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不會被壓死,壓垮你的只會是生活!

2021-01-10 心得碎碎念

我聽過一條魚的故事:一條小魚遊到老魚身邊,問它,「怎樣才能找到他們稱之為海洋的東西?」「海洋」?老魚問,「你現在就置身於海洋之中啊!」老魚說。「」這裡"?小魚說,「這是水,我想要的是海洋。」

首發於公號"心的碎碎念"

作者:一人一世界

這個故事,是最近正在上映的《Soul心靈奇旅》中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皮克斯電影動畫工作室的作品從未讓人失望,這次自然也不例外。

在我看完這部電影的幾天內,我幾乎將其推薦給了身邊所有的朋友,希望他們自己或是帶著孩子一起去看看。

如果單單只看片名或影片簡介,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它不過是一部關於靈魂的奇幻片或者是給孩子看的動畫片。其實,這是一部極賦心理治癒意義和引人深思的電影。

皮克斯電影製作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它能夠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並通過動畫作為媒介,為我們呈現出極具創新和創意的想像畫面,同時又飽含深意。

《心靈奇旅》用一種輕快、活潑的方式展開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普通的音樂老師喬伊,他酷愛爵士樂,一直想成為一名真正的爵士樂鋼琴家。終於有一天,他獲得一位爵士樂大師的賞識,得到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機會,卻因為太過興奮,走在路上發生意外,摔至瀕死狀態。

接著,他經歷了一場無法想像的「靈魂出竅」體驗。他的靈魂來到一個酷似天堂的地方——「生之彼岸(The Great Beyond)」。

但由於對爵士樂太過熱愛,喬伊不願就這樣死去,於是他奮力反抗,結果一不小心穿越多重維度,來到「生之來處(The Great Before)」,即生命開始之前的那個地方。

成千上萬的靈魂聚集在這個被稱之為「心靈學院」的地方。在這裡,所有靈魂都需要被培訓,要找到與之匹配的人格,找到自己獨特的天賦與喜好,最後,還要找到點燃生命靈魂的「spark火花」,然後才有資格前往地球「投胎」。

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每個人出生星盤上月亮南交點所代表的含義。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月亮南交點與生俱來的不同天賦而來。這些天賦是我們毫不費力的人生工具,我們需要藉助它,向著月亮北交點的方向——生命成長與進化的方向邁進。

如果我們的人生不快樂,那麼就意味著我們並沒有發現和找到自己的天賦和使命,或者說,我們已經背離了自己的靈魂已久卻並沒有覺知。

然而,我們從小就受到的教導並不是生命層面的,不是怎樣才能讓我們的生命成為一個更好的生命,而是物質層面的。

這些過分功利化的教導,讓我們在「沒用」、「不努力」、「不務正業」等等各種框架和規範下,逐漸被塑造成一個個必須「成才」或「成功」的皮囊,否則就好像低人一等或不配活著一樣。

正是這些荒謬的教導以及人們對其的執念,讓人們不斷偏離真實的自我,遠離自己的靈魂,一個脫離了靈魂的肉體,只不過是行屍走肉。

就像影片「忘我之境」中那些黑色靈體一樣,他們被執念包裹著,陷入碌碌無為、麻木不仁、壓抑焦慮、暴戾偏執的惡性循環中無法自拔。

那些從小被寫入人們系統程序中的「成功」讓人們自動過分地追逐「海洋」,而忘了自己正身處富饒的海洋之中;那些所謂的夢想和人生的意義成了執念,導致人們自我封閉,失去與他人和世界的來往與互動;那些人們渴望的英雄和傳奇,最終導致他自己的生活逐漸枯萎沒落。

人們總是想找到宏大的生命意義——那些被定義的成功。但是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那些與生俱來的天賦究竟賦予了我們什麼樣的人生使命呢?

