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9 2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病人眼中,她是「有擔當」的「白求恩女戰士」;在領導眼中,她是「有追求」的科室主任;在同事眼中,她是「有溫度」的「知心姐姐」。她是譚美春,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感染科主任,在12月2日市委、市人民政府召開的2020年上海市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和模範集體表彰大會上,她獲評2020年「上海市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PART 01
疫情線上的「鐵娘子」
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1月22日晚十點,發熱門診當班醫生接診了一位患者,發熱,肺CT提示雙肺磨玻璃影,武漢歸來,考慮疑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立即啟動預案,請院內專家組會診。雖然當天排班專家不是譚美春,但是發熱門診當班醫生出於對她的信任,打通了譚美春的手機,此時已經是晚上十一點多。「好的,我馬上過來!」譚美春沒有任何推脫之辭,也沒有讓找當天的當班專家會診,從家中匆匆趕來。她仔細詢問患者病史,查看化驗單、CT片等,立即決定對其隔離觀察,並通知區專家會診,通知CDC採樣,等一切結束之後已經是凌晨四點,她又交代了護士各項事宜,才匆匆離開。
然而匆匆離開的她並不是回家休息,由於該患者是醫院第一例疑似病例,她立刻開會討論患者治療方案,完善各種應急預案。據當班醫生回憶,第二天見到依然忙碌的譚美春,她問「譚姐姐,昨天睡了嗎?」。譚美春熱情回答說「睡了,睡了一個小時,你回去好好休息」,就擦肩匆忙而過。
當湖北疫情繼續蔓延,湖北告急,武漢告急,上海市衛健委組隊馳援武漢。消息下達後,她第一時間主動報名,在她的帶領下,科室所有醫護人員紛紛請戰,醫院出徵的四名援鄂隊員中有三名來自她的科室。
每年的春節,潭美春領導的急診科都是醫院內最忙碌的科室,今年更不例外。ICU加床,急診病區也住滿,春節期間,急診病區幾乎承擔了醫院所有危重病人的收治工作。「特殊時期,除了疑似新冠病人外,其他病人(外科手術除外)只要科室能夠容納均要收治。」「第二留觀室由我們負責,各位準備探親、出遊的醫生,請配合取消計劃,此段時間大家需要共同應對渡過。」沒有遲疑,全部人員主動服從安排。從大年三十開始,科室所有醫生沒有休息過一天。譚美春更是白天在外急診、急診病房、ICU搶救室診治患者,會診醫院內疑似病例,晚上自駕私家車來往全區各家醫院會診病例,這種工作狀態是她的日常。
PART 02
急診室裡的「排頭兵」
急診科是醫療救治的第一線,是危、難、急、重患者的守護神。譚美春埋頭急診科工作一幹就是22年。搶救重危病人,與病魔生死較量,這是人命關天的大事,譚美春都親力親為,用愛和關懷呵護著每一位患者。
有位支氣管哮喘病人,到醫院時已經停止了呼吸心跳。譚美春當機立斷,採取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胸外按壓、靜脈應用搶救藥物等一系列搶救措施,生生地把病人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一周之後,病人康復出院,千恩萬謝譚主任是「救命恩人、永世不忘」。譚美春微笑作答:「救死扶傷,是我們醫生的責任。」
一位年僅29歲的男青年,出現多器官功能障礙,危在旦夕,送入重症監護病房。譚美春當即開始詳細而全面的檢查,及時明確診斷:是重症病毒性腦炎!面對昏迷不醒的年輕生命,譚主任日復一日的守護和觀察病人,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七天之後,病人甦醒過來了!她興奮得一夜未眠,高興地說:「青春之花不該凋謝!」
一位老年危重病人送進ICU,陪同家屬說:「99歲了,不抱什麼希望了。」譚美春一邊感謝家屬的坦誠相告,一邊告訴家屬:「醫生一定會盡力救治每一個寶貴的生命。」她和科室醫生像孫女關愛爺爺一樣,對老人不離不棄、盡心盡責,呵護老人奇蹟般康復出院。當一家人簇擁老人洋溢天倫之樂時,她欣喜地說:「我們迎來了又一位百歲老壽星!」
一個個危重病人的寶貴生命在她以及科室醫護的共同努力下被挽救了回來,同時富有愛心、同情心的她也將正能量不斷地傳播下去,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老病人都誇讚她為「我們的譚醫生」。
PART 03
潛心專業的「領頭雁」
譚美春在業務上精益求精、虛心好學,不斷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她不僅掌握了內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急診危重症的診斷及治療,還熟練掌握了各種診療操作及搶救技術,她積極參加市內外本專業的各類學術活動及技能培訓課程。她是寶山區急診質控組副組長,第一屆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抗感染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中醫急診專科醫聯體常務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急診醫學專科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委員,第八屆急救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近年來,她先後發表論文20餘篇,主持、參與完成各項區、院級科研課題8項。作為副主編參加編寫並出版了《實用急救技術》一書。先後帶教下級醫師50餘名,每年為大學實習生授課240學時左右。
PART 04
率先垂範的「大姐姐」
二十餘年來,譚美春與老主任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一起逐步把醫院一個小小的簡陋的觀察室完善成為「急診室、輸液室、急診搶救室、ICU、急診病區」「五位一體」的新型急診室。科室醫師增加至16名,硬體設施進一步完善,科室危重病救治能力明顯提高,急診科的服務能力逐年提升。急診科的繁忙裡總是有她的身影,自己生病了卻從不輕易休息。2018年8月,在連續病房工作24小時後,她自己突發心跳驟停暈厥,不得不安裝心臟起搏器。科裡的醫生、護士不幸罹患大病,手術後她親自陪護在病床旁,帶著科裡的醫護人員輪流關心照顧他們,還帶頭捐錢捐物。科裡的醫護人員和患者都親暱地稱她為「姐姐」。她以滿腔熱忱搭建起了醫患和諧的平臺。
二十五年的芳華歲月,譚美春獻給了她鍾愛的事業。她對工作熱情似火,任勞任怨,精益求精;她對病人柔情似水,關愛備至,親如家人。「我心愛的爺爺七十歲那年,肺結核不治,一隻青橘子都咽不下去而痛苦去世。那一刻,我立下當醫生的誓言。」一路走來,譚美春心中只有每一個診治過的病人,她用實力守住了初心使命,用愛踐行著醫者本色。
原標題:《【人物】「上海市先進工作者」譚美春:「疫」線上巾幗不讓鬚眉的「鐵娘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