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過,恨過,失去過,也擁有過。除了沒有孩子,我的人生再無遺憾了。」——劉雪華
眾所周知,瓊瑤選人有三大標準:
一是美,二是會哭,三是哭得美。
能同時具備這三點的不多,而劉雪華不僅全都滿足,還成為了其中之最。
2001年,在《情深深雨濛濛》的記者會上,瓊瑤說:
「我最愛的女演員不是趙薇和林心如,也不是蔣勤勤,而是合作十年的劉雪華。」
作為早期的「瓊女郎」,劉雪華無疑是一個特別而又無可替代的存在。
1985年,她主演了人生第一部瓊瑤劇《幾度夕陽紅》。
那一年,她26歲。
算不上年輕,甚至比起歷來的「瓊女郎」還有點年長。
但即便如此,劉雪華還是憑藉代表性的哭戲,開創了獨屬於自己的"苦情"戲路,成為了與瓊瑤合作最長時間的女演員。
在瓊瑤劇裡,她時常以悲情角色示人。
而當走出螢屏,她的愛情故事似乎又是另一種悲劇。
01
1959年,劉雪華出生於北京。
5歲時,她跟隨父母舉家遷往香港。
因為父親是知識分子,思想上尤為傳統。他要求自己的女兒必須儀表端莊,舉止優雅。
然而劉雪華從小就很皮。
雖然不敢與父親正面衝突,但背地裡卻一直暗暗較勁。
她不顧父親的反對在學校偷練鉛球,將裙子的一邊掖在腰間是她擲鉛球的標準動作。
因為總是參加體育活動,她的白球鞋穿髒了也不敢拿回家。
不僅如此,劉雪華從小就幻想力十足,有著極強的表演欲。
在家裡,看到樓梯她就能腦補一出"富家小姐下樓發脾氣"的戲碼。
坐公交時,她也會假裝流淚,或者身體不舒服。當有乘客過來關心她時,她就會在心裡竊喜:別人注意到我了,證明我演得很好。
劉雪華的表演天賦在那時便可見端倪,遺憾的是,她的演員夢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
「他不喜歡自己女兒出去拋頭露面,他只想讓我學國畫,做個大家閨秀。」
一家之主的權威不容挑戰,直到父親一個出身電影世家的好友出面,才同意劉雪華進入演藝圈。
1978年,19歲的劉雪華考入香港長城電影公司。
在4年合約期裡,她只拍了四部作品,都反響平平。
但幸運的她卻因此被無線看中,借去與任達華合作拍攝了《他的一生》和《妙手神偷》。
對這兩部作品,劉雪華寄予厚望。
她以為自己會一炮而紅,卻不曾想竟因為劇組的詭異打光而被觀眾嘲笑「兇眼」。
一開始,劉雪華也會質疑自己。
但短暫的沮喪過後,她又迅速調整好心態:
「就算拍了不少戲還沒成名,但我還是喜歡演戲,我也相信自己遲早有一天能紅。」
曾有人說,林青霞的美裡帶著點英氣,蔣勤勤的美裡帶著絲靈動,劉雪華的美裡則帶著股倔強。
而在那段不溫不火的日子裡,劉雪華將這股倔強貫徹到了極致。
演戲是她心中摯愛,即便不被認可,她也始終滿腔熱血。
心懷希望的人,總會等來花開。
02
1982年,劉雪華與邵氏電影籤約。
此後,她拍攝了多部武俠電影,都以俠女形象示人。
唯一拍的一部劇情片,就是1983年她與亞視合作的《少女慈禧》。
但也正是這部作品,讓她在香港得以嶄露頭角,並因此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瓊瑤。
那時的瓊瑤作為造星教母,已經捧紅了林青霞、秦漢等一眾新人。
能與她合作,成為了不少演員心中的夢想,對於一直渴望演文藝片的劉雪華同樣如此。
所以當被瓊瑤欽點與秦漢搭檔主演《幾度夕陽紅》時,她激動不已。
「有種多年以來的夢終於實現的感覺。」
而更令她倍感榮寵的,是瓊瑤在聽聞自己還有未完成的戲約時,寧願再等幾個月,延遲開機,也不願更換女主。
劉雪華最終沒有辜負瓊瑤的期望。
1986年,《幾度夕陽紅》一經播出便引起收視狂潮,而首次出演瓊瑤劇的劉雪華也在臺灣一炮而紅。
在這之後,劉雪華開啟了自己的「瓊女郎」生涯。
許是「瓊瑤劇」中的慣用套路,她演繹的角色個個命運多舛。
《幾度夕陽紅》裡的李夢竹,出身大家,溫婉自持,卻因愛上有婦之夫深受情傷。
《煙雨濛濛》裡的陸依萍,外表強勢,內心脆弱,在愛情與復仇間左右煎熬。
《庭院深深》裡的章含煙,一介採茶女,偶遇真愛,嫁入高門後卻飽受門戶之見帶來的歧視。
《啞妻》裡的方依依,天生聾啞,幸而覓得良人。卻因生下殘疾孩子,使得夫妻離心,分別十載。
要塑造這些苦情角色,自然離不開哭戲。
