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秋秋,我在2021年考研中被南京藝術學院文化產業學院藝術管理專業錄取,初試成績380(滿分500),複試成績126(滿分150),雖然並不拔尖,但最終也有幸能跨專業考研成功,在這個心儀已久的專業中開啟研究生生活。
接下來,我將與大家分享我選擇南藝藝術管理的理由以及我在此次考研中獲得的經驗與教訓,希望能給還在迷茫、猶豫的同學們一些參考。
教學沿革
南京藝術學院,簡稱「南藝」,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江蘇省唯一的綜合性藝術院校,也是中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並延續至今的高等藝術學府,中國六大藝術學院之首,藝術學科綜合實力位居全國第一,入選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教育部「雙萬計劃」、江蘇高校文化創意協同創新中心、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江蘇省首批新型重點高端智庫,南藝催生了中國最早的藝術學制,開創了中國最早的美術、音樂、舞蹈、理論、戲劇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藝術學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南京藝術學院自1988年起在全國高校中率先開展藝術管理教育,2004年學校成功申報公共事業管理(藝術管理)本科專業,繼而根據「整合教學資源、調整學科布局」的戰略部署,以及「一個專業原則上只在一個學院布點」的辦學要求,於2006年成立人文學院,統一發展藝術類與管理學、經濟學相交叉的新興實用專業。人文學院藝術管理專業自2006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08年開始招收該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2009年舉辦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第四屆年會,2010年開始招收藝術管理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2012年創辦《藝術管理學研究》學刊,2013年舉辦中美藝術管理課程工作坊暨青年藝管者圓桌會議,2014年舉辦全國藝術管理與創意學科高層論壇,2015年舉辦藝術營銷國際課程工作坊、國際小劇場戲劇管理論壇、江蘇省文化創意產學研協同創新論壇,2017年舉辦長三角地區藝術管理研究生學術論壇,2018年舉辦江蘇省藝術基金南京藝術學院演藝經營管理高級研修班。同年,為優化學校教學資源與學科教學條件,藝術管理系由人文學院轉入文化產業學院。2019年,文化產業學院藝術管理專業舉辦了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藝術管理專業委員會第八屆年會,同時第一屆藝術管理工作坊開始舉辦。此後,藝術管理工作坊成為本專業的特色教學方式。
學生培養
南京藝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以藝術學為基礎,以管理學為依託,面向文化藝術管理人才的社會發展需要,依託南藝作為綜合性藝術院校的辦學優勢,著力培養具備較高藝術素養、掌握藝術市場經營管理的複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該專業重視藝術機構與組織管理,以及藝術市場發展趨勢,設有中外藝術史、經典藝術作品賞析、專業英語、國際商務英語、藝術經紀與管理、藝術市場營銷、展覽策劃與執行、劇院運營管理、票房營銷、演藝策劃與執行等課程,以培養學生對藝術的審美能力,以及對藝術項目的策劃與管理能力。
作為綜合性藝術院校,南藝的藝術管理系分為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兩個教學方向,分別設立了藝術品市場工作室與劇院團管理工作室。這樣的專業培養模式既分又合,為學生提供了綜合性藝術領域的訓練,同時讓他們有機會在某一個領域得到深入學習的機會。
南藝藝管系教學實踐平臺——山頂藝術空間
南藝藝管系十分重視學生必要技能的培養,並力求讓每位學生有機會參與到整個藝術展覽或演藝項目策劃與執行的各環節中來,在滿足現代市場就業需求的同時避免了工匠化。依託南京藝術學院在美術學與設計學上的優勢,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藝管系學生在半年一度的南藝競買會中都發揮了主心骨作用。南藝藝管也十分注重學生與藝術社團群體的溝通,藝術管理系的學生也參與到了南京本地卓有影響力的女性藝術團體——「木蘭會」的各項展覽、雅集活動中。
