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水一方
4月17日劉若英線上演唱會開啟,依然白襯衫扎馬尾辮,依舊鄰家大姐姐的感覺,在聚光燈下劉若英依舊是青春四射,親切如初。
淡淡的音樂,萌萌的燈光,熟悉的歌曲,依舊是那個恬靜奶茶,依舊是讓人舒緩的奶茶,走過半生,歸來依然是少年,依然是那個穿白襯衫的青春鄰家大姐姐。
如果說,劉曉慶的年輕在臉上,王薇薇的年輕在身材,徐靜蕾的年輕在笑容,而劉若英的年輕在眼裡,她的眼裡永遠都是那種十七歲青春年少的年輕,閃著青春的光,耀著青春的活力和氣息。
第一次在熒幕是見到劉若英,是在《似水年華》裡,在烏鎮的水鄉間,開窗迎著水面,淡淡的笑容,淡淡的憂愁,是一種鄰家大姐姐的模樣,溫婉的如一杯絲滑的奶茶,後來知道網友都親切的奶茶。
「梔子花,白花瓣,落在藍色百褶裙上……..後來,我終於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已早已遠去在人海......」
十七歲仲夏花瓣的芬芳依舊在,十七歲仲夏的那個劉若英依然如初!
後來的後來也終於讀懂了《原來你也在這裡》,「滿城風雨我從海上來,才隱居在這沙漠裡......」
這首歌是電視劇《她從海上來》的主題曲,也是出自張愛玲散文《愛》——於千萬年遇到你所遇見的人,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唯有輕輕說一聲,原來你也在這裡。
原來你也在這裡,劉若怡一直都在十七歲的記憶時光裡,劉若英從《似水年華》的英,到《她從海上來》的張愛玲,到《粉紅女郎》結婚狂的方曉萍,《天下無賊》的王麗,每個角色,劉若英都演繹的淋漓精緻。
為愛痴狂的劉若英,2011年結婚,丈夫是演藝圈外的人士,2015年,兒子出生。
這些年來,劉若英自己寫書,出唱片,導演作品《後來的我們》2018年上映。一部對十七歲年少的仲夏夜的完美詮釋,邂逅、戀愛、錯過、重逢,對青春的一種告白和總結。
經歷了成長,經歷了成功,為什麼劉若英依然保持著這種年輕青春的氣息,原因有以下這幾點:
劉若英一直生活的獨立,祖父是國民黨陸軍上將,祖母大家閨秀氣質給了她一個好的教育,讓她從小生活的敢去愛,敢去闖。少年的時候,家裡不會阻礙戀愛,祖母還會問道會帶男朋友回家吃飯。所以少女時期戀愛不需要偷偷摸摸的,這樣的教育也給了她足夠底氣的戀愛觀。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向我這樣為愛痴狂」,這句歌詞的心聲唱給了她的老師陳昇,但是種種原因他們沒走到一起。
在2004年的一次演唱會中,奶茶說「有一個男孩給我打電話,他說他就要結婚了,如果我要不同意的話,他就不結婚了。我說,祝福他……」
後來那個男孩結婚了,那個男孩在烏鎮開了一家紅酒坊叫似水年華,有一款奶茶叫「我等你」。
那個十七歲仲夏的故事,十七歲裙角的梔子花香,那款奶茶「我等你」,都留在烏鎮的碧綠藍天間。
烏鎮似水年華紅酒坊
劉若英一直認為自己是個獨處的高手,而且她一個人的生活過的很有品質。
獨處不是孤單的同義詞,她會自己與自己相處,獨處的時候她很享受,自己會做很多喜歡的事情。獨處的時候是完全保有自己,能心安理得的自由。
她後來過上了平凡人的生活,但是依舊不平凡,她依舊會保留一些獨處空間。她將自己和先生的書房安置在家裡最遠的對角線。兩個人可以欣然在同一個時間出門,卻到不同的電影院看各自想看的電影。
在她懷孕時期,不但孕育了新的生命,也寫成了她的新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奶茶就是保持這種溫和的狀態,不激烈,不張揚,淡淡中就成功了!
劉若英在成長的過程都在學習,論演戲她是個好演員。
演張愛玲演到骨子裡,有張愛玲的文學才華,有張愛玲的貴族氣質;演英在烏鎮遇見文,一直溫和的態度,一直優雅的舉止,整個美好都渲染了烏鎮,「來過,便不曾離開」;演王麗,吃烤鴨真實感留在所有觀眾的記憶深處……
線上演唱會,她依然淡淡嗓音,慢慢聊,慢慢唱,十四首歌曲,奶茶又帶著觀眾走回了十七歲,又聞到了十七歲的梔子花香…….
劉若英說:「我會因為感動寫,會因為寂寞寫,會因為談戀愛、會因為失戀寫,以及最重要的,我會因為誠實面對自己而寫。」
奶茶一直都沒有停止寫,沒有停止進步。
張嘉佳說:我喜歡劉若英,不是她某一個階段,而是整場花開的過程。
確實,劉若英整場花開都是芬芳,喜歡歡劉若英溫婉如奶茶。喜歡劉若英走過半生,依然眼裡帶著青春的光。
也願我們每個女人保持她這樣的狀態,都活得如她這樣!
在水一方
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