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由於疫情的關係,線下大型巡演估計是暫時不會有了。
歌手們也開始陸續舉行線上音樂會。
通常情況下,由於這類演唱會性質的不同,會選擇在熱搜上進行宣傳,也就是讓路人、大眾知道有這樣一場演唱會的存在。
線上音樂會
就拿前幾天的周深線上音樂會來說,筆者搜索了周深的熱搜標籤,是有著這樣一個熱搜的。
沒有任何貶義,只是想說,這是一個很常見的操作,畢竟如今這個時代,熱搜意味著更多流量。
如果沒有這樣的宣傳,那麼演唱會的受眾很有可能僅會是粉絲了。
我有去搜索一些線上演唱會的熱搜,五月天、陳奕迅其實都有對自己演唱會進行宣傳,其影響的人數是非常多的。
熱搜的作用,其實主要就是為了讓大眾知道有這樣的一場演唱會存在,至於看不看,那就是大眾自己的選擇了。
但是如果沒有熱搜,那麼對於非歌手粉絲而言,很難說還能知道這樣的一場演唱會的存在。
孫燕姿
當然,毫無預熱突然開演唱會的也有,不過那與提前通知的情況是不同的。
比如孫燕姿,線上演唱會突然舉行,幾乎沒有任何預熱,直接就開了線上演唱會,然而最終成績卻依然非常不錯。
孫燕姿足夠自信,也足夠有實力。
這主要靠的還是個人影響力,孫燕姿的作品足夠多,大眾對於她的音樂並不陌生。
張杰 線上音樂會
今天晚上20.00,實力歌手張杰將舉行【聽!我們的歌】線上直播治癒音樂會。
張杰工作室方面也是在今天中午再次發文進行宣傳,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沒有熱搜。
評論區我們也可以看見有粉絲在詢問:可以擁有熱搜嗎?
歸根結底,任何歌手,即便是國民度非常高的歌手,如果能有熱搜,總歸還是有著一定加成的。
沒有熱搜,也就意味著圈地自萌,我也相信的是,可能有不少喜歡聽張杰歌曲的朋友,並不知道這個消息。
沒有熱搜,張杰這一次線上演唱會,暴露了真實人氣
截至筆者撰稿時間,在無熱搜的情況下,QQ音樂方面累計666326人預約,這樣的成績已經非常不錯了。
歸根結底,能夠吸引到這麼多人來觀看,主要還是因為張杰的作品數量足夠多,有著足夠多的紅歌。
張杰在早期擁有著大量的HIT單曲,諸如《高飛》、《天下》等,都是耳熟能詳的曲目。
另外,華語LIVE王的稱號並不是說說而已,現階段張杰的唱功基本是能夠保證和CD沒多少區別了,甚至現場聽著可能感覺會更好。
所以,有紅歌又有實力,這樣的歌手人氣不低,也很正常了。
專注歌手事業
應該說,我印象裡、也就是我最喜歡張杰的那個時候,是天下那個年代,那會兒我還沒長大。
張杰並非創作歌手,走的是VOCAL路線,依照我如今的角度去看待張杰的VOCAL,早期的他靠的是天賦,如今是技術+天賦。
VOCAL路線很難走,主流歌手裡面我印象比較好的應該就是張杰和周深二人了。
在如今這個時代,想要走這條路線,需要的就是非常強大的唱功,而周深和張杰是滿足這樣的條件的。
只不過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太明白為什麼張杰沒有選擇繼續堅持唱勵志、燃類型的歌曲。
2018年做了《未·LIVE》,今年又發了《Risk It All聲來無畏》。
與我印象裡的張杰是完全不同的,這樣的音樂風格太新,當然,敢於嘗試是值得肯定的。
老實講,我不是特別喜歡,仍然說一句,僅僅只是個人觀點而已。
我更喜歡的,應該還是張杰早期的作品,或許有濾鏡存在,或許是因為當初他的音樂陪伴了我很久,所以這類音樂,我目前很難和他的聲音匹配上。
當然,我只是站在一個粉絲的角度去談的這件事,張杰自然有著自己的規劃。
另外,由於大眾思維的誤區,或者說一些信息誤導,很多時候會有著一些奇怪的言論:
【又翻唱】
【有自己的歌曲嗎?】
……
這樣的言論不算少見,對於VOCAL類型的歌手來說,這並不友好。
聽!我們的歌
各位應該有注意到,這一次線上演唱會的主題是《聽!我們的歌》,特點是治癒。
最近張杰其實有出一場專輯,各位可以稱其為重製版,將以前的一些知名度非常高的歌曲,重新編曲演唱了一遍。
為什麼會重製,我其實最開始也以為是可能就是想要唱一唱而已。
後來搜索了,這裡也解釋一下:
之前在QQ音樂平臺搜索老歌其實是沒有版權的,也就是無音源,而這一次重新演唱,也就意味著把版權拿在自己手裡了。
歌曲信息裡面也有提到這一點:
監製/出品人:張杰
製作/發行:行星文化
我去看了一下這張專輯的大致熱度,評論並不算多,所以很多朋友可能並不知道張杰的這張專輯,或許也並不知道版權已經回歸了。
這一次線上演唱會也就是一次宣傳,既然主題已定,那麼最終選擇的曲目,自然也會是早期大眾耳熟能詳的歌曲。
這樣的選擇挺好的,有的時候,聽演唱會,聽的可能並不一定是音樂,而是曾經。
官方選擇用治癒一詞定義本場演唱會,估計也是想著通過懷念曾經來達到治癒的效果。
所以,如果曾經聽過張杰歌曲的朋友,或者說是喜歡研究VOCAL的朋友,都可以去看一看,避免忘記,大家可以提前預約喲!
喜歡文章的朋友可以點讚並分享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