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悼》:我該如何對你,以眼淚,以沉默

2021-02-21 讀者書店

電影《思悼》取材於朝鮮歷史上真實的故事——「李氏朝鮮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宋康昊飾)一直希望將自己唯一的兒子思悼世子(劉亞仁飾)培養為一代明君,在思悼世子小時候父子關係也曾和諧有愛,然而對於兒子過度的期待感令英祖對思悼世子的表現日益失望。在英祖望子成龍的重壓之下,父子感情生隙,思悼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最終父子關係完全破裂。英祖將兒子貶為庶民,並下令將世子關進米櫃裡8天活活餓死 。」

開篇世子提刀去造反,看見自己的父親與兒子對坐談理。

英祖問世孫為何不顧禮儀,拜過祖母四次。世孫回答:「是人在前,禮法在後。怎能禮法在前,人在後……那日孫兒看見的父親的心」。

這大概是思悼世子這輩子聽過最知己的話了。

於是他沒有衝進去,在黑暗的雨夜中匆匆回到了住處,等待著他心知肚明的死亡。這樣的話,是由他的幼子說出來的。思悼放棄弒父,是忽然明白了即使蔑視禮法,我人倫猶存,也是看到了這樣的兒子不忍下手——如果那一刻真的動手,不管英祖究竟死還是不死,他都坐實了「篡權」之人的名分,而後哪怕是兒子繼位,也難免被人背後戳脊梁骨。

名不正言不順即位的痛苦,他心知肚明。世子也是看著自己的爹這麼一路過來的,那麼多年了,仍有人說英祖是毒死了自己的哥哥才得以上位,哪怕撕了別人的嘴巴,也止不住人言。世子天真狷狂,卻並非痴傻愚鈍。老爹到底是怎麼上位的,他不是不知道,就是懶得、也不敢想。

思悼覺得那是他的父親,他應該愛他,不論對錯地愛他的父親。

可是英祖並不認同這樣的親情觀念:比起兒子的身份,思悼作為下一任國君的繼承人更重要。

 

所以問題就來了,世子想要一個家庭,有個漂亮的媳婦,畫畫狗,讀讀書。他得了兒子也會開心,初上任工作也挺踏實認真。他可能覺得自己的一生就能這麼過去了,得老爹一記青眼,再抱個青龍命的胖兒子,母親雖然不是中宮,但是無論是聖母、中宮、還是太妃都生活的相敬如賓,他也敬愛自己的父親,大家這樣一起齊樂樂融融不好嗎?

 

不好,做父親的英祖生氣極了。

英祖認為,兒子所擁有的所有安逸,都是源於他「獨子」的身份,他不懂得如何權衡朝政,也不明白帝王把權力握在手心才是帝王。這個獨子傾盡了當爹的所有心血、希望、和寄託,最後卻在房子裡畫狗?

這對當爹的來講不是一件小事,英祖是一個深沉的老君王,這令他總是敏感過剩——皇位來路不明,登基幾十年仍有那麼多人說是自己殺了哥哥才上位,所以時不時還得在眾人面前表示一下自己要退居二線才能給予自己「安全感」和「正當感」。他怕什麼,是怕自己的心魔躥出來想起當年,想起洗耳朵都洗不掉的流言蜚語,只有用喊著「不在乎王位」這樣的形式來安慰自己。

 

所以當思悼畫了一隻狗,英祖就仿佛看見了水晶球裡的未來:這個兒子也許是沒用的,那麼我的江山基業怎麼辦?

