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的電影基層工作者陸陸續續都收到了一筆支援補助,最高數額達9000元。給疫情中受影響嚴重的電影人送來了一劑強心針。而這筆錢的來源是古天樂。
作為香港演藝人協會會長,古天樂聯手英皇、寰亞及邵氏等10家公司募集到了3000萬港幣,同時向電影發展基金申請900萬資金,這3900萬港幣一部分將用來拍攝疫情主題公益電影,將用來資助在疫情中被「冰封」的電影人。
古天樂表示:「很感謝在這個疫境支援計劃裡捐過錢的每一位好心人,同每一位出過力的熱心人士,通過今次行動,整個業界上下齊心協力互相扶持,希望善款可以為業內有需要的人解燃眉之急。
今次的苦況,整個業界幾乎停擺,開拍的戲寥寥可數,未來可見還會受疫情影響,不能很快恢復正常製作,所以未來的日子大家要繼續互相扶持,一同堅持,共同度過這個逆境。」
如今,我們討論香港電影時,古天樂總是繞不過的那個人。一年到頭你總會在電影院看上古天樂幾回,2019年古天樂主演的電影票房大賣34億,在眾多好萊塢電影的夾擊下為香港電影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堅持香港電影班底製作的古天樂在刷臉的同時,也是為香港電影爭取生存空間。
我們不禁好奇,為什麼是古天樂?他到底有多厲害?
業界公認勞模
影迷總愛調侃古天樂不是在拍片就是在拍片的路上。
截止疫情前的2019年,古天樂已經有6部上映,從當時已經官宣的製作項目看,如果不是受疫情影響,今年古天樂恐怕還將有10部電影上映,而香港電影的年產量大約在每年四十到五十部。
出道至今,古天樂參演的影視作品已經超過150餘部,2000年後,光是其主演電影在內地上映就超60部,總票房已破90億人民幣,位居港星榜首。
扶植工業養活半個香港電影圈
說古天樂是香港電影的半壁江山一點都不誇張。
前面有提到說香港電影年產量平均在四五十部,除掉其參演的,這剩下的未參演的電影中,還有一些是古天樂名下公司投資的影片,其中不乏一些穩賠的反映人文的電影,如《翠絲》《逆流大叔》等等。
當有人好奇為啥賺錢賺瘋了的古天樂會投資這些「賠錢貨」時,古天樂回應,「還是想為香港電影做點事」,加上眾所周知的120多所古天樂希望小學,我們終於明白,拼命勞模的古天樂的終極目標不是賺錢,而是做慈善。
那麼其他人呢?
我們按年齡分,細數下我們叫的上名字的香港電影演員:50後的成龍、周潤發、梁家輝、任達華,60後的劉德華、郭富城、林家棟、劉青雲、70後,只有古天樂。當然你會說林峰、劉愷威、馮德倫不算嗎?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他們要麼熱衷拍攝電視劇要麼選擇去好萊塢當導演,算不上真正的電影演員。
而香港電影的後浪們呢,80後最可惜的要數謝霆鋒,明明有實力卻非要當最帥的大廚子,更不用提無線退出娛樂圈的陳冠希。至於餘文樂和陳偉霆,一個發展不起來,一個心系內地娛樂圈,香港電影的復興怕是只有靠古天樂了。
而香港演藝圈也看得到古天樂對香港電影工業的重要性,48歲的古天樂在拿了第一個影帝後,也正式接過了幫扶香港電影的擔子。
作為演藝協會的會長,古天樂身體力行去關注那些身陷困境的同行們,生病籌款捐助,料理後事,如李兆基、藍潔瑛。還有曾經深陷財務危機的張達明、江華等等。
可以說古天樂是香港電影的主心骨,在疫情後期,我們期待中流砥柱古天樂帶領香港電影挺過困境,讓香港電影重返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