對此,劉雪華信手拈來、堪稱一絕。
熒幕上的她,一雙美目脈脈含情,濃密的睫毛纖長而卷翹,再加之幾滴飽滿而晶瑩的淚珠,任誰看了,都有一種「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的我見猶憐之感。
她不僅可以隨時隨地一秒入戲,眼淚說來就來,更能精準地把握流淚的時間點和位置。
瓊瑤劇的御用導演劉立立曾說,同一場戲,不管是拍正面,還是拍側臉,她都能在同一句臺詞落淚。而且連"左邊臉一行淚,右邊臉兩行淚"也能完美一致,十分接戲。
因為精湛而有美感的哭戲,劉雪華被封為「淚眼皇后」。
瓊瑤對她也是讚譽有加:
「我只能說是上帝賞了這碗戲飯給她吃,她在演戲方面天賦異稟。」
03
許是演多了瓊瑤劇,劉雪華本人也是絕對的愛情至上主義者。
而她的感情生活,確實比戲裡面更要曲折。
劉雪華曾說,自己很喜歡談戀愛,談過的次數也不少,而真正印象深刻的有三段。
第一段的男主角,叫張佩華。
1989年,因為秦漢不願束縛於瓊瑤劇男主角的熒幕形象,選擇了出走。
瓊瑤不得不為劉雪華尋覓新的搭檔,而張佩華最後在一眾人選中脫穎而出,成為了秦漢的接替者。
同年,張佩華與劉雪華合作拍攝了瓊瑤「六個夢」系列中的《三朵花》。
因為這部劇,兩人相識相戀。
同劇組的人說,劉雪華很重視這段感情。
為了對方,她連最愛的打麻將都漸漸遠離,取代的,是張佩華喜歡的品茶養狗。
只是這段感情僅僅維持了幾個月便宣告結束。
「他全心都在狗上,以致於讓我覺得自己被忽略了。」
兩人的閃戀閃分連瓊瑤都措手不及。
聽聞兩人戀愛,瓊瑤專門為他們寫了《雪珂》。沒想到寫完時,兩人竟已經分手了。
但因為是和平分手,劉雪華和張佩華還是拍完了這部劇。而在戲外,兩人依然以朋友關係相處。
只是劉雪華接下來的第二段感情,就沒能這麼好聚好散,甚至成為了她一生最慘痛的記憶。
1990年,劉雪華與劉德凱合作了單元劇《風裡的愛》。
戲裡,劉德凱帥氣而深情;戲外,更是成熟溫柔,魅力十足。
「我想讓你做我的女朋友。」當他站在劉雪華面前說出這句話時,劉雪華淪陷了。
他們相戀了。
然而,劉雪華沒有想到的是,劉德凱竟是有婦之夫。
他一直欺騙劉雪華自己已經和美國的前妻離婚,直到被媒體曝光才坦白。
就這樣,劉雪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小三」。
女人總是心軟的。劉德凱的一紙離書,騙得劉雪華回心轉意。
1996年,劉雪華懷孕了。
那時的劉德凱正在法國拍攝《一簾幽夢》,他允諾回國就舉行婚禮。
劉雪華天真的以為對方真的會娶她,卻不曾想等來的是分手另娶的消息。
劉德凱在法國遇到了小他23歲的安琪,兩人迅速閃婚。
而慘被拋棄的劉雪華在一次洗澡中不慎跌倒,失去了肚子裡的孩子。
相戀6年,卻以背叛、流產告終。
這樣的教訓無疑是慘痛的。
坊間傳言劉雪華一生沒能再有孩子,就是拜這段感情所賜。
也正因如此,在和劉德凱分手的很長一段時間,劉雪華一個字也不願提及對方。
那段難捱的歲月,被她以酒精麻醉自己。
她甚至也曾抑鬱成疾,為情自殺,但好在最終走了出來。
2009年,劉雪華在接受記者訪問時,首次提到劉德凱:
「現在想想,我應該感激他。因為他的離開,我才有機會遇到屬於自己的真命天子。」
劉雪華口中的真命天子,就是她後來的丈夫——鄧育昆。
04
1999年,在一次朋友聚會上,劉雪華見到了鄧育昆。
在這之前,兩人雖然認識,卻沒有什麼交集。而這次見面,讓彼此的關係有了些許不一樣。
「她出現的時候,感覺瞬間有一束光照了進來,讓人眼前一亮。當時,我就在心裡想:這女孩,我的。」
臨走時,身為編劇的鄧育昆發揮了自己的才子優勢,送給了劉雪華一張紙條:
冰心勝雪,春萼其華。
詩箋贈佳人,愛慕之心不言而喻,劉雪華也自然心領神會。
只是經歷了上一段的感情重創,她不敢再輕易相信任何人的真心。
最後,她選擇了無視。
然而鄧育昆並未氣餒。
借著同在一個劇組的良機,他總是悄悄為劉雪華準備各種驚喜。
冬日裡的餃子,房間裡未留署名的鮮花,時不時的情詩卡片,點點滴滴都溫暖著劉雪華已經冰封的心。
最後的結局自是抱得美人歸。
1999年9月18日,已經在一起的兩個人和蘇有朋等幾個朋友一起吃飯。
鄧育坤突然說:如果明天結婚,9.1.9不是很好聽嗎?我們結婚吧!