藝術管理系學生參與的「木蘭會」系列活動
特色課程
藝術管理系2018年自原人文學院轉入文化產業學院,同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一道,成為南京藝術學院培養文化藝術管理人才的引擎。趁此學科院系調整優化的機遇,藝術管理繫於2019年首開「藝術管理工作坊」課程,為學生提供藝術管理研究與學習的全新平臺。
藝術管理工作坊的開展,務求學生對於市場與行業動態做到與時俱進,既具備經典理論基礎與案例分析能力,又具備藝術管理者應具有的遠見。在藝術管理相關的名詞概念、專業素養、藝術事件方面,學生應了解最新的藝術管理發展成果,包括但不局限於:智能時代的藝術管理、品牌管理與策劃執行、行銷4.0時代、銀光經濟、行銷工具、藝術品交易市場、拍賣公司、藝術品交易所、藝術展示與空間管理、藝術管理的社會責任、藝術的衍生、藝術營銷與數字經濟……
以上都是從官方網站(如南京藝術學院官方網站、南京藝術學院—文化產業學院官方完整)、公眾號(如南藝藝管系、南藝文化產業學院)中可以獲取的信息。
南藝作為老牌知名藝術院校並不為大家所陌生,該院校較為公認的優點有:
1. 地理位置優越,學校位於江蘇省會南京市的主城區,緊鄰新街口、紫峰大廈等著名商圈;機會很多,常在老門東等著名景點看到南藝學生演出的身影。
2. 學術氛圍濃厚,擁有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並且其學科水平均位全國前列。
3. 藝術氛圍超群,作為綜合性藝術院校,在美術、音樂、戲劇等藝術門類方面的研究水平均在全國名列前茅。
在我看來,南藝藝管系有以下優點:
1. 根據「軟科2020年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榜單,在藝術管理專業所屬學科藝術學理論中,南藝排名全國第八(見上圖),相對前幾年名次稍有下降,但仍名列前茅,可見其學術水準。
2. 作為跨考生,本科也並不是藝術院校,選擇院校時候的我並不能確定是更喜歡視覺藝術管理還是表演藝術管理,於是我順著排名榜單,最終選擇了南藝這個綜合性藝術院校,去尋找更多的可能性。
3. 作為一個南京人,經常能看到意氣飛揚的南藝學生,還有全南京市民「湊熱鬧」的畢業展(雖然現在因為疫情進不去了),也偶爾會去繁華熱鬧的南藝后街,邊散步,邊聽學生們在那裡的演出。雖然並沒有去過別的藝術院校,但南藝已經足夠滿足我個人對藝術院校的期望。
學術型碩士
我考的是學碩,雖然還沒有入學沒法斬釘截鐵的說出「學碩究竟是什麼」,但根據我備考的經驗以及諮詢的研二的學姐,學碩更傾向於藝術學理論的學習,致力於研究藝術管理未來的發展方向。但這也並不意味著藝管的學碩不需要實踐,對於比較新興的藝管學科,通過實踐驗證理論的正確性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接下來將從三個階段來介紹一下我考南藝藝管學碩的感受與經驗:
1. 初試備考階段(5月-12月):
從考試角度來說,學碩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考試參考書目多,考試內容偏難(如英語為英一),因此,需要考生對每本參考書目足夠的重視以及日復一日的努力。
2. 初試考試期間:
21年南藝專業課給我的感受是:基礎課711藝術概論太按常理出牌(和19年真題重合率極高);818藝術管理學導論太不按常理出牌(幾乎沒有以前考過的)。雖然藝術管理學導論看起來考的很偏,我也考的很懵,但後來翻書發現其實題目都是書上的,也再次提醒了我們參考書目的重要性。
3. 複試準備階段(2-4月):
從複試名單中可以看出,雖然南藝今年的試卷並沒有往年簡單,但是大家的分數卻越來越高,也就是俗稱的「卷」起來了。大家的初試分數差距都不大,於是佔比40%的複試也十分關鍵。南藝的複試分為面試(5%)和筆試(35%),筆試內容為寫一篇專業相關的論文,題目近年來都比較基礎,幾乎不存在看不懂題的問題,但能否得到高分是看你對藝術管理理論以及熱點的掌握和運用,這也是能否成為一名學術型碩士的第一次正面考驗。
總結:
初試階段:
以五本參考書目為重中之重,可在前期輔以藝術史的學習,後期關注知網等學術網站關於藝術管理的論文,了解時下熱點。
複試階段:
仍舊以四本藝術管理的參考書目為主,以對複試的話題有基礎的了解。同時,多看、多分析藝術管理論文,並模仿結構進行自己論文的書寫。
專業型碩士
2020年,南京藝術學院文化產業學院藝術管理系碩士研究生招生與時俱進,除了多年以來招收的學術型碩士,開始將新增專業型碩士模式培養藝術管理人才,並開始施行雙導師制。