越想越擔心,兒子越看越沒用。偏執的英祖最終非常失望地對世子說:「如果我有兩個兒子……」。世子也不需問,他又不傻,知道爹是什麼意思。這種欲言又止的期待才最容易內心中真正的想法:自己是不被父親所期待的人

 

雖然傷人心,可是還能忍。

無法忍受的爆發點在於一個爹的侍妾懷孕了,為此爹和太妃吵了一架,爹又說這君王我不幹了讓給倒黴兒子算了。可是太妃有脾氣,說你不做成啊我準了。爹沒想到這茬,一生氣離家出走去行宮。兒子跪在大殿前不知道是替誰贖罪,或是為了盡孝盡忠,白茫茫大雪蓋了一身。最終太妃生了一場大病,撒手去了。

跪拜之時當爹的又責備兒子,說這是你的錯。

 

兒子終於第一次爆發,說什麼都是我的錯,我做什麼都是錯的。

而後中宮去世,懷孕的侍婢成了中宮,世子年老的母親甚至要侍奉她。

 

從英祖挑選侍婢的喜好中看出來,他非常喜歡有規矩,規矩中又透露著機巧聰明的女人。這與世子又是不同的,世子想得到不是順從與體貼,是一種在那個時代很玄的東西:愛情。

世子對世孫夫妻的祝福,與當年自己從英祖那裡得到的祝福完全不同。

英祖說了那麼多規矩,他只看著妹妹做的鬼臉痴笑。等自己的兒子有老婆了,思悼一條規矩都沒說,就說你知道什麼是夫妻嗎,最重要的是要相愛,要相守。


說著就一箭放到了天上去,去哪裡不重要。以瞄靶子,打靶心為目的的人生不是思悼渴望的。

有一個情緒,是他從頭到尾的都有的,就是歸罪自己。

父親不悅,要禪讓,他就跪。

冬天跪夏天也跪,兒子對爹什麼話都不說,什麼心也難掏,最直白的表達就是跪下請罪。自我歸罪也是他的死因,有人說他要謀反,爹不置可否,雖然把告密的殺了,但是不給他清白。英祖不想要這個兒子繼承皇位,他想跨過這個兒子,直接把權力給聰明好學的孫子,恰好需要這樣一個「話頭」,哪怕是假的造反。

思悼看不透這一層,只覺得活著最後的希望都沒了:從前只是不愛自己,現在連信任都消失殆盡了。他又跪下解釋,可是爹不聽。

於是最後,思悼從為自己準備的棺材裡起身,說,既然你說我謀反,我就真的謀反給你看。

這也是歸罪於自己。可憐的是這個兒子歸罪了一輩子,父親卻越看他越憤怒。順從沒有帶來任何慈祥的父愛,因為在英祖的眼裡,首先你應該是個合格的王位繼承人。


可是他不是,所以做什麼都是錯的。

 

電影的開頭也是有對結尾這種自毀性歸罪的暗示,在世子後院搜出墳墓棺材的時候,英祖質問他是否在詛咒自己死,世子回答:「因為您視我為死人,所以我給自己挖了墳墓」。

接著做父親的就將他釘入了另外一個「棺材」,一個米箱。

思悼在米箱裡活了八天。直到他死後,人與鬼之間才仿佛有了一些談話,以君臣始,以父子終。老王君王從佝僂顫抖,觸碰了兒子的屍體,繼而泣不成聲,這是他在帝王心術裡沒有學到、即使學過也難以自持的親情之愛。

爹看到棺材、尼姑、喪服,想到的是兒子也許在詛咒自己。

因為對於他,王室的兄弟父子原是「仇人」。

兒子準備了棺材、結交三教九流,三五年的穿著那身為了太妃與中宮娘娘守喪時的孝服是因為心中哀傷在人世難求寄託。

只有用酒,用神靈來慰藉那些帶給他美好童年的人已逝的痛苦。

 

親情是這樣的,沒有開解的方式。

這一生你能選擇你的愛人,朋友,唯獨不能選擇誰來做你的父母。哪怕你們真的是兩條路上的人,但是他永遠是你父親,你死了仍會是他兒子,你們必須在一起。

你們必須在一起。


帶著甜蜜、期待與失望痛苦,永遠當一對父子。活著面對面,死了名字串著名字長成一棵大樹。相愛相敬,但也無話可說。從你骨肉中脫出,不能成為你欣賞的那種繼承人,想來還不如相信古老的傳說仙鶴送子是真的——起碼這樣,殺了親兒子的瞬間沒有那麼心碎。