「好啊。」
就這樣,9月19日凌晨9分,在朋友的籤字見證下,兩人正式結婚。
那時,劉雪華40歲,鄧育坤53歲。
真愛是無關年紀的。婚後,不被媒體看好的他們恩愛非常。
鄧育昆說劉雪華起床要哄,睡覺要拍著背。
去劇組拍戲時,對方也會帶一件自己穿過的衣服伴著入眠。
劉雪華說鄧育昆總會給自己寫情書,還會不顧花粉過敏經常送花。
兩人也有生氣的時候。
有時鄧育昆忙於寫劇本,冷落了劉雪華,他就會在屋子裡貼滿七八十張的道歉紙條。
因為身體原因,他們一直沒能有孩子,劉雪華把對孩子的愛都傾注在了老公和前妻的子女身上。
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鄧育昆更是為兩人的愛情寫下了「共白首,看天涯遼闊,比翼雙飛」的美好希望。
然而,遺憾的是,這段感情沒能實現白首之約。
2011年,鄧育昆因調整衛星天線失足墜樓,不治身亡。
瓊瑤劇中都不敢出現的劇情就這麼在現實中發生了。追悼會上,劉雪華哭成淚人:
「我至今都不敢相信。在我心裡我只當他去旅行,很快就會回來。」
曾經的恩愛眷侶,如今只留一人。
這種突如其來的死別,恐怕任誰都無法承受。
05
年輕時遇人不淑,導致終生無兒無女;人至中年遇得真愛,卻不幸天人永隔。
有人說,劉雪華的一生比瓊瑤劇中的女主還要悲慘。
然而她本人卻不這麼認為。
「誰的人生沒有苦痛呢,我只在乎怎麼才能更好的活。」
不同於熒幕上的弱柳扶風之態,生活中的劉雪華樂觀豁達,自有一股韌勁。
丈夫離世後,她也曾傷心過度,瘦成紙片人。
但為了轉移自己的悲痛,她7天後便回到劇組完成戲約。
後來,回憶起那段日子,她直言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只知道拍戲讓她變得充實起來。
而當站在歲月的渡口,她似乎也明白了:面對失去,最好的態度,是珍惜還擁有著的現在。
逝者已去,生者自當如斯。
如今,61歲的劉雪華整日運動養生,閒暇時也會帶著和丈夫一起養的寵物狗遊玩。
伴她度過漫漫歲月的,還有她最愛的演戲。
熒幕上,她已不復當年「瓊女郎」的青春靚麗,而是成為了《甄嬛傳》等熱播劇裡的太后。
瓊瑤曾說,捨不得劉雪華演媽,劉雪華自己卻看得很開。
一如淡看愛情裡經歷的離合悲歡,對待事業上的年齡危機,她也同樣從容。
什麼樣的年紀,就演什麼樣的角色。
不論主配,不計青春與年老,這樣的演藝生命,才是鮮活而有意義的。
當被問及是否還會期待愛情,她笑著說:「我會渴望愛情。」
劉雪華經半生愛海浮沉,卻依然能對愛情抱有期許,這種樂觀與豁達,都是因為她活得率性通透。
她用力去愛,用力去生活,這樣的人生才恣意無悔。
一如她曾說過得那句話:「愛過,恨過,失去過,也擁有過。除了沒有孩子,我的人生再無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