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理解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那麼我們就能明白,所謂的「成才」或「成功」,都只不過是對「夢想」和「意義」過分功利化的產物。否則,我們就不會看到那麼多所謂的成功者抑鬱,那麼多明星自殺,那麼多有錢人空虛寂寞了。

世界因為每個生命不同的天賦和使命而變得多姿多彩,如果每個生命都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那個場景有多可怕是可想而知的。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影片中的滯留在靈魂學院最久、氣壞無數名人導師的千年資深靈魂——「22」寧願永遠做一個虛無的靈魂,也不願做人,因為永遠都有個黑色的陰影,在永無止境地責備它「都是你的錯」,「你永遠也做不好」,「你就是個平庸的人」,「你簡直一無是處」......

這些「詛咒」對它的傷害,讓它覺得自己根本不配做人,與其陷入「人」的痛苦,不如永遠做一個自由自在、桀驁不馴的靈魂。

在這樣的指責和貶低中長大的人,不自愛和自我貶低使他們認為自己不配「活著」,在那個對一切默然和無所謂的外表之下,隱藏著的,是充斥在靈魂深處的對生活的失望、擔心、恐懼以及憤怒。

他們害怕面對這個世界,認為自己不夠好,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常常被生活嚇到,以為自己必須很強大才能夠面對生活的苦。

然而,當他們敢於直面生活的痛苦,願意為了更好的成長而做出改變和努力時,就會發現,世界並不都像自己曾經歷的那樣冷漠與悲涼。

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影片中「22」與男主角Joe陰差陽錯靈魂交換的體驗,但只要我們願意傾聽內心,跟隨內心的聲音,就一定能找到能令自己重生的火花。

人生需要我們運用自己不同的天賦創造不同的價值,而所有的價值,也都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就像影片中,「22」為街頭藝人打賞了一塊麵包一樣。這裡的重點不是笑料,而是價值觀。

在「22」這樣一個剛剛「轉世為人」的人眼中,路人給街頭藝人打賞的金錢只不過是一張紙。

但對於一個生命而言,最珍貴的是食物,而不是像紙一樣的金錢。「22」初到地球為人,就像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對他來說最寶貴的是食物。由於街頭藝人的演繹打動了他,使他感受到了人世間的愛與美好,於是,他將自己最為珍視的半個麵包圈給了街頭藝人。

學會用新生兒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唯有感受才是最真的一切。

我們常在瑜伽中聽到一個熟悉的詞——意識。

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中寫道:「意識是一種沒有任何內容的純粹透明的存在,純粹的意識便是虛無,它不是其所是,而是其所不是。」

就像我們在冥想時,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找到「我」。然而什麼才是真正的我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知道「我」不是這個身體,也不是這個頭腦創造出來的思想。

既然意識的本性是說「不」的純粹的虛無,因此,世界上也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證明「我應該接受這種或那種價值」了。

影片中的22便是那個純粹的意識,它是一個對任何東西都說「不」的虛無的靈魂。

也正因如此,它與男主角Joe在陰差陽錯的回到人間後的一系列際遇才變得有了意義。

當22進入Joe的身體,透過他的身體來感受人間的一切時,它才會經驗這個世界,用自己的行為和選擇來填充「虛無」,成為一個所謂的「人」。

就像我們常常看到一個出生不久的孩子,他的眼裡充滿的是深不見底的空靈,是一種來自宇宙的靈氣,而隨著他成長,他的經歷,慢慢地形成了他自己,逐漸地多了人性,少了靈性一樣。

我們都在選擇中成為我們選擇成為的那個自己。

就像影片中Joe的理髮師,他最初的夢想是成為獸醫,醫治動物,其實也是為了幫助動物的主人們。但是因為經濟原因,他最終選擇了學理髮,畢竟學費便宜很多。

他說:「給人理髮也挺好啊,我一樣可以幫助別人,用我的推子和我的真誠,讓顧客的生活像髮型一樣美好起來,這和當獸醫其實一樣啊。手術刀也好,剃頭刀也罷,都只是一種工具。」

真正重要的,是積極投入生活的態度,是樂於助人的善良,是順其自然和隨遇而安的人生境界。

這又完美的詮釋了每個人出生星盤所指出的無數種可能性。而究竟要不要前進,要向哪個方向前進,選擇權都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手中。