觀眾在彈幕裡熱情的噴了英祖,但這沒有意義。在時代的局限裡,沒有長上帝之眼的老年人至死也不會明白究竟是什麼讓他與自己的親生兒子走到了這一步,在他的心裡,自己也是一個為了國家而犧牲了自己兒子的可憐人。說父權,這同樣是父權社會為他招致的痛苦

 

我看到最難過的一個片段,是在思悼攙扶著映嬪穿著王后華服接受兒孫四拜的場景。

思悼是個沒什麼勇氣的人,尤其在父親的打壓刺激後更變得唯唯諾諾放蕩形骸。

在本片中,本就身處痛苦的思悼面對生母表現出了更難忍的悲傷。他憐憫母親,源於他對親情的渴望。映嬪拘束在那套衣服裡,灰發與假髮冠的漆黑格格不入,她擔心自己的兒子,覺得思悼這樣做不對,她以為自己的兒子瘋了。

做為母親,映嬪從來沒有理解過思悼。

唯一給與他理解的,是他自己的兒子。

那些動作,仰頭射箭,掩面哭泣。他父親生前不為旁人見的痛苦,只有他明了。到了這兒,何止是父子,也成了知己。

編輯 Cate

「如今吾亦別過/ 縱彼此念念不忘/ 縱然相對/ 仍難觸碰」。

相關焦點

  • 《思悼》:愛與被愛,究竟該如何表達
    《思悼》是李濬益導演的歷史劇,於2015年上映,並榮獲第36屆韓國電影青龍獎、第10屆亞洲電影大獎 、第52屆韓國電影大鐘獎等多項獎項。是韓國2015年評分最高的電影,深刻揭示了朝鮮動蕩的歷史,也反映了英祖這位在位時間最長的朝鮮統治者鮮為人知的一面。影片講述的是18世紀初,朝鮮李氏王朝正值英祖在位時期。
  • 《思悼》:東方式的人性甦醒與幻滅
    我是如此的深愛你,所以用滿腔恨意來表達。__題記。聽聞韓國申奧片是《思悼》,心裡不由得咯噔一響,不在乎美國主流媒體是否看得懂如此內蘊深厚的東方敘事,而是——《滾蛋吧,腫瘤君》在起跑線上就已經輸得一塌糊塗了。《思悼》相較於同期的《奸臣》,同為歷史題材宮廷戲,一者投合觀眾的意淫癖,一者用清淡的色彩白描王室內部的情仇愛恨。
  • 觀 · 影丨思悼
    影片取材於朝鮮李氏王朝英祖大王將思悼世子囚於米櫃活活餓死的歷史事件,史稱「壬午禍變」,所以稍稍對韓國歷史有所了解的人便會知道,《思悼》必是一部人間慘劇。世子的對於政事的處理被英祖認為是對自己權威的挑戰、對自己所作決定的否定,致使世子不敢隨便發表意見,但世子的沉默又被英祖認為是世子的無能,使得世子進退兩難,飽受折磨。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對世子已有偏見的英祖不斷的因為一件件小事訓斥著他,而從小備受寵愛,心性單純的世子也從不肯讓步,父子間的裂痕逐漸加深。
  • 《梅子雞之味》:當我再次遇見你,以眼淚,以沉默
    當我再次遇見你,隔了那悠長的歲月縫隙,又該如何向你致意。以眼淚,以沉默。在1958年的德黑蘭,行色匆匆的納沙阿里帶著新買的小提琴走過街頭。突然間,他放緩了腳步,叫住剛剛擦肩而過的女子:「依蘭?」又急切地補充了一句,「你不記得我了?」「抱歉,說真的,我一點也不記得。」 灰白色頭髮的女子回答道。納沙阿里回到家。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電影《思悼》
    好吧,無奈之下狗哥又去狂刷了我的最愛八百回。知道狗哥的最愛是啥嗎?嘿嘿嘿……一部來自棒子國的歷史題材電影——《思悼》。作為一隻有逼格的追劇狗我們秉承的理念是:寧刷好劇三千遍,不屌爛劇第一遍。那得做多少獎盃啊,沒事,狗哥我把從小攢到大的臭襪子都貢獻出來,絕對夠用,造型老別致了。影片以朝鮮王朝歷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時代英祖時期思悼世子在父王的命令下被關進米櫃8天而餓死的悲劇故事 。好吧,就是一個親爹殺死老來子的故事。有人說狗哥這有啥看頭呢?還不如俺們村殺豬的精彩呢!狗哥一開始也這麼尋思的,但是後來看了才知道啥叫導演的功夫了得。人家愣是把這麼一個奇葩的故事給拍的無比精良。
