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長路漫漫,有人半路放棄,他卻朝著自己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倔強前行;創新創業,學以致用,他義無反顧,風雨兼程;他始終懷揣著對未來的無比期待和嚮往。他是李文豪,我校設計藝術學院B視傳162班學生,「不二傳媒工作室」負責人。
追夢路上,倔強前行
2020屆考研人數達到驚人的350萬,面對史無前例的報名人數,要不要考研?為什麼考研?如何選擇學校和備考?這些問題無時無刻不在困繞著李文豪。
大一、大二學年,李文豪與同學一起創業,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技術是創業的支撐,創新是創業的關鍵,「我認為本科認知水平並不能滿足創新創業的需求,如果想要走的更遠,首先就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最好的方式就是考研,在學習中鍛鍊自己。」大二的暑假,他決定考研。
「考研不是人生唯一的路,但是現階段,我至少要為自己的選擇拼一次。」李文豪從大二暑假開始,便踏上了備戰考研的道路。「我在班級裡的成績不太理想,備考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自己」李文豪表示。在最艱難的幾個月裡,看著窗外白雪皚皚,每天都硬著頭皮早起學習,很晚才回宿舍休息,李文豪一直都在努力克服自己的惰性。儘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全面、精神壓力大等等,但這些困難只會更加堅定他想要考研的決心。
最終,李文豪成功被自己心儀的青島科技大學錄取,繼續從事著本專業的學習。「我一直堅信考研是『剩者為王』的挑戰,我能做的就是持之以恆和樂觀開朗」。
學以致用,創新創業
2017年,李文豪發揮自己所學,與同專業的其他四位同學在學校大學生創業園開辦了「不二傳媒工作室」,工作室主營校園寫真、畢業照拍攝、海報製作、視頻製作和VI設計等業務。
「一開始只是想找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通過自己所學的專業為家裡減輕一些經濟負擔,同時檢驗一下自己的專業水平,提升實際應用能力。」李文豪告訴小編,由於創業經驗不足,在學校伯藜學社老師和輔導員顧清老師的幫助下,他去南京參加了「江蘇陶欣伯助學基金會」的創業培訓。同年,他的創業團隊參加了伯藜創業大賽,獲二等獎。
畢業離校前夕,工作室成員還精心設計了帆布包贈送給老師和同學們,以自己的一技之長表達他對大學生活和和鹽工校園的深切眷念之情。
說起創業的感悟,李文豪表示,通過創業,他深深地感受到學習的宗旨是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創業經歷不僅使他經濟上有所收穫,更重要是提升了能力,磨鍊了意志,為走上社會積累了經驗,而這些都是比金錢更寶貴的財富。
不忘初心,未來可期
四年的伯藜學社生涯使李文豪成長了許多。李文豪說:「我希望在畢業後能夠回到家鄉工作,為家鄉的建設貢獻一份力量,進一步傳承江蘇陶欣伯助學基金會『助學創業,立己達人』的理念,也為中國農村貧困地區脫貧貢獻綿薄之力」。
李文豪表示,大學期間唯一的遺憾是沒有加入中國共產黨,「未來,我一定會好好學習,不忘初心,爭取早日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黨員。」
「李文豪同學懷揣夢想,立足實際,將自己的專業興趣與創業相結合,在服務同學的同時,提升了專業技能水平。」他的輔導員顧清老師介紹,「他的創業和考研經歷不僅充實了自身的大學生活,也帶動了更多同學走上了自立自強、創新進取的夢想之路。」