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光,孩子們親切地稱為「張爸爸」,臺灣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其創辦的全球第一家故事屋,全球首創,風靡臺灣。他獨特的繪本故事創編方式、講授技巧與故事道具設計,使張大光成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市立美術館、以及學校、說故事媽媽團體等社會組織的故事志工首席培訓師,每年平均有130場以上演講邀約。
張大光的說故事技巧糅合了擬聲,有限度的肢體表演,文學表現中的對仗、埋伏筆,以及獨角戲中的對位等多重技巧,提煉整合出一套完全適用於現場故事互動的系統課程,自成一體,現場衝擊力十足。他將會教會孩子如何靈活、深度、感動地運用繪本,組織故事會,而不是受限於繪本。
說到ShimarisuBookstore,她一直被人盛稱為臺灣最優質的兒童專門書店,也是臺灣最出名的繪本館之一。清新的招牌、大扇的落地玻璃門和明亮的櫥窗展示都給人溫馨舒服的第一印象。在一家擁有這麼多不同主題的繪本館裡,其實就是置身於被成千上萬個不同的精彩故事擁抱的幸福空間。
繪本館裡提供中英文還有日文故事時間, 也為父母親和喜歡繪本的大人辦講座,還不定時有新書發表和各種兒童文藝活動。除了推廣親子閱讀,提高親子陪伴的品質以外, 花慄鼠也希望透過繪本, 給孩子和大人美的藝術培養, 讓繪本不是只有功能性的角色, 而是的提升人整體的身心靈。
花花姐姐親子餐廳是快樂故事表演、專業廚房體驗及美味營養餐點的多功能體驗幸福天地。除了強調實做體驗,培養孩子德智體美勞「五育」外,更融入第六育「食育」的概念,讓孩子充分了解食物,學會尊重及感謝食物。
創始人表示:希望給孩子提供除了學校和家庭的「第三度空間」。他期待透過這個平臺,將教育與藝術和美食做無縫對接,讓孩子與家長在各類情景活動、職業體驗、親子服務中寓教於樂,開拓親子幸福空間,將教育與美食相結合,精心為孩子們打造獨一無二的「新天地」。
臺灣蘇荷兒童美術館是臺灣第一間專業兒童美術館。蘇荷兒童美術館設立的目的在於「教育」及「美育」。關於美,視覺不能完全感知到全部,畢竟它只是在接收。而動手去創作,才能真正的領會藝術的精髓。蘇荷兒童美術館可以說是一座真正屬於兒童的美術館,一個真心為孩子的地方。
父母老師們應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樹立「美育」觀念,即體驗藝術創作的過程,領會藝術的內在精神,了解幼兒與生俱來「原創能力」的珍貴。蘇荷兒童美術館的繪畫班,不會教孩子如何去畫一隻鳥,而是為兒童提供能夠專注觀察鳥的信息的情境,讓他們如演戲一般置身其中,同時給予有效的輔導和展開充分的討論,由此使兒童在自覺而有趣的觀察中,來形成自己如何去表現這個動物的形式。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縮短與新世代學童的距離,增進其對故宮文物的興趣與認識,在正館地下一樓西側規劃一個專屬於5-12歲學童的藝術學習空間-「兒童學藝中心」,並且在97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正式開館,期望能帶給學童參觀故宮展覽的全新體驗。
「兒童學藝中心」空間佔地120坪,包括一座環形劇場、四個互動展示區及一個教育特展區,規劃內容以故宮的器物、書畫、圖書文獻典藏為基礎,同時結合多媒體影片及互動展示設計,讓學童得以透過觀察、思考、動手、遊戲、體驗等方式,親近了解故宮文物,並從探索中發現古今生活面貌的異同。整個展覽的目的在鼓勵觀眾於看完小故宮-「兒童學藝中心」後,能走進大故宮,尋訪故宮文物的真面目。
說到「霧上桃源」清境農場,你一定有所耳聞。山嵐的神秘深邃加上桃園的美好靜謐,我相信那便是我們人類「離夢最近的地方」。別有洞天的景色,遼闊的綠意,遍灑的花海,在藍天的映襯下,更顯得豔麗動人,悠遊其中使人心曠神怡,令人流連忘返。來清境農場吧,在高壓嚴肅之餘享受一下返璞歸真的美感。
參觀特色農場和風情民宿,不僅讓我們獲得遠離城市喧囂的滿足感,還可以了解臺灣休閒農業的發展建設,體驗獨特的山地田園風光。除此之外,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並有專業的工作人員為您介紹農場的歷史喔!
圓形圍牆的穀倉套房是卓也小屋的標記,以竹材、茅草搭建的房間,純樸自然。水上氣息著各種小動物,推開窗戶就能看見鴨子在房間周圍遊泳,晚上還可以嘗到主人自家菜園種植的新鮮蔬菜。藍色的扎染布是當地客家人的標誌,在小屋的草木染坊,體驗傳統扎染的DIY樂趣。
這裡是融於自然的恬適農家村落,仿佛與世隔絕,在這裡您能體驗臺灣早期的文化和生活模式。
用紙可以做成承重250斤以上的桌椅,可以做成不怕風吹日曬的建築,可以做成不怕水洗的帽子、包包,甚至還用紙做成了火鍋,可以在裡面大啖美食,還能重複使用,另外還有令人目炫神迷的燈飾館,這些你想得到嗎?一個顛覆你想像的空間,一個從一張紙引發的奇思幻想,它的名字叫「紙箱王創意園區」。
在紙箱王創意園區內,孩子們可以欣賞到藝術家用紙品所表現的天馬行空的創作巧思;大人們也可以通過創意餐飲去體驗美食以外的紙藝樂趣;最重要的是,還能讓各個年齡層皆可清楚知道紙張的技術、製造過程、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形成的知識。可以說「紙箱王創意園區」的創意與未來展望不是僅止於一處休憩的場所,而是懷抱著更多寓教於樂的願景,肩負著「教育」的使命感。
夜晚觀賞螢火蟲、溯溪探尋蛙蹤、走訪溼地生態池,大自然才是孩子認識生物多樣性最好的教室。讓大自然沒有距離伴隨孩子,讓彼此的心與大自然來場約會,相信您將會發現一種意想不到的全新感受。
「我會告訴大家這裡有哪些青蛙,不同之處是什麼。這種充滿樂趣又對自然生態完全沒有傷害的項目,才能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