了吧,她不但自私自利還自以為是,從不肯為自己犯的錯負責,而是把責任歸到他人身上。
在凌霄幼時,陳婷出門打麻將,把兩個孩子反鎖在家裡,凌霄給妹妹吃核桃時,妹妹被核桃卡住。因大人不在身旁,又被反鎖著,所以沒能及時就醫,妹妹就這樣走了。
面對女兒離世,陳婷備受煎熬,這可以理解,畢竟隕落的是個鮮活的小生命。陳婷卻不思己過,而是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卸在兒子凌霄和老公凌和平身上。怪凌霄為何要給妹妹吃核桃,怪凌和平為何總是忙公務不顧家。
一個出門打麻將不管孩子、導致孩子出意外的母親,卻還如此強詞奪理,真是醉了。陳婷一直活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和凌和平離婚,不再管凌霄,一個人去了新加坡。在那裡結婚生子,走出痛苦。卻對凌霄十幾年不聞不問,並沒有盡到一個母親該盡的責任。
凌霄長大後,陳婷卻又厚著臉皮想認回兒子,並讓小橙子纏著凌霄。這一點和賀子秋的媽媽賀梅不同,賀梅覺得自己在兒子需要自己時,沒能管他,賀子秋長大了,自己也不好意思再把他認回。從這點兒也可看出,賀梅比陳婷要明事理、善良的多。
之後陳婷在新加坡出車禍,老公在車禍中死去,沒人照顧她和小橙子。剛參加完高考的凌霄,只好遠赴新加坡,一邊繼續學業一邊照顧她們二人。那時候的凌霄也是個孩子啊,其辛苦用手指頭也能想得到。
凌霄大學畢業後,陳婷身體有了很大好轉,卻不肯讓凌霄回新加坡。後來小橙子一語道破原委,是因為陳婷不喜歡李尖尖,不喜歡李海潮和凌和平。那麼陳婷為何不喜歡李尖尖他們呢?兩點原因告訴你答案。
原因一,李尖尖他們對於陳婷的過往再熟悉不過,陳婷看到他們,就會想起自己曾經拋棄凌霄,這會讓她內心不安。凌霄如果回國,已失去支撐的陳婷也會隨著他回國,畢竟家裡的親戚都在國內,這樣照應起來也方便。
在《神探狄仁傑2》中,狄仁傑破案後為自保選擇歸隱,狄仁傑知道,該知道的不該知道的,他都知道了,武則天每次看見他,就會想起曾經的過往。在武則天找到理由懲處他之前,不如他先解甲歸田。這樣,武則天看不見他,也就不會讓曾經痛苦的往事時時浮現在腦海了。
陳婷的想法和武則天相似,看見李尖尖他們,就會時刻提醒自己不堪的過往;看不見他們,自己的過往就可選擇性忘卻,雖然她並不能真正忘記。
本來是陳婷自己的問題,可是她卻不肯從自身找問題,而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陳婷不肯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而是想逃避問題。可是這世間之事,豈是能逃避就能逃避?
原因二,陳婷認為,李尖尖他們霸佔了凌霄心中原本屬於自己的位置。陳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這腹,她認為李尖尖他們一家,不但掙了凌和平的錢,還獲得了凌霄的心,是別有用心。
在陳婷看來,正是凌和平一貫當甩手掌柜,才導致女兒出事,才把利益拱手讓人,才讓李海潮和李尖尖有機可乘,所以她恨凌和平,也恨李海潮和李尖尖。
她卻不想,如果沒有李海潮和李尖尖,她又不在,凌和平一直忙公務,那誰來照顧凌霄呢?凌霄估計連飯都吃不上。她走後,李海潮給凌霄做飯,善良可愛的李尖尖陪伴著凌霄,讓凌霄減少失去母親和妹妹的痛苦,讓凌霄在健康快樂中成長,並且成長成了一位真正有擔當的男子漢。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
在陳婷出事時,凌霄不計前嫌前來照顧,這份善良、這份擔當難道不是凌和平和李海潮他們教育的結果嗎?難道陳婷不應該感謝他們嗎?
陳婷自己不在,自己不為兒子付出,卻還想著在凌霄心裡佔有重要位置。對於凌霄,陳婷完全不考慮自己十幾年沒有養育凌霄的事實,對凌霄的要求只有責任和義務。不付出,還想得到,陳婷實在是自私到了極點。
而現在,凌霄回國,為了拆散凌霄和李尖尖,陳婷又不惜跟著回來。打著做父母的就應該為圍著孩子轉的虛假謊言,又一次自私自利,自以為是,不顧小橙子已是高三學生,不宜在這個關鍵時刻轉學的事實,只為達到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