成長之路必然會遇到分叉路口,如何選擇,如何決定,如何面對未知就成了我們必須學習的課題。

生活需要有目標,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必須為了目標而活。人之所以要有目標,不是要讓我們朝著一個方向死磕,不達目的不罷休。而是要讓我們學會調整方向,學會放手,學會放下,然後重新啟程。成長蘊含在我們前進的每一步之中。

好好運用自己獨有的天賦,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過好平凡人生中的每一刻,就是不平凡。

如果我現在請大家回答一個問題:「什麼才是你真正最想要的?」相信很多人都無法即刻回答出來,又或者是給我一個既定模式的答案——「好的工作,好的伴侶,大房子,新車,很多錢」等等。但是,什麼才是好的工作?好的伴侶?......

如果我們還沒有深刻思考過這件事情,那麼請先別著急回答,我們應該先深入思考一下。

否則,我們就會一不小心成為「忘我之境」中的黑色靈體,整天都在為了「達成目標」而努力,卻不知道那個目標究竟是誰的目標?是不是自己喜歡的目標?達成之後究竟能給自己帶來什麼的目標?於是,在忙碌、焦慮、壓抑與抑鬱中陷入偏執,完全失去自我。

然而,「忘我之境」還是一個現實世界通往靈魂世界的通道,是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完全投入並快樂地享受那一刻所帶來的平靜與喜悅、身心靈的合一、專注和忘我的境界,它也被稱之為心流。

這裡是靈魂棲息的天堂,在迷失自我時,人們可以暫時回歸內在,全然地沉浸在內心體驗當中,感受生命的本質,體驗內在平靜帶來的愉悅。冥想是通往「忘我之境」的方式之一。

當有人問我冥想和逃避的區別時,我總是告訴他們,逃避是人們想抹去意識,是為了不去面對現實;而冥想,是讓自己回歸內在,暫時關閉意識,從而更好的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更清晰的覺知自己的感受,從而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更好的去面對現實。這也正是我們每個人出生星盤中十二宮的課題。

其實,我們口中所說的「我」,是指一個基於時間性的我。這個「我」要麼羈絆於過去,要麼擔憂著未來,這個「我」很少能意識到當下的存在,而「意識」恰恰又只是一個當下的存在。

因此,幾乎「我」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認同了這個時間性的「我」,把這個「我」當成了自己而產生的。

影片中,「忘我之境」出現在象徵「冥界和死亡」的靈魂世界中,這就彷佛在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夠時時刻刻地活在當下,我們平常所認同和苦惱的那個「時間性的我」便死去了,而那個超越時間的「臨在的我」將永生。

這幾乎是一種接近死亡的狀態。正如佛教對於生死的詮釋:生即是死,死即是生。

感知與接納情緒,身心靈的統一與協調,人生價值的探索,這些不也正是人們備受心理困擾和心理治療的重要方面嗎?

影片的最後,JOE被「心靈導師」給予了一次重生的機會,被問到:「那你認為你會做什麼?你將如何度過這一生?」他回答說:「我也不知道,但是,我會珍惜當下的每一分鐘。」

其實,我們何嘗不是已經擁有了一切的美好與意義,只是沒有停下腳步去思考,去用心感受與感恩生命的饋贈。

這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經典電影,值得人們回味再回味。它從多維度的角度告訴我們人生的意義並不是那個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只要我們能夠享受當下的每一刻,那麼,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所在。

無法享受當下的人,是還沒有找到與生俱來的天賦與此生使命的人。

一方面,我們可以藉助出生星盤,了解自己的天賦與使命;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通過不斷累積生活的經驗,或者通過生活中撞得頭破血流的教訓,從而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就像影片中的男主角Joe那樣,在差點失去生命的時候,才突然醒悟。

但更多的時候,我們還常常看到另一個事實——大部分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後,也不知道生命究竟賦予了他們什麼。

的確,我們尋求的是什麼樣的自己?這是一個需要仔細思考的問題。

要尋求自己,首先我們必須了解自己天生敏感而滑稽的天性,知道自己的模式,才能辨別什麼事情將會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