  • 電影 | 《思悼》
    宋康昊與劉亞仁兩大影帝主演,《思悼》不會讓你失望。故事講述了18世紀初,朝鮮李氏王朝正值英祖(宋康昊 飾)在位時期。英祖舐犢情深,在長子早逝後,他將全部希望寄托在次子李愃(劉亞仁 飾),即思悼世子身上。不僅在他剛出生之際就冊封為世子,更為其安排名臣督導功課。然而天不遂人意,世子耽於玩樂,無心學業,英祖一度提拔世子代理國政,可這樣的希冀卻使這對父子漸行漸遠。
  • 《思悼》曝蘇志燮單人劇照 無片酬客串正祖大王
    《思悼》曝蘇志燮單人劇照 無片酬客串正祖大王 時間:2015.09.0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橙小櫻 分享到:
  • 《思悼》----朝鮮王子被殺的人倫慘劇
    而今天我要介紹的這一部,我認為是近十年來亞洲最好的歷史電影《思悼》。即朝鮮英祖的獨生子:思悼世子在1762年被父親關入米櫃八天後餓死的事件。電影一開頭便是思悼世子提刀帶領著一群武士,冒著大雨前往國王宮殿的劇情。而在刺殺失敗後,思悼世子和父親的衝撞也是初步向觀眾們表示了這二人之間的嫌隙,尤其是兒子對父親的不滿。之後在這部電影裡,有一個手法反覆在用來推動劇情發展,就是一個人物的臉回到了它小時候,用這樣的方式表達時間的變化。電影的大部分情節也都是這樣插敘完成的。
  • 談談韓國電影《思悼》和劉亞仁
    影片倒敘了思悼世子在8日內受盡折磨死亡的過程,期間穿插著聰慧良善的他從童年對父親的景仰直至相互對立被逼瘋狂的轉變。從結構和畫面的完美度來說,《思悼》略遜於同題材的經典日本影片,小林正樹1962年執導,講述武士悲劇的《切腹》。很多觀眾提出結局過度渲染也是存在的。但精彩的劇本和情緒表達,優秀的演員讓《思悼》成為一部同樣不忍心看第二遍的精彩悲劇。
  • 思悼:思念的思,哀悼的悼,悲情思悼世子
    簡介:李氏朝鮮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宋康昊飾)一直希望將自己唯一的兒子思悼世子(劉亞仁飾)培養為一代明君,在思悼世子小時候父子關係也曾和諧有愛,然而對於兒子過度的期待感令英祖對思悼世子的表現日益失望。奈何世子初出茅廬,年輕氣盛,不暗政治世事,太過於鋒芒畢露,動搖了朝中權貴的權益,英祖便強硬壓制世子,由此世子與父親的矛盾開始了。
  • 我該如何回憶你,帶著笑或是很沉默?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精彩,請輕輕關注我。我媽媽的一個病友85歲了,住院二十多天,一直都是小兒子在伺候。她的這個小兒子,我姑且叫他陳大哥吧,大概50歲,真是個好性格的人。伺候母親住院那麼久,一點倦怠之意都沒有。
  • 《思悼》:父權文化之下父子關係的深度解讀
    父親神情迷茫,「只有我一個人……」 男人的情感較為封閉,而且擅長隱藏。亞歷山大·索科洛夫表示說,片中的父子情深帶有一種浪漫的理想色彩,我希望藉此探討人類生與死的心靈歸宿。父子關係對於男人來說,可謂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感情範型,因為它可能主導了男性一生的人際發展模式。