依託南京藝術學院綜合性藝術門類的教學資源、長三角地區的經濟優勢以及活躍的文化藝術市場,文化產業學院藝術管理專業碩士的人才培養具有多元性、綜合性、創新性、實踐性等特點。藝術碩士專業學科點實行校內校外雙導師制,採取校內導師和企(行)業導師相結合、理論指導與實踐授課相結合的培養方式。
(1)演藝製作與劇院管理
本方向人才培養側重於兩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劇目製作層面,包括演出項目的創意策劃、劇目生產與製作、舞臺管理等;
二是劇院運營管理層面,包括劇院定位、戰略管理、觀眾拓展、管理創新等。
本方向授課導師除了校內專業導師以外,還將邀請江蘇大劇院、南京保利大劇院、江蘇省演藝集團等多位業界導師共同組成教學團隊,參與課程教學、項目實踐、實戰經驗分享等,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前沿信息與操作指導。
(2)展覽策劃與藝術機構管理
本方向人才培養側重於兩個方面的能力:
一是藝術展覽項目層面,包括展覽項目的定位、策劃、組織、實施、評估,項目團隊與組織的合作管理;
二是畫廊、美術館、藝博會、拍賣公司等藝術機構層面的具體運營管理工作,包括藝術機構市場定位、觀眾拓展、戰略管理、組織運營、管理創新等。
本方向授課導師除了校內專業導師以外,還將邀請江蘇省美術館、南藝美術館、國內拍賣公司、畫廊、藝博會等多位業界導師共同組成教學團隊,參與課程教學、項目實踐、市場經驗分享等,為學生提供理論與實踐相融合的前沿信息與操作指導。
導師介紹
(1)陸霄虹
陸霄虹,女,1978年8月生於江蘇無錫。南京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文化產業學院藝術管理系主任。2004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管理學博士學位。在《南京社會科學》、《裝飾》、《新美術》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出版教材2部,專著1部。
近幾年主持及參與科研項目有:主持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江蘇省民營美術機構經紀行為模式研究」(2017SJB0370)/主持校級教學研究立項課題「藝術管理專業實踐化教學模式創新」(2016JY2D15)/主持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機遇與挑戰:江蘇藝術品展覽生存現狀及發展前瞻」(項目編號:2013SJB760029/參與2018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 敦煌隸書研究 /主持江蘇藝術基金2016年度資助項目——江蘇省演藝經營管理高級研修班。
(2)曹榮榮
曹榮榮,男,1978年生,江蘇南京人,藝術學博士。現任南京藝術學院文化產業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南京藝術學院「劉海粟優秀教學獎」和「青年教師教學獎」獲得者,南京藝術學院「薪火計劃」骨幹教師。先後主持完成科研課題項目: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電影消費研究」、南京藝術學院科研項目「中國商業電影跨媒介融合發展研究」等。參與完成了國家教育部科研課題項目1項、江蘇省教育廳科研課題項目2項以及江蘇省文化藝術基金藝術實踐項目1項。目前已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教材2部。曾受邀攜片參加開羅國際電影節。指導學生畢業論文獲南京藝術學院「馮健親優秀學位論文獎」一等獎和二等獎;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創意策劃大賽獲全國一等獎;指導學生參加「挑戰杯」大學生學術科技競賽獲江蘇省一等獎。
(1)分數線
註:南藝是達到國家線即可進入複試。
(2)招生情況
藝術概論的題目比較的基本,都是書上的重點,這與近十年來的考試風格都相似,總的來說,以王宏建老師的《藝術概論》這本書為重點,對書中的每個單元進行理解和記憶。
藝術管理學導論的題目比較靈活,尤其是今年的考題,傳統意義上的「非重點」比較多,近兩年的考題也可以看出南藝對於基礎的考察越來越深,越來越重視書本上的內容,沒有了這四本參考書哪本更重要、哪本考的更多的說法,而是每本都重要,每本都需要理解和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