我們更要發展出對常常自我欺騙的覺知,從而協助我們克服困難,更好的利用自己的天賦,激勵我們去過更完整、更豐富和更自信的生活。

我們需要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火花」,去發現生活中那些閃閃發亮的東西,那些能讓人為了一點甜而甘願忍受一點苦的東西,又或者是像一個孩子看著手裡的冰激凌時眼裡閃爍著光的感覺。在這裡,我們尋求的終點是自己,而不是某個目標。

關於人生,古今中外的智者聖人早已留下了無數經典傳承,這讓我想起了奧地利詩人賴內.瑪麗亞.裡爾克的一首經典詩歌《蘋果園》:

人若願意的話,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長,而貞靜自守。你要像一個病人似的忍耐,又像一個康復者似的自信。有何勝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艱難的生活永無止境,但因此,生長也無止境。當靈魂失去宇宙,雨水就會滴在心上。要容忍心裡難解的疑惑,試著去喜愛睏擾你的問題。不要尋求答案,你找不到的,因為你還無法與之共存。重要的是,你必須活在每一件事情裡。現在你要經歷充滿難題的生活,也許有一天,不知不覺,你將漸漸活出寫滿答案的人生。如果你覺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貧乏,你不要抱怨生活,還是怨你自己吧;怨你心中還沒有足夠的詩意去體會生活的豐富。

羅德尼 . 科林曾說:一個人的瘋狂和不正常的程度,取決於他的個性和本質之間的分歧程度。一個人對自己的了解與他真實的樣子越接近,他就越擁有智慧。他對自己的想像跟他真實的樣子差距越大,他就越瘋狂。