  • 你該如何回憶我,帶著笑或是很沉默
    在看到電影之前,我對這部電影是心生疑竇的,是否又是一部脫離實際情感體驗的愛情片?電影結束後,手中被眼淚溼透的紙巾打破了我的偏見。為什麼《後來的我們》能夠讓我輕鬆代入情感?我想關鍵在於電影裡強烈而又無形的「生活質感」讓我相信了這個故事。處女作即能達到如此寫實能力,劉若英讓我倍感吃驚。再一看幕後團隊的名字,這不是「王太太」從《相愛相親》帶來的製作班底嘛。像主演之一田壯壯,攝影指導李屏賓,聲音指導杜篤之。
  • 重溫韓國電影《思悼》,戲裡戲外看「思悼」世子的悲慘命運
    前言:《思悼》這部電影又名《8天的記憶》,是李浚益導演繼《王的男人》十年後的又一巔峰之作,根據李氏朝鮮第21代君主英祖李昑將世子李愃關進米櫃裡8天活活餓死的真實歷史改編,沒有特意將鏡頭放在爾虞我詐的政權鬥爭,而是通過倒敘、插敘的鏡頭把英祖和世子的矛盾一點一點表現出來,把帝王家的&34;展現的淋漓盡致,引起人們的共鳴。
  • 全都怪我 不該沉默時沉默
    在沒有想清楚之前我們可能都做過傻乎乎最後令自己後悔的事可是世界上就是沒有後悔藥賣買到的永遠只有「教訓」不過人都有慣性壞習慣總是改不了你又有沒有改不掉的壞習慣it可惜沒如果林俊傑假如把犯得起的錯 能錯的都錯過應該還來得及去悔過假如沒把一切說破那一場小風波 將一笑帶過在感情面前 講什麼自我要得過且過 才好過全都怪我
  • 《思悼》| 被嫌棄的世子的一生
    《思悼》截至到目前,成為2015年韓國僅次於《老手》的第二位電影,榮獲韓國第35屆電影評論家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劇本和音樂獎。《思悼》講述了一個並不常見的古怪血腥故事,這個故事本身發生的原因和邏輯至今是歷史謎案,但它的殘酷和黑暗已經登峰造極。朝鮮李氏王朝的世子李楦,英祖惟一活下來的兒子,竟然被英祖突然關進米櫃八日活活餓死,史稱「壬午獄禍」。
  • 陶薇丨韓國電影《思悼》的敘事特色分析
    「所謂人稱敘事,指的是影片敘述人以明確的語法意義上的人稱『我』、『他』甚或『你』的身份和與其來『講述』(呈現)故事。而『非人稱敘述人』是以攝影機的運動軌跡(影像的調度與組合)為『話語』形式,來實現其操縱、指示、導引、誘惑觀眾進入本文並受敘事支配的目的。
  • 我終於看了這部史上最恐怖的臺灣電影,還有《思悼》和《德蘭》
    我一緊張就胡亂搶了一些不過幸好昨天(13號)的《思悼》和《紅衣小女孩》還是都搶到了想看《思悼》實在是因為近些年韓國電影質量都太高了而且也很想看「忠武路四小生」(劉亞仁、金秀賢、宋仲基、李民基)之一的劉亞仁在大銀幕上的表現
  • 電影資源 No.187《思悼》
    百度雲《思悼》影片簡介由李俊益執導,宋康昊、劉亞仁
  • 觀影丨《思悼》:一曲人性哀歌
    不久前的韓國電影青龍獎頒獎中,男主角劉亞仁更是憑藉此片一舉拿下影帝。《思悼》由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講述了朝鮮李氏王朝第二十一代君主英祖李昑,因政見不合、望子成龍之想破滅,將被後世稱為思悼世子的獨子李愃關進米櫃之中,經過八天活活餓死的悲慘故事。電影涉及的核心事件驚心動魄,其展現的方式也紮實而富於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