最後,借用一句影片的臺詞:「靈魂不會被壓死,壓垮你的只會是生活。」

作者:一人一世界,用心理學治癒自己的瑜伽佔星者。

如果你也渴望治癒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

相關焦點

  • 何炅朋友請聽好:事情不會壓垮人,情緒會壓垮你
    本文中的插圖均選自網絡,如侵權刪除文|心的微光朦朧心靈原著何炅曾在《朋友請聽好》:「事情不會壓垮一個人,但情緒會壓垮一個人,所以不要被情緒所綁架,我們要學會和自己和解」中說過。情感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形容詞,例如「你是不是有情緒?」,「你情緒怎麼這麼低落?」,「你是不是情緒不太好?」。情感只是把我們內心的情感放在外面的一種形式。我們內心的壓力會通過憤怒、沮喪、急躁、無聊、無助、疲倦等釋放出來。這些負面情緒會影響別人的情緒。
  • 《心靈奇旅》:靈魂是壓不死的,生活才會壓垮一切.
    趕著元旦假期的最後一天去看了《心靈奇旅》,很輕鬆,很治癒。
  •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
    漫畫七言,伴你入眠 主編:靡色 撰稿:小美 :《Streaming》演奏:中村由利子 心靈不會被壓死,壓垮你的只會是生活。
  • 「靈魂壓不死人,生活才會壓垮你.」新年被這部電影看哭了
    作為2021第一場電影,心靈奇旅很治癒了,就是這樣的每一天構成了五彩斑斕的生活。目前,《心靈奇旅》的而且上座率升到了第一,單日排片場次也從之前的1.8萬場,猛增到2.5萬場。靈魂壓不死人,生活才會壓垮你。
  • 七言| 這世上愛你的人有兩種
    點這首歌《每日七言》總第 2862期心靈不會被壓死,壓垮你的只會是生活。這個世界上愛你的人有兩種。一種是用滿足自己的方式愛你,另一種是用滿足你的方式愛你。真正奮鬥起來,你會發現,原來自己很了不起。
  • 《心靈奇旅》|致覺得生活沒意思的你
    這些,你想像過嗎?皮克斯給出了他們的答案。來,接招吧——《心靈奇旅》《心靈奇旅》是由彼特·道格特執導的動畫電影,由傑米·福克斯、蒂娜·菲等參與配音。該片講述了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男主喬伊·高納與厭世的靈魂22相遇,它們攜手返回現實世界尋找生命的意義的故事。
  • 《心靈奇旅》借銀幕「奇旅」療愈你我「心靈」
    《心靈奇旅》的導演彼特·道格特,之前就曾憑藉《飛屋環遊記》和《頭腦特工隊》獲過兩座奧斯卡獎盃,而這部《心靈奇旅》被認為超越了前兩部。《頭腦特工隊》用天馬行空的腦洞劇場,對大腦與情緒進行了深入剖析;而《心靈奇旅》則用神奇魔幻的心靈學院,更深一步探討著靈魂與生命的意義。《心靈奇旅》也是皮克斯公司的第23部動畫長片。這幾年皮克斯的作品,非常重視「生死」主題。
  • 娜姐擔心《少年的你》高票房會不會壓垮易烊千璽,千璽這樣回答~
    作為偶像藝人出道的他,不僅能歌善舞,在演戲上的表現也令眾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在他第一部擔當男主角的作品《少年的你》中易烊千璽對小北的完美演繹,也讓他獲得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催淚新作《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虛假的快樂只會壓垮自己
    我本人是偏愛奇幻愛情類動漫的忠實粉迷,對於這種動漫是一部都不會放過的!帶著原始的好感度這部動漫,更是滿足了我在畫質和人物形象上的期待,畫質清晰,畫風淡淡的並帶著溫暖的氛圍,包括貓咪的可愛形象。人暖自知,虛假的快樂只會壓垮自己
  • 格林威治村——"心靈奇旅"之處
    azz 心靈不會被壓死,壓垮你的只會是生活。——《心靈奇旅》正在上映的皮克斯新動畫電影《心靈奇旅》將故事設在了紐約,並以紐約的爵士樂圈子為背景。不能去紐約沒關係,《紐約郵報》推薦了錄製於格林威治村的最著名爵士樂俱樂部的唱片,為你來一場前往格林威治村的"心靈奇旅"。
  • 慕容復和孔乙己,被生活壓垮的普通人
    慕容公子,你連我在邊角上的糾纏都擺脫不了,還想逐鹿中原嗎?」意思是:我只是隨手玩玩,壓根沒發揮真正的技術,可你用上吃奶的力氣,也鬥不過我。就這水平還想得天下,too  young  too  naive。鳩摩智的一句話,擊中了慕容復的軟肋。
  • 一頂「綠帽子」壓垮了神龍教
    《鹿鼎記》中,江湖上最大的勢力莫過於天地會和神龍教了,天地會光明磊落、志在反清,受江湖中人敬仰。神龍教鬼鬼祟祟,讓人聞風喪膽,是江湖最神秘的教會組織。除了高手眾多之外,還會念咒語,這個殺傷力太大了。洪安通心如磐石,沒有什麼困難能壓垮他,沒想到夫人蘇荃的懷孕讓他徹底憤怒了,我洪福齊天,壽與天齊,誰敢給我戴綠帽子?誰敢背叛我?所有人都靠不住,連夫人也不例外。幾十年都沒有出過這樣的醜事,丟臉丟大了,老臉往哪裡擱,以往的威信再難建立起來了。可洪安通並沒有失去理智,在給幾個元老「豹胎易筋丸」解藥的同時,又讓他們服下了「百誕丸」,沒想到被陸高軒發現了。
  • 你以為的一件小事,其實真的可以壓垮一個人
    關注我,我願成為一道光,伴你前行。你覺得壓垮一個人要多久,需要經歷什麼大事嗎?其實並不需要,現實是某一瞬間因為因為一件小事就能讓人失望和崩潰。壓垮人的最後一根稻草,真的沒有任何重量,前提是你已經經歷了太久壓抑和委屈的生活。於是,到時候,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態度就能壓垮一個人呢。甚至於你以為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都能徹底壓垮別人。
  • 草根評《心靈奇旅》:溫暖治癒 撫慰心靈
    影片開始沒多久的一句話就瞬間淚目,「靈魂不會被壓垮,壓垮你的是生活」,為什麼會被生活壓垮,是不是過於執著什麼事物,卻迷失了自己的靈魂,在喬和許多靈魂導師看來,每個靈魂都必須有明確的理想和目標,生活才不至於平庸,放不下執念的喬在與生之來處的「二十二」經歷了一次心靈奇旅,終於實現爵士鋼琴家的夢想之後,卻發現和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當夢想的事情實現了,並成為工作後,一切似乎又歸於平庸。
  • 生活是心靈的一面鏡子,裡面裝什麼,取決於你面向哪裡
    有人曾說:「生活是心靈的一面鏡子,裡面裝著什麼取決於你面向哪裡。」每個人的思想境界不同,相同的狀況之下,由於心態的不同,所產生的世界也就各自不同。沒有動人的畫面,沒有有趣的故事,有的只是大衛對生活的熱情,和抵抗病魔的頑強心態,所以單調的牆體卻在大衛的眼裡是別樣的風光與樂趣。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當上帝為你開啟一扇窗時,一定不會告訴你,有的窗戶向陽,有的窗戶背光,向陽的那面打開一片生機,背光的那面打開一片灰暗。
  • 《人間·喜劇》傻春和秋雅被小事壓垮,上演人生喜劇
    《都挺好》講的是被小事兒壓垮的蘇明玉,而同樣的,有這樣一對小夫妻也被小事兒壓得喘不過氣。面對大佬們的四面夾擊,濮通、米粒和楊小偉三人會如何應對?無論是叱吒風雲的黑幫大佬(任達華飾),還是一擲千金的首富獨子(楊小偉飾),遇到濮通後立馬黴運纏身,小小的電臺主播從此掌控一群大佬的命運,引人猜測濮通是否還有不為人知的能力和身份。
  • 壓垮開發商的是巨石,沒有什麼最後一根稻草的事情
    如果說,壓垮房企的可能是最後一棵稻草,其實,並不一定。因為房企的抗壓能力還是挺強的,一個稻草根本不可能把房企壓死,不管什麼時候。所謂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棵稻草,是說,一頭駱駝身上背著很多的稻草,艱難前行,但是,負重總是有個極限,那麼,如果一根一根地給駱駝加壓稻草,可能就會積沙成丘,讓駱駝再也起不來了。 其寓意是說,不管駱駝多麼強大,如果不停地加壓,即使是一根看著不起眼的稻草。最後,可能就會成為兩邊引起質變的關鍵因素。
  • 壓死印軍的最後一根「稻草」:罕見暴雪圍困,一夜不清恐被活埋
    據印度媒體稱,今年冬季拉達克和班公湖的降雪十分異常,鵝毛大雪一夜之間便可累積高達數米,前線不少帳篷被大雪壓垮。這樣的奇觀引起不少網友的圍觀,有人甚至調侃道,這(雪花)是壓死印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印軍失敗前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事實上,帳篷被壓塌、可能被活埋等危及生命安全的問題早已經有跡可循,印軍此前就已經向高層反映過帳篷的質量問題,但是好不容易能在其中「撈油水」的印度官員們並不以為然。而之前在國際社會鬧得沸沸揚揚的「二手棉衣」事件,印軍也是第一受害者。
  • 壓垮中年夫妻生活的兩根稻草,一根是金錢,一根是性,這片很寫實
    這部電影是2014年由賈樟柯監製、女作家權聆執導,陶虹和郭曉冬主演的都市情感電影《忘了去懂你》。影片講述了一個女人和三個男人的故事。在重慶的白沙鎮,陳雪松(陶虹 飾)與蔡偉航(郭曉冬 飾)正經歷著婚姻裡的七年之癢。接送孩子問題,親戚的埋怨,夫妻間的拌嘴,生活中的一點風吹草動都讓他們的婚姻搖搖欲墜。
  • 別小看了生活中的12種「微壓力」,壓垮你的就是它們
    無法釋放的壓力最終會導致職業倦怠;一旦陷入職業倦怠,員工會感到疲憊不堪,並且對工作失去興趣,而他們的工作表現也會變差。 問題是,多數人早已把微壓力視為常態。我們很少承認它們的存在,但是積累起來的微壓力會逐漸把我們壓垮。更糟的是,不管是在工作上還是在工作以外,與我們最親近的人往往就是